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国家提供的10个福利(中文版) (2007-8-21) VIP · SHOWSHOW"旧爱"~ (2006-6-14) 飞行
· 给想报考大学医科的同学或家长扫一下盲 (2016-8-26) edwardt · 请你一定要爱你自己 (2008-3-3) dor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51|回复: 28

[北美] 中美贸易战阴云笼罩全球经济,新的“不稳定常态”正在形成 [复制链接]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0-20 0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路透社:中美贸易战阴云笼罩全球经济,新的“不稳定常态”正在形成

路透社华盛顿10月19日消息,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接连推出关税和贸易政策冲击后,国际金融高官们在回国时一方面对全球经济展现出的韧性感到宽慰,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筋疲力尽。

今年4月,全球财长与央行官员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会议时,对特朗普刚公布的“解放日关税”(Liberation Day tariffs)忧心忡忡;半年后的10月会议上,这种焦虑被“疲惫与谨慎”所取代。

泰国央行副行长迪西亚塔(Piti Disyatat)表示,自关税措施实施以来,各国官员一直在努力“解读并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令人精疲力竭。

一位日本官员也指出,全球经济虽比数月前更具韧性,但风险仍多,会议中“对不确定性进行了广泛讨论”。

在此期间,美国与中国之间新一轮摩擦升级——北京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后,特朗普随即重启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100%关税,使会议气氛更加紧张。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本次会议的互动异常积极,各国已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她说:“不确定性太高了,现在没有人再有心思玩政治戏码。”

各国寻求区域与双边合作新格局

格奥尔基耶娃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Ngozi Okonjo-Iweala)都指出,尽管美中关系紧张,但未演变成全面贸易战,反而促使许多国家加深区域合作。新西兰财政部长威利斯(Nicola Willis)称,这一趋势将加速,欧盟甚至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埃及部长阿尔-马沙特(Rania Al-Mashat)补充说,区域协作已成为“全球局势的副产品”,未来仍将重要。

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多重脆弱点

会议还聚焦全球经济的隐忧,包括高企的债务水平、非银行金融部门风险、AI技术带来的冲击,以及外部失衡问题。英格兰银行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呼吁提高透明度,警告不能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覆辙。他说:“我们必须揭开盖子,看看系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IMF在会上警告,市场对风险过于自信,贸易战、地缘政治和财政赤字可能引发“无序调整”。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她将推动对IMF监督机制与债务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奥孔乔-伊韦阿拉也强调WTO亟需改革,呼吁“重新想象全球化”。

气候危机成为最严峻的长期风险

虽然特朗普近日在联合国称气候变化是“骗局”,但各国官员一致认为,气候风险是全球宏观经济的关键威胁。南非央行行长卡尼亚戈(Lesetja Kganyago)指出,气候风险关系到保险、经济基础与金融稳定,“贸易谈判失败还能换伙伴,但气候谈判破裂,全人类都将受苦”。






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 ... emerges-2025-10-19/

By David Lawder, David Milliken and Andrea Shalal
October 19, 20259:05 PM GMT+11Updated 8 hours ago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0-20 0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文要点:

1. 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引发全球政策震荡,国际金融官员对持续不确定性感到疲惫。

2. 美中再度互征关税,使全球经济焦点转向“去中心化”的贸易新格局。

3. IMF与WTO呼吁各国加强区域与双边合作,欧盟拟加入CPTPP。

4. 各国警惕高债务、AI冲击及非银金融风险,IMF和WTO酝酿改革。

5. 气候变化被认定为全球最大经济风险,各国强调合作应对环境危机。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10-20 0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rump只是做了一次系统性测试而已。经此一役,全世界的经济将会更有韧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0 08: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rearey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rearey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reareyou 于 2025-10-20 07:24 编辑

美国想要基于想象中的实力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对战中国的产业资本。



发表于 2025-10-20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ame0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ame0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fly 发表于 2025-10-20 08:17
Trump只是做了一次系统性测试而已。经此一役,全世界的经济将会更有韧性。 ...

没错啊,现在开始流行全球减一(减美国),只要供应链里面没有美国,就没有那么多事了。

发表于 2025-10-20 0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ame0515 发表于 2025-10-20 08:43
没错啊,现在开始流行全球减一(减美国),只要供应链里面没有美国,就没有那么多事了。 ...

