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猪肉的分类图示(中英文) (2008-7-14) patrickzhu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回北京游记(8楼新增鸟巢) (2009-5-11) 风玲
· 澳洲情缘---六弟(下) (2007-7-15) 安远翔 · 蓝山老妖在墨爾本系列之一 -- Aussie private party (2004-12-18) 蓝山老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443|回复: 20

[VIC]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20-4-24 14:04 编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17-8-2 19:17 编辑

发表于 2017-8-2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17-8-2 19:20 编辑

发表于 2017-8-2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17-8-2 19:22 编辑

发表于 2017-8-2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17-8-2 19:25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8-2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鄙视链其实在我国各大神奇领域都存在。据媒体整理:

电视剧: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杂志:时代周刊/纽约客>万象/天南>新周刊/城市画报>读者>故事会/知音

音乐:古典爵士>英伦摇滚>国内地下厂牌>欧美流行>日韩港台流行>内地

英语口音:英国(RP,牛津,bbc)口音>美国东部口音(纽约波士顿)>其他英美加澳口音>无口音(国际音标)>港英口音>中国北方口音

论坛:quora>知乎>豆瓣>天涯>贴吧

理财:VC>收藏>地产>炒股>黄金外汇>保险>基金>存款>彩票

社会学研究欢乐多!

社会的本质是阶级,鄙视链是阶级“上”级对“下”级以财力、智商、品味各种类优越感进行倾轧的产物。“鄙视”是一种实现优越感的简单路径,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只要讽刺贬低别人就可以了。

于是在人人都需要点优越感来自我安慰的焦虑时代,鄙视链必然出现了。

光贬讽别人、打个嘴炮的家长,脑子至少还是没坏的,坏的是另一种:军备碾压派,就像开始提到那个“回到家立刻k掉几家便宜中教授课的英语班,直接选择了纯欧美外教最贵顶配”那位。

其实军备碾压派正好就是前几年“富养”概念横行时的那批“富养脑残派”:在一个年收入5万至过百万都被视作中产阶级的国度,中产家长都在尽(打)自(肿)己(脸)最(充)大(胖)能(子)力(滴),将孩子培养得显得更“高级”,目标是将后代送进更高一级的“阶层”。

前阵子择校季还有留言说有家长砸锅卖铁送娃读“贵族小学”,让娃从小有个“好人脉”。好人脉搭得上搭不上先不说,各种隐形费用交不交得上(这种学校出省出国旅游都是标配吧,生日party都是有标准的吧)也不说,我担心的是娃被碾压得心灵残缺,没准有天跟爸妈说“我怎么那么倒霉生在个装逼的死穷鬼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n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n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8-2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8-2 15: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英语口音:英国(RP,牛津,bbc)口音>美国东部口音(纽约波士顿)>其他英美加澳口音>无口音(国际音标)>港英口音>中国北方口音

我笑了

发表于 2017-8-2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处不较劲儿,处处要显摆。

发表于 2017-8-2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uble18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ble18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都要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wang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wang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意思的话题

发表于 2017-8-2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攀比型励志

看样子,在国内,还是要先定一个小目标.....

发表于 2017-8-2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jlyy 于 2017-8-2 19:29 编辑

发表于 2017-8-2 1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这种实用主义者是很难理解“打肿脸充胖子”砸军备行为的。毛爷爷也用行动证明,在低收益高消耗事件中装孙子是最理智的行为。

重金来对娃进行全线“高配”投资,固然为娃带来了优质教育的某种程度的保障,但有两个很大的弊端。

首先,“强行高配”结果毁娃心智的案例多不胜数:一个孩子家里的车送修了,换稍次一点的车去接,结果孩子气得大哭,不让把车开到附近;妈妈如果穿着打扮不够精致,孩子都不愿意当着同学跟她说话;暑假同学去欧美度假,孩子气得离家出走;同学去马术班、绘画班,孩子去不了就大哭大闹……

