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你还在,真好。 (2012-8-29) purplenight · 小安周末酥皮系列--鞋底板饼-外婆的味道 (2009-7-19) aitingwang
· 我的护肤之道----清洁 (2012-5-6) piscesweiwei · 妳确信妳会修眉吗?(组图) (2007-1-20) 豆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54|回复: 8

看看乔布斯在每个年龄段都在做什么? 乔布斯和苹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突然想起,整整一年前曾经整理过乔布斯的事迹。贴在其他某处。现在再转贴在这吧。
内容非原创,是从网上很多篇文章介绍中总结copy/paste的。但重新整理了顺序,加了乔布斯的年龄。

[ 本帖最后由 1000 于 2011-10-10 23:2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8 收起 理由
北京吉普 + 5 谢谢奉献
holyplague + 6 谢谢奉献
flyspirit + 5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0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提起Steve Jobs,大家马上就会想起Apple. 但做为Apple的创始人,他和Apple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他和Steve Wozniak创造了“Apple”,掀起了Personal Computer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Steve Jobs”时代。

基本所有资料都是网上直接copy/paste, 我把Steve Jobs和Apple的历史结合在一起介绍, 让大家更明了整个发展过程。

1955年2月24日,Steve Jobs出生在San Francisco. 刚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 一对好心的夫妇收留了他。当时,Steve Jobs的亲生父母对养父母提的唯一要求就是以后要供他上大学。

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Steve Jobs非常顽皮但成绩十分出众。

13岁,Steve Jobs读初中的时候,他认识了大他5岁同样对电子技术痴迷的Steve Wozniak.

17岁,Steve Jobs高中毕业,养父母遵守承诺,继续供Steve Jobs入读了Reed College。 但大学读了一个学期后,可能不忍心养父母支付大学学费,Steve Jobs辍学,但继续在大学旁听课程。

19岁,1974年秋天,Steve Jobs回到了加州, 开始和Steve Wozniak一起参加一个叫计算机俱乐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 同时,Steve Jobs开始迷上了佛学,为了去印度继续学习佛学,他加入了一家叫做”Atari"的游戏设计公司,开始打工存钱准备去印度参禅修行。
工作几个月后,他攒够了路费,前往印度。在这个佛教发源国漫游了几个月后,他剃着光头,穿着一身传统的印度服装,回到了加州。他称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从印度回来后,Steve Jobs又回到了Atari公司。 Steve Jobs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Steve Wozniak一起,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个人电脑。

制造个人电脑必需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 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Jobs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 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Jobs的朋 友都被震动了,但他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精明的Jobs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 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 1300美元。
  
21岁时,1976年愚人节那天,Steve Jobs、Steve Wozniak及Ronald Wayne(Steve Jobs的朋友)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 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Jobs一锤定音——称为Apple。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Apple I”电脑了。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发表于 2011-10-10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ple成立后,命运开始垂青执著者。在全国拥有74家电子器件零售店的Byte公司老板泰瑞尔相中了“Apple I"电脑,并决定以500美元一台的价格订购50台。到1976年年底,50台果然全部卖掉了,Apple公司当年实现了25000美元的收入,其中半数为利润。

有了良好的开始,“Apple”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Jobs后来回忆道:“大约 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 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 处于半退休状态的Intel公司的营销副总裁Mike Markkula注意到了”Apple". Mike Markkula发现,尽管两个年轻人对技术十分在行,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公司,不知道怎样开启更大的事业。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缺钱。

Mike Markkula首先为两个人上了为期15天的管理课, 在15天的管理课结束后,他们三个人完成了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由Mike承担融资的工作,他不仅自己投入92000美元,还筹集到69万美元,外加由他担保从美洲银行得到的25万美元贷款,100万美元的资本,足以支持苹果的腾飞了.
当时Mike Markkula拥有30%Apple股权,Steve Jobs 30% and Steve Wozniak 30%.
Mike Markkula以平等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Apple公司,并出任副董事长,Jobs担任董事长,Wozniak任研发副总裁。这年Steve Jobs才21岁。

Jobs 22岁, 1977年, Jobs和Wozniak设计了苹果Ⅱ,它定义了个人电脑的标准:显示器,键盘,驱动器,主板插槽,电源机箱。Wozniak花了两周时间设计的软盘 驱动器精妙绝伦,只有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大小,苹果Ⅱ的所有设计完全由Wozniak一个人完成,甚至连其中的Basic解释程序也是Wozniak编的。
Wozniak认为能卖出1000台"AppleⅡ"就不错了。Jobs却不这么想,他力邀为Intel设计广告的麦肯尼(Mckenna)为Apple制订广告策略。 在Jobs每天打三四通电话的诚意下麦肯尼终于被说动。他为苹果作出了两大贡献,一是创造了苹果的标志: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带有彩虹般的线条。二是在 《花花公子》上刊登广告,他的策略是突破电子迷这个小市场,在全国一炮而红。“Wozniak设计了一台很棒的电脑”,麦肯尼说:“但如果没有Jobs,那台机 器可能被束之高阁无人过问,Wozniak很幸运,因为他的伙伴是一位传教士。”

Jobs 22岁,1977年,举行的西海岸电脑展示会上,Jobs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摊位"AppleⅡ"大获成功。AppleⅡ设立了个人电脑的标准,短短三年销售额超过了一亿美元.

