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新关税协议 会让企业重新迁回中国吗?
对户外与旅行品牌Cocoon USA的总经理麦克马斯特(Travis McMaster)来说,今年向海外供应商下单很像在赌博。
在上周美中达成贸易休战的消息传出后,麦克马斯特松了口气。他估算,美国总统特朗普下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为本周一批来自中国的货物节省3万美元关税,也许足以在Cocoon所在的华盛顿州小镇再雇一名季节工。
但这份关税协议也有副作用。为规避对中国的高关税,Cocoon今年春天开始把部分产能转到印度。可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把印度关税上调了50%,同时把Cocoon的中国货关税降至30%,打乱了公司规划。
麦克马斯特为自己在印度建产能投入的大量时间感到惋惜。他说,至少目前,“我不会再花精力把生产线搬离中国”。
经历了一年有关关税威胁与贸易协议的混乱之后,美国暂时落在一个出人意料的位置。面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重创性贸易冲突,特朗普同意把针对芬太尼问题而对中国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砍半。
这使得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名义水平,接近或有时低于对其它国家(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和加拿大等盟友)的关税。
耶鲁预算实验室(Yale Budget Lab)的测算显示,今年中国商品的平均有效关税上升了20.2个百分点,而其它国家为17.3个百分点。
并非每家公司缴的是同一税率,纳入更早期对华关税的其它测算显示总体税率更高。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鲍恩(Chad P. Bown)计算,中国的平均关税率为47.6%,但这一数字与美国对其它国家的关税相比如何,还不清楚。
依赖与中国做生意的企业,虽然忙着搞清最新协议对自身的具体影响与持续时间,但仍对关税下调表示欢迎。一些经济学家和高管认为,这个结果可能放缓企业“找中国替代地”的步伐,从而让美国官方在长期内降低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努力变得更难。
许多公司依旧打算分散采购来源,对长期把命运捆在中国身上保持谨慎。
不过,当前关税体系削弱了企业在中国以外找工厂的紧迫性,也侵蚀了把工厂迁往巴西、越南和印度的预期成本优势。
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说:“如果这就是最终的关税结构,那么并没有太大动力把产能从中国转移出去。”他认为,如今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税差距,远小于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时所描述的(当时他主张对中国征收60%关税,对其它国家征收10%至20%)。
塞策表示:“与政府里许多人所说相反,他们得到的关税结构并不足以真正鼓励从中国外迁。”
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示反对,称其“国家安全关税”,对汽车零部件、医药品与半导体等征税,将对中国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官员们还说,政府正致力于打破中国在稀土等产品上的“卡脖子”。
白宫发言人德赛(Kush Desai)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承诺通过复兴国内制造业与工业来结束“美国对外依赖”。他称,相关贸易协议与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证明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与关税政策正在兑现这一承诺”。
在周日接受CNN采访时,财政部长贝森特说,美国并不想“与中国脱钩,但我们需要降风险(de-risk)”。他补充说:“他们在许多领域证明自己是不可靠的伙伴。”
中国的反制能力,似乎是其未遭受更严厉关税(如印度与巴西那样)的一个原因。特朗普多次威胁对中国实施三位数关税,但北京选择在美国痛点处回击:建立稀土出口管制体系并收紧出货,威胁让美国汽车厂和其它工厂陷入停摆。
《纽约时报》记者斯万森(Ana Swanson)写道:
这种策略奏效了。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走出谈判时,得到的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低于加拿大等试图安抚特朗普的国家。
