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活动:书店 - 柔美的净地 (2015-4-26) 冬迹之樱 · 金融危机征文-总有起伏 (2008-11-5) 手指尖
· 2018圣诞假期-意法28天+卡塔尔过境1日游 (2018-12-25) grace蒲公英 · 换雨水槽点滴 (2010-9-14) 高寿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oznewstarter

小学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版一出手就是20分啊。谢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1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20:06
你的问题也是大多数家长困惑的问题。OC,精英学校或者私校奖学金考得是孩子的综合能力和未来的潜力。从我 ...

我很赞成。我家孩子刚1年级,就有同学的妈妈问要不要去补习了,真是对悉尼这里的补习风气无语了

发表于 2015-6-1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ixinbao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ixinbao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发表于 2015-6-1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ovefam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ovefam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的教育都重要。。。。。。

发表于 2015-6-1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15-6-1 22:38
我很赞成。我家孩子刚1年级,就有同学的妈妈问要不要去补习了,真是对悉尼这里的补习风气无语了 ...

越小越早规划,那么就有可能不会进入这种“精英”辅导的怪圈里面去。
重复我以前经常给我女儿说过的话:“假如我们的目的是从墨尔本去悉尼,因为路过坎帕拉的时候,听说有奖学金/OC/精英考试这等美事,顺便进去考一下,看看我们的教育方向是否符合私立、精英学校的选择标准。如果考上了,那么说明我们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可能符合某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如果没有考上,我们想想偏差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适当做些调整,但是不会回去重新从墨尔本出发,而是继续向悉尼进发。”

不要完全被动地被补习牵着鼻子走,要主动的让孩子适应现代的教育方式。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31 收起 理由
wxm611 + 3 你太有才了
sun-shine + 5 感谢分享
mj3g3g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1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5-6-1 23:10 编辑

今天有点晕。谢谢 @edith921 给我异常慷慨的加分。谢谢了。继续努力,共同分享个人的有限经验和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oyu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1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22:51
越小越早规划,那么就有可能不会进入这种“精英”辅导的怪圈里面去。
重复我以前经常给我女儿说过的话: ...

我很赞成。不过我们也还是不能免俗地买了学区房,万一孩子将来考不上精英,还是可以上一个好的公校,我觉得青春期时朋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看了你在3楼的分享,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也许当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伴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强了吧?

发表于 2015-6-1 23: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15-6-1 23:09
我很赞成。不过我们也还是不能免俗地买了学区房,万一孩子将来考不上精英,还是可以上一个好的公校,我觉 ...

有思想加上有明确目标的孩子会受别人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1 2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22:51
越小越早规划,那么就有可能不会进入这种“精英”辅导的怪圈里面去。
重复我以前经常给我女儿说过的话: ...

现实是,如果对口公校风气很差,私校考不到奖学金负担太重。最后只有补习拼精英了。
悉尼不少家长是这么想的。

要不在澳洲不当医生律师的话这么拼干嘛呢

发表于 2015-6-1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ncez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ncez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ncezs 于 2015-6-2 00:09 编辑

今天和一个搞问题学生评估的专家聊了会儿,她说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孩子的学术成就更多的与父母的教育背景相关,与是否上私校或精英学校关系不大。但是我心里哪怕是多花钱,还是愿意送孩子去好一点的学校。这事儿,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记得我小学的候学习一直马马虎虎,但是有一年分班,班主任很赏识我。之后,我的学习成绩就基本在班里是前五名,但其实我是属于上课爱睡觉,考试搞突击的那种,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这样。但是工作了,并不突出,成天好高骛远,一事无成,最终只能到澳村混生活了。现在看我们班里,出息的人,都是有恒心,目标明确的人。有的中学的时候,成绩一般,有时候我都觉得他有点笨,但是学到博士后,在211大学了成了院长。有的大学没考上,历尽磨难,起起伏伏,终于出头了。现在你给他个总经理干,没有个几百万年薪他是不会有兴趣的。每个人都知道什么品格的人会有出息,但是有成绩的人并不是用定式培养出来的。如果希望他平平安安,给他创造一个差不多的环境就行了。现在这世界,北大出来的,还是有去杀猪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hjp01 + 2 赞同“有恒心,目标明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1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笨鱼是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笨鱼是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09:24
小学和中学阶段,个人以为一定要从通才教育出发去培养孩子。从小让孩子养成他们的整体性思维模式。这样不会 ...


通才教育,说的太好了。我刚刚和我妈争论要教育儿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欣赏书呆子型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1 2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anfang 发表于 2015-6-1 23:25
现实是,如果对口公校风气很差,私校考不到奖学金负担太重。最后只有补习拼精英了。
悉尼不少家长是这么 ...

的确如此。有时因为各种原因,补习真的是非常无奈之举。这也是我要在这里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大家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多给予关注,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而且全面地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dianfang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1 23: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ncezs 发表于 2015-6-1 23:36
今天和一个搞问题学生评估的专家聊了会儿,她说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孩子的学术成就更多的与父母的教育背景相 ...

