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iao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ao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
辞职后,我天天疯狂的发简历,体会到了简历发到想吐的感觉,还是一个回复也没有。其实当时我有过两个机会,但和专业无关的工作。一个是Shiseido的BA,另一个是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助理。由于必须全职做,也就意味着我无法去上课,犹豫再三后,我还是拒绝了。有时当你觉得那不是机会的时候,机会却来了。 那年summer我报了一门auditing, 这门课是我所有课中花的时间最少的一门, 我连lecture notes一点都没看,别说书了(这不是我平时的作风)。当时整天忧心如焚,竟想着工作的事。不过现在想想挺厚怕的,在那种状态下我竟然能考过,居然还拿了个C。要是fail了的话,可是2000刀白花花的银子呀。记得那天下午期末考试,我一早就去了图书馆,但我根本不想看书,做最后的冲刺。就在seek上逛呀逛,仍旧一无所获。突然想起,我收藏的中文报纸,就又拿出广告招聘版细细查阅。我赫然发现一则广告,那是一家华人食品批发公司招收财务人员,可兼或全职。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但一看刊登的时间,是几周前的,而且还要传真过去,太麻烦了。我想人家可能早都找到人了,还是算了吧。但就在我去考场的路上,又想起这件事,心想还是发过去吧,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我没啥损失,就拐到了学校的复印店。下午考完,回到图书馆。我又投入到了寻工工作中。这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xxx,我们收到了你的简历,你今天有空吗?能不能现在就来面试?”“没问题,你把地址告诉我,我马上来”我不假思索的回复。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去。因为我不会开车,更确切的说,不敢开车。挂了电话,我马上上translink一查,天助我也,有公交可以到那里(后来发现公司所在的地方是厂区)。当时我也顾不了形象,穿着牛仔T-shirt,屁巅屁巅的去面试了。面试我的是公司的会计和老板,虽说华人公司,但都有用英文沟通。因为老板是在这长大,只会说广东话。整个面试过程轻松愉快,结束后,我知道应该有戏。晚上,正做着饭时,电话铃响了。那个会计通知我他们给我offer了。人工虽低,但比起其他的一些华人公司好很多。澳洲的本地经验对我来说更重要,因为我知道我不会在这个公司里干一辈子,现在的报酬够我付学费就OK了。还有公司也相当的flexible,我都可以提前走去上课。顺便提一下这个公司的会计,一个非常好的新加坡移民。我非常的感激她,是她给了我这个在澳洲开始的机会,至今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有时侯,好事要么不来,要来一起来。就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以前面试过的另一家建筑公司打电话问我是否还有兴趣。 在华人公司干了8个月后,通过中介我找到了一份在大学的9个月的contract。大学里的工作实在太轻松了。每天除了上网,就是复习功课,还有超多的morning tea。说实话,这样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一点成就感也没有。我踌躇满志的想着快毕业了,也许我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抛开一切,就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又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有了文凭,有了本地加上国内的经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了吧?现实又重重的打击了我。我看中的职位,投出简历后,一样杳无音信。但最终有一家大型美资澳洲分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整个面试过程相当顺利,那个经理当时就信誓旦旦的说,非常欣赏我,一定会考虑我。过了两天,他们的HR还特意打电话来,让我不要着急,结果马上就会出来了。我满心欢喜的等着。其实当时我已经拿到offer了,就是现在的工作。在一个州政府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说实话,这两份工作,前者无论从待遇和稳定程度都不如后者。但我非常想加入美资公司,哪怕薪水少点,哪怕只有一年的合同。因为这是我想做的工作很有挑战性,会有成就感。最终结果不言而喻,对此我耿耿于怀了很久。没想到几个月后,我意外怀孕了。现在想想事出必有因,冥冥中一切都是天意。有了宝宝后,工作和经济上的稳定肯定比工作的挑战性更重要。现在的工作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带薪产假,保留职位一年等。可以想像如果当时美资公司录用了我,现在的生活又是一团糟。而前两份工作不但帮我解决经济上的困境,而且提供我宽松的环境,使得我能顺利的按期完成学业。经历了这些, 我深刻的体会到,Things must happen for reason。所以现在面对挫折和失望时,我学会不再一味抱怨,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