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天天的2004 (2005-1-24) sail · 纪念我的父亲 (2020-2-21) stevenwu73
· 一点心路小结 (2008-12-13) cara · 丰田Camry 汽车收音机升级安装DVD/蓝牙/GPS一体机 (2015-8-2) Alpha200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184|回复: 6

开学前夕屡现学生自杀 “开学日”成“鬼门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sh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sh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开学前夕屡现学生自杀 “开学日”成“鬼门关”
2011/09/02 13:20:31 来源:东方网 发表评论
分享到:MSN开心人人豆瓣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本文导读:今天,申城160多万中小学生结束悠长暑假迎来新学年,身背大书包的“小书童”们又成了地铁、公交车厢内的一道风景线。不过,就在昨天,浦东一名女中学生跳楼自杀身亡;而往年开学前,也都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有网友提出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肿么了,为什么开学日成了鬼门关?”
  东方网记者王铭泽、杜丽华9月1日报道:清晨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绿中透亮,一阵微风拂过吹来些许凉意,使得秋的气息愈发逼近。今天,申城160多万中小学生结束悠长暑假迎来新学年,身背大书包的“小书童”们又成了地铁、公交车厢内的一道风景线。不过,就在昨天,浦东一名女中学生跳楼自杀身亡;而往年开学前,也都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有网友提出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肿么了,为什么开学日成了鬼门关?”

  悲剧:“开学日”成“鬼门关”

  昨天早晨7点50分左右,一名身穿印着“进才”字样上衣的初三女生,将手机和书包留在浦东张杨路1657号桃林公寓2号楼的楼顶,跳楼自杀。网友听闻后一阵唏嘘:“为啥这么小要去自杀呢?唉,现在的小朋友啊!”

  关于此类事件,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介绍说,2010年新学年开学,她接到电话确认的就有三个孩子跳楼自杀;而2008年开学前后,仅上海媒体报道的便有四个中小学生跳楼。“几乎每年这个时候,总会发生这样的极端事件。”

  是什么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直面人生?学业,生活,还是感情?虽然警方对此尚无定论,但往年都曾发生的类似事件,让人们一次次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提出质疑学生们是否快乐?“素质教育”到底是行进在路上,还是摆设在现行体制的大门口?

  暑期实况:打会儿电玩就会被说

  千禧年出生的刘祥(化名)今年8月底刚满11周岁,在某知名高校附中读预备班。生日当天晚上,刘祥刚刚结束为期3天的军训,藉着生日为由,他多玩了会儿电脑,却被爸妈一顿数落:“没两天就要开学了,还不赶快去学奥数!”

  刘祥的父母告诉东方网记者,虽然教育部门禁止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竞赛类课程,但该学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众多奥数的内容,他们便为儿子报了校外培训班。由于刚刚升入初中,刘祥已在7月到学校上了10天课,开学后一周内,学校将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

  虽然暑假期间要去学校上课和军训,也要到校外进行培训,还要在家练习钢琴,但刘祥仍然抽空偷偷地上网、看电视、打电玩,为此没少挨爸妈教训。他悄悄地对东方网记者说:“最讨厌我老妈了,成天逼着我学这学那;还是老爸好,不太管我;可一旦我老妈发飙,他立马就帮腔了。”

  刘祥告诉东方网记者,他刚进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上了一年级又开始学钢琴,之后还陆续参加过各种主持、演讲类比赛,“难得有时间狠狠玩上一阵子”。而这两天,他在网上看到:德国的孩子上幼儿园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

  网上看到的这些内容都让刘祥羡慕不已,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去德国工作生活。至于原因嘛,“以后我儿子不会像我现在这么累”。刘祥的想法略显童真,却又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下孩子潜藏在内心的不满。

  质疑:学校“开门考”考出了啥

  我们的家长总在逼着子女学东学西,学个不停;而联想到昨天的悲剧,一朵尚未绽放的鲜花,在瞬间陨落,人们不禁要问,开学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自寻死路?到底是谁助推了孩子跳楼?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认为,孩子如果对在校学习产生无限恐惧,直到恐惧无法自制的时候,就只有采取极端逃避的办法。

