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发个帖,记录下自己DIY过的东东,顺便给自己一点压力 (2008-5-12) sherry2007 · 【40楼更新】2015年看过的英文书 (2015-9-14) elena_sokolova
· 2017六月西澳Kimberley之行 (2017-6-18) Walle · 无肉不欢--好吃的陕西条子肉,附送川味粉蒸肉 (2009-4-3) bluesumm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1548|回复: 86

选择父母排队移民的重要理由,想办父母移民的TZ和爸妈们看过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0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反复做了一年的思考,和老爸老妈谈了无数次话,告诉他们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靠的近些。 他们一直都下不了来澳州的决心。我的情况是:独生子女政策不幸的一代,现在还是单身,但结婚后就要变成Sandwich Generation: 上是2双父母,下是几个孩子。如果父母有一天不能照顾自己了,或是剩下一个了,只有他们在这边才能身边有人照顾。所以我一直想交钱快点把爸妈办过来。我爸妈没什么能耐,攒了一辈子,加上房子的价值刚够交7万多的,之后的生活就全靠我了。但是这些我并不介意。
最近和几个朋友谈了一下自己的烦恼,突然被人点到一点我没考虑到的,也可能是很多这里的TZ没考虑到的。从钱交上去的那一天,无形中就会对整个家庭产生压力,并影响一家人的和睦。对我来说,要剪掉一部分奢侈消费,以补贴十年的生活费。爸妈低头卖力工作了一辈子,本以为退休后事事由自己了,没想到有一天又要找女儿要钱生活。这对他们来说,很伤他们的自尊。如果和女婿同住的话,更有寄人篱下的苍凉感觉。另外,他们还要失去国内熟悉的环境,朋友,食物,生活方式。我们办父母移民的理由经常是:为了父母养老着想。可老人真正不能自理的时间只有1至5年,爸妈用60岁以后10年乃至30年的安逸舒心生活来换取1至5年的床旁孝子,到底哪个更重要呢?想想看,我所谓一厢情愿的孝心未必换来父母的幸福和自己的安心。倒不如,材料递上去慢慢排着,爸妈来去自由,在澳洲想呆多久就呆多久(肯定不想呆超过一年)。即使要排上10年才到个,那时他们70左右,正好来得及到这边来让我们照顾。
至于养老金不养老金的,去他的吧。还是所有的人都开心最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24 收起 理由
tina50 + 8 感谢分享
pattieguo + 2
golden100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24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dek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dek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他们在国内有医保退休金的话,没必要卖房移民吧。如果有点闲钱的话当然可以,要不然就排队好了。

发表于 2009-9-24 1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他们不移民的话,有一天终于病倒了,他们肯定不能来澳州。只有我回国去看望他们。没人知道他们会病多久。如果我在国内呆上半年或是经常回国的话,那不是要影响这边的家庭和工作?我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爸妈老了总不能交给表兄妹或是保姆照顾,那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4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M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M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要忘了,没有你在身边,他们其实很孤单,也很挂念你,只是不说出口而已。再说我们赡养他们,不是说就是为了那1-5年的照顾,还有日常的一点一滴。 都是独生子女政策给害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24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还算中老年(未进入老年)的父母,如果付费这么“伤筋动骨”,那还真的要考虑清楚。

我公公婆婆就是付费来的,他们一开始是申请排队的,那时候不到70,但后来想想:

1. 过10年等排到队,都奔80了,体检都未必能通过
2. 他们每次来探亲,体检这一关都有反复,很烦人。来了以后,我们都要给他们买私人医疗保险,也要3000多一年。加上来回机票,这笔开销和付出的精力都不小。

于是2年前决定排队转付费。

我父母现在正在排队,他们送签证的时候,60不到。所以慢慢等,熬得起。

发表于 2009-9-24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保险要3000多一年,??是基本的住院保险吗?还有有很多额外项目的?