客观来看,目前还看不到 能代替美国的消费市场,而如果美国失去了 美元霸权,可能美国消费市场也同样会 崩塌。

所以,可以对抗,但还要有节制,陪美国玩的各方 也都不容易。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0 08: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pm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pm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是怎么拐到气候变化上的,这思维也太跳跃了

发表于 2025-10-20 0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ame0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ame0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fly 发表于 2025-10-20 08:48
客观来看,目前还看不到 能代替美国的消费市场,而如果美国失去了 美元霸权,可能美国消费市场也同样会  ...

对美国市场的分析要客观。

2024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8.54万亿美元,而中国为$6.85万亿美元。 这只是数量上的少许差异,不是数量级上的差异。类似的大市场,世界上还有欧盟和东南亚(含日韩)两个规模类似的市场。

在消费结构上,美国服务消费占比更高(约69%),而中国商品消费占比更高(约54%)。 实际上中国市场在食品、服装、耐用消费品(电器)、汽车等传统消费品数量上远超美国市场。美国大量的消费是服务性的,而服务业大多基于本地供应商,外国供应商难以提供服务(理发、房地产经纪、律师)。

发表于 2025-10-20 09: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红dance舞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红dance舞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ame0515 发表于 2025-10-20 09:06
对美国市场的分析要客观。

2024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8.54万亿美元,而中国为$6.85万亿美元。  ...

这还没算汇率差呢

发表于 2025-10-20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k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k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ame0515 发表于 2025-10-20 09:06
对美国市场的分析要客观。

2024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8.54万亿美元,而中国为$6.85万亿美元。  ...

问题就是美国大量商品都是靠进口的,而中国几乎都是自给自足的。所以在全球消费市场来看,不带美国玩还是行不通。

发表于 2025-10-20 0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th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th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给力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0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世界经济将会迎来一场大衰退,就看哪个国家能坚持到最后了

发表于 2025-10-20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ame0515 发表于 2025-10-20 09:06
对美国市场的分析要客观。

2024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8.54万亿美元,而中国为$6.85万亿美元。  ...

中美的人口基数不同,对应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也就不同,那么,把总量拉平到人均来看可能 看出一些端倪。

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54万亿美元,人均消费支出 2.6万美元,如果只算 商品消费 31%,那也是 8000+美元;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5万亿美元,人均消费支出 0.49万美元,如果只算 商品消费 54%,只有 2600+美元;

再看2024年人均GDP:

美国:85809.9美元
中国:13303.1美元

通过数据,想说明,中国人均赚的还不够多,消费的也不够多,哪怕总额已经接近美国,可是还不足以支撑 消费强国的实力,即我们的制造业与我们的消费市场相比,供大于求 很多;与此同时,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产品进入美国,美国都可以消费掉,也是它有实力的表现。

结论: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当人均收入上升时,消费自然就会跟上,现在还不是跟美国脱钩的最好时机。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发表于 2025-10-20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rk_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rk_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要适应

发表于 2025-10-20 1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fly 发表于 2025-10-20 12:32
中美的人口基数不同,对应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也就不同,那么,把总量拉平到人均来看可能 看出一些端倪。
...

把汇率拉成1比3,去美国淘货

90年以前汇率都在1.5到4.8之间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0-20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拳王争霸赛还有12回合呢,中美就算4年一个回合,还有几十年的缠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0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稳定还长着呢,至少还有3年多,下个JD上场的话一切继续。

发表于 2025-10-20 16: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o(∩_∩)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o(∩_∩)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的钱哪来。美国到处都是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出口了极少的产品,换来了大量的消费。这怎么可以持续?

发表于 2025-10-20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o(∩_∩)o 发表于 2025-10-20 16:50
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的钱哪来。美国到处都是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出口了极少的产品,换 ...

冷知识,美国2024年商品出口 2.07万亿美元,世界排名 第二。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0 1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ke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ke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o(∩_∩)o 发表于 2025-10-20 16:50
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的钱哪来。美国到处都是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出口了极少的产品,换 ...

