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题目选的可能有点大,还望诸位高手大家指教。
《孙子兵法》,每次读后又会有新的收获。这是一部集孙武一生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巨作,也是我读得较全面的先秦诸子著作之一。《孙子兵法》并不同于《三十六计》,前者的论述是道和术并重,后者主要讲的是术。而这其中的道,抛开纯粹的军事用途,便对现实社会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有许多观点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这部书近年来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朴素。说白了就是----实在。《孙子兵法》研究的只是如何取胜,而且是跳开了任何法律及道德规范的束缚,不是讨论正义的问题。从“兵者,诡道也”的理论,到“善用兵者隐其形,有示之以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实践。就是讲如何不择手段地使用欺骗,谎言和背信弃义来达到目的。看过一本书叫《日本的大国梦》,日本人对《孙子兵法》研究极深,而且非常信奉。于是就会有九一八和七七事变。(我个人即不亲日也不抗日,只是就事论事)又有“慈不养兵,情不用事”和“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意思是让你的士兵去杀敌,就要激怒他;让你的士兵去夺取敌人物资,就要用财物奖赏他),于是就会有南京大屠杀,还有曾国荃部下湘军的“三天无军纪”战例。谋攻篇里的“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弱小的军队如果硬拼,只不过是强大军队的俘虏罢了。也不符合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更何况还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
政治家和军事家从来都不是我理想中的职业,而且我对这两类从业者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抵触情绪。如果我不得不选一个的话,两害相伤取其轻,我宁可选择从政,因为不论怎样,军事还是要服务于政治的。
我也曾经想过,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一次刘邦战败逃跑,连老爸,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后来躲到一个城里避而不战,项羽以杀全家威胁都不为所动。如果我是刘邦我该怎么办?目标正义,方法不正义可以吗?换句话讲,为了正义可以不择手段吗?
从战场我又想到了商场。好像商圈里都说:商场如战场。中国的企业家们在追从什么?老总们的敌人是谁?孤陋寡闻的我,还从来就没听说过国外商人有这样的理论。吴晓波在他的《大败局》里的一章,是讲三株口服液兴衰史的,有过这样的描述:
三株人把中国市场分成了8大战区。。。
他们对竞争对手的打击是残酷的。。。
他们已经把《孙子兵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并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掠夺着市场,欺骗着善良的消费者。。。
其实孙子也给后人提过醒“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做生意和打仗是不一样的,经营之道不是征服而是双赢。不能“宁速勿久”地走“捷径”追求高速发展。看看那些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那些昔日的明星企业,现在还有几个? 就算你今年进了500强, 你的企业能在里面呆多久?只是那些攻城略地的豪杰们,那些孜孜不倦的著书立传讲授着“狼道”弄潮儿们,在他们呼风唤雨的那几年里,有哪个能听得进去呢。当这些人从天上摔到地上时,也不过是重演一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又使后人复哀后人之”历史剧罢了。这还不包括那些前仆后继的制造假冒、伪劣无良商人。《孙子兵法》被扭曲的用在商场上,如果孙武他老人家地下有灵,不知会有何感想。
孙子在书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以不察也。《孙子兵法》里面有大量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思想,比如,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孙子兵法》是一把双刃剑,要慎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