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冬日热汤—萝卜牛腩煲 (2007-7-16) bluesummer · 大头怀念的北京小吃(三) -- 元宵 (2007-3-4) datou2z
· 参加活动—Master Dessert:Fruit Tart 水果塔 (2012-8-11) lanshan · 看看我的PANCAKE(说明: 不是烙饼) (2005-8-4) 大岛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777|回复: 14

一个日本人的中文博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0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blog.ifeng.com/1261366.html

写的不错,推荐大家阅读!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stevenchen + 3 感谢分享
spicypig + 4 感谢分享
vill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20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转一篇过来,让大家看看是否喜欢:



中国人和日本人如何合作完成一件事
发表于 2008-12-17 17:36:08

11月27日晚,日本北海道富良野。

  在这个日本著名歌曲、电影和电视剧《北国之春》的故乡,中日合作电视剧《滴泪痣》杀青。作为剧组副导演、唯一的日本籍工作人员,我跟着剧组几乎无眠无休地度过了两个月,走过了中日两国的许多城市,跨国拍摄了1000多场戏。

  拍戏是相当令人疲惫的大工程,需要所有的主客观因素____导演的想法、摄影的技术、演员的状态、周围的安静、服装的合理性、地点的自然性、天气配合以及制片人首肯等等____都合成后,才能成功拍摄好一个镜头,而每一场戏又要拍好几个镜头。而更值得多写一笔的是,这是一场中日合作的戏。在合拍的过程中,除了制作成本之外,我们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地遇到更加高昂的“沟通成本”的问题。

  这部戏的所有场景都被设置在日本____即使在北京拍戏的时候,拍出来也要是“日本”,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场景。此外,还要求中国演员说日语、日本演员说汉语,这个也不简单。到了日本以后,又出现了如何与当地协调人、居民、政府沟通的文化问题。而剧组的工作人员里,只有我会日语,大部分人都不习惯日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开始,对于能不能顺利拍下来,我是心存疑问的。

  而这两个月的经历沉淀下来,我重新思考了一个问题:即中国人和日本人如何合作完成一件事?

  一天,剧组人员各自吃完午饭,导演带着摄影和副导演去看景,附近走了一圈,终于找到相对合适的场所,“OK,就在这拍吧,你们准备。”中方行动得很快,占着狭窄的马路,立刻就开拍了。突然间,刚刚吃完饭的日方协调组着急地跑过来说:“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这是不让拍的,没有许可,你们没提前说要拍这里啊,请立刻躲开,否则警察要来了!”“为什么不让拍?我们不影响行人,一会就拍完了。我就要这里!” “那我们就不能陪你们了,负不了责任。”于是,中方继续拍,日方走开,翻译很为难。

  这其实不但是一场戏里的冲突,更是中日民族性格交锋的典型缩影。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明白“计划跟不上变化”,我认识的几乎所有在华老外也对此有过体验。中国人做事一般不明确搞计划,“反正最后要变,现在定也没用”。随处可见的“暂定”就是明证。中国人对于随时可能到来的“变化”已经太习以为常了。而日本人则一定要搞好计划,做事很有规律,很有效率,一切都提前准备好。很多中国人都羡慕日本人的计划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有时显得“灵活”,而日本人则不可避免地“死板”,这是辩证的。

  其次,中国人是能搞战略、做事很有思想的民族。一旦决定要做,就全力以赴、不惜一切努力,想方设法寻找解决方法,其战斗精神令人钦佩。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中,常常可以听到“说到做到”。日本人则做事很谨慎,一般不轻易下手,什么都布置好才逐步落实,也不爱冒风险。应该说,前者“强硬”,后者“踏实”,但前者有时“不择手段”,后者又往往缺乏爆发力。

  第三,中国人虽然带着集体意识或从众心理等东方色彩,但实际上都很有个性。在组织里,每一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情绪走,很不团结,是自由而分散的,服从“领导”的命令常常是因为“不服从就惨了”。而日本人则不习惯这样的做法,讲究自下而上,和为贵,团队做事。领导对部下很客气,因为占绝大多数的部下的意向决定领导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合作才变得这么“复杂”。我想,我产生的这个疑问和找到的一些答案其实是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

此文刊登于《瞭望东方周刊》东游记2008年第51期

发表于 2008-12-20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08-12-20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真的很好......再转一篇,看看原来日本也有“杨佳”,对比着围绕中国杨佳案发生的种种,真是......



