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读书琐记——老大徒伤悲 (2012-3-1) amon54 · 2012款Nissan Murano ST 悉尼2.7%贷款购买小记(内附试驾感受)6月9日最新进展:提车要6-8周后,死磕黑色到底! (2012-5-12) li_yu84
· 【136mydream美食记】别具风味的马来西亚湿奶油老虎虾--详细做法步骤图已上 (2011-11-23) 136mydream · 西餐大赛 - 最简单的家庭西餐菜+不简单的西餐甜点 (2011-1-12) trys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atellite0

[NSW] 杀害多人的谢联斌对其定罪提出上诉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 1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2 19:24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控方知道现场证据对他们不利,所以他们主攻circumstantial evidence。

Mark Tedeschi  ...

辩方也有一套所有资料的
问题还是公说公有理
而检方拥有最权威的专家,再加人海战术

陪审团的弱点之一是:缺乏辨识专家证词能力
一听到检方专家的衔头,估计不听内容都相信摆弄陪审团的大家Tedeschi所说的了

好在现在面对的是3位法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Hetbert + 6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9-1-5 17:10 编辑

关键还是在法官人选

法官Fullerton应该是Tedeschi的死党,留意到针对Tedeschi的另一重案Gordon Wood Acquittal 索赔案的法官也是Fullerton
Tedeschi当了20年的 NSW Chief Prosecutor,是DPP的主要成员,每次他案子的法官,当然都是他hand pick 的了
可以看得出关键时刻Mark Tedeschi离不开Elizabeth Fullerton,或者说,非她不行

可是上诉法庭上不可能有Fullerton了,因为她就是一判的法官,利益冲突使得她要回避了
非她,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2 19:15
针对DNA,辩方有请了一位专家。

A number of witnesses gave evidence at the pretrial hearing on fore ...

这是一审的资料,假如把每件证据的1~4审都拿出来横向比较,估计会很有意思,应该会看到公权力是如何一步一步碾压一个普通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1-2 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汪汪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汪汪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哪里有判决全文? 直接的链接有吗?

发表于 2019-1-2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9-1-2 20:00
关键还是在法官人选

法官Fullerton应该是Tedeschi的死党,留意到另一重案Gordon Wood Acquittal 索赔案的 ...

好拍档,好办事。

我觉得澳洲司法制度里,可以连续诉讼的法律值得深思。

2009年7月18案发
2011年5月5日谢被逮捕
2012年12月19被正式起诉,原定于2013年9月开庭
但2013年7月22日(一审),控辩双方又同意延后开庭,于是把开庭推迟到2014年3月17日
真正开庭时(二审),已经是2014年8月,但马上9月法官又因病取消,裁判辞职回家不审这案了(结合本案前述黑社会涉案的可能性,我很怀疑这法官怎么就那么巧的“病了”)

2015年2月,终于正式完整的三审登场,这时离案发5年半,谢作为嫌疑人,已经被关在牢里几乎4年

试问各位,回想自己5年前某天发生的事情,你还记得自己当天几点做过什么?说过什么?

除了少数超人,能把一生中每一天都像过电影般记得一清二楚(我确实也认识一位)外,我们普通人根本就不记得所有细节。

这时所有人的证词我认为都不可信,每个有关人等都会被轻易的情绪引导,而改变自己的记忆,变成脑海里的“事实”。

在漫长的5年半时间里,控方可没闲着,媒体风气也从最早的黑帮、多人多武器作案,被歪楼歪到1人独狼亲戚仇杀。

多年的媒体导向,从社会普罗大众,甚至到自家亲人,都成功被洗脑。

所以孤女和林二老的倒戈也就不足为奇。

即使是这样,三审经过9个月的诉讼,陪审团不能达到一致裁定有罪或无罪。

这难道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验证了谢的无辜吗?

但别急,澳洲法律奇葩之处还在于允许继续诉讼,不说这个本身已经对嫌疑人不公平,因为信息时代,几年舆情操控,几乎不可能选到从没听过本案,心中已有预设形象的陪审员。

此外,哪怕允许四审,好歹裁判员法官也得换一个以示公平吧?