同意你的观点。有时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不过个人觉得努力了,总会有点好的,积极的结果。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2 0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newstar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newstar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21:22
突然间才意识到,LZ 我把你的问题给转偏了。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我这些杂谈是否能给你点帮助? ...

没有啊!很高兴大家都通过您的回复获益!

发表于 2015-6-2 0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笨鱼是我 发表于 2015-6-1 23:37
通才教育,说的太好了。我刚刚和我妈争论要教育儿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欣赏书呆子型的 ...

赞同你的说法。不能再让孩子觉得 “学好数理化,走向天下都不怕”的 螺丝钉式的培养模式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了。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外部环境等限制,学好数理化是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为此,许多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或者更大的老三届)奋发图强了几十年。的确让中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发现,我们过去因为条件限制,忽视了如何去培养和提高个人生活素质,生活质量,人的基本道德观等基本要素。
幸运的是,生长在澳洲的孩子们,比我们第一代移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大环境对于ABC来说,仅仅把成绩考好了,上个好大学,好专业的基本想法,可能无形中会失去很多能让孩子未来过得更充实,更精彩的机会。
而教育思维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要从我们当父母的开始做起,套句老话: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能再把补习和成绩当作唯一的 (我指的是唯一的!!而并没有否定成绩的重要性!)的评价孩子的标准了。

不过,担心大家对于我的观点有些误解, 再强调一下,我并不是认为 Academic不重要,只是强调要考虑让孩子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观念只有根植在我们做父母的头脑中了,才会在新环境里面不断地做出一些有利于孩子的判断和决定来。
个人在过去20年多来来不断地体会到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是多么深深地根植到我的潜意识里面。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2 09: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ou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ou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09:24
小学和中学阶段,个人以为一定要从通才教育出发去培养孩子。从小让孩子养成他们的整体性思维模式。这样不会 ...

说的太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2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2 09:31
赞同你的说法。不能再让孩子觉得 “学好数理化,走向天下都不怕”的 螺丝钉式的培养模式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

说得太好了,“这种全面发展的观念只有根植在我们做父母的头脑中了,才会在新环境里面不断地做出一些有利于孩子的判断和决定来。“

除了观念上,您能否再跟我们分享一些具体的做法?

例如我家的情况,我是非常推崇全面发展的观念,但做起来总觉得黔驴技穷。我大女儿应该还是在加法阶段,但是她当前游泳练到这种程度只能是越练越多,也就是更加专业化了。而且随着其游泳名次的提高,现在已经成为她荣誉感和成就感的主要来源。但是,现在不仅发展其他方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她从心理上对其他方面也越来越不重视了(包括日校学习,中文学习,其他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我觉得无论多忙,都不能放弃全面发展的路线,因为以后孩子的人生还很长,不能因为一项突出就耽误了其他所有项目。当前我只能不断唠叨,提醒,但是效果不好,甚至更糟她逆反。我不知道我该怎样管她,才能让她全面发展?

发表于 2015-6-2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n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n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推荐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实以前我们都认识到过这一点,这可比三商都重要啊!请看以下的文章,希望有助于大家:



解读美国当下最时髦的教育理念:坚毅(Grit)

【美国教育的现状与反思】认知技能培养VS性格特质素质

与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们如今也处于一个分外焦虑的状态中。在美国各大城市,生活富足的家长之间争抢心仪幼儿园的入学机会,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每一年,这种竞争似乎开始得更早,程度也更激烈。

家长的这种焦虑从根本上说源自一个假设,那就是:如今要在美国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而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开始练习。

这种认知假设显然有一些勉强。它所描述的世界让人信以为是“线型”的,即有投入就必定会有产出,比如:三岁孩子做过的数学题越多,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越好。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种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

【美国社会为何如此关注坚毅】如今的孩子更少面对失败

如今的美国儿童,特别是那些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面对失败。当然,他们同样也学习刻苦,常常承受压力。但是,实际上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顺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用面临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大学毕业。

学生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因此他们鲜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关键能力。

其实,早在201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Dweck和《纽约时代周刊》编辑保罗·图赫的著作《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已经将“培养坚毅性格”的教育理念带入大家的视野。

而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的演讲,则引起教育界对“坚毅”的空前关注。Angela Duckworth教授和她的团队甚至制定了测量“坚毅指数”的工具。

【坚毅的定义是什么?】坚毅的品格是可以开发的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Angela Duckworth给予Grit如是定义。

从2005年,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了正确答案。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父母和学校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坚毅的品格,这将有助于他将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父母应该做什么?】五个行之有效的塑造坚毅的方法

父母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坚毅的性格,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把挑战摆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的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2.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练自己的天赋。

尝试Angela Duckworth家规之一: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立即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将错过最棒的时刻——比如最终打进了制胜一球或在演出结束后听到雷鸣般的掌声。

所以Duckworth教授坚持要求她的两个女儿(9岁和11岁)每做一件事都要坚持到底,这样的锻炼使她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

3.适时必需的推动

没有人想成为那种总是督促孩子进步的爸妈,但这样的确有助于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并且可以帮助他做到最好。当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适时地推动孩子: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孩子坚持,反复练习。

