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路透社:选项有限,中国被迫与特朗普打起“经济持久战”
路透社北京/深圳4月8日消息,在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攻势,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任何购买或组装中国商品的国家,中国正为一场“经济消耗战”做准备。
上周,美国几乎对全球征收了至少10%的进口关税,其中越南等成为中国制造转移地的国家受到更高关税影响。中国随后展开反制,引发特朗普总统新的升级威胁。
一位中国政策顾问表示:“中国不会先认输,谁先屈服谁就是输家。关键是谁撑得更久。”
然而,中国手上的选项并不多。
中国将试图开拓亚洲、欧洲和其它地区的市场,但这些出口“阀门”并不可靠,这些国家的市场远小于美国,且它们本身也因关税受到打击,同时对中国廉价商品的流入保持警惕。
在国内,人民币贬值可能是缓解关税冲击的最直接办法,但这将引发资本外流,也会疏远那些中国希望拉拢的贸易伙伴。到目前为止,中国仅允许人民币有限度地贬值。
更多的财政补贴、出口退税或其他刺激措施也可能出台,但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加重通缩压力。
尽管分析人士多年来一直建议中国通过刺激内需来平衡经济结构,但尽管北京作出过一些表态,真正提高居民消费的实质性政策行动却寥寥无几,因为相关措施短期内可能冲击制造业。
而采取对等关税反击或实施出口管制,可能也难见成效,中国对美出口额是进口额的三倍左右,每年向美国出口商品约4800亿美元,而从美国进口约1600亿美元。不过如果北京认为自己比华盛顿更能“忍痛”,这可能仍是唯一可行之路。
中国已经对上周新增的34%美国关税做出全面反制。当特朗普扬言再加50%时,北京则表态要“战斗到底”。
Gavekal研究所研究主管柯若贝(Arthur Kroeber)表示:“因为中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稀土之外几乎没有对美出口限制的有效筹码,所以中国无法给美国带来等量的痛苦。但这已经不是重点了。北京的信号很清楚:将坚决反击美国的霸权行为,愿意接受经济持久战的现实。”
“精准打击”:中国动用稀土和监管工具反制
除了对美商品征收全面关税外,北京还可动用战略资源控制权和企业监管措施,打击美方痛处。
中国上周五宣布将七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威胁切断美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
中国仍可进一步将其它10种稀土纳入控制范围,或直接对美全面禁运。
在企业层面,特朗普曾要求剥离TikTok在美国的业务。但中方掌握关键“算法技术”的出口审批权,早在2020年就实施了相关规定。
多位知情人士称,在特朗普宣布关税后,中国已暗示不会批准该笔技术转让。
此外,北京还可以对美国企业实施制裁,或将它们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目前清单上的多为售台武器相关企业,如曾从中国采购电池的美国无人机制造商Skydio已被列入制裁名单。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我们的反制是‘精准打击’,优先选择克制,其次是非对称反击,比如出口管制等。”
政治豪赌:谁能更好地承受代价?
随着美中双方试图不断加码对对方的打击,其他国家只能被迫承受波及。在这种背景下,外界难以想象任何一项有分量的“降温协议”会如何达成。
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试图实现美中贸易平衡的目标,在中短期内几乎不可能,毕竟一方是世界工厂,一方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还以中国“生产芬太尼前体”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这令中方更加摸不清美方真正意图。
虽然北京表示愿意对话,但也拒绝任何“遏制性”策略。
总部位于中国的咨询公司普林思合伙人柏正元表示:“中方不认为美方当前的措施有利于营造适合谈判的氛围”。
如果短期内无法达成协议,这场贸易战将转向比拼政治意志。有分析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可能拥有优势。
上周末,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在华盛顿及全美多地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华尔街也因市场动荡猛烈抨击他的关税政策。
相比之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中不太可能面临类似阻力,且可随时出台货币与财政刺激政策,以缓解国内经济与社会压力。
香港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归根结底,这变成了一场看谁更能管理好本国民众、承受贸易战经济后果的竞赛”。
他说“特朗普或共和党人需要面对选民压力,而美国媒体依然相对自由,所以我认为特朗普在政治上与中国对抗的能力并不强。”



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 ... h-trump-2025-04-08/
By Laurie Chen, Kevin Yao and David Kirton
April 8, 20258:34 PM GMT+10Updated 9 hours ag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