因为法官也是人,是人就有偏见,你听了9个月,心中已经不可避免的有了定论,假如偏向被告,你也不会支持再审,支持再审,证明你偏向有罪推定。

于是一个心中就要煮死被告的法官,换汤不换药的所谓证据,甚至进一步补漏,把对辩方有利的去掉,不利的加强,然后换一批已被媒体污染的陪审员,加上法援辩方不力,成功入罪。

假如四审再不能定罪,我认为这法官也会要求5审,反正煮死为止。

这样的制度合理吗?符合无罪推论的原则吗?

从这事上,我觉得在澳洲生活的同学,假如哪天自己或亲友惹上官司的话,谨记速战速决,千万别让控方拥有时间,否则几年下来,一定能用舆论引导把你生米煮成熟饭。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4 收起 理由
tony2006 + 2 你太有才了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hornsa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9-1-6 01:02 编辑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2 21:39
好拍档,好办事。

我觉得澳洲司法制度里,可以连续诉讼的法律值得深思。


二审很快夭折
Brenda在庭上的证词,包括极其隐私的涉及她私处的详细描述,被记者大肆报道,那是在一个周五还是周四
周末悉尼,澳洲全国,全球很多地方都谈论这一件事
而下一周周一,陪审团到庭时被告知回家,休庭一周
紧接着那星期后期宣布解散陪审团,因为法官Johnson病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样做有2个可能因素:

1)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是任何法官都必知道的,Johnson没有禁止记者对Brenda隐私的报道,不可能不是故意的。那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洗脑包括下一届陪审团的广大悉尼市民。Johnson的病了是否是解散陪审团的原因,且不论,但新闻报道里对Brenda隐私的描绘,必定激怒了司法内部一群人,和社会上的明眼人,DPP不可能不采取措施。当时我也很愤怒,在足迹上抨击他的丑行,没有多少支持的
后来法官换了Fullerton,她一开始就重申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规定,在她的多个法庭记录里看得到这一条。在谢案专用3号审讯庭入口门梁上也有这个规定,在我唯一的一次参观谢案法庭我看到了这个贴示
为什么检方要换掉二审的陪审团?不一定是发现陪审团对检方不利,不是为了耗费谢的资金,很可能是因为检方这时候需要拖延时间:

2)手纹专家Detective Sergeant Bush 研究发现2男孩房间一把吉他上的V1指纹,无法与5受害人建立相配关系,而谢已经被全场排除指纹和DNA关系,明显把V1指纹归属指向另一个人,真凶
因为林家血案的重大,破案和审讯的巨大压力使得检方匆促上阵开庭,缺乏被告动机,缺乏直接证据,靠的是一连串的模凌两可证据和Tedeschi的看家本事:糊弄陪审团,心虚的同时还有像V1这样的权威反证,就像插在心里的一根刺
检方终于想到办法:请另一个专家,不是手纹专家的血迹形态专家DetectiveSergeant Harkin 做了关于V1痕迹已经被破坏所以Bush证据不可靠的补充证据来抗衡Bush证据。二审2014年9月中断,Harkin的文章就在2014年10月完成,赶在三审来救驾了
尽管这逻辑上根本讲不通,有如医疗上请一位血液专家来批评正在替皮肤病病人治疗的皮肤科专家,但陪审团懂什么?反正是专家,必有道理,法官也批准这补充证据上庭了嘛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hornsay + 5 感谢分享
有口难言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汪汪汪 发表于 2019-1-2 21:09
请问哪里有判决全文? 直接的链接有吗?

https://www.caselaw.nsw.gov.au/decision/58a0d8c2e4b058596cba3ea9

发表于 2019-1-3 0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ornsay 于 2019-1-3 02:04 编辑

从控方特意把Irene房间把手上的血迹照片传递开来,我可以99%的确认:Irene的房间里没有林暋夫妻的DNA血痕。

三个歹徒确认无误。



https://m.sunshinecoastdaily.com ... ly-murders/313249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有口难言 + 2 愿听其详

查看全部评分

持不同股见者...

发表于 2019-1-3 0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3 01:31
从控方特意把Irene房间把手上的血迹照片传递开来,我可以99%的确认:Irene的房间里没有林暋夫妻的DNA血痕。 ...

