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蝈蝈厨房之豆腐(5)国家宝藏&珍珠翡翠白玉汤 (2010-8-23) t_guoguo · 分寸 (2015-5-24) 征途归来
· 辣旋风—男人下厨房(东北家常小炒香辣肉丝 附赠五香花生+千层脆) (2012-1-4) 路天涯 · 【自培天然酵种】做酸种面包,油条 (2020-5-14) lilyinfusio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字里行间 - 阅读正在死亡吗?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19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阅读能否上层次,这确实和悟性有关。悟性和基因有关。

这里有一个简单,但是不是很多人能意识到的事情。

基因/天赋/悟性 这样的名词,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它用来
指代一些不同的东西:
1. 造成某些不受外界影响和改变的特性的原因
2. 解释某些看不出明显因果关联的事实。
3. 使用者更加愿意表达未经特意处理而发生的现象。
4. 使用者用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借口

如果我们仔细的考虑上面3点,它是否是由一个确定的东西
或者模糊的先天概念导致,是谁也说不清的。

进一步讲,我们权且假设就是先天造成的,那么是否可以后天
进一步发展或者修正?比如我们假设对书的阅读能力是先天的,
那么你能在孩子2岁,12岁,22,32,42直至72岁的阅读能力里面
区分出哪些是先天所致,哪些是后天影响?其实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有体育的基因,你想到的只有怎么去找个好老师,
加以更多的后天培养。这样基因还重要吗?不重要,它只是个开始。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体育基因,你会想到如何帮助他发生兴趣,
这样基因还重要吗?不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体育基因,你也不想帮助他发生兴趣,
那样基因就有用了,它是个很好的不作为的理由。

所以基因/天赋/悟性这些,只有笑谈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uozuo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9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kspeed 于 2011-8-19 19:57 发表
没有基础阅读,而且也没有补课,那么将来阅读一定会很差。
那么他将来在学术界的“个人的发展”一定会很差。

但是他在handyman界的“个人的发展”,或者在shop owner,
salesman的“个人的发展”不见得会差。

其次,把“个人的发展”和“阅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思路本身有很大的问题。

你说的很好。
的确要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呵呵,这是不是东方式家长的思路?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19 2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东方式家长

好像历史悠久的国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希腊。这个我不是很确定。

原因似乎是,但凡历史悠久的国家,大家都喜欢去追寻
大众化的,概率比较高的道路。以前有人分析过,这是个历史遗留习惯。
只是现在社会变了,人们的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

这样说的意思是,不必去指责或者嘲笑东方家长的保守习惯。

[ 本帖最后由 linkspeed 于 2011-8-19 20: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miletolife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9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nkspeed 93# 帖子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挺有意思的分析,又一个factor从成功保险的公式里被你刨掉了,看来预测孩子未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定去找那本how to read来看看,谢谢介绍。

发表于 2011-8-19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阅读是了解人文,科学的一种途径,很有效。至于每个人reading后的所获,却各不相同,有人是浅浅地看,看过就忘;有人是用心地看,看过能悟出其精髓而用之。所以,看书不求量只求质,只是我看书的宗旨。

发表于 2011-8-20 0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帖很精彩,我在网上认真的阅读了linkspeed的回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0 0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预测孩子未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预测,而只是增加可能性。

这种态度容易被批评为没有目标。
而一旦有个固定目标呢,就容易被批评为盲目、机械,专治等等。

要预测最好学排八字。预测人生没有比八字更加精确的了。
问题是要会算的准很难。没有人教自己看看书还不容易。

基因我更愿意认为它是那些不相信八字八卦这些东西,但是又相信有”命“的人
找来的,听上去比较科学的,”命“的代名词。

如果撇开个人情感是否接受的问题。
我们仅仅比较测算”命“的规则和精度,基因明显没有八字好用。
从DNA链你能分析出孩子哪年结婚哪年死掉第一个孩子是男是女?
八字看这些很容易的。很死板的照着书一条条对照都不会错。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0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书不求量只求质,只是我看书的宗旨。