  “新学年意味着什么?竞争的开始。对一些没有能力达到老师和家长要求的孩子来说,上学是多么恐惧的一件事。”陈默说,“在平日接的个案中,不少孩子跟我说起,刚开学学校就搞测验。在上海很多学校都这样,开学就考试。越是所谓的好学校,这方面抓得越紧。反而是那些三流的学校,不会搞这一套。学生身心放松了一个假期,开学就要考试,这对一些学生来讲是难以承受的。”

  “开门考”在上海中小学具有一定普遍性,尤其是刚刚升入初高中,学校更是必考无疑。中小学校把“开门考”称作“摸底考”,旨在考察学生假期内对上学期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有无知识断层,有效反映学生在新学期开始的学习水平与不足。对此有些家长也表示,新学期来个摸底考挺好的,挫挫孩子的锐气,让孩子收收心,静下心来学习。

  不过,“很多对学习有恐惧的学生,面对开学考都会感到害怕和痛苦。有的学生学习本来不算差,但自己追求完美,总是怕自己考不好。”陈默说,“不要总是搞老一套的教育模式,谁来关心一下现在的孩子是否开心?学校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孩子入校第一天就有个好心情,这要摸底和说教更重要。”

  应对策略:降低孩子的高竞争感

  “我敢说,每个焦虑至跳楼的孩子背后都有高竞争感的父母。在当今教育体制无法改变的现状下,聪有的父母应该尽量减弱孩子的竞争感。我所说的竞争感,是说一个人对竞争的感受能力,并不是指竞争力。”陈默指出,“很多家长,开学前都要给孩子打预防针:新学期,你一定要怎样怎样,你要努力怎样怎样,否则怎样怎样。请家长们尽量不要讲这些话,尤其是在开学前。如果实在忍不住要讲,家长也一定要带着轻松、愉快的口吻去说。”

  “我不要去上学,我想用枪把所有老师都打死。”陈默说儿子小时候有一天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她当时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其实,这只是孩子发发牢骚。大人遇到心烦事还要发发牢骚,何况是孩子。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去讲大道理,不要做过于强烈的反应。”

  当然,另一种情况家长就需要特殊对待。陈默说,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三周以上,不愿说话,不愿玩,即使以前感兴趣的东西现在也提不起兴趣;或者发现孩子早晨很早就醒来,胃口变差等情况,父母要警醒,孩子可能进入抑郁状态。这个时候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去见心理咨询师,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解决孩子的问题。

  专家:生命教育不只是说说而已

  “给我搬个椅子,我想要跳楼。”

  “为什么要跳楼?”

  “因为妈妈不喜欢我!”

  “妈妈不喜欢你,就要跳楼吗?”

  “那我怎么办呢?”

  “你要跳下去,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那我不跳了!”

  这是一个六岁女孩与妈妈的一段真实对话。上海慈琰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李晓林告诉东方网记者,最近女儿几次说起要跳楼。这让她感觉心惊肉跳,因为孩子还不懂得跳楼意味着什么。她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知道跳楼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李晓林说,电视里播放诸如自杀性事件的报道,她也不会让女儿回避。她会跟女儿一起探讨,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李晓林告诉女儿,学习很重要,但人活着决不只为学习为活。她不止一次地告诉女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会像动画片里那样有很多条生命。(来源:东方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多糖 + 10 :)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9-2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报道的,没报道的,没听说一次,心里就往下沉一下。

发表于 2011-9-3 0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和孩子谈很多生死与自杀的问题,其实澳洲当地也蛮多年轻人自杀,自残。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心理承压能力很低,动不动就想一死了之。每次都是因为想到我妈妈会因我死而一辈子难过甚至发疯,我就停下来了。我对孩子说,我一辈子只要他不死,不干坏事,做一个好人,我就快乐。能做一个优秀的人是bonus.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9-3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有可能是青春期抑郁症,家长,老师,医生没有及时干预,所以才酿成悲剧。

发表于 2011-9-3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da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da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老是想为什么会有人报考心理学,现在懂了

发表于 2011-9-3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sh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sh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朋友的朋友是名女高音,现在也住院了,朋友去看她要通过两层特别的门才能见到她,她是给警察带走的,也是抑郁症想自杀。总在回忆自己的过去风光岁月。她隔壁病房的鬼妹才20岁出头,早在我朋友去看她前一周在医院住院时自杀了,听说是用一个胶袋。这么年轻太可惜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9-4 0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弦不能绷太紧,要放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