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Old Lady求职记 (2022-9-10) 老妮可de新生活 · 呵呵,我在澳洲学英文?(好象有点文不对题) (2004-12-20) 马拎鼠
· 4.28看GP归来 (2006-4-28) maribel · 参加活动“介绍一本我读过的好书”——“用香水写作”林燕妮:《青春之葬》 (2011-8-20) 静好如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57|回复: 18

关于打口带的褪色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缘起,楔子
昨天去一个朋友家,他找出来一些磁带给我,恍然发现是大约4,5年前我从国内带给他的,那时他买的二手车只能放磁带,就让我带一些过来,我翻箱倒柜把珍藏的打口带挑了一些给他。当时我们还不熟,他是我那时GF的同学。后来哥们说,我想要听中文的,结果你带了一堆英文的给我。。。。。。。。。。还是破的。。。。。。。。。
回忆总是这样不经意的撞进我们的生活,打乱我们的思绪,看着手里的打口带,那些熟悉的风格迥异但是绝对堪称艺术品的封面,我的记忆之门毫无保留的打开,关于打口带的褪色记忆如洪流般奔腾出来,转眼,已是十几年前。

我生活的城市是东北的一个省会城市。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港台流行音乐黄金年代,天王天后横行无阻,大街小巷充满偶像。。的头像。堪比红色的当年吧。那时候的少男少女喜欢在漂亮的本子上抄歌词,画漫画,在家里悬挂偶像的海报,当然,少不了第一时间抢购新专辑。我也不例外,听了很多年的港台音乐,虽然爱听摇滚乐,但是当时大陆摇滚乐磁带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和港台相比。到了9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改变,电台里也陆续出现了介绍摇滚和国外音乐节目。最先来大陆的好像是叫roxette,那时候电台里有他们的一首how do you do,很上口,是个瑞典兄妹组合。那首IT MUST HAVE BEEN LOVE更经典一些。大约是95,96年,当时红旗街人防商城里有几家卖音响的大店,可以看到一箱一箱的打口带,但是面对如山的磁带,完全没有概念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也完全没有个人喜好。不知道交了多少学费(打得比较碎的是10元5盘,打得一般的是10元四盘,只有一个小口的是15元一盘等等。。。大概是96年),买了不少垃圾。终于有一天痛定思痛,开始寻找音乐评论类的杂志。于是买了很多《音像世界》,如饥似渴获取知识。
学业很重,可以想象我这种态度,成绩一定很烂,题外话。我在家偷听当时的地方交通音乐台,有一个节目叫《郭杨音乐杂志》,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就是久旱逢甘露的甘露,他乡遇故知的故知。在这个节目之前,正是我开始疯狂寻找打口带,CD,杂志等等任何媒体媒介的时候。真的很难,没有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有什么信息渠道,漫无目的的找。总算有了一个可以交流的渠道,即使是灌输,单向的交流。也比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寻找强。从此我对打口带的知识快速充实起来,知道了那些是国外冠军单曲,金银唱片,知道了很多乐队以及乐队背后的故事,知道了很多传奇。当时最喜欢的都是乐队纷乱庞杂,从朋克,迷幻,金属,r&b到pop.比如PINK FLOYD,nirvana,queen,Beatles,U2,blur,oasis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蹲在宝丽金等音像店的角落里几个小时翻箱倒柜的挑。其实挑的过程就很享受。如果不幸拿到的是碎的磁带,可以和店家要一盘盗版的带壳,回家之后把碎的磁带的带芯取出来,放到盗版带壳里。因为大多数打口带都是没有螺丝的,只能暴力拆开。而打断的磁带还要用透明胶粘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麻烦,当时却乐在其中。而大多数打口带都是杜比降噪的,有些还是金属带,效果和当时的国产磁带天壤之别。对比后来大行其道的打口CD,钻眼CD,这个时期完全是石器时代。
(第一部分完)

《郭杨音乐杂志》采访了很多当时国内的摇滚乐队和歌手,张楚 窦唯 唐朝 何勇 和那时还不红的朴树,播放了很多国外的音乐,有时候读<<elle>>,时候干脆就是放电影片段,大段大段的独白。更重要的是,我终于通过这个节目找到了一些我喜欢的乐队,歌手,有了指引我淘宝方向的明灯。好像是97年-98年,红旗街人防商城在欧亚商都的出口那边开了一个专卖大口带的小铺,很小,只有2节柜台,因为常去,很快就和小老板混熟了。那哥们青头一个,身材不高,瘦肖,小眼睛带着小眼镜,说话很慢略拉长音,带着那种侃爷的味道。总穿着肥大的牛仔裤,不是hip-hop,而是因为那是他国外的朋友邮给他的大了8,9码的levis,更重要的是裤子上印了NIRVANA的大字,让他视为珍宝(听说美国levis专卖店很多都提供这种印字服务)。经常在他那泡着,也知道了很多受欢迎的乐队,风格。更知道了他们上货的渠道和方式。按他的描述,全国的渠道都是广州边上的某小县城,要找好货,只能在阴暗胡同接头,然后被带到堆积如山的仓库里,一箱磁带是一件,200元一件,有的是知道大致内容的,大多数完全没概念。当然也有不好的货,论公斤卖。他们也要淘,有时候还要抢。从他那第一次淘到一张只打到外壳的alanis morissette的《jagged little pill》CD,还有seal的《seal》CD,只花了25元每张。珍藏至今。还有那时刚出道的Jewel,在午夜静静聆听她纯净忧伤的世界。