自己看书培养兴趣,这样完全可以的。

如果是做研究,要做文献阅读,这个标准就不灵了。
等你悟完了,人家早跑很远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8-20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linkspeed,如果基础阅读已经有了,对于小朋友而言,怎么去发展那些高级阅读呢?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8-20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了,我觉得我的孩子将来最大可能是做与阅读能力关系非常大的职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0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linkspeed,如果基础阅读已经有了,对于小朋友而言,
>怎么去发展那些高级阅读呢?

你去看那本书吧。那里都有讲。那些说白了就是个经验总结。

如果把这些总结给藏起来。就变成
“读书好,一定要多读书,要细细体会,反复思考”

上面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对这些话我都归到“屁话类"。
与其说他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倒不如说他们在蒙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1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nkspeed 101# 帖子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点难抓住你的观点,主题阅读、分析阅读应该和‘大量阅读’、‘精读’都不是完全对立的,阅读能力应该是后天能够培养的,因此从小加强阅读的锻炼应该是不错的。

也许是说任何功利(比如近者提高智力、成绩,远者提高未来成功率、领悟人生)并不会因为读书就一定带来,因此读书没啥‘功利’可求,因为文盲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书虫也可能变为孔乙己?

[ 本帖最后由 ttmum2 于 2011-8-21 16:12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1 18: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对立、要这个不要那个、这个好还是那个好的问题。
是一个操作性问题,涉及顺序/层次/先后/目的。

发表于 2011-8-22 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理论层次都挺高的,看不懂了。小时候没进行深层阅读有关。
看书开心快乐就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2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不是理论,是很多看了很多书的人的经验的总结。

聪明的人可以自己悟出来,自己悟不出来的,那么就需要看看
全世界那么多人都读书,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然后可以借助一下别人的经验。

那how to里面讲的规律,和很多人的经验介绍是吻合的,
比如精读与泛读,把书读厚与再读薄什么的。
只是how to 里面比较全面和脉络清晰。个人经验往往不全面。

如果你的孩子一步步学习上去,他自然的需要这种阶层的变化。
但是他不一定会自然的完成这种变化。这样家长可以有意识的
去提供机会。。

比如家长逼孩子阅读这个事情。一旦超过了基础阅读以后,
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就很重要。家长逼迫也就只能逼迫基础阅读。
再往上就要靠孩子的兴趣去推动,家长只能起辅助作用。

再进一步,是不是孩子有强烈的兴趣去阅读某个领域的东西,
他就一定会提示自己的阅读的能力和层次呢?答案是不一定的。
和年龄智商等等都有关系。有些事情没有人点拨一下,
未必能想明白。

古时候学习是师徒相传的,点拨你的有师傅。
现在的老师未必能起这种作用,更何况大多数阅读情况下,
根本没有老师,全靠自己读。现在有网络和论坛等等,
交流的频率极大的提高了。但是交流的混乱也极大的提高了。

作为家长,你是你的孩子最大时间陪伴的成人。
家长来完成这种事情有天时地利,
自己愿不愿意干就看各人的意愿了。

的确有的父母不愿意去干这样的事情,不是不知道,
而是知道还是不肯做。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所以更愿意在这方面放羊,这个也很正常的。放羊也是一种办法。

发表于 2011-8-22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yy_jess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yy_jess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姐姐两个孩子,一个泡在书堆里,一个纯粹是完成学校任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nkspeed 105# 帖子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贴比较清楚,明白你在讲啥(好象是伪论?:)把你上面的几贴攒一起看是个挺有意义的短文。能转贴吗? 多谢。
在how to read简介中附带的经典书里看到几个历史性的科学论著,真看过/看懂所有所列的书的估计也不很多吧?

[ 本帖最后由 ttmum2 于 2011-8-22 20:44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2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随便转吧,我不在乎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