“日本杨佳”案告一段落?
发表于 2008-12-05 21:02:47

“日本杨佳”案告一段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 2008-12-05

昨天,日本警方以杀人及杀人未遂罪重新逮捕了前段时间袭击暗杀前厚生次官及家人的嫌疑人小泉毅(46岁)。这一被中国某些人称为“日本杨佳”案的搜查过程,据日本媒体报道,进入了“新的阶段”。据警方搜查,小泉是经过充分周到的筹备才发起此次袭击的。不过,他自从“自首认罪”的那天起,始终坚持他袭击的理由——“我替34年爱护的狗报复厚生当局”似乎有些说不通,原因不明。警方认为,“还需要解开嫌疑人的心中”,并继续搜查。另外方面,日本某些网络论坛、BBS等场合,把小泉“英雄化”的现象纷纷出现,有些对现实的“挑战者”或“不满分子”清一色认为,“小泉替我们报复了政府”。可见,“日本杨佳” 案与“国内恐怖主义”明显是有“市场”的。

我最近回日本1个多月,前几天刚回北京。在老家期间,我每天到车站或便利店买报纸,关注日本国内状况。亲眼读报纸是种享受。虽然我平时也每天观察各家报社在网络发表的新闻,但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有深度地把握“动态”,就必须接触纸媒。只有如此,你才能明白报社如何重视一次事件,其分析立场又如何。

对小泉袭击“暗杀”前厚生次官(相当于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及家人,各家媒体都24小时跟踪报道。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不久,这位姓小泉的人“自首” 认罪,警方刚开始还对小泉过于“坦白”保持怀疑的态度,就先以《枪刀法》名义把此人“搁置”一边,继续探讨如何以“杀人及杀人未遂”的名义逮捕他。而昨天面世的则是证明警方搜查努力、也是媒体似乎等待中的“结果”。至于媒体,虽然各位记者们依然觉得有点“半途而废”,部分记者们将继续挖掘事件真相,但对此次袭击案的报道也将逐步减少或淡化。大家都很忙,没时间集中精力跟踪一件事,还要忙下一个事件。当代日本人还挺匆忙。这也是我此次回国1个月的真实感受。

在这里,我对“小泉案”作一点思考。在我看来,它给处于21世纪初的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说,还蒙上一种阴影。

我们回想一下,其实,前段时间在东京的繁华街秋叶原发生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也显示出同样的情况。当时是对自己的单位抱强烈不满,一天突然失去理性,感到愤怒,加藤智大(26岁)在网上预告,事先充分准备后,走到周末繁华步行街,用卡车和刀子杀害了无辜行人。加藤回到“正常”时,事情已经发生,太晚了。小泉自首后,对此次“计划袭击”行为,则“冷静”回顾说,“我做到了,不后悔”。两个人动机不同,杀人的方式不同,但其“状态”在我看来是相似的。

最近的日本经常遇到类似“小泉案”、“加藤案”的杀人事件。不管是男还是女,年轻还是年老,有文凭的还是流氓的,成家的还是单身的,有目的还是无目的,有计划还是无计划的,都令人想到“国内版恐怖主义”的事件。国内外人士认为,在世界上,日本是少有可能遭遇所谓“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这一预测性分析不无道理。但当代日本人面临的另一种现实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国内恐怖主义威胁”,不管你是高官还是企业家,主妇还是上班族,在家里还是街上,都处于不安中、危险中。

最近,我在日本读了著名作家柳田国男写的一本书,叫《崩溃中的日本人——与对手机、网络的依存症告别》(新潮文库)。柳田怀念过去日本人纯粹、朴素、原始的生活方式,在比较后提出,假如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跟正“覆盖”自己生活的手机、因特网适当保持距离,不改变过于依赖它们的生活状态,我们作为“正常人”的生活会变得困难,在正常谋生的素质与能力上会逐步出现问题,即失去活力。柳田在书中向我们提出一个建议:社会各个家庭、单位必须得设置“ 无手机、无网络(No cell phone, No Internet Day)”的日子。

我同意柳田的立场和观点,且认为,最近在日本随处可见的“国内恐怖主义”现象与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化、网络化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是“最主要的原因 ”。瞭望社会,以年轻人为主,当代日本人普遍对现状感到“不满”,对未来感到“不安”。这些情绪集中爆发在我们称为“2 channel”(相等于中国非实名制论坛、BBS)等网络上,大家在网上相互碰撞自己的情绪,发泄不满和不安、痛骂他人和社会。因“非实名制”,骂人永远用不着对自己言论负责任,对不满分子来说,确实最令人感到“我在活着”的生存空间,它们往往也形成所谓“网络右翼”,中国则经常成为被袭击的对象。“网络右翼”恰恰也是这次把小泉和加藤“英雄化”的典型人群。

