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路透社:万斯警告欧洲:严格监管可能扼杀AI发展
路透社巴黎2月11日消息,美国副总统万斯周二在欧洲表示,欧盟对人工智能的“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这一技术,并将内容审查称为“专制审查”。
在AI治理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加深,美国和英国未签署由法国主办的AI峰会最终声明。
该声明强调AI应“包容、开放、合乎道德且安全”。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对其态度也在变化,从最初的安全担忧,逐步转向在全球范围内争夺AI产业领导地位。
万斯在峰会上阐述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议程,强调美国将保持AI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强烈反对欧盟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万斯在巴黎峰会的CEO和各国领导人面前表示,我们认为,对AI行业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这个具有变革性的产业。
我们坚信,AI必须避免意识形态偏见,美国的AI不会成为专制审查的工具。
万斯抨击欧盟AI法规,强调自由发展
万斯批评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以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法规,称其导致中小企业面临“无尽的法律合规成本”。
他表示,当然,我们希望互联网是一个安全的环境,但阻止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猎捕儿童,和阻止成年人获取政府认定为‘错误信息’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欧洲议会去年通过了全球首部AI全面监管法规《AI法案》(AI Act),为人工智能技术设定了严格的监管框架。
万斯领导美国代表团出席巴黎AI峰会,但在发表演讲后便离开,并未听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发言。
他随后分别与二人单独会谈。
万斯暗示中国技术威胁,未直接提及DeepSeek
万斯在演讲中还对中国发出警告,这一言论正值美中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之际。
上个月,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免费发布了一款强大的AI推理模型,有人认为其能力已对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构成挑战。
这一消息一度导致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股价下跌17%。
他说,从闭路电视(CCTV)到5G设备,我们都熟悉市场上那些由专制政权大力补贴并出口的廉价技术。
他说,但与它们合作意味着你的国家将被锁定在一个专制的体系之下,他们会渗透,扎根,并最终掌控你的信息基础设施。
尽管万斯未直接提及DeepSeek,但部分政府机构据称已禁止使用该公司的技术。
到目前为止,并无证据表明DeepSeek的技术会向中国政府秘密传输信息,其核心代码也是公开可供审查的。
欧盟计划减少监管负担,强调AI可信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上表示,他支持减少不必要的监管,但强调适当的监管是确保公众信任AI的关键,否则AI可能被社会拒绝。
他说,我们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AI。
冯德莱恩也表示,欧盟计划减少官僚主义,同时加大AI领域的投资。
截至目前,美国和英国尚未解释为何未签署本次AI峰会的声明,而至少60个国家(包括中国)已签署该文件。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峰会上表示,中国愿与各国合作,共同保障AI安全,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共享,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名接近会议组织方的消息人士表示,由于美国对AI监管的立场,美国未签署声明并不令人意外。
英国政府消息人士则称,声明中的部分措辞未能按英国要求进行调整,因此英国未能签署。
该消息人士还表示,本次巴黎峰会的监管方向与2023年英国主办的首届AI安全峰会“有很大不同”。
AI监管分歧或影响全球创新方向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执行主任沃尔德(Russell Wald)表示,万斯的讲话表明美国的AI政策已发生“明确转向”。
他说,安全问题已不再是美国的首要关注点,取而代之的是加速创新,美国政府认为AI技术本身是一个机遇,而监管则意味着束缚,而束缚会导致失去这一机遇。
Anthropic公司(OpenAI的竞争对手)首席执行官阿莫代伊(Dario Amodei)表示,本次峰会“错失良机”,未能充分讨论AI供应链管控,安全风险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
![](https://gdb.voanews.com/4D9104E1-214C-4A20-9F70-E2D7CD5F3894.jpg)
![](https://www.reuters.com/resizer/v2/ZZ5PXODTSNLBNBE3NDAZ7QN5KE.jpg?auth=c50d6eb4574ddfc4d94eb0746ef92317caf8eec9215943060ed04af0a42f87aa)
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 ... unclear-2025-02-11/
By Jeffrey Dastin and Ingrid Melander
February 12, 20253:41 AM GMT+11Updated 3 hours ag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