Jobs 25岁,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在纽约上市,融资1.01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当时IPO的最高纪录。上市第一天从22美元涨到29美元,苹果的市值达到了12亿美元,25岁的Jobs成为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当然他不是唯一的,Apple上市当月产生了四个亿万富翁和40个以上的百万富翁,个人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来临了。从1978年到1983年,Apple公司每年平均增长150%。

Jobs 28岁,1983年,苹果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亿美元,继上一年,第二次进入《财富》美国企业500强,位列第291名。28岁的Jobs由于拥有财富2.8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40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 本帖最后由 1000 于 2011-10-10 23:07 编辑 ]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发表于 2011-10-10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历了辉煌的五年之后,苹果面临电脑业巨人IBM的挑战。后者在1981年8月推出了IBM的个人电脑,市场营销非常成功,PC(Personal Computer)很快家喻户晓。因为IBM PC采用了开放的架构,只花了两年时间,PC的销售额就超过了Apple。

Jobs 28岁,1983年,面对IBM咄咄逼人的攻势,Apple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Jobs认为公司缺乏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深谙管理和营销的领导者。他力排众议,相中了时任Pepsi CEO且根本不懂计算机的John Sculley,Jobs对Sculley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后者的命运,“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早年,Sculley在布朗大学主修建筑设计,又从沃顿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1967年加入Pepsi,从罐装车间实习开始,凭借工作业绩,30岁就担任 了营销副总裁,38岁出任百事CEO。是年44岁的Sculley,已经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营销大师,因为他成功发起入户品尝、市场调查和广告战,百事可乐已经击败 了竞争对手可口可乐,赢得了美国软饮料市场的最大份额。也许正处在胜利者的孤独中,这位商业奇才被Jobs的话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比Apple大得多的Pepsi公司的 职位,加入到更有挑战的个人计算机行业中。

Jobs 30岁,1985年,Jobs被自己招入公司的John Sculley赶出自己一手创立的Apple.

当时Jobs设计Macintosh的初衷是想取代IBM在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位置,因此采取了封闭式的设计结构,所有的外设都由Apple自主开发,配套软件 跟不上,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软件两年后才推出。而且Macintosh在上市时测试还有很多问题,上市后整个开发队伍全都松懈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 Macintosh的滞销。

同时Jobs粗暴的工作作风也引起了开发者的不满,Macintosh的销量不断下滑,公司的财政赤字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这个故步自封的错误是Jobs败走麦城的开端,而将其推向深渊的却是他的盟友、他自己招进Apple公司时任CEO的Sculley。Sculley向董事会施压:如果Jobs留在苹果,他就挂冠而去。在这个关键时刻,董事会选择了Sculley。Jobs被放逐了,他不再管理任何事务。

当年九月Jobs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当Jobs向Sculley递交了包括Mactionsh市场和技术骨干在内的想要带走的五个人名单时,董事会十分愤怒,授权Sculley控告Jobs非法使用苹果资料和技术,虽然最终达成和解,不过两者关系彻底破裂了。

Jobs卖掉了他所有的Apple股票,只保留了一股,声称要得到年度财务报告。他将这次分手作了浪漫的比喻:“我的心会一直留在那儿,和Apple公司的关系就像是初恋,我会永远眷恋Apple,就如同任何男士怀念他的初恋情人一样:缘尽情未了。”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发表于 2011-10-10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86 - 1993 这段时间中,Apple的失败是注定的,无论是Jobs还是原百事CEO Sculley都不能使Apple停止走向没落,他们都坚持Apple的封闭性,并且都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它的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从而将可能的合作伙伴赶走,而电 脑巨大的需求量是无法只由一个公司生产满足的,而一个行业标准更是无法只由一个企业建立的,如果当年封闭的Apple 将软硬件拆分那么我们现在电脑上运行的就是Mac的系统了。

其实更恐怖的是Apple漠视合作伙伴,Bill Gates当年其实只是想做Apple的小弟,专心开发Office,但是由于Apple漠视合作伙伴,在新系统开发上市之前并不给予合作伙伴兼容性技术上的支持,微软不堪 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据说Bill Gates当年是盗用了Mac 系统的原型自己去开发Windows,并不是不堪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

离开Apple的同年, 1985年, Jobs成立了公司NeXT Computer.

NeXT是Jobs的报复。Jobs创办NeXT的明确目的是彻底打败Apple。Jobs打算把NeXT电脑开发成远远好于Apple可能提供的任何计算机. 但NeXT不仅从未使Apple破产,而且它自己在接下来的10年几乎活不下来。然而,这家公司倒是开发出一个极其出色的操作系统NeXTStep,一个被许多人誉为超越时代的操作系统。这个NeXTStep就是现在Mac OS X的前身。
*******************************************
加插一段Jobs和The Walt Disney的关系。
Jobs 31岁时, 1986年,在经营NeXT电脑的同时,他出资$10 Million购买了一家公司,The Graphics Group, 后来这家公司改名为Pixar.
Jobs 40岁时, 1995年,Pixar和The Walt Disney一起推出了Pixar制作的第一部电影,Toy Story.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Pixar共制作了几部票房大片, A Bug's Life (1998), Toy Story 2 (1999), Monsters, Inc. (2001), Finding Nemo (2003), The Incredibles (2004), Cars (2006), Ratatouille (2007), WALL-E (2008), Up (2009) and Toy Story 3 (2010).