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大都没算在里面。

发表于 2025-10-20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999 发表于 2025-10-20 16:30
把汇率拉成1比3,去美国淘货

90年以前汇率都在1.5到4.8之间

美国有的,中国也都有吧,哪怕汇率1:3,也是中国便宜啊。

除非棕榈滩买块地、曼哈顿买个楼啥的。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1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ao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ao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的钱哪来"

无锚印钞

发表于 2025-10-21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fly 发表于 2025-10-20 12:32
中美的人口基数不同,对应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也就不同,那么,把总量拉平到人均来看可能 看出一些端倪。
...

从人均收入差距, 不一定得到潜力巨大的结论。 事实是,中国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在下降,消费在降级。  

去年的消费品,是消费补贴的结果。 随着信用消灭,坏账继续加剧, 财政赤字在快速增长。

这个差距可能不会补上了。 反而随着产能的消除, 资产价格下降, 而不断拉大
如是心﹐如是境﹐如是念彌陀

发表于 2025-10-21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999 发表于 2025-10-20 16:30
把汇率拉成1比3,去美国淘货

90年以前汇率都在1.5到4.8之间

现在维护1:7 都捉襟见肘。

如果汇率1:3, 那就连5 万的额度都没有了。  全烂在里面。  

然后就是黑市美元。
如是心﹐如是境﹐如是念彌陀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21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ke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ke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ikeman 于 2025-10-21 21:50 编辑
angaozhou 发表于 2025-10-21 20:57
"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的钱哪来"

无锚印钞


不太精准地讲,现在美元的锚是美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主要是美债,负债端是货币供应量(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用“印的钱”买美债,把美债当作资产储备。美债越多,理论上美联储可以印的美元就越多。美债规模决定美元发行的上限,美债是美元信用的核心抵押品。若美联储觉得市场流动性不足、经济疲软,美联储就会印钱回购美债。所以真正印钞的,是美联储购买国债时创造的货币。

美债,安全性极高(全球最强国家信用担保),市场流动性强(买卖方便),是各国央行都争相竞购储备的主要投资产品和避险资产。

发表于 2025-10-21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pfly 于 2025-10-21 22:47 编辑
sun-shine 发表于 2025-10-21 21:45
从人均收入差距, 不一定得到潜力巨大的结论。 事实是,中国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在下降,消费在降级。  

去 ...


个人理解,国内市场分为两个阶段:
1. 在2015~2019年,是一个加速赶顶的过程,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憧憬着非常好的未来,就业很好、消费很好;
2. 从2020至今,贸易战1.0、新冠疫情,叠加房地产调整,产业转型,经济确实很艰难,就业环境不好,消费也不好;

国家做了很多政策支持,化解地方债、消费补贴、拓展旅游市场等,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2020~2025年,不管有多困难,大家也能看到一些新气象,比如:
1. 新能源的发展,这个对地球和人类是好的;
2. 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精密仪器,甚至机器人,这些对人类也是好的;
3. 物价平稳、产品丰富,这些对老百姓也是好的;
4. 环境治理(绿化、治沙等),这些对地球和人类也是好的;(特意回来补上这个,太伟大了!!!)
可能还有还多,不列举了。

结论:每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发展速度不同,每个国家的老百姓的体感也不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同,还是那句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个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yuzilu + 8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21 22: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zi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zi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fly 发表于 2025-10-21 22:37
个人理解,国内市场分为两个阶段:
1. 在2015~2019年,是一个加速赶顶的过程,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憧憬着非 ...

美国得做法是发现问题,解决别人,自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发表于 2025-10-21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keman 发表于 2025-10-21 21:49
不太精准地讲,现在美元的锚是美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主要是美债,负债端是货币供应量(美元 ...

需要关注 美债的收益率曲线,同时很多包含美债的产品都是加杠杆的,一旦遇到个系统性风险,崩塌很快的。

比如,08年金融危机,就是加杠杆的 房贷产品。

还有,目前持续增加美债的央行就只有日本、英国了,其他的都在减持,同时持续购买黄金,这本身就是个 迹象。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发表于 2025-10-21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zilu 发表于 2025-10-21 22:41
美国得做法是发现问题,解决别人,自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美国 和 西方经济学,一定有一个是错的,只不过验证的过程有些长,大家看戏要保持耐心。

现在看不清楚,很正常,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吧。
请参考论坛评论的规章制度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13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