[ 本帖最后由 willpp 于 2009-12-3 10:5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40 收起 理由
543 + 2
steveking + 18 谢谢奉献
阿狗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2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附录:什么是打口带,搜的

什么是打口?在国外市场难以销售的唱片被销毁,成为塑料废品卖到中国。来源似乎全部自美国。因此购买所有欧洲、日本乐队的打口都是在美国销售的版本。
打口有磁带么?是的,一度磁带量相当大。但是一些南方城市如广州较少进磁带。实际上,一些精品只能在磁带里找到。
有中文打口么?当然,也有少量中文的打口。据说来自香港。
打口如何批发/进货?塑料垃圾进口者将打口销售给各地的打口贩子。通常以重量而非内容计算。打口贩子再将唱片运到各地销售。每隔一段时间,贩子们都会到福建、汕头之类的地方取货。有关系好的,可以垄断一定的来源,以至别的贩子难以进货。比如经常可以听到有上海、北京的大贩控制了大批的好货等。打口进口时,有货船运输,似乎经常按照厂牌分类。
是否违反法律?一直说不清楚,他们均是塑料垃圾,可以不当作音像制品。
打口有什么形式?直接切口,钻洞,化学办法都有。
有打不到内容的么?有许多。对于录音不那么长的CD来说,切口时常切不到甚至最后一首歌。钻洞亦经常钻不到内容。但有可能损害引导区。另外有完全无损的CD,叫原盘,当然很贵。
打口涉及什么音乐类型?古典、流行,摇滚,另类,基本什么都有。
打口价格如何?1997年的时候都很便宜,也就几元一张。自1999年及以后,价格不断上升。一般10多20元比较常见。切不到的就卖得更贵。几十上百也常见。

[ 本帖最后由 willpp 于 2009-12-3 09:16 编辑 ]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3 0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阿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阿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illpp 于 2009-12-2 22:16 发表
占楼,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希望能用上,感谢lz分享,也让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

发表于 2009-12-3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阿狗 于 2009-12-3 00:37 发表


希望能用上,感谢lz分享,也让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

把附录挪过来,勉强用上了。
分享也是一种快乐,不是么

发表于 2009-12-3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一张打口带,寻找了10几年,直到前年才买到了正版CD,就是“made in england”

发表于 2009-12-3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LTON JOHN?老家伙出的专辑太多,而且从摇滚青年向流行歌手华丽的转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3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1联队帅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1联队帅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批头士,三元一盘买的

发表于 2009-12-3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r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r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illpp 于 2009-12-3 10:52 发表
ELTON JOHN?老家伙出的专辑太多,而且从摇滚青年向流行歌手华丽的转身。

是啊,别的专辑我都感觉一般,就是这盘,超有感觉,打口带都听了4,5年,最近才买到CD

发表于 2009-12-3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91联队帅克 于 2009-12-3 10:54 发表
我有批头士,三元一盘买的

Beatles当时的品种超级多,还有很多纪念版,还有他们自己苹果公司出的录音版,磁带,CD都有。那种2个CD盒装在一起一共四张CD的收藏版一般是10块,可惜基本都打得比较大。
我最喜欢PINK FLOYD的《the wall》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3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1联队帅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1联队帅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没有磁带的,cd当时买了很多,到现在不少都叫不上名字,前几天都整理出来给儿子了,想想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3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在广州读大学的时候,会在晚上溜到中山大道某天桥上,蹲在地摊旁挑打口的CD,偶然还和摊主探讨一下西方pop music。还记得有一个摊主是华师的mm,记得一段对话是为什么Phil Collins在一个band里,然后自己又单独出碟。那时候没啥认识,就认得那些很响的名字,还有MTV有播的那些。唯一一部discman是aiwa的便宜货,因为穷,只能负担一个没有防震的,所以路上听不了。毕业的时候那discman也废掉了,倒是walkman还一直留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3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学时候淘到METALLICA的打卡带,两盒连在一起的那种盒子。如获至宝。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3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elen 于 2009-12-3 11:03 发表
大学时候淘到METALLICA的打卡带,两盒连在一起的那种盒子。如获至宝。


我也有一盒

发表于 2009-12-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足迹长春的朋友太少了,很难对郭杨产生共鸣,我只知道虎妞还不确定她是否听过。而且这个时候,她应该正享受西澳杨光呢吧。

发表于 2009-12-3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elen 于 2009-12-3 11:03 发表
大学时候淘到METALLICA的打卡带,两盒连在一起的那种盒子。如获至宝。

他们的CD一直没淘到,带也都是打得很大的口。荡气回肠的Nothing Else Matters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3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illpp 于 2009-12-3 11:20 发表

他们的CD一直没淘到,带也都是打得很大的口。荡气回肠的Nothing Else Matters
http://www.youtube.com/v/oQCC2gb0V-Q&feature=player_embedded



挺多的啊,我基本都收录了,全是打卡磁带。

洛阳卡口带挺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3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elen 于 2009-12-3 12:07 发表



挺多的啊,我基本都收录了,全是打卡磁带。

洛阳卡口带挺多

???那不是和我说的一致么?我是说CD一直没找到,打口带很多啊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3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没看仔细。
CD我从来不淘。那时候没有cd player,想买,嫌贵。

发表于 2009-12-3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lp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lp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elen 于 2009-12-3 13:19 发表
我没看仔细。
CD我从来不淘。那时候没有cd player,想买,嫌贵。

CD的机器那时我也只有一个很厚的SONY的不防震的DISKMAN,只能放在桌子上放。而且有些打的大点的碟读不了,钻眼的碟也读不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