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经典歌曲之眼花缭乱翻唱 之一 All Out of Love (2008-6-24) patrickzhu · 孕妈妈的午餐-49楼更新"香花菜煎蛋+土豆排骨+蒜蓉花菜" (2009-2-17) 薰依草
· 驾大篷车 游红石头 (2006-10-21) cheers · 圣诞自驾游东海岸小镇和悉尼堪培拉之旅 (2010-9-3) 清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099|回复: 36

2025新州健康卫生部表彰的优秀医学生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9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ur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ur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urman 于 2025-2-10 00:39 编辑

管中窥豹,新州 健康部表彰的优秀医学生是怎样的人?
2025年初, 新州政府健康卫生部表示有一千多名新毕业的医学生被分配到新州的医院成为实习医生。在新州报道里面特地提到了两名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两位都是在美国读完大学之后回到悉尼读医学院的学生。一位是华裔学生Paris Zhang, 她曾是一位优秀的澳洲游泳运动员, 曾获美国大学游泳运动奖学金去美国读大学, 后回悉尼读医学院,由于学年的时间不同,去美国先验耽误半年,四年的美国大学, 回澳读医学院又会耽误半年,再加四年医学院,一共九年。另一位应是一位印度裔(Punjab)的Rahul Sood. 他在澳洲高中毕业时拿到了澳洲读医的资格,但去了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读商业何生物学双学位, 后回澳洲读医学院,前后应也花了九年。和大部分的同学相比,这两个学生显然多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从医学院毕业。 这多出的两年,我认为时值得的,这样的学生更成熟,会有更宽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面, 更容易脱颖而出。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www.nsw.gov.au/ministeri ... tors-start-work-nswhttps://online.flippingbook.com/view/367990735/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2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2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e275 于 2025-2-10 07:36 编辑

在美国“成熟”这么多年,再回澳洲读硕医,还要考GAMSAT吧。
试想一下,如果读Monash大学的五年制医科,九年时间都干完PGY3了。
医生这工作,积累临床经验更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10 0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cd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cd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苗子!医生首先是人品和关爱之心  所以多了一项面试  可惜澳州的医生限止体制阻拦了不少好苗子。必须改革

发表于 2025-2-10 07: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LZ分享的优质信息。通常人的心智成熟从20岁开始,先读一个本科然后再读医是个好选择。也许我们以前的想法有点保守,不成熟,目光短浅了。现在感觉读7年的要比读5年的有优势。

发表于 2025-2-10 07: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ango168 发表于 2025-2-10 08:20
感谢LZ分享的优质信息。通常人的心智成熟从20岁开始,先读一个本科然后再读医是个好选择。也许我们以前的想 ...

不可能有什么优势。你放心让你孩子选择高中直升吧。

发表于 2025-2-10 0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auchamp 发表于 2025-2-10 08:27
不可能有什么优势。你放心让你孩子选择高中直升吧。

谢谢建议。孩子始终怀揣着音乐梦绘画梦,悉尼有艺术加医科,不妨了却一下孩子的心愿。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看UCAT成绩吧。一年前裸做UCAT才得了2850分,如果3000以上才觉得是冲高分的基础。尚有悬念,也许必须去不要求UCAT的学校也未可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07: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孩子不是今年录取的学生吗?我以为你们已拿到offer了。

发表于 2025-2-10 0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一年。现在的学术成绩已经到除了悉尼以外所有学校的申请要求。

发表于 2025-2-10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2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2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宾夕法尼亚大学可是一些家长羡慕的藤校,考上澳洲医学院不去,跑到美国爬藤学商科,然后再回澳洲重新进医学院,够折腾。

常春藤联盟(英语:Ivy League)是由美国东北部8所大学所组成的联盟,由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及达特茅斯学院组成。

发表于 2025-2-10 0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ktaree 于 2025-2-10 13:12 编辑

看了原文,文中並沒有提及這兩位學生如何被選為優秀畢業生,是優秀的成績,出色的醫院見習表現,社区義務工作貢獻,立志服務偏遠地區,發表了有影響力的論文?還是純粹因為她們的背景 - 本科在美國名校畢業?

我聽過考某些專科培訓時,如果奧運選手是有分加的,或者發表过論文有優勢,但更多的是人脈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25-2-10 0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流金岁月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流金岁月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275 发表于 2025-2-10 01:24
在美国“成熟”这么多年,再回澳洲读硕医,还要考GAMSAT吧。
试想一下,如果读Monash大学的五年制医科,九 ...

4+4 或者澳洲的3+4医学院改革的底层逻辑是要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

看看这些医学生工作10年以后就会发现,在现代医学培训体系下,前面两三年的差距完全没有个人的目标和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shurman + 3 我很赞同
WHC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C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C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金岁月76 发表于 2025-2-10 09:43
4+4 或者澳洲的3+4医学院改革的底层逻辑是要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

看看这些医学生工作10年 ...

同意您的看法。
就目前澳洲 医学生及初级医生职涯发展来看,PGY1之后才是最大的变数。
眼界开阔,相对成熟的娃,更容易在众多同样优秀的申请者里面,凸显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漫长的执业过程里,也比较能面对高高低低的起伏。

发表于 2025-2-10 0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terjuice 于 2025-2-10 10:09 编辑
Tango168 发表于 2025-2-10 08:20
感谢LZ分享的优质信息。通常人的心智成熟从20岁开始,先读一个本科然后再读医是个好选择。也许我们以前的想 ...


