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jas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最早对相机的印象是我爸买的那台牡丹牌120黑白相机,那种竖立的两个镜头的方盒子让我对摄影感到神秘。不过当时不叫摄影,管这种活动叫做‘照相’。当然这是一种投入不菲的娱乐爱好。
然后一直到高中,那时候精力充沛,好象对什么都感兴趣。记得当时参加了学校的业余摄影小组。学习的教材是那种用油墨印出来是小册子。从那里知道什么是光圈,快门和景深。学习理论之后就拿着老‘牡丹’一通乱拍。然后兴致勃勃的把房间里的所有门窗都用东西堵上开始冲洗照片,这样竟然也能冲出来几张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
前年回国的时候岳父送了一台D90加18-105mm的套头,到现在也没拍过一千张。所以一直没有入门。我应该是在摄影方面进步最缓慢的人了,每次拍照都被LD一顿狂贬,打击得信心全无。于是我把原因归疚于自己的红绿色盲上,因为对色彩的感觉不敏锐,所以拍不出好照片也有情可原吧!
这种器材其实在光线理想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还是差强人意的,从几位大拿的作品中就能看得出来。 18-105mm的这个镜头拍风景还可以,拍人像的话感觉一般,没有50mm小痰盂那么锐. 所以拍人像的时候我宁可换上50mm定焦,这个头出片的满意度比较高. 用18-105mm拍风景的话,因为要用小光圈的关系,要么光线特别好,要么用三脚架,否则成像的品质和Sony T33 DC差不了多少.个人觉得摄影的追求除了画面的品质,更有意义的是画面的内容。一张照片如果是你苦苦寻找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就是一个好作品。
实在也找不出得意的作品,就找几张自己觉得还成的照片来凑热闹。附件有一张是在大堡礁坐玻璃船时,透过窗户拍摄的。虽然色彩,清晰度都不让人满意,但毕竞是亲手创作的,纪念意义非同小可!
[ 本帖最后由 jaszhou 于 2011-7-25 11:29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