Jobs 51岁时, 2006年,The Walt Disney出资7.4billion收购Jobs的Pixar公司。 收购结束后,Jobs拥有Disney公司的7%股份,成为Disney公司的最大的单一股东,远远多于公司第二大单一股东的1.7%,和Disney家族的1%, 成为了Disney公司董事会的一员。

**************************************

再回到Apple公司的历史,1993年,由于几个主要产品的延迟,和Microsoft的强劲发展,Apple开始走下坡路,Apple董事会解除了CEO John Sculley的职位,任命Michael Spindler为新的CEO.

但Michael Spindler并没有给Apple带来转机, 1996年,Michael Spindler被解职,新的CEO Gil Amelio走马上任。新到CEO Gil Amelio 上任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裁员和改革,但几次常识都以失败告终。 1996年12月,Gil Amelio决定收购Jobs的NeXT公司,同时聘请Jobs为Apple公司顾问。

Jobs 41岁,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Apple收购Next,Jobs重回Apple”的消息。此时的Jobs,正因其公司 Pixar 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 Toy Story 而名声大振,个人身价已暴涨逾10亿美元;而相形之下,Apple公司却已濒临绝境。Jobs于Apple危难之中重新归来,Apple公司上下皆十分欢欣鼓舞。CEO Gil Amelio也在迎接Jobs的欢迎词中说:“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 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Apple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Jobs重归故里,心中牵系“大事业”的梦想。他向苹果电脑的追随者们说:“我始终对Apple一往情深,能再次为Apple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荣幸。”这个曾经的英雄终于在众望所归下重新归来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Jobs回归,当时有媒体采访Dell电脑的CEO, Michael Dell, 当被问及“如果由你掌管苹果公司,你会怎样做?”时,Michael Dell称:“我会关闭这家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当时Jobs回应道:“我们正在追赶你们,并且你们已经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2006年1月13日,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Apple市值达到721.3亿美元,超过Dell的719.7亿美元。
  2007年7月27日,苹果市场达到1278.1亿美元,为戴尔的2倍,戴尔为636.5亿美元。
  2007年12月6日,苹果市值达到1656.6亿美元,为戴尔的3倍,戴尔为544.2亿美元。
  2008年5月1日,苹果市值将近1586.6亿美元,相当于戴尔的4倍之多,戴尔为389.7亿美元。
时至今日,苹果市值2720亿美金,为戴尔的10倍, 戴尔为270亿美金。

Jobs做为顾问,回归Apple几个月后的1997年,Apple蒙受硅谷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之后,董事会就解雇了Gil Amelio。任命Jobs为临时CEO, interim CEO. Jobs给自己的title是“iCEO".

[ 本帖最后由 1000 于 2011-10-10 23:10 编辑 ]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发表于 2011-10-10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重做CEO后,Jobs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立刻关掉了几个项目例如Newton, Cyberdog, and OpenDoc.
同时,这个时候拯救Apple的还有Microsoft, 1997年8月6日,Microsoft宣布向处于“危难”之中的Apple投资1.5亿美元。而正是这1.5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使Microsoft的长期竞争对手Apple获得了“喘息”机会。

1998年推出的以外形取胜的iMac,更成为苹果的复兴之作。iMac是由Jonathan Ive领导设计的,他后来还领导设计了ipod和iphone.

iMac一改电脑的旧形象。再加上Jobs花了逾亿美元大打广告战,使得iMac在美国及日本热卖,三年内卖出500万部,苹果顺利度过财政危机。

为了宣传,Jobs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由此成了广告业的经典案例。

新产品重新点燃了苹果机拥戴者们的希望。三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出现了,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接 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 蓝黄相间,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iBook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 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 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在 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实现盈利。乔布斯刚上任时,苹果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盈利3.09亿美元。1999年1月,当乔布 斯宣布第四财政季度盈利1.52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测38%时,苹果公司的股价立即攀升,最后以每股4.65美元收盘,舆论哗然。苹果电脑在PC市场 的占有率已由原来的5%增加到10%。

2001年,Apple推出了ipod

2003年,iTunes store

2007年,iphone

2010年,ipa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EC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G粉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0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0 6# 帖子

此文章由 IsDonIsGo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DonIsGo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分啦,明天补上,顶楼主先

发表于 2011-10-13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gu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gu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謝分享~~
順便謝謝大哥買我照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1000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13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dre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dre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更正一下,第一台个人电脑是牵牛星8800(Altair 8800),发布于1975年,生产商是MITS公司。MITS现在倒闭了,苹果只不过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苹果电脑。不过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成王败寇,最后活下来的公司把所有的荣誉都归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100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