在我看来,导致“国内恐怖主义”的第二原因,还是今天日本社会所面对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今天的日本,“无政治状态”刚持续了一段时间,国人不相信政治、政治家的状态也刚持续了一段时间。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情绪化的相互指责,不对国民负责任,盲目站在自己利益的“无政策论争”是国民最不愿意看到的。前段时间麻生太郎提出“通过向国民发钱,刺激景气”的“新经济政策”普遍遭到老百姓的反对,大家都反应说“麻生正在欺骗我们,别有用心,目的在于几年后增加消费税”。在他们看来,统治者没有做好“责任(accountability)”。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将成为今后“社会不安”继续恶化的前兆。众所周知,以汽车业等为主,日本企业因蒙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大大降低利润。佳能等家电制造大企业也准备大量“砍员工”,来维持企业生存。至于正在应聘的大学生,清一色认为“我们惨了,没有就业机会了”。

“人才大淘汰,雇用变困难”状态已经发生。我一位原来在雷曼兄弟日本总社上班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没想到我们公司会破产,现在这个时代,真是什么都有可能。”无论是大企业、外企还是一般企业,我周围失业的人不少,许多朋友的工资被减。这一普遍现象会不会重新酝酿社会不安?经济最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原来依靠手机,靠网络生存的年轻人们走向何处呢?依靠什么样的手段去解放自己?他们还有活力勇敢面对现实吗?

从今天日本社会所面临的“无政治状态+经济不景气”来看,我认为,形势不容乐观。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villa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21 0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love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love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不错,兼听则明,感谢楼主分享。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2-21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博客,写得真不错。我也来转一篇:



BTW,“土共”一词在新足迹出现时间不短了吧。。。





2008年:“土共”之年?


发表于 2008-12-19 16:43:13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39670.html

汉字是有魔力的。在日本,每年都举行一个仪式,由“汉字能力检定委员会”选出一个“世态汉字”,人们相信,这个字可以反映出一年里社会的面貌。而在中国,也有人喜欢讨论哪一个字最适合2008年。在我看来,这个字就是“土”,来自于今年新出现的,中国网民对执政党的昵称——“土共”。

我是在2003年来到北京的,那时候,网络还被政府部门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很麻烦的东西。为了在开放的网络上限制某些信息的传递,政府部门刚刚启动了被称为“网上长城”的防护系统,许多敏感的词在网上没办法使用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执政党的名字——共产党本身就特别敏感,很长时间里打不出来,可是执政党无处不在,谁也不能忽略它。于是,中国的网民充分的发挥了智慧,为执政党“发明”了无数充满讽刺色彩的新名字,比如“后清”、“国朝”、“阿达民” 之类,提到的时候就随便用一个,但是哪一个名字也没有得到网上的一致承认。作为一个外国人,每次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词的时候,都要猜测半天。

可是这种情况在2008年改变了。大概从春天开始,“土共”和缩写“TG”在中国的博客和BBS上渐渐出现,之后,这个词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到奥运会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中国执政党的“网名”。关于“土共”,一位对语言很敏感的朋友告诉我说,这个词历史很久,创造者是最终失去了“土”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而这个词后面的感情也是比较正面的,虽然过去是讽刺性的,但现在可以说是反映了对执政党的认可和同情。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

在《新华字典》上,“土”作为形容词有三种意思:“本地的、地方性的”、“民间生产和流行的”、“不合潮流的”。在微观角度,一个人很“土”是有点不太好。但是,由于中国人有“从众”和“平等主义”的观念,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对外国的一些不愉快的回忆,当“土”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全国人的时候,“土”反而可以成为一种自豪感。现在,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恰好把这三种意思全实现了,于是网民就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对执政党的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

首先,执政党是Local的,本地的,民族的。改革进行了三十年,对共产党来说,保障本国的利益,比解放全人类更优先。“为中国崛起而奋斗”已经取代了别的内容,成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准绳和合法性的来源。而民间,也越来越坚持“政权(State)、民族(National)、国家(Country)三位一体”的中国式观念。今年中国在国内外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危机,比如西藏事件、四川地震、奥运会、金融危机等等,而执政党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坚决的“代表”了国家的利益,牢牢地“把握”住民族主义的情绪,更加成功的强化了这种状态。与2003年“非典”期间、2005年反日情绪蔓延期间的民间声音相比,2008年的网络环境显然更加团结、和谐。

其次,民间性,这一点可以说是执政党在今年的一大亮点。在今年对内对外的较量中,执政党成功的动员起了国内人数众多的草根阶层和所谓“80后”的年轻人,使他们的政治热情少见地高昂起来,达到了“民气可用”的效果,最终顶住了来自法国、欧盟甚至全世界的压力,确保了奥运会的“和谐”。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治国”局面相比,2008年的中国政治多了不少民众的“土”气,而正是这种“土”气的支持,使当局有足够的自信来戏弄它的那些在网上搞签名活动,推广“普世价值”的对手,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如此惨淡的尴尬结局。