[ 本帖最后由 jibu 于 2009-9-24 10:17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9-24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bu 于 2009-9-24 10:15 发表
3000多一年,??是基本的住院保险吗?还有有很多额外项目的?


couple, overseas visitor cover, 当初买的是比basic cover 高一档的。我家公婆身体都不太好。

发表于 2009-9-24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点附加小意见~

此文章由 Mesh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sh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养老金是必须在澳洲累计住满十年才可以领取的~

但是排队移民之后的父母在两年之后可以领取另外一种津贴(金额只比养老金少15%左右),所以是不用担心的!

鉴于此点:还是排队好!

不然交完钱,得活生生等十年,啥也没有~(paopaobing(71))
勇敢往前走

发表于 2009-9-24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pass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pass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啊,这是个独生子女的大问题。我爸居然跟别人说他们老了都是进养老院了,听着我心里酸酸地。生孩子有什么用?到了还不是飞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时刻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4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rvicestre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rvicestre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孩子有什么用?到了还不是飞了...“

这话看起来很熟,若干年前,我一个同事也是这么评价我的。

发表于 2009-9-24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sh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sh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ervicestream 于 2009-9-24 10:45 发表
“生孩子有什么用?到了还不是飞了...“

这话看起来很熟,若干年前,我一个同事也是这么评价我的。


没看懂

“到了还不是飞了”什么意思?
勇敢往前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24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youpass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pass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个“到了”读“到liao”

发表于 2009-9-24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3单元5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3单元5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理解lz,我不是独生子女,但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养父母,父母很希望跟我们住,但我爸不想来澳州。也是穷苦一辈子,我们刚买房生儿育女,如果付费也是紧巴巴而且也要卖国内房产。
他们来住了2次,第二次明显感到我们关系紧张,到了六十多快七十的人了,什么都不想了,都由着自己性子做事,象小孩一样。最近刚给妈妈办了付费,因为钱不够所以只能办1人,老爸5年后再办配偶移民。我也明白,等过来后‘,一家人还是很多矛盾的。他们这把年纪不可能还能像以前一样心态为别人着想了,我们目前还是温饱阶段,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怎不好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2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4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争取成为有能力到处都吃香的人才,老爸老妈不能动了,就回国一段时间。

发表于 2009-9-24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雨绸缪,早接过来早安心

发表于 2009-9-24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退休还很有活力,天天去游泳,时不时同学聚会,离退休办组织演出啥的,干啥过来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24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pass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pass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不过来,到老了更过不来。不过说实话,他们生活在国内更方便,这里看个病哦,急死人。

发表于 2009-9-24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y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y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不接过来 将来要后悔的

发表于 2009-9-24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go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go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问题是现在很难和父母沟通。,我为他们着想他们也不怎么领情,原因是觉得我出国就算是抛弃他们了。之前商量花费移民,他们又觉得贵。所以定了排队,这可是要排10年多,到时候又不知道会怎样。唉!

发表于 2009-9-24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排队大抵要排多长时间,我想给大家一个例子

此文章由 Mesh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sh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部门的经理

非洲白人

2000年申请了他老娘和老爹的排队移民

2006年10月获批 (头尾六年)

但是他母亲后来车祸,来不了了

所以他决定放弃这个等了六年的队伍

所以可以这么说——队伍只要排进去了,只会变短不会长!
勇敢往前走

发表于 2009-9-25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rui1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rui1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开始是想给我妈妈买位的 以为可以来去自由
但由于5年之内要呆满4年 我妈妈肯定做不到

我也改主意 打算给我妈妈办排队了
主要是她不想这么早过来 她50出头 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能排上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25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knao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knao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经济能力,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可说,就好像有人开BMW也有人开hyundai,开BMW的没必要取笑别人没钱,开hyundai的也没必要说人家花那么多钱买好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icfox001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9-9-25 1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同意16楼的