“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孩子是完全自动‘上链’的。”Duckworth教授说,每天规定一定的练习时间没什么错,虽然你的孩子可能会抱怨,但如果你很坚定,他的抱怨会日渐减少,练习的乐趣反而会与日俱增。

4.拥抱无聊和沮丧

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事实上,这通常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并且布满艰难险阻,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学习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很笨,他们就会更有毅力坚持下去。与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直接给他一个解决方案,不如看看他自己能否想出办法解决,抑制住想要帮他的冲动。

如果很明显他正处于迷茫状态,可以这样和他谈谈:“看起来你真的遇到困难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吗?”启发他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办。这样的锻炼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信——“嘿,我自己能解决。”

5.分享父母的失败经历

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前进,这是孩子所能学到的最好的能力。分享你自己的奋斗故事,让孩子们从周围的成年人身上学习。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够用感恩的心态对待失败,那么请首先用冷静和淡定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失败。

很多家长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谈论自己的失败,但是这样也使孩子失去了一个机会——学习父母从失败中崛起的强大经验。如果孩子看到,成人可以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然后再回来解决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案例,他们会学到,失败没有那么可怕。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7 收起 理由
zjrlisa + 8 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
moonstar + 4 感谢分享
Sarahhuang666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2 1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个很好的理念。但还是请家长们 走到现实来吧,特别是家里的孩子还小的。
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好的学校,和品学兼优的孩子在一起。那进入好的学校,要不你就拿出钱来,要不你就要亮出成绩单来!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德智体美劳,德永远第一位。在第二位的就是智
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穿越谎言,拨开迷雾,见证历史
今生戒不掉的毒瘾,是对咖啡最长情的告白

发表于 2015-6-2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zhq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zhq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21:01
大学毕业之后,教育,一开始只是业余爱好,帮助美国学生学中文,帮助中国孩子学英语数学,化学等。 后来 ...

Could you please recommend some education books for parents? Always get confused how to educate them when they have some unexpected behaviors  thanks
licensed sparky

发表于 2015-6-2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nm 发表于 2015-6-2 13:22
推荐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实以前我们都认识到过这一点,这可比三商都重要啊!请看以下的文章,希望有助于 ...

说得挺对的呢。对于我们第一代移民来说,这个问题好像比较好理解,对于移二代,这个问题好像比较突出些。
感谢分享。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2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zhqiang 发表于 2015-6-2 14:04
Could you please recommend some education books for parents? Always get confused how to educate th ...

太多书了。不知道怎么推荐。也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等信息。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一本类似 Bible 的完全手册能解决教育的问题。
我也是边看,边思考,边实践,边学习的。
个人觉得如果小孩还小的话,那么儿童心理学可能是必看的吧。
对于男孩,或者先笼统地看下 英文版的,比如
Steve Biddulph's Raising Boys :  Why Boys are Different - and How to HelpThem Become Happy and Well-Balanced Men
很多地方有卖这本书的。查下作者 Steve Biddulph
我见过他本人。问过些问题。这人挺有水平的。他写的这本书挺不错的。
他还有另外一本书 关于养女孩的,嗯,个人觉得写得有些地方不是让我非常肯定。可能是亚洲人和本地人的一些思维文化的差异吧

希望其他家长给推荐些书? 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2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zhq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zhq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2 14:15
太多书了。不知道怎么推荐。也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等信息。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一本类似 Bible 的完全手册 ...

Thanks, for boys, will get and have a look.
licensed sparky

发表于 2015-6-2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zhqiang 发表于 2015-6-2 14:35
Thanks, for boys, will get and have a look.

By the way, 作者是个澳洲人。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2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nm 发表于 2015-6-2 13:22
推荐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实以前我们都认识到过这一点,这可比三商都重要啊!请看以下的文章,希望有助于 ...

好文章

发表于 2015-6-2 15: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2 14:15
太多书了。不知道怎么推荐。也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等信息。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一本类似 Bible 的完全手册 ...

最近一直困惑,差不多排名的学校,是应该去公校 还是教会学校?考虑教会学校,只是希望学校可以给予孩子正确的品德观等。想问问,你怎么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6-2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a98 发表于 2015-6-2 15:40
最近一直困惑,差不多排名的学校,是应该去公校 还是教会学校?考虑教会学校,只是希望学校可以给予孩子 ...

要看具体的学校。不可太过于迷信某一类的学校。有些公校也是非常好的。个人的观点是要看大多数学生家长的Background来确定学校可能更合适些。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6-2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2 15:55
要看具体的学校。不可太过于迷信某一类的学校。有些公校也是非常好的。个人的观点是要看大多数学生家长的 ...

目前两所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非英语背景的学生,可能最大区别就是教会学校至少有一半是真的信教的家庭

发表于 2015-6-2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becca-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becca-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6-1 09:24
小学和中学阶段,个人以为一定要从通才教育出发去培养孩子。从小让孩子养成他们的整体性思维模式。这样不会 ...

说得真好
在Medibank努力工作,认真赚钱,开心玩

发表于 2015-6-2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QiM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QiM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受益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