你还指望娃将来能踏实做人做事?结果更可能是别人家娃从欧美大学毕业回家集成家业,娃工作连个着落都没有——学人家“放羊” 的,忘了自己其实是个“砍柴”的。

其次,教育投资是越往后烧的钱投资回报率就越高:讲学历,最需花重金的是最后一个学历;讲培训,例如英语我从小一直只靠动画广播美剧,到了18岁才第一次去了一个暑假的集中式外教短训,最后效果一样托福近满分,应用无缝对接海外学习生活;圈子同理,童年的同学大多分道扬镳(你自己看身边还有几个幼儿园小学死党?),择偶对象则大多出现在大学;心智也同理:小时候咋都不开窍的娃,十八九岁点一下就全懂了,娃心智开窍的时候才应该让他身边都是优秀的人。

早早地一路砸钱,能保证真正要押宝的时候,你就保证届时家里还有财力、精力、实力吗?

无论从“企业经营”角度还是“工程师思维”,做任何事情,包括娃的教育投资,重点都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把事情的成果收益“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化,而不是“妈的老娘跟你拼了”付出最大化——这叫标准“炮灰思维”。

最大付出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一厢情愿。谁关心娃年幼时曾和一群二十多年没联系过公子哥一起学过马球?话说,马还会骑么?

最大收益才是真赢,其他都是虚名。虚名是有成本的。

“没英文名就不能交朋友”这一条,不知道家长是要养小孩还是要养理发店的Kevin老师;我从来没有英文名,也从来没人说过我土。

动画片和才艺训练之类的例子也是。真正有素质的家长,都会尊重孩子的自主爱好,会引导引诱审美,但不会强行逼迫。我妈虽然想我看柏拉图,但还是从香港给我带耽美漫画,是我这辈子最感激的一件事。娃爱看喜羊羊、暴漫,何尝不是一种接地气呢?娃要弹电子琴打乒乓,就创造条件让他去学——非马术高尔夫不可,那纯属家长自信不足。

至于“你不会说英语我就不和你做朋友”,彰显出的不是教育成功,而是教育失败。在文明社会,即便内心存在歧视鄙视,至少也要懂得表面上的理解、尊重和平等。这是一种顺应潮流的政治正确。欧洲贵族们还知道尊重平民呢,一个小康白领就开始教娃摆臭脸,那是把娃往火坑里推。

在各种书籍、教材、网络资源盛行的今天,发达的资讯完全可以让中低中产的家长避实就虚和高产中产甚至富豪家长博弈一番。也许买到的“教育服务”质量可能只达到别人的80%,但你付出的成本可能只有他们不到10%啊!

何止是赢啊,简直是赢个大满贯呢!

怕的是,绝大部分中、低层中产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理性地去思考这一点,而是在一场对自己毫无优势的比赛中,因策略失误,玩得自己弹尽粮绝。

而娃最后也绝不会因为一通毫无计划的狂轰滥炸,最后变得“高级”。


--------------

转自奥数网

发表于 2017-8-2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强行高配”? 还差逼格更高一级的:爵士。这个应和马术、美剧、欧美度假一样,要从娃娃抓起!

爵士乐有很多种,无论是酸性爵士Acid jazz还是柔滑爵士Smooth jazz,无论是酷派爵士Cool jazz还是融合爵士Fusion,

或者Swing jazz现代爵士等等,都表现出对这个世界暖暖的善意和美好期盼,所以总有人说,爵士是最贴近生活的。

人情有冷暖,爵士有春秋!

“强行装逼”? 装逼遭雷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 2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mmg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mmg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个没有问题。呵呵

英语口音:英国(RP,牛津,bbc)口音>美国东部口音(纽约波士顿)>其他英美加澳口音>无口音(国际音标)>港英口音>中国北方口音

发表于 2017-8-2 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美猴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美猴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菲律宾都捧为上宾, 这得多自卑呀.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8-2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装逼不是那么容易,
才会让人如此着迷……

发表于 2017-8-3 0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直没明白, "逼"这个字指得到底是什么物件?

发表于 2017-8-3 0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鄭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鄭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7-8-3 00:01
一直没明白, "逼"这个字指得到底是什么物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