说说你看法的道理

发表于 2019-1-3 0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9-1-2 23:27
二审很快夭折
Brenda在庭上的证词,包括极其隐私的涉及她私处的详细描述,被记者大肆报道,那是在一个周 ...

感谢补足性侵部分的舆论传播手法,这简直是法官接力赛,好比足球场上的非法点球。

法官是决定被告命运的最关键因素,哪项证据准放入案件,哪项不准,全由法官1人决定。

二审法官最关键的“贡献”是让“性侵”被允许放入本案,好处是让大部份普通人都一叶障目的关键因素,“性侵”就是那一叶。

由于澳洲监狱里的犯人是被允许看电视,那次电视上大肆传播,也传遍监犯,性侵描述播出第二天,谢就在监狱被别的犯人狠揍。

本来以为三四审的法官Fullerton是一人偏帮行为,现在看来二审的法官 Johnson也平分秋色。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5 感谢分享
hornsa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3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ornsay 于 2019-1-3 11:10 编辑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9-1-3 01:39
说说你看法的道理


从逻辑上来看,小孩房间里没有Irene的DNA,说明杀害Irene的歹徒没有进入小孩的房间。

而如果杀害林暋夫妻的歹徒在杀害夫妻俩后,先去杀Irene,再去杀小孩,则肯定会把Irene的DNA带到小孩的房间里。

所以杀害林暋夫妻和杀害Irene的歹徒根本就是不同的人。

而一个人是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里同时杀害林暋夫妻,也无法同时杀害俩个小孩而不产生声音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杀人者至少是三个人。

而从控方的behavior来看,他们一直都是在避实就虚。

法医声称林家灭门案杀人时间就是林暋在被看到活着到被看到死亡,这种说法你无法说是错的,但是明显的不够专业,或者说是在偏袒控方,法医不愿意讲的太详细,以免让辩方或者大众意识到案发可能是在上半夜。

Sergeant Harkin关于作案工具也是如出一辙。他声称从血迹的pattern 来判断只有一种作案工具,这种说法假如用来辨别枪,刀和钝物的伤害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就钝物中不同的工具来说,伤口的类型更有意义。榔头是如何产生头皮撕裂伤的?很显然有一种比较尖的或者扁的工具造成头皮撕裂伤。

所以门把上的血迹只是障眼法,让辩方和大众以为歹徒是杀了林暋夫妻后再去杀Irene的。

所以希望这次上诉能够把Irene房间里的DNA拿出来看一下,有没有夫妻俩的DNA?

最后我就是想说,整个杀人过程是如何的,对于辩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在于破案,而在于如何发掘到重要的证据。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有口难言 + 2 我很赞同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猫儿不笨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持不同股见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3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3 03:31
感谢补足性侵部分的舆论传播手法,这简直是法官接力赛,好比足球场上的非法点球。

法官是决定被告命运的 ...

Fullerton 是怎样抹杀谢妻Kathy给谢的alibi 的呢?

Kathy自始至终的表现赢得陪审团信任,令4审检察官Smith不得不承认她所说的话都是真心的,但 Smith还是用证人A 的录音证据来诋毁她给谢的alibi:她被谢下药了所以谢出去了她也不知道。法官Fullerton一笔勾销证人A证据,却说在2-5am之间,谢就是出去2个小时再回来,Kathy也可能不知道。法官说这是因为她接受Brenda对夜里受性侵的证词,而Kathy既然可以没有察觉性侵说明谢离开2个小她也可能没察觉。法官这个判断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性侵一事并没有经过审讯证实或排除。用未经证实的证据为根据来判断如此重大的事情,明显有失公允。

发表于 2019-1-3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3 11:08
从逻辑上来看,小孩房间里没有Irene的DNA,说明杀害Irene的歹徒没有进入小孩的房间。

而如果杀害林暋夫 ...

至于门把上的血迹是如何形成的,一种就是歹徒冲进小孩房间前去察看自己的同伙,这个可以看看门把上血迹的DNA含有小孩的DNA吗?

如果没有,肯定是杀完林夫妻后留下的,如果有,则是杀完小孩后留下的。我个人偏向于第一种情况。

其实地面的血迹走向也可以告诉我们一些事实,鞋印可能在Irene的房间门口就打住了。

不过,现场的DNA证据更加可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持不同股见者...