这个也要看老人的性格,我妈一直都觉得,只要女儿好,在哪儿都一样。再加上她也很独立,平时节目很多,还要抽空逛街,炒股。有时间互相走动一下不是更好,如果我妈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年以上,她自己都觉得无法忍受,虽然天很蓝,不过她更喜欢国内的热闹繁华。

理想化的距离,当然是是广告词说的“一碗热汤的距离”,但是当子女的总是在选择中生活,选来选去,选一个离父母十万八千里远的,号称压力小环境好的。

不少老人移民过来,是自己掏钱,一个人20万左右人民币,其实想想,对他们来说,20万,足够在国内生活的非常丰富多彩,就算每年去三亚住个十天半个月,1万都用不上。

在国内的,子女住他们的房子,父母自己住,各有各的生活,即是平行线又是交叉线,可以根据情况互相调节。但是在这里,父母移民过来,除了经济条件好的,可以给父母买房,或者父母自己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可以自己买。大部分都要共处一个屋檐下。和女婿相处还容易些,但是婆媳天天共处多多少少会让人有点头疼。

有种方法是,租房,但是租房至少一周200刀以上,就算这个钱子女出,对于老人,可能心在滴血哦,如果是2家老人,最少一周也得400刀,老人总是喜欢省,这笔支出恐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折磨。

说来话长,简短点说,如果老人真有病痛,国内的医院是人多为患,但是对很多老人的病,中药远比西药有效,澳洲的中医不少,医术好的少的可怜。很多病,这里的医生用现代化仪器检查半天,还不如中医把脉,望问来的准确。在这里看个病,小病都要拖成大病的,我是不指望如果家里老人哪天病了,在这里治疗。现在国内的医疗非常先进,很多不好的制度也在慢慢改革,而且现在还有不少类似于澳洲的私立医院,我这次还特意关注了的。

所以对于喜欢国内生活的老人,排队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情况有变,大不了再付费。

每家都有自己的情况,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家双方老人都不打算移民,我们想办法可以2地跑,如果有一天能真正做到经济自由,那就是双赢了。

[ 本帖最后由 spicypig 于 2009-9-25 16: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michellemm + 3 我很赞同
紫衣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6 0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icypig, 为什么说丈母丈人和女婿相处要比婆媳相处容易呢?我一直以为婆媳同住是中国老的传统,会比另一种情况更说得通些。

发表于 2009-9-26 0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num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num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问题到底怎么办才好,烦啊

发表于 2009-9-26 01:03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和大家分享

此文章由 u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9-26 0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ro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ro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老公也打算让他父母移民了,但是我挺郁闷的。又不能明着反对。以现在的经济条件,他们来了只能跟我们同住,家里目前已经两个孩子了,地方又不算大。最重要的事在国内的时候我跟婆婆关系就非常不好,好不容易来澳洲后缓和了不少,我是死也不愿意再共同生活了,短期探亲还能接受,长了我会崩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uankefeng + 2 MM的GP现在已经移民了么?我把千年老贴翻出来了。因为也在发愁这个婆媳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要么忍,要么残忍

发表于 2009-9-26 0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感恩的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感恩的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bu 于 2009-9-24 10:00 发表
如果他们不移民的话,有一天终于病倒了,他们肯定不能来澳州。只有我回国去看望他们。没人知道他们会病多久。如果我在国内呆上半年或是经常回国的话,那不是要影响这边的家庭和工作?我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爸妈老了总 ...

我是独生子女. 现在父母身体还可以,在国内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可是再过10年,20年呢,到时候他们在国内生病了,谁照顾他们?!
吾家有女初长成

发表于 2009-9-26 0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感恩的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感恩的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picypig 于 2009-9-25 16:30 发表
这个也要看老人的性格,我妈一直都觉得,只要女儿好,在哪儿都一样。再加上她也很独立,平时节目很多,还要抽空逛街,炒股。有时间互相走动一下不是更好,如果我妈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年以上,她自己都觉得无法忍受,虽然天很蓝,不过她更喜欢国内的热闹繁华。

