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宠物版征文】Yuki 带给我的N个第一次~填完 (2010-3-2) floraz · 送给噜噜的足月日礼物——提前报道的小土豆之四:感想篇 (2007-6-21) Beily
· 维州房东私人出租遇到房客拖欠房租上VCAT遇到很多坑-2018-07-14 更新 (2018-5-21) mikehuang · (全文完)枫叶季初探日本 2019年11月京都奈良大阪东京11日连吃带玩流水帐 (2019-12-20) mayfirs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3781|回复: 238

[NSW] 旗帜鲜明地反对“最晚在3岁时开始英文的基础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隔壁有一小学老师,大大地拔高了新州kindergarten入学要求,鼓吹“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最漫长的过程,爸妈们越早培养孩子的读写能力越好,最晚也要在3岁时开始英文的基础学习。”
照小学老师的话说,“当初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看到太多prek-k这个阶段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掌握太多知识,学校都会教,以至于日后导致落后或者其他问题。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入学前什么都不会,不是一样好好的?那我想说:好与不好都有个对比,学习这件事都是力争更好,如果已经不错,更好不好吗?
在这里,我描述的是一种现象,华人孩子语言滞后,提前起跑多用心学一点东西对孩子总是百利无害的。”
(原文链接: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page%3D1&page=3

于是又有个贴,讨论什么时候开始补习,回帖的家长们似乎有了共识,“越早开始越容易养成习惯”,“不补习容易落后。”

让我用批判性思维来说一下为什么我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第一,儿童发展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方面学者对于大致规律是有共识的。认知和能力的发展个体不同,顺序类同,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绝不是越早越好!好在新州教育部的政策是evidence based, 所以他们的标准看起来比那位老师的要求更合理一些,我前文有介绍:文内有教育部官网链接。

早教内容之一:做好上学的生理心理准备

第二,不管何种儿童发展理论,书面语言的学习,都排在口头语言之后。华人孩子语言滞后,需要做的不是去补习书面语言,而是补上口头语言发展的课。有的家长顾虑自己英文不够好,对孩子英语的输入质量数量都不够;还有些家长选择在家说中文,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正确的打开方法是:亲子共读!
有兴趣朋友可以搜本人旧文。


这里给有兴趣的家长介绍一本去年新出的书:准妈妈,新妈妈们建议看一下,澳新本土作者,用简单的,几乎没有专门名词,通俗的话语描绘了学前英语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
拍了关于语言发展的进度表,其中包括对家长的操作建议,共参考。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同时也是认知发展和思想发展的过程,Talking baby 同时也是thinking baby, 没有丰富的语言和思想,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书面语言,家长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第三,文字,字母的书写还牵涉到孩子大运动,精细运动,神经系统(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儿童都是通过游戏学习,做手工,剪纸,串珠子,扣扣子等都能锻炼孩子的前书写能力,孩子的能力到了,学写字水到渠成,完全不需要提前让能力不到的孩子练习,造成挫败感。
同一本书也列出了儿童游戏的发展情况。



有兴趣的家长还可以看一下有关游戏理论:
玩中学,学会玩!--介绍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的游戏/玩耍理论
当欧美思想界,教育界开始反思,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学龄儿童的时候,难道我们华人家长要反其道而行之,剥夺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权利吗!

第四,孩子的数学认知也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扎实:不断反复,内化,孩子的数学基础就越好。举例说,有些孩子很小就会“背诵”0-100,但只是背诵,而没有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小学低年级阶段会很容易混过去,高年级就暴露出问题。同理,很早背了乘法口诀,不知道乘法的意义,上除法,分数的时候就理解无力。

第五,重申一下,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家长或老师的错误引导,造成孩子因为经常被动接受不符合身心发展的知识/技能,会使得孩子不能内化这些知识和技能,甚至厌学;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孩子也许就养成了等待被灌输的习惯,失去了探索的能力,独立思考成为奢望;而这样的孩子,会使得家长更焦虑,进一步影响亲子关系;怎么看都是百害而无一益!

公众号无法详细索引文献,更多内容可以看菜单“心理学笔记”,主要参考书都有图片,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用作学习儿童发展相关研究的入口。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62 收起 理由
fangchong + 4 我很赞同
冬迹之樱 + 17 感谢分享
floodp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4: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11-6 15: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既然打擂台,楼主能分享一下自己孩子的经验吗?你家孩子是讲中文长大的吗?他/她从几岁开始接触英文呢?