发表于 2019-1-3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3 11:30
至于门把上的血迹是如何形成的,一种就是歹徒冲进小孩房间前去察看自己的同伙,这个可以看看门把上血迹的 ...

为了学习一下道上的知识,在网上搜香港黑社会电影,刚好看到《黑社会》这部片子,影评说这片是纪录片形式,非常真实,中国星出品,权威解读业界细节毋庸置疑。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花1小时40分看完,没时间的可以直接跳转下面准备引用的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CAK2EA--8

片尾1小时30分钟处,描写男主角任达华杀另一个兄弟夫妇梁家辉和邵美琪,其目标是杀人灭口,杀戮手法 如下:

对男的用身边重物石头砸头部,其实前面有别的剧情也是随手捡起棍状物或铁铲,然后攻击头部。

攻击头部,原来是黑道斗殴的习惯,与本案5名死者头部受伤最厉害吻合

对女的,却是最终用棍状物(身边捡的树枝),从后勒脖子,导致窒息而亡。

这个动作估计是本案尸检报告里女主人的伤势完美重现,你提到过颈部一条缺血带。

我猜之所以用不同的手法,男女有别,是因为女士和小孩身材矮小瘦弱,勒脖子非常容易窒息而死。

而男士,比如林家男主人,身材高大强壮,脖子粗,所以攻击头部为主,直到失去反抗能力才使用别的方法。

澳洲警方一定是不看香港黑社会电影,连专业业务学习都偷懒,差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ornsay + 5 感谢分享
猫儿不笨 + 5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3 1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vy_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vy_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么说的话,那个无名指纹应拿去中国以及附近国家警察局和指纹档案做对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1 见澳洲时政上诉前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3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3 12:05
为了学习一下道上的知识,在网上搜香港黑社会电影,刚好看到《黑社会》这部片子,影评说这片是纪录片形式 ...

上面那部电影的续集《以和为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gGGsv38L0

15分40秒,黑帮习惯往手上涂东西(指甲油?),这样指纹就不会留下,林家大案为什么做得那么专业,现场除了小孩房间吉他上的V1 掌纹和电箱上唯一的完整指纹,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黑道上的人物就很容易做到。

另外我认为电箱上的指纹是望风那个不大专业的家伙留下,我前面也说过,假如我来策划,屋内5/6人,我目的要去杀人,而又想全身而退的话,稳妥起见最起码3人入内,1人在外望风接应,外面的人很可能就是拉电闸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3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rnsay 发表于 2019-1-3 11:08
从逻辑上来看,小孩房间里没有Irene的DNA,说明杀害Irene的歹徒没有进入小孩的房间。

而如果杀害林暋夫 ...

所有现场具体实证都会被控方找理由带过。

比如小孩房间有林暋夫妻DNA甚至血迹,Irene房内没有,就解释成独狼1人杀林暋夫妻,然后小孩,然后Irene,总之干净唯一的房间就说独狼凶手最后去那个房间杀戮。

破案是警方的事,本案现场证据只要能证明不止1个人,或者凶器不止1个,就上诉成功,因为控方故事是1人1武器。

发表于 2019-1-3 19: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杀12人强奸50人 40年寻不到的杀手这样被抓了


新闻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于 2019-01-03 0:36:38

 凶手多次写信向警方挑衅

  但后者束手无策


  图/视觉中国


  基因追踪金州杀手

  在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10大科学人物榜上,芭芭拉·雷凡特榜上有名,她利用开源的DNA数据找出了1970~1980年代犯下数十宗性侵、杀人案的“金州杀手”,而这是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功劳。

  金州杀手

  金州杀手的名字是约瑟夫·詹姆斯·迪安杰洛,是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前警察,现年72岁。他涉嫌在20世纪70~80年代至少杀害12人,强奸50人,以及犯下数十起抢劫案,但警方一直无法抓到他。

  由于无法破案,美国作家米歇尔·麦克纳马拉为这名凶手起名为金州杀手。麦克纳马拉承认,给凶手起这个名字有点夸张,名字听起来太迷人了,好像是一位好莱坞明星,这让人感到有点不悦。但是随着对案件调查的深入,麦克纳马拉越来越觉得这个绰号其实很恰当。

