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28 04: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o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o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ilohi 于 2021-3-28 05:32 编辑
拆彈專家2有感
人设價值觀模糊霧化的世界(沒有劇透)
看完這套電影后,不难發現原來的笔者小时候的普世人设價值觀和现世的越來越大了,现世的主角亦正亦邪,正如電影裏面的劉德華一樣,看到一半我一直以為劉德華是被冤枉的, 之後卻發現原來他就是一個強烈報復心態的自我極端型人格,不過後來幹掉了大boss, 拯救了無数生命和财産。 這樣或者這種的主角人设在筆者小時候的電影里基本上是沒有或者是鳳毛麟角的。这电影是其中一个反映出现今世界的关於人设價值观等潮流傾向的例子,就是所有的人设都趨向於模糊化、霧化、亦正亦邪、三觀不需要特別的正。
其實不少電影裏面受歡迎的角色也有不少是亦正亦邪的感覺,不必一定是三观其正的主角,例如魔盜王裏面的積克船長(海盗),嗜血法医里的男主(殺亲生哥哥),奪命藥師里面的男主(製造白粉)。其中他們更多是被生活所迫, 或被生活重重摩擦過的人,或是天生或后天殘缺的人,導致他們要走向邪惡的邊緣,又不忘自己的初心。這樣的一個亦正亦邪的人,令很多觀眾能夠產生共鳴。
為什麼亦正亦邪的主角開始受到歡迎? 竊以為: 第一,人們討厭道德綁架。三观奇正的人才能做主角,就等於大部分的人做不了主角。大部分人包括筆者在內自然是希望自己人生是這個世界的主角。只有三观特別正的人才做得了主角,是某程度上的道德綁架。
第二,大概是這樣的人給大家更多一份真實感。畢竟三观奇正且道德感極重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少數人。数量太小的人在电影里面频繁出现人们就會覺得他們不真實。 電影需要某程度上反映現實否則的話就顯得虛假, 觀眾就沒有投入感。
其三,其实大部份人生活已经很辛苦。不想再受到三观特别正的人教科書的说教,因为道理大家都懂。但大部份人由於生活上的种种原因,实行不了人生大道理,比如說你讓一個忙於照顧家裡有殘疾的父母和家里小孩的成人去做义工,去奉獻社会。你覺得可能性大嗎?你以为这些道理,从小到大,我们不知道吗?道理說夠了,理解才是王道。
引伸開去,除了電影角色的人设模糊之外。很多社會上的人設都開始慢慢模糊了。以前的老師,非常權威,不接受任何的挑戰。小时候的父母也是,尤其是亞洲的父母。现世的人设價值觀提倡的是無界限和越來越對等的的關係。
這樣的潮流,價值模糊的人设是好是坏,我不敢妄自評論。只想說的是世界潮流的大轮,我們是無法將它停止的。比較舒服的方法是順勢而為, 隨遇而安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