上周在韩国的一次会晤后,特朗普同意暂停对中国船只的新费用,并推迟对数千家中国公司的制裁,同时下调一项10%关税。中国表示,将暂停某些稀土限制措施一年的推出,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并打击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走私。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斯坦(Sean Stein)表示,企业把这份协议视为“非常积极的一步,为美中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确定性与可预期性”。不过他也承认,这项协议可能减弱企业寻找中国替代地的动力。
他说,许多公司发现,“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完整复刻你在中国获得的制造生态与成本效率”。而其它市场关税落点的波动与不可预期性,让企业在中国之外扩张供应链“越发犹豫”。
斯坦说:“在特朗普政府之初,人们很清楚地感到企业会面临把供应链迁出中国的巨大压力。但此刻,这种压力并没有真正出现。”
The Numbers
在上周协议之后,特朗普今年迄今已对所有中国进口新增了20%关税,其中包括10%的“芬太尼关税”,以及另一项旨在放缓中国商品流入美国的10%关税。
部分中国进口还叠加了他第一任期贸易战遗留的7.5%至25%附加税。中国产品同时受到特朗普面向全球的行业关税(如汽车、钢铁与铝),以及世贸组织(WTO)既有关税的影响;而且,中国产品获得关税豁免的范围也少于许多其它国家。
虽然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很高,但出于一些并不合理的原因,美国对其它国家部分产品的关税如今有时相近或更高。
例如,特朗普对英国与澳洲出口征收10%的“互惠关税”,这与对中国的互惠税率相同。政府称这项关税用于抵消美国贸易逆差,但美国与英国、澳洲是顺差,而去年与中国的货物逆差接近3000亿美元。
美国对巴西同样是顺差。但特朗普仍对巴西与印度征收50%关税,理由包括巴西对一位前总统的处理,以及印度不愿认可特朗普在调解与巴基斯坦和平方面的功劳。特朗普还以瑞士对美顺差为由,对瑞士征收39%关税,尽管其中很大一部分贸易实为投资者为对冲关税而进口的黄金。
作为最亲密盟友的加拿大,面临35%关税,部分源于特朗普声称加拿大是美国芬太尼的重要来源。尽管实践中,通过《美墨加协定》(USMCA)许多加国产品得到豁免,但名义税率仍远高于中国10%的“芬太尼关税”,而事实上来自中国的芬太尼远多于加拿大。
东南亚国家(许多公司在离开中国后把工厂迁往那里)如今通常面临19%或20%的互惠关税,与中国的基准税率相当或略低。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政府推进对含有一定比例“中国成分”的商品加征额外税,越南与柬埔寨等国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A Range of Strategies
对许多花了多年筹备“出华”的公司而言,对中国产品总体下调10个百分点,不足以立刻改变战略。企业也担心这次中美“休战”可能像过去一样很快破裂。
供应链顾问约翰逊(Cameron Johnson)在上海表示:“10个百分点,不足以改变大势。”
他说,许多客户仍在观望,等待特朗普明年再与习近平在中国会面时情况如何发展。
约翰逊说:“人们有点怀疑这能否维持。你不会为了区区6个月与10个百分点的降幅就搬厂”,并提到特朗普上周关于4月访问北京的表态。
尤其是大公司,已通过在越南等周边国家与工厂合作,或在中国境外自建工厂,来分散美中关系波动的冲击。
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周边,因替代中国的工厂需求激增,出现了数十个大型新工业园。
河内美国商会(AmCham Hanoi)执行董事西特科夫(Adam Sitkoff)说:“我不认为你会看到企业从越南、印度等地撤回、再回中国。真正关键的是总量。”
但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资源去多元化供应链。
这次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休战,将为那些无力在他国谈新厂、又依赖中国工厂处理高技术工序的企业带来些许缓解。
总部在俄勒冈州波特兰的Allitra公司帮助美国企业在亚洲寻找制造商。其负责人Patrick Soong说:“这是一种奇怪的‘庆祝时刻’。把美国对华关税下调10个百分点,并非毫无意义,它等于让我们所有客户的中国采购便宜了10%。”




来源:
https://www.nytimes.com/2025/11/ ... iff-deal-china.html
By Ana Swanson and Alexandra Stevenson
Published Nov. 2, 2025Updated Nov. 3, 2025, 2:19 p.m. 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