  其实,除了金州杀手外,迪安杰洛在落网前还有很多名字或外号,如东区强奸犯、午夜跟踪者等。他作案时一般戴头套、手持利刃或手枪,专门对在独立屋内熟睡的单身女性或者夫妇下手。如果是对夫妇下手,他会先制伏丈夫,将他绑上并在其背上堆上碗碟,威胁如果碗碟倒了就将他们都杀掉,随后强暴女人。

  在媒体报道的发酵作用下,金州杀手引发的恐惧,甚至从美国蔓延到欧洲,很多人认为金州杀手比1880年代英国的“开膛手”杰克还要凶残。1888年8月7日至11月9日间,“开膛手”杰克在伦敦东区的白教堂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至少5名妓女。

  而且在作案期间,凶手多次写信向警方挑衅,但后者束手无策,一直抓不到对方。直至今天,“开膛手”杰克仍然是欧美人印象中恶名昭彰的杀手之一。

  2016年,麦克纳马拉去世,她的丈夫和同事把她在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金州杀手的故事和建立的“真实犯罪日志”整理成《我将在黑暗中消失》,于2018年2月出版,一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麦克纳马拉等人的报道让美国公众持续关注这个案件,也迫使萨克拉门托县警方一直不懈地调查,并在2016年成立了专案组对金州杀手一案进行信息整合,集中加州的警力破案。

  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还建立了一个网站,悬赏5万美元搜集嫌疑人的信息,当时对金州杀手的描述是:白人男性,身高接近六英尺,头发金黄色或浅棕色,体格健壮,年龄在60岁到75岁。

  基因大数据破案

  今年已经70岁的雷凡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遗传家谱学家,主要利用家族系谱进行亲子认定、身份鉴定方面的工作。此外,她还是一家非营利机构——搜寻天使的一名志愿者,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教会被收养者利用DNA寻找亲生父母。


  芭芭拉·雷凡特

  雷凡特在搜寻天使的工作受到警方注意。2015年3月,圣伯纳汀诺县警方向她发出一封电邮函,希望她利用DNA鉴定协助追踪一位被绑架孩子的亲生父母。

  考虑到帮助被绑架孩子寻找亲生父母的重要性,雷凡特推迟了手上的其他工作,马上利用DNA资料进行搜寻,不久就成功找到这名当年被绑架的女孩的亲生父母,附带的成果是侦破绑匪案并逮捕了凶手。

  此后,雷凡特声名大振,被加州康曲柯士达县退休犯罪实验室主任荷尔斯注意到。2017年3月荷尔斯写信询问她,是否注意到几十年来都没有破案的金州杀手,并告诉她,如果她愿意,这封信就作为正式的邀请函,请她加盟追踪金州杀手。

  雷凡特犹豫了很长时间,追凶固然是一件有益社会与提升自己名声的机会,但又是一个大坑,弄不好就会陷入其中爬不出来。经过半年的考虑,雷凡特以志愿者的身份,在2017年10月正式加入追踪金州杀手的行列。

  雷凡特利用的是一个称为GEDmatch.com的网站,这个网站数据库有约1700万份个人自愿提供的DNA数据档案,并向所有人免费开放,人们可以利用这个网站的数据库来比对和寻找生物学上的亲属,包括父母兄妹、堂亲和表亲等,或者制作详细的家族谱系,因此很受家谱追踪者、研究者与失踪儿童家庭的青睐。

  雷凡特知道萨克拉门托警方与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及范杜拉县犯罪实验室都保留有1996年和之前迪安杰洛在多处犯罪现场提取的DNA样本,便提出把样本信息上传到GEDmatch.com网站,希望通过该网站庞大的DNA数据来寻找与现场样本相匹配的数据,找到凶手。

  追踪相似的DNA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雷凡特埋头于对比相似的DNA样本,通过比对100多万份DNA样本,先是把嫌犯遗留现场的DNA匹配追溯到其曾祖父母,接着持续缩小范围到仅剩9名可能的嫌疑人,最后找到嫌犯一位近亲进行验血,发现她是嫌犯迪安杰洛的母亲那一方的表姐妹。


