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转贴]洋人餐馆打工指南(chinching) (2005-4-14) samdong · Wollongong Beach -- 5 (Austinmer) (2012-12-14) Wolongshan
· 读书之在路上 那年夏天,与姜喜宝的不期而遇 (2012-7-29) 明河素月 · 焦糖蘋果蛋糕 (2005-9-21) 小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11|回复: 45

[全澳] 讨论一个比较冷门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7 16: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不知道南方怎么样,北方七月十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祭祀节日要去上坟送寒衣。不知道大家移民到澳洲后,还会带着孩子举行这些惯例的祭祀活动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7 16: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入乡随俗,到了澳大利亚我们好像不过农历节日了
即使是春节也就是随意吃一顿好一点的,红包新衣都不讲究,都要正常上班的

以上是我们的情况

发表于 2025-9-7 16: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taci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taci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来西亚华人多少代了清明回去祭祖还是个重要家族仪式

在大陆996的 北上广漂着的 还有多少会去扫墓的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9-7 16: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ntacity 发表于 2025-9-7 15:23
马来西亚华人多少代了清明回去祭祖还是个重要家族仪式

在大陆996的 北上广漂着的 还有多少会去扫墓的

破四旧时候都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uxiaoq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7 1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边的西人也有一些祭祀活动,既然入乡随俗,会和这边的西人一样在忌日、圣诞节、万圣节之类的日子去扫墓吗?

发表于 2025-9-7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abc女同事告诉我,她每当想妈妈的时候就买束花一个人去墓园坐坐。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个世界还有人想起你。仪式只是形式主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16: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会。在某个寺庙捐了个去世长辈的碑,清明冬至七月半全家会去拜拜。前几年都去了的,但今年正好都撞上了孩子学校的活动,没能去成,感觉晚上做梦要挨骂。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xueshuyz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7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gir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gir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是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那个时候悉尼几个墓园都很多人在祭祖。
中元节没有安排,南方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ueshuyz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7 1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7 15:32
我的abc女同事告诉我,她每当想妈妈的时候就买束花一个人去墓园坐坐。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个世界还有人想 ...

对,这样也就足够了,好歹有一个和先人的联系方式!不然是不是我们的后代既不知道中国的方式,也不清楚西人的方式,成了彻彻底底不再和先人有任何联系的无根族了,应该很多人也认为这都无所谓吧!

发表于 2025-9-7 16: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家我爷爷好像比较在乎,早早就把墓地准备好,奶奶貌似对此不是很在乎。
叔叔婶婶姑姑们非常看重传承,每年好几次祭祖都会办的很隆重,所以我在上海的话,每年基本一场不落地参加。至少清明会一起开车去宁波扫很多墓。
我爸妈公开的不相信,但清明扫墓会当成踏青活动参加。
我女儿现在对此有点反感。因为上香时我控制不了会哭。她不想看我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uxiaoq + 1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7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5:35
对,这样也就足够了,好歹有一个和先人的联系方式!不然是不是我们的后代既不知道中国的方式,也不清楚西 ...

在国内大城市的,扫墓其实也就是三代左右。我妈家族本来有一块清朝皇家御赐的墓地,在广州白云山某个隐秘的地方。在我有记忆开始,那里至少埋葬了五代先人。小时候去扫墓都是浩浩荡荡租几辆大公交车去的。后来城市发展需要迁坟,虽然墓地被认定为省级历史遗物可以不拆,但从第三代开始的先人都必须迁走。现在大家把先人迁去不同的地方安葬,清代祖先反而没人拜祭了。

一个人,如果有三代人记得你,已经很幸运了。在澳洲可以购买家族墓园的,一般可以容纳七个人左右,也是差不多三代人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酸菜小鱼1212 + 2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16: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ueshuyz 于 2025-9-7 15:57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5-9-7 15:43
在国内大城市的,扫墓其实也就是三代左右。我妈家族本来有一块清朝皇家御赐的墓地,在广州白云山某个隐秘 ...


对的,其实社会发展后,很多祖坟都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但是清明这些节日去祭祖,会在坟前把祖宗都唠叨一遍,这其实是不是就已经达到了目的了呢?当然也会有人家在节日时把祖宗请回家供养,不管形式如何,感觉都是和祖先的一种无形的联系。在家时一年四次上坟都是不会断的,突然想到我们之后的孩子们会以何种方式和祖先建立联系呢?

即使是买了墓园,如果孩子们从小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会去扫墓吗?

发表于 2025-9-7 17: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gir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gir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家的孩子不会抗拒去扫墓,基本上行得走得的都要去。无论是教会形式只是鲜花供品还是华人烧纸,一律照做。

发表于 2025-9-7 17: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管閒事的路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管閒事的路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元節是 Chinese Halloween.