最后,则是一如既往的“不合潮流”。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一直在走着一条与任何成功国家都不同的“土”路。在政治制度、经济调控、舆论控制、环境保护、对外关系、意识形态等许多方面,中国确实一直“挑战”着全世界的经验。北京共识、中央集权、一党专政、经济开放、控制汇率、城乡二元、贫富差异、牺牲环境、重返非洲、计划生育、舆论导向、网络封锁、盗版软件、禁止工会、山寨手机、巨资办奥运、军费不透明•••这些都是中国的“特色”,是“土”的表现,是不太合潮流的。但是面对各方警告,虽然在形式上经常向国际舆论做出让步,但中国似乎并没有换一条路的打算,外界也没有任何手段能迫使中国立即改变。对这些情况,网民们也抱有不同程度的疑虑。“土”,在这里也可以看作是信心不太充足的表现。

不过,不管怎么说,“土共”今年终于获得了“网名”的执政,已经初步赢得了网络政治的话语权。今后,它还将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走下去,继续领导现实的以及网上的中国。


本文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第三眼”2008.12.19
岁 月 如 歌

欢迎到我的博客澳洲新闻小屋坐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21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文水平很高啊,想想自己的日语水平,汗一个.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2-21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文水平很高啊,想想自己的中文水平,汗2个

发表于 2008-12-21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藤嘉一的10种面孔
  一、加藤嘉一的英文名是Kato Yoshikazu,1984年出生,日本伊豆人。
  二、加藤嘉一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在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本科,将继续读硕士研究生。获2006年留学生学习优秀奖本科生奖。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日本人协会会长,现任顾问。
  三、加藤嘉一在2003年“非典”高峰时来到中国。当着陆到北京机场时,一句中文都不会,一个中国朋友都没有,一分人民币都没有的“三无”状态。从“零”开始北京生活。
  四、加藤嘉一是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他曾经参加过70多个国际、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学术研讨会等;如东京大学-北京大学“京论坛”、中国人民网-日本一桥大学“中日产学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留华网”、东京女孩展演(Tokyo Girls Collection)等。
  五、加藤嘉一是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他曾经参加过100多个中外媒体活动,接受过300以上采访;如凤凰卫视《全球连线》、《华闻大直播》、《梁道非常道》、中央电视台CCTV9《DIALOUGE》、CCTV新闻《新闻调查》、《实话实说》、CCTV2《对话》、CCTV4 《同乐五洲》、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日本NHK、北京卫视共同制作“加藤的纪录片”《纪实天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会客厅》、《People in the Know》、搜狐直播室、博客中国访谈、千龙网《网上大讲堂》;瞭望东方周刊《东游记》、南方周末、南都周刊、法制晚报《老外说事》、环球时报、奥运盛典、中日传播网、英国金融时报、日本媒体NHK、周刊『东洋经济』、朝日新闻『AERA』、『论座』、共同网『My Opinion』等。他是中日关系、中日交流的热衷观察家、参与者。
  六、加藤嘉一是图书作者。他曾经出版过《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合著、新华出版社、2007年8月);『产学联合之路-中日产学论坛』(编委、论文作者、海洋出版社、2006年9月)。《红楼飞雪-海外校友情忆北大1947-2008》(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七、加藤嘉一是同声传译者。他能流利使用日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曾经在学术研讨会、国际论坛、商谈、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平台担任过同传或交传的角色,其经历100以上。比如,北京-东京论坛。
  八、加藤嘉一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日语教师。
  九、加藤嘉一在日本初中、高中时从事专业长跑运动员,参加过全国大赛。
  十、加藤嘉一是谈判者。他曾经在政治、经济、商业、文化、艺术、学术、娱乐、体育等各种国际场合扮演谈判者的角色,发挥语言、协调、沟通之优势,使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愿望最大化。至今谈判次数超过200场,
  ——————————————摘自加藤嘉一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20478.html


这也太神奇了吧

发表于 2008-12-21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picypig 于 2008-12-21 13:15 发表
中文水平很高啊,想想自己的中文水平,汗2个


这个要自信,不能汗, 打死也不能服他

发表于 2008-12-21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fg 于 2008-12-21 13:25 发表


这也太神奇了吧


你还别说,从他中文的流利程度来看,这个人在语言上的确是有天分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29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球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球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4岁有这个成就,真不得了啊............

发表于 2008-12-29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ggedb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ggedb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2句实话。

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特别是汉文化)比中国好多了。许多古籍,史书在中国近代经历了文字狱,文化大革命之后,都已失传。但是确在日本被保留了下来。如果不是日本,可能国人还不知道嘉定三屠,杨州十日吧?

日本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比现在的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日本史学家写的中国史吧,足以让国人汗颜。

[ 本帖最后由 Pluggedboy 于 2008-12-29 22:58 编辑 ]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2-29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的说的过了点吧-_-b

发表于 2008-12-30 0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汗颜倒不必, 研究别人研究的再明白, 看不清自己那也没什么可自夸的.
而且, 要是专门研究汉学的日本人, 那大概是有可能有过之不及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villa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