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难忘一刻--秋千随想 (2005-1-29) 草莓 · 交流一下养蚕宝宝的心得 (多图和养护知识不断添加中) (2016-8-27) 爱吃荤的猫
· 10.17 新足迹“唱响悉尼”演唱会后记 (2015-10-24) 虞宅与美丽 · 请教论坛里面有在澳洲买卖股票的朋友 (2005-8-14) leeshi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8999|回复: 135

发个新帖, 说说我观察到的精英公校或者顶级私校的华人孩子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学校里华人孩子多, 竞争压力大就不说了, 因为华人多, 大多数华人孩子的朋友还都是华人孩子, 上课在一起, 放假也玩在一起, 和本地孩子的交集非常有限。 我的问题是, 今后毕业出来后, 可能这些孩子的交际圈还是大多局限在华人圈子里。 这当然从根本上说, 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本来就是华人嘛, 和华人在一起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职业, 不仅讲究校友圈, 而且讲究人脉圈, 尤其在所谓高大上的行业如医法商,就是属于一个教会的教友, 也是社会关系网的一部分。 当个一般的小职员当然问题也不是很大, 干脆自己出来开业当小老板也很好。 印度人, 犹太人, 伊斯兰社区内部估计也很多类似的情况。但我的担心是如果如果孩子的圈子多半是华人 , 会不会影响到今后在这个社会中的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cl2007 + 3 感谢分享
fztt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4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能不能顺其自然,少操这么多咸菜心?

就算你把孩子放到白人堆里,洋人就跟你孩子交成好朋友了?交什么样的朋友,父母要监督,只要人正心地纯真善良,家庭简单,父母正直友善没有不良嗜好,跟谁交朋友,不是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30 收起 理由
weiwei80555 + 3 我很赞同
souya + 3 我很赞同
Natio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4 18: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DC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DC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什么学校又不能保证孩子交到靠谱的鬼佬朋友。需要担心这么多吗?

而且人脉里能提供工作发财机会的那就更少了。
还不如自己开个靠谱的生意呢。

而且在这个社会的发展,你是打算发展哪当面呢?
我看鬼佬的朋友也不是很多呀。很多还是独行侠,因为有点书呆子的性格。
长,长不过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发表于 2014-11-4 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w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w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学大人。
大人华人圈混,孩子也华人圈混。

发表于 2014-11-4 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ikech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ikech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第二代移民肯定扎堆,很正常,到第三第四代融入白人应该没问题了。楼主多虑了。

发表于 2014-11-4 18: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就象是在鸡同鸭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4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bo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bo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白人多的学校, 朋友圈还是少数的几个华人孩子-小华人帮.
在华人多的学校, 朋友圈当然还是多数的华人孩子-大华人团.
哪个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l2007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4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bo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bo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自己在华人堆里混, 指望孩子能交上好的洋人朋友, 可能吗?  不在洋人堆里受排挤就不错了.

发表于 2014-11-4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希望孩子以后和异族结婚吗? 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找个华人结婚吧。 所以,孩子混华人圈 有利也有弊。

发表于 2014-11-4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少操心吧。 这里的孩子单纯,据我观察,在学校成为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好朋友之间根本就没有白黄概念。作为父母,基本上不能干预。除非转学,转学后在学校的友情, 其实也不能干预。

发表于 2014-11-4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问题提的真好! 因为文化差异,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约束等等,多多少少影响到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到了孩子的朋友圈子。能不能混进其他的圈子的问题可能没有比理解其他圈子的思路和潜规则更重要。孩子毕业之后工作少不了跟其他圈子里面的人打交道。但是中学,大学时代不一定非要跟他们混在一起才是最佳的选择。那样的话,孩子可能反而对自己的 Identity 产生了疑问,而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可能比较合适。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4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syd 发表于 2014-11-4 21:59
楼主少操心吧。 这里的孩子单纯,据我观察,在学校成为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好朋友之间根本就没有白黄概 ...

呵呵, 我倒不操心, 我自己的孩子早就大了, 而且没有这方面的任何问题。 不过据我观察朋友们的孩子, 基本上朋友都是华人。故有此问。看来大家都无所谓, 那就好。

发表于 2014-11-4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1-4 22:13
这个问题提的真好! 因为文化差异,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约束等等,多多少少影响到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会影 ...

在不同的圈子里玩, 思维方式会有些许的不同。 虽然都生活同样的大环境下, 但亚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态度等等是有明显的影响的。

人脉什么的就不说了。自己一个人苦干也能成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3 收起 理由
chlily + 2 感谢分享
auyc + 4 我很赞同
1999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4 2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烧鸡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烧鸡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华人小孩不是医生就是律师。以后华人圈本身就是人脉。说不定白人还发愁融入不了呢

发表于 2014-11-4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4-11-4 18:03
能不能顺其自然,少操这么多咸菜心?

就算你把孩子放到白人堆里,洋人就跟你孩子交成好朋友了?交什么样的 ...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孩子在学校里和什么人在一起呆的时间长, 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小了说, 吃饭穿衣追星游戏都朋友对孩子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要大多了。 从大了说, 对学业,对恋爱,对未来职业的看法态度不同的朋友圈子是大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4-11-4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yaoy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yaoy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圈子不光图积累人脉,兴趣啊社交啊搞项目啊,都是其目的。小孩如果从小有各种生活圈子,体育、兴趣活动、乐队,after school care、学校的课外活动、父母平时的交际圈,只要积累时间够长,都会形成孩子的社交圈。如果父母的圈子比较狭窄,社交活动比较少,那孩子的圈子就靠他们自己积累。如果孩子小时候都是补习,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体育和兴趣活动,那么圈子自然狭窄。精英学校和顶级私校,有很多group、project,多多少少在社交活动方面,能起个引导作用。而体育和兴趣活动,才能跨出华人的圈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fhjp01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nothing but trut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4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7641399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7641399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一定要跨出华人圈子?
跨出去了别人就不当你是华人了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1-4 2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ulcanOn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ulcanOn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4-11-4 22:19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孩子在学校里和什么人在一起呆的时间长, 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小了说,  ...

