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Karen‘s Kitchen Time] 改良版法式奶酪焗土豆 potato gratin (2008-11-3) Tiger_Karen · 生煎包 (2006-4-15) feihu28
· 警惕Barry Plant: Cooling-off白蚁房3周至今未退款-终于拿到退款了。 (2008-9-25) megajet · 周末茶余饭后的随拍 (2013-10-7) yeu00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31|回复: 5

[评书论文] 读书版新活动 - 2010 不完整读书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8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eamerin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eamerin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响应论坛活动, 以下是我2010年的不完整读书记录。

台湾作品:

作者: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大江大海1949)

(亲爱的安德烈) 是关于两代人的沟通和理解,这是永恒的话题。龙应台的这本书涉及的层面更深。因为她本人的海外生活经历和她孩子的混血背景,还涉及到了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发展背景引起的隔阂,摩擦,思考。

作者的努力值得钦佩。有时候孩子到了青春期,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喜怒哀乐对朋友诉说,对父母敬而远之。住在同一屋檐下,思想上的差异如同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作者和孩子分居两国,空间的隔阂更加深了心理距离。龙应台不甘心被孩子推的这么远,主动邀请儿子一起写跨国专栏,然后开始了这本书。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作者这样通过写专栏和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第一代移民,维持生计用去大部分精力。等生活稳定,孩子也半大不大了,又可能发现和孩子之间用汉语已经说不了多少话了。移民的得失,只有自己才最清楚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joaquin) + 100 管理员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2-18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eamerin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eamerin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江大海1949)

因为这本书的题材敏感,作者的知名度等原因,可以说保证了该书的畅销地位。而且作者和出版商也似乎尽了很大努力来促进此书的热销。

看完了台湾版的全书,也翻阅了一些网络评论(大陆,香港,台湾),对这本书的感觉很复杂。

作为“外省人”的后代,龙应台以自己父母的经历引发全书。她用私人的角度,女性的情感来诠释60年前的内战和政治风云变幻。她用对儿子讲家史的口吻讲述了影响中国当时几亿人命运的内战和抗日战争。

作者自认是‘内战失败方’的后代,她为父母一代人,以及自己这一代所承受的历史的不公鸣不平,认为当政者应该还这些人一个公道。



全书15万字,400多天完成。大部分历史材料(包括采访)来自台湾。有评论认为这样的题材5年完成都很累。作者自己也承认15万字无法容纳那么浩瀚复杂的一段历史。

个人感觉这个题材太过巨大,已超过作者的驾驭能力和历史格局。在引用史料和叙述时,太多情绪的宣泄。龙应台擅长的理性的剖析,在这本书里大大销弱。

从抗战爆发到内战结束, 史料浩如星海,这15万字里,作者选择什么材料可以很清楚的折射出她没有明确表达的观念和思想。

书中比较引起读者关注的长春围城,作者引述二战中德国军队围攻列宁格勒的情节用来对照。

同一章节,作者用了两段来描写苏军入长春的‘烧杀淫掠’,也用了两段来写日本人把长春打造成‘花园城市’的事迹。

在其他章节中,描写美军是用的词是“潇洒自在”,‘气势逼人’…

内战的残酷,已经不是出版禁区,也看了不少书,龙应台的书在这方面对我来讲没有新意。让我惊讶的倒是她对台湾的一些相关描述。

比如说日军1942年在台湾征兵时,一千人的名额有42万人争取,当不上还有自杀的。

在看大陆的书评时,即使是正面评论,也有人置疑作者毫不掩饰的亲日和亲美情绪。而看台湾书评时,没有一篇注意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倾向。这让我想到两岸思想冲突的根源。一直以为是49年以后的长时间隔绝。实际也许要上溯到日本占领台湾时期。作为日本的‘模范’殖民地,台湾的文化根源也许在很久以前就和大陆有了分歧。

(大江大海1949)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龙应台和不一样的台湾。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deepdeepsea + 5
qianqian2007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18 2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eamerin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eamerin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英文书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作者:Jacques Gernet

是胡适的名言吗?‘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为了认清自己国家历史的面貌,我借了一本法国人写的中国全景式历史书。该书1972年第一版,我读的是1982年的英文版。800多页,翻着读完的。看网上评介,这本书比较受推崇,据说是一些美国大学的教科书。

他从中国文明起源一直写到现代史。

看古代史(清朝以前),感觉我们中学读的历史书太谦虚了,中国古代文明真是光辉夺目。几乎在所有文明相关领域都可以睥睨全球。到了晚清以后,惨不忍睹。作者用同情而克制的口吻客观的描述出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是颓势难挡,几乎是无法抗拒的滑入了落后国家的泥潭。

作者对37年到49年的历史有详细描述,可以和龙应台的书互相对照读。



(The Slap)
作者:Christos  Tsiolkas

墨尔本近郊社区的社会小说。

经过多次续借,终于读完了。

套用广告的说法,你想知道OZ 中产家庭的生活内幕吗?你想知道OZ 眼里墨尔本的SUBBURB 的高低贵贱之分吗?你想知道墨尔本的社会阶层区分吗?你想了解澳洲的族群矛盾吗?你想了解青少年的PARTY 生活吗?那就读这本书吧.

小说开始的场景是大家都熟悉的澳洲家庭的BBQ 聚会。

夏日的周末,墨尔本中产家庭的后院,主人一切就绪。客人们三三两两陆续到来。没有读之前我以为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冲突,比如亚裔的客人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一个耳光…结果出乎意料.

一个耳光事件由所有到场人的不同眼光说出了不同的故事.

作者的叙述忠实生活的细节。各种社会话题, 包括跨种族婚姻, 子女教育, 同性恋, 青少年吸毒, 婚外恋,…一网打尽.

读后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澳洲人的阶层感比我们这些移民想象的要深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全世界通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astina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2-18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楼这2本听起来不错
俺什么时候去图书馆找下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0-12-18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是对the slap感兴趣,ls看完了谈下心得我再去借:)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2-18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你有得等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