没有特定的优势

发表于 2025-2-10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SW Health 现在已经够麻烦的了

这种文章 也就是这样了

发表于 2025-2-10 0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eauchamp 于 2025-2-10 10:36 编辑
流金岁月76 发表于 2025-2-10 09:43
4+4 或者澳洲的3+4医学院改革的底层逻辑是要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

看看这些医学生工作10年 ...


长远来看早三年晚三年,十年后相差不大。但三年的差距对进入专科program的影响很大。

从来没觉得这几年的本科教育对后续的医科教育有什么帮助。论坛上看到很多graduate entry毕业的医生抱怨他们晚了几年毕业不如undergraduate entry 毕业的同事有优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greatfire + 1 感谢分享
hktare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10 0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terjuice 发表于 2025-2-10 10:07
没有特定的优势

在某些重面試的醫校有優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1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SHO 发表于 2025-2-10 10:50
在某些重面試的醫校有優勢

这两类人是在不同的pool。高中学生是同高中学生相互竞争。 graduate entry 的都是本科毕业生,他们是在同一level里竞争。 将来医学院毕业申请job,那时应该也历练的差不多了。

发表于 2025-2-10 1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iesbu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iesbu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出头,3年的年龄差, 心智上是有不少差别的。

发表于 2025-2-10 10: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iesbunny 发表于 2025-2-10 11:26
20出头,3年的年龄差, 心智上是有不少差别的。

医学院毕业时五年制学生大概有23岁左右。没听说Monash 毕业的在job application上比墨尔本大学的差。

发表于 2025-2-10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切都等考试全部结束以后定夺。孩子胸无大志,还不成熟,现在的想法是早早做GP,似乎任何学校都没什么实质影响。以后改变想法了,去顶校读博机会很多,殊途同归。

发表于 2025-2-10 12: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金岁月76 发表于 2025-2-10 09:43
4+4 或者澳洲的3+4医学院改革的底层逻辑是要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

看看这些医学生工作10年 ...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早前在 Reddit 上看過一位 29 歲畢業,近40歲仍在家庭和事业中掙扎的醫生,不得不放棄了专科培训的感受,太令人感到無奈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2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2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e275 于 2025-2-10 13:22 编辑
Beauchamp 发表于 2025-2-10 10:35
长远来看早三年晚三年,十年后相差不大。但三年的差距对进入专科program的影响很大。

从来没觉得这几年 ...


同意你的观点。
医学教育本身就是个育人的过程,医生素质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是在医学院和初级临床期间,而不是医学院之前。美国那种体制,培养出来的医生,并没有使美国整体医疗显示优势,排名还是垫底。
医生在美国作为高薪职业,提高准入门槛是必然的。

发表于 2025-2-10 1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ktaree 于 2025-2-10 13:20 编辑
waterjuice 发表于 2025-2-10 10:11
NSW Health 现在已经够麻烦的了

这种文章 也就是这样了


他們是不是想鼓勵醫科生們讀 Graduate? 否則不會在新聞稿中對兩位優秀畢業生在澳洲醫學院的表現和經歷隻字不提吧?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10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taree 发表于 2025-2-10 13:06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早前在 Reddit 上看過一位 29 歲畢業,近40歲仍在家庭和事业中掙扎的醫生, ...

感觉想要当医生的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在走。虽然貌似回报很高,收获很多,意义很大,但压力和挑战会一直很大,这种压力从中学高年级就开始了。

认识一心想成为医生的孩子,很佩服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5-2-1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d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d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taree 发表于 2025-2-10 13:06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早前在 Reddit 上看過一位 29 歲畢業,近40歲仍在家庭和事业中掙扎的醫生, ...

是女的吧。这个年龄毕业如果又要家庭孩子,还是做GP比较现实

发表于 2025-2-10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d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d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去年参加奥运的一位女士也是斯坦福读完本科现在在悉尼大学读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0 13: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dge 发表于 2025-2-10 14:12
是女的吧。这个年龄毕业如果又要家庭孩子,还是做GP比较现实

作者稱另一半為 partner,不太肯定是男還是女。贊同你的看法,女生做 GP 挺好的。

发表于 2025-2-10 13: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dge 发表于 2025-2-10 14:14
记得去年参加奥运的一位女士也是斯坦福读完本科现在在悉尼大学读医

澳洲優秀的女生非常多

发表于 2025-2-10 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流金岁月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流金岁月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taree 发表于 2025-2-10 13:06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早前在 Reddit 上看過一位 29 歲畢業,近40歲仍在家庭和事业中掙扎的醫生, ...

40岁开始读医学院的也不在少数。

人生总是有多种选择。

发表于 2025-2-10 13: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ta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ta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金岁月76 发表于 2025-2-10 14:25
40岁开始读医学院的也不在少数。

人生总是有多种选择。


類似的例子是有的,但年紀大才入行真的有優勢嗎?我孩子的一個同學以前從政的,50歲才考入醫學院,計划在偏遠地區當 GP.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