人脉, 不仅仅是在高中大学时候建立起来的关系, 也是参加工作踏上社会后, 不断接触人不断扩充起来的, 依靠每个人不同的沟通技巧和兴趣广泛度和兴趣受欢迎度。换句话说, boring的人, 能够扩充起来的人脉就会很有限, 哪怕自己很努力, 别人也不会来电。

另外, 在人脉上, 精英公校和私校的, 又完全不同, 因为从根本上的背景都不同, 各有利弊。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以后在融入上容易一点, 也非常努力地培养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 包括澳洲流行的组队运动, 想法是对的, 但是家长若能从自身再努力一些, 从自身来影响孩子, 将来的效果会更好点, 只是很多家长在培养兴趣上, 比较功利。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 收起 理由
cl2007 + 3 感谢分享
dongtian + 1 我很赞同
fhjp01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5 0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峨嵋高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峨嵋高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ulcanOnIce 发表于 2014-11-4 23:54
人脉, 不仅仅是在高中大学时候建立起来的关系, 也是参加工作踏上社会后, 不断接触人不断扩充起来的, 依靠 ...

很赞同'功利'的说法.前两天坛子里不还有家长问什么乐器以后小孩考学校加分的可能性更大嘛.哎...

发表于 2014-11-5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4-11-4 23:19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孩子在学校里和什么人在一起呆的时间长, 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小了说,  ...

从小,孩子如何择友,和什么样的人交往,父母必须了解。学前班的时候,儿子回来说lady gaga, 我说那不适合小孩子,妈妈个人也不喜欢。你如果真喜欢,也要等你大了,再考虑。如果你们班上哪个孩子说这个话题,都是不合适的。从此以后,我儿子再也没有任何兴趣提所谓的gaga女士了。

我一般不阻止孩子和任何小朋友交往,相反,我鼓励他们多和不同的小朋友玩,而不是固定几个人,形成小团伙。但是人的本性会自然的和相投的,走的近,共同爱好,共同话题。做父母的,只要细心,了解孩子都说那些话题,侧面了解,只要是正面的,都不需要干涉。了解其它小伙伴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教育的观点,平时接送孩子的时候,交流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我个人反对,为建立人脉而进行的交往。功利心的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纯真。人脉是在自然交往中形成的。是相投性格的人,在自然交往中建立的信任和相互了解。

为做什么,而一定要去做的,这类目的性极强的事情,我不觉得有利于孩子一生的正常成长。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2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bluesummer + 8 我很赞同
wxy12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5 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红烧鸡翅 发表于 2014-11-4 21:38
现在华人小孩不是医生就是律师。以后华人圈本身就是人脉。说不定白人还发愁融入不了呢 ...
现在华人小孩不是医生就是律师


是不是在讲笑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印度洋 + 8 他在讽刺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5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terjuice 发表于 2014-11-5 08:15
是不是在讲笑话

他在讽刺

发表于 2014-11-5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4-11-5 08:05
从小,孩子如何择友,和什么样的人交往,父母必须了解。学前班的时候,儿子回来说lady gaga, 我说那不适 ...

非常地赞同。 没分了。以后补上。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1-5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的感觉是,我们把孩子带进我们的社交圈,孩子也把我们带进他们的社交圈。因为孩子的缘故,认识了不少洋人家长。不管什么样的社交圈,大人孩子能感觉舒服,自然,开心就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rachelwang528 + 3 我很赞同
猪小妹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发表于 2014-11-5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多的学校和华人少的学校,有很多不一样。各有利弊,看自己的孩子适合那种,孩子开心就好,至于跟谁交朋友,家长是做不了主的。

发表于 2014-11-5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z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z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圈不是挺好的,老外不会因为你“不像华人”而和你交朋友,华人就该有华人的思维方式,西人有西人的,顺其自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5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孩子的经验:
孩童时, 上小学时的孩子绝大部分没有种族的概念, 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看出分野, 大多数孩子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同种族的孩子玩了, 到大学里, 其实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向中学时那么紧密了,但是据我的观察, 还是和同种族的同学交往比较多。 不是说没有其他种族的朋友, 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了。

另一方面, 虽然在大多数领域, 西方社会还是讲究个人的能力和奋斗, 人脉的关系看上去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在某些领域, 别的我不知道, 至少在法律这一块, 西方也非常看重师承, 家族, 社区。尤其在新人尝试进入这些领域时, 有人脉要比没人脉要轻松许多。以后开展工作时也是如此。

当然如果本人非常优秀, 让人无法拒绝,那是另一回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cecejin + 2 赞同
海之女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5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鱼羊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鱼羊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学还是亲的

发表于 2014-11-5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bzk 发表于 2014-11-5 10:46
华人圈不是挺好的,老外不会因为你“不像华人”而和你交朋友,华人就该有华人的思维方式,西人有西人的,顺 ...

是没什么好与不好, 只是一种现象.

也许这就是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个特点吧.

发表于 2014-11-5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4-11-5 10:50
我自己孩子的经验:
孩童时, 上小学时的孩子绝大部分没有种族的概念, 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看出分野, 大多 ...

可能要到第二代以后,华人才会有一定的人脉,希望以后华人能互相帮助和提携,不要窝里斗,团结才能有力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