发表于 2025-9-7 17: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管閒事的路人 发表于 2025-9-7 16:11
中元節是 Chinese Halloween.

对的,所以要祭祖,不过还没听人说在澳洲祭祖的,马来西亚华人听说过,从国内来的还没听说过。

发表于 2025-9-7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gir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gir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6:20
对的,所以要祭祖,不过还没听人说在澳洲祭祖的,马来西亚华人听说过,从国内来的还没听说过。 ...

不会呀,什么中山同乡会,高要同乡会之类的,每年都有祭祖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17: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girl 发表于 2025-9-7 16:28
不会呀,什么中山同乡会,高要同乡会之类的,每年都有祭祖的

啊,这还真没听说过,大家一起祭祖吗?还是各家祭祀各家的?

发表于 2025-9-7 1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管閒事的路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管閒事的路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較多側重祭野鬼。甚麼神功戲等

发表于 2025-9-7 18: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6:20
对的,所以要祭祖,不过还没听人说在澳洲祭祖的,马来西亚华人听说过,从国内来的还没听说过。 ...

我们家在国内的时候会在家祭祀三代以内过世长辈的生日和忌日。小时候问过那再上面的老祖宗呢?据说超过100岁就不用了,因为她们已经投胎转世啦。不过近几年过世的长辈都是九十几岁离开我们的,所以实际上过了100岁还会简单祭祀一下吧。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25-9-7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从懂事起就没有祖父母,我爸爸更是孤儿,所以我家就从没有祭祖的这个概念。我妈去世后我帮着我爸找了个墓园,但是后来我爸都不怎么去,我哥也基本不去,我在国外基本不回去也去不了(有次回国想去纪念一下我妈,但我爸说那个墓园已经不通车了,意思我也不用去了)。我爸一直说,他走后要海葬,这样不用再烦劳子女了。将来我们在澳洲的孩子不知会不会按澳洲的习惯纪念我们。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9-7 1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5-9-7 17:32 编辑

我们那里不允许女孩上坟,所以啥都不需要做。老公家好像不讲究这一套。
所以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1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7 17:11
我从懂事起就没有祖父母,我爸爸更是孤儿,所以我家就从没有祭祖的这个概念。我妈去世后我帮着我爸找了个墓 ...

其实在哪里祭奠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能让大家有机会怀念一下先辈,建立起与先人的联系,这样有一种根的感觉。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7 1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元清明冬至重陽都是傳統掃墓的日期

发表于 2025-9-7 1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9-7 18:19
中元清明冬至重陽都是傳統掃墓的日期

不知道我们下一代还会不会知道这些节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7 19: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8:35
不知道我们下一代还会不会知道这些节日。


這種需要言傳身教,就算在國內也越來越淡化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7 1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前不要麻煩到大人就是最好的孝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7 20: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5-9-7 23:54 编辑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6:30
这边的西人也有一些祭祀活动,既然入乡随俗,会和这边的西人一样在忌日、圣诞节、万圣节之类的日子去扫墓吗 ...


这里的节日因为是假期,所以也等于跟着休息和参加活动了。他们如何祭祀的我还真不知道,感觉想去就去…看看
祭祀/祭奠这个事情我比较看得开,自己不以身作则也不会要求孩子。我目前没有信仰,死后如果撒海里了,不要墓地也没事。如果有墓地,孩子愿意来就来,不来不强求,尤其第三代更没想过了,孩子到时候是不是还在澳大利亚都未可知。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5-9-7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5-9-7 17:42
其实在哪里祭奠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能让大家有机会怀念一下先辈,建立起与先人的联系,这样有一 ...

我家应该从来就没有祭奠这个概念,自然也不会传递给孩子。我也从来没想过将来我的孩子会祭奠我

发表于 2025-9-7 22: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讨论这个话题只是突然有感而发,如何了结后世和是不是有祭奠仪式应该不是密切相关的,定期的祭奠先人也就是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根的人,当然现在确实对于根的认知越来越淡泊了,这是不是也是大家都觉得生孩子是一种负担,自己活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生个孩子给自己找麻烦的原因之一呢?

发表于 2025-9-7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祭奠应该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还有其他很多文化方面的活动,各家根据各家的传统可能差别很大。不光是澳洲华人家庭,就是在国内,各家差别就很大。例如很多人家在春节都要做一桌子菜,还要剩好几天才能吃完(年年有余嘛)。我家等我上大学后就一改这个传统,谁都不做饭只吃速冻饺子,然后全家通宵打扑克或打麻将。

至于是否要传承这些传统,各家的习惯应该也不一样。我们来到澳洲,就算我们很想保持原来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的孩子还是更西化,只是多少和程度的不同。再过几代还能有多少文化能保留下来,很难说,大多数人也不会去想,因为已经跟自己无关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