  图/受访者提供

  2018年4月,范围进一步缩小,嫌疑人被限制在6个人以内。随后DNA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蓝眼珠,而嫌犯迪安杰洛拥有蓝色眼珠,再结合所有的DNA数据终于确认,金州杀手就是迪安杰洛。警方迅速逮捕迪安杰洛后,再次提取迪安杰洛的一份DNA样本,经过检测,与过去在犯罪现场遗留的样本仍然一致。

  基因网站引发的忧虑

  案件破获后,雷凡特就表示,功劳并非是她自己一人的,而是属于GEDmatch.com网站,因为“你找不到和它类似的网站”。

  GEDmatch.com网站的总部在佛罗里达州莱克沃思一幢黄色小房子里,装着松石绿色百叶窗,围着白色栅栏,院子里有一棵棕榈树。它的创始人是80岁的柯蒂斯·罗杰斯和67岁的约翰·奥尔森。

  追踪金州杀手只是这个网站办成的第一件大案重案,仅此一件就让它声名鹊起。此后,这个网站也凭借提供DNA数据而破获了另外14个案件。于是,这个网站无意中颠覆了美国调查人员破解最棘手悬案的方式,也让全球关注,并因雷凡特成为年度科技人物而成为网红。

  《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在3年内,几乎每个北欧血统美国人的DNA都可以通过GEDmatch.com数据库中的表兄弟姐妹与堂兄弟姐妹来识别,而且这些人都是该网站的主要用户。

  然而,当雷凡特与GEDmatch.com走红后,却也引发了人们的忧虑。一个人的基因数据,不仅会暴露其个人的隐私,而且会暴露所有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个人的隐私。执法人员通过宗谱网站查找嫌疑人,可能会引发伦理层面的质疑,因此,很多人并不同意警方搜查自己的基因档案,将之与犯罪现场的证据进行比对。

  此外,海量个人的基因信息是一笔宝贵财富,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生命研究和亲子鉴定、生物识别方面拥有无穷的价值。2018年7月,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就和世界著名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达成了3亿美元的交易,创下了基因数据交易额的新纪录。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未来个人和社会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1976年,《开膛手杰克》就已拍成电影上映,吸引了全球无数观众。2018年4月,HBO也宣布将基于《我将在黑暗中消失》一书拍摄一部金州杀手的电影,拍成后是否比《开膛手杰克》还卖座,人们将拭目以待。

发表于 2019-1-4 0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是有可能谢秃雇凶杀人, 凶手按照行规要要求谢拿出一双鞋子给他穿, 这样如果凭脚印被抓也是谢秃负责到底。

杀手工作结束后在谢家车库跟谢秃凌晨会面,拿完大笔尾款远走高飞。 这就为什么车库留下案发现场的DNA,而谢会在那天早上匆忙清理车库。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ornsay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4 11: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9-1-4 12:47 编辑
eguan88 发表于 2019-1-4 08:55
看来是有可能谢秃雇凶杀人, 凶手按照行规要要求谢拿出一双鞋子给他穿, 这样如果凭脚印被抓也是谢秃负责到 ...


谢为啥要杀林,明知林有事他必定被追究?
检方多年拼凑的动机学都不成立

发表于 2019-1-4 1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12-7 11:58
谢的同学在美国曾经联系李昌钰,但他婉拒了案子

听说早期一二审时李昌钰曾为此案去过澳洲,不知为什么没有拿出报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4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4 19:16
听说早期一二审时李昌钰曾为此案去过澳洲,不知为什么没有拿出报告?

说不定是因为结论与警方的不一样

发表于 2019-1-5 0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tbert 发表于 2018-12-12 12:58
林家邻居说,凶案那晚午夜前,听见男人大叫,和平常林家吵架的声音截然不同。

但应该没啥关系,因为林家 ...

我一直想找这个邻居作证的法庭记录却没找到,2014年头报道,估计是1审了?

发表于 2019-1-5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足迹主要两派争论激烈 其实不能怪足友 看看早期的新闻报道 对比后来的新闻披露 差别巨大

发表于 2019-1-5 09: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lta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lta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1 见澳洲时政上诉前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5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有口难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有口难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ftSome 发表于 2019-1-5 10:21
足迹主要两派争论激烈 其实不能怪足友 看看早期的新闻报道 对比后来的新闻披露 差别巨大 ...