我觉得隔壁的老师的分享确实吓跑人。但是,所谓学习英文不一定是去补习啊。自己在家教也可以有很不同的形式。其实读书好的孩子通常是智商比较高的。再远一点看,读书好不等于成功,大家不需要太介意读书考试啦。

发表于 2017-11-6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隔壁楼主的发言并无大错,如果小孩子的接受能力较佳,三岁开始适当多学一些并无不可,如果还没有准备好,也不必特意开始学习方面的准备。

隔壁楼主列出来的一些要求,完全可以从父母在平时的陪伴中做到,我相信隔壁楼主更多是希望华人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多注意孩子在语言和数字以及运动方面的敏感性,从而发现孩子在各方面的天赋所在。
起床困难户

发表于 2017-11-6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11-6 16:19
既然打擂台,楼主能分享一下自己孩子的经验吗?你家孩子是讲中文长大的吗?他/她从几岁开始接触英文呢?

...

搜下我的老帖和奇思同学的帖子吧。我们来到悉尼一直在新足迹混的,很多老朋友见证了奇思同学的成长。虽然她的案例只是个案,朱版会说我运气好,但从小到大,我关于教育的选择基本上都是符合普遍规律的。也希望家长不要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为理由,违反儿童发展规律行事。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于 2017-11-6 15: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atchat 发表于 2017-11-6 16:24
搜下我的老帖和奇思同学的帖子吧。我们来到悉尼一直在新足迹混的,很多老朋友见证了奇思同学的成长。虽然 ...

孩子真的是每个都不同。所以我觉得不要一刀切。有需要就去寻求专业帮助。正常孩子就无需太紧张。不过楼主也不用太担心各位家长。根据我观察,一般很早开始补习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年级已经知道要放手。而三四年级才觉得要去补的,到了中学会懂得沉默。嘿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5: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b 发表于 2017-11-6 16:21
我觉得隔壁楼主的发言并无大错,如果小孩子的接受能力较佳,三岁开始适当多学一些并无不可,如果还没有准备 ...


第一次拿到kindy入学前学校指引我吓了一跳。要求孩子入学前最好能掌握的东西挺多的,比我想象要多。所以隔壁老师说的,我理解她意思。她可能属于要求比较严格的老师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7-11-6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赞同不是所有的打基础都是越早越好,每个孩子节奏不一样。
2.赞同学前儿童口语比书写重要,但英语不是母语的孩子,学前有个取舍到底哪种语言为主的问题。
比如我就是在坚持在家说母语的同时,也急着要提高孩子的英语口语,增加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中文和英语不仅发音习惯差异大,连思维句子结构都有区别,我家孩子并无语言天赋,我看他经常在两种语言间切换得很痛苦。这里亲子共读对口语(尤其是英语)帮助有限。
3.游戏是一种,书写是一种,弹琴是一种,日常自理也是一种,都能锻炼孩子精细运动,神经系统(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还是回到第一点,每个孩子节奏不一样,同意:如果能力不到逼迫孩子练习,会造成挫败感。反而不美。
4.语言和数学不太一样,语言的学习最初是模仿,我认为应该越早接触越好(不指书写)。
5.我认为被动接受和主动学习知识两者不可独立分开看。在日常生活中,这两者都是互相作用共同发生的。
以上是我的愚见。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Mushroom + 4 感谢分享
oceanbaby + 3 感谢分享
Ferin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7-11-6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早就懒得去看人家补不补习了,谁爱补谁去补,管他呢,又不是我的孩子。

反正我坚持不补习,反正我时间省了钱省了大人孩子都轻松。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海之女 + 3 我很赞同
yuxuanlin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6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你反对的和隔壁老师说的好像不是一个东西。

隔壁老师写的大概看了下,没啥问题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peacepeac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6 15: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7-11-6 16:30
1.赞同不是所有的打基础都是越早越好,每个孩子节奏不一样。
2.赞同学前儿童口语比书写重要,但英语不是母 ...

那数学呢?天赋为主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5: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in妈妈 发表于 2017-11-6 16:45
我早就懒得去看人家补不补习了,谁爱补谁去补,管他呢,又不是我的孩子。

反正我坚持不补习,反正 ...

你不也进来了嘛,哈哈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11-6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隔壁老师的帖子,感觉隔壁是补习学校的老师,或者是兼职补习学校的老师。

发表于 2017-11-6 15: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1-6 16:46
感觉你反对的和隔壁老师说的好像不是一个东西。

隔壁老师写的大概看了下,没啥问题啊。 ...