理想化的距离,当然是是广告词说的“一碗热汤的距离”,但是当子女的总是在选择中生活,选来选去,选一个离父母十万八千里远的,号称压力小环境好的。

不少老人移民过来,是自己掏钱,一个人20万左右人民币,其实想想,对他们来说,20万,足够在国内生活的非常丰富多彩,就算每年去三亚住个十天半个月,1万都用不上。

在国内的,子女住他们的房子,父母自己住,各有各的生活,即是平行线又是交叉线,可以根据情况互相调节。但是在这里,父母移民过来,除了经济条件好的,可以给父母买房,或者父母自己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可以自己买。大部分都要共处一个屋檐下。和女婿相处还容易些,但是婆媳天天共处多多少少会让人有点头疼。

有种方法是,租房,但是租房至少一周200刀以上,就算这个钱子女出,对于老人,可能心在滴血哦,如果是2家老人,最少一周也得400刀,老人总是喜欢省,这笔支出恐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折磨。

说来话长,简短点说,如果老人真有病痛,国内的医院是人多为患,但是对很多老人的病,中药远比西药有效,澳洲的中医不少,医术好的少的可怜。很多病,这里的医生用现代化仪器检查半天,还不如中医把脉,望问来的准确。在这里看个病,小病都要拖成大病的,我是不指望如果家里老人哪天病了,在这里治疗。现在国内的医疗非常先进,很多不好的制度也在慢慢改革,而且现在还有不少类似于澳洲的私立医院,我这次还特意关注了的。

所以对于喜欢国内生活的老人,排队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情况有变,大不了再付费。

每家都有自己的情况,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家双方老人都不打算移民,我们想办法可以2地跑,如果有一天能真正做到经济自由,那就是双赢了。

说得不错. 但是独生子女的话,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10年20年以后, 父母在国内生病没有人照顾怎么办?
吾家有女初长成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9-9-27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bu 于 2009-9-25 23:07 发表
spicypig, 为什么说丈母丈人和女婿相处要比婆媳相处容易呢?我一直以为婆媳同住是中国老的传统,会比另一种情况更说得通些。


你也说了,那个是传统,不是所有的传统都需要延续至今的,与时俱进嘛。

你说的前面那个,我是看我妈和我老公相处很融洽啊,我妈这个人缺点是明显的,但优点是突出的,不会有大的冲突,只会有些小摩擦,这是任何家庭都避免不了的。所以我说丈母丈人和女婿相处容易很多。

有些事情说到实质,父母移民过来,如果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是婆媳相处的问题,谁都不希望,本来是孝顺的事情,到时变成家庭大战。这种事情我也看了不少,这是事实。

婆媳同住是老的传统,现在说心里话,有多少媳妇心甘情愿和婆婆住一起啊,如果也是小的习惯方面摩擦我还觉得算了。

现在国内有几个媳妇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呢,和婆婆短期相处,我还可以忍受的,比如这次回国,有不少时间带我儿子和公婆一起玩,基本天天在外面吃,反正他们买单,不用我做饭洗碗,逛商店她觉得好看的就给我买,我们一起去玩,在我老公还没有回来前,说实话,要外人看到我们的状态,还以为我是她女儿。所以这个东西是表面的嘛,如果长年累月天天相处,不说常年,超过3个月就会有问题!现在反正她的生活也很好,朋友成堆,说来比起在澳洲的生活,她自己都觉得国内舒坦。另外,我老公也认可我的意见,婆媳不住在一起,免得简单的都变成复杂了。

双方老人目前都喜欢国内的生活,目前都不需要我们的照顾,所以相对情况简单。

有些地方有个传统,说当妈的一定要和儿子住一起,其实男人孝顺不一定非要让妈妈住在一起,让婆媳共处,到时候妻离子散,岂不是鸡飞蛋打(这种情况有的是);当然,如果当父母身体抱恙,需要我们的照顾的时候,另当别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