是的,别说足友了,连他们自己3个亲人都倒戈相向。

现在法庭记录被允许披露了,可以了解更多,因为以前很多对辩方有利的记录新闻都没有报道。

法庭记录初步看一共29份文件,涉及4次庭审,要花时间慢慢比对,好在Chrome浏览器有翻译插件,可以全页翻译成中文看一次再倒回英语看。

https://www.caselaw.nsw.gov.au/s ... Xie&pagenumber=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5 15: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celemontea 于 2019-1-5 16:19 编辑

Brenda谈不上什么倒戈,她只是说出实情罢了,采访时她对谢杀人也是not sure态度,不确定。本来性侵和杀人可以分开看,如果说是陪审团或公众把性侵和杀人联系起来,没办法,谢倒霉,控方的目的达到了。
无间道不是有句话嘛,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林家地下可是5个冤魂,林家孤女谢也敢碰,就算谢蒙受不明杀人之冤,这就是报应。如果谢不造这孽,孤女一定会和姑母站在一起,不至于现在最亲的姑母也失去了。姑母一家最像Brenda的原生家庭,年龄同父母相像的姑父姑妈,还有个弟弟,这家庭的温暖是隔代林家二老无法给予的,想必这是Brenda在最初想回到姑母家的心理原因。无奈,所剩不多的的亲人温暖也没有了。谢当初被抓也是好事,及时止损了,不然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更严重的事情。
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穿越谎言,拨开迷雾,见证历史
今生戒不掉的毒瘾,是对咖啡最长情的告白

发表于 2019-1-5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9-1-5 17:04 编辑
通用ID 发表于 2018-12-22 00:29
还有前面说谢从案发现场接老夫妻表现特别紧张的直抖,还记得有人说谢在医院还评论墙上的画,路上说要买别人 ...


若谢是无辜的,发现凶场那天精神受了那么巨大异常打击,同一天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场合下出现不同的表现可以是完全正常的
涉及的不同反应机制可以是自然的,反应性的,代偿性的。。。。。。

而反过来考虑,如果他是真凶,会后来在医院评论墙上的话,又在路上见到一部BMW就说那就是他想买的吗?我认为不会,是真凶的话他应该是少说为佳

发表于 2019-1-5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1 22:18
缠布多种多样,都是就地取材,网上搜搜看,各种各样,而且很可能不止一块,多块重叠绑定呢 ...

The cloth was examined and photographed by Ms Te, both in its original (bound) form and after the rubber band was removed and the cloth unfolded. In its bound state the cloth piece measured 2.5cm by 4cm. When the rubber band was removed and the cloth was unfolded it measured 8cm by 12cm. The cloth and the remnants of the red rubber band have been tendered in the trial as Exhibit BBB.

The cloth, both as photographed and in specie, has a puckered appearance, having apparently retained some of the creases and folds from being folded and secured with the rubber band when the cloth became soaked in blood. A symmetrical arrangement of four circular-type patterns formed in blood are also discernible on the cloth, with void areas generally centre of the round shapes with blood diffusing from them.

再仔细看下来 ,In its bound state the cloth piece measured 2.5cm by 4cm. When the rubber band was removed and the cloth was unfolded it measured 8cm by 12cm.   这bound state 指的是这muslin小块布包在物体上的形状,也就是说这物体的大小是2.5cm by 4cm,muslin小块布包上去以后再被橡皮筋勒紧了,就形成了bound state。如此看来,这尾端2.5cm by 4cm 的物件,真的可能是你图里列出的亚洲黑帮常用铁管凶器

因为这么小的一块布,不可能是为了起消音效果的,用橡皮筋而不是更牢靠的措施绑上去,不是作为把手防脱而只是作为你提到的阻止铁管在摩擦过程产生的电流

这么说凶器里有一件铁管,再加一件能导致头颅严重骨折的“重武器”,是很可能的推测

发表于 2019-1-5 16: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口难言 发表于 2019-1-5 12:43
是的,别说足友了,连他们自己3个亲人都倒戈相向。

现在法庭记录被允许披露了,可以了解更多,因为以前 ...

有受害人伤口的法医报告吗?任何有关伤口的报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