你没觉得隔壁老师是严格的老师吗?嘻嘻

发表于 2017-11-6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u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u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7-11-6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7-11-6 16:30
1.赞同不是所有的打基础都是越早越好,每个孩子节奏不一样。
2.赞同学前儿童口语比书写重要,但英语不是母 ...

魔都话和普通话的口腔发音部位会不会不同?

我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感觉英语和普通话的口腔发音部位是不同的,特别是我ABC小孩的中文发音,一开始教的时候我几乎得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不然听起来极其怪异,鼻音重,音发在舌头口腔后部,反正怎么听怎么不对。

不过我小孩现在已经开始挑剔我的英文发音不准了。。。来的好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11-6 16:50
你没觉得隔壁老师是严格的老师吗?嘻嘻

  好像没觉得。。。难道我有严厉中年小学教导主任的气质倾向。。。。

发表于 2017-11-6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11-6 16:29
第一次拿到kindy入学前学校指引我吓了一跳。要求孩子入学前最好能掌握的东西挺多的,比我想象要多。所以 ...

我是觉得隔壁老师要求真心不高,只要家长稍稍用心一点,具备基本英文读写能力,都可以带着孩子在游戏中做到的,学习什么的根本还谈不上,更不用说是补习。

而且她做为一名在职教师,有多于教育一个孩子的教学经验,给华人家长分享一些体会,我觉得挺好。
起床困难户

发表于 2017-11-6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11-6 16:50
你不也进来了嘛,哈哈

是因为看见这位楼主发的帖才进来的。

其他补习帖我都没看没发言啊。
先付出,才会得到,不论是工作,爱情,家庭,还是友谊。

发表于 2017-11-6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b 发表于 2017-11-6 16:58
我是觉得隔壁老师要求真心不高,只要家长稍稍用心一点,具备基本英文读写能力,都可以带着孩子在游戏中做 ...

是啊,我觉得他/她说的都是大实话,特别是那些Q&A都是很实用的。

至于那些要求,也确实和我们当年在Preschool,Kindy时候老师讲的一致,没感觉有啥问题。

发表于 2017-11-6 16: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ght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ght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1-6 17:00
是啊,我觉得他/她说的都是大实话,特别是那些Q&A都是很实用的。

至于那些要求,也确实和我们当年在Pres ...

赞同两位,隔壁老师要求很正常。很多时候孩子的老师其实是知道这些要求的,但他们都很含蓄的点到为止。不像隔壁老师直白的把这些话说出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6: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8700k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8700k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8700km 于 2017-11-6 17:56 编辑

这么长不想看,但是隔壁那位3岁要学英文的小学老师绝对是耸人听闻,打鸡血的狗屁文章。他准备开早教班吧。现在这边的华人市场也开始被开发了。这边孩子年级的群里开始不断有各种鸡血文出现。妈妈要这样、妈妈要那样,先引得一群妈妈们焦虑,然后就开始发各种早教班了。这种套路多了。身边很多例子,都是学前一个英文不认识的,私校奖学金、精英学校的一堆。当然了,有人一定会说,其实那些孩子的英文不好,家长不知道而已。毕竟人家是小学老师啊。输在起跑线上吗?小学k-2英文呢比较差怎么了?前面比较差那是必须的,后来赶上来就好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7-11-6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7-11-6 18:31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17-11-6 16:49
那数学呢?天赋为主吗?


数学(理科)好像真的是天赋为主。
但是通过练可以在本身的水平上提高几个档次,应付考试是肯定有效的
如果是60分想上80,那么多练+明师讲解是最优解(仅对考试而言)
如果是90想上100,就不是练那么简单了
现在小A在他同等级已经有95了,我不愿意多花时间在数学上去争取所谓的100,尤其是现在低年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Pipp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7-11-6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1-6 16:52
魔都话和普通话的口腔发音部位会不会不同?

我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感觉英语和普通话的口腔发音部位是不 ...

我家魔都话溜得很(很标准),甚至超过大部分在魔都的孩子。
但是普通话就不标准了...
想当年三岁在国内念唐诗宋词都是杠杠的,现在完全不行,发音很怪异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7-11-6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1-6 17:00
是啊,我觉得他/她说的都是大实话,特别是那些Q&A都是很实用的。

至于那些要求,也确实和我们当年在Pres ...

隔壁贴子1楼里列出的那些ready to school标准,确实太高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才能入学,直接fail掉一大半要入学的孩子了。好奇这是教育部列的标准吗?

发表于 2017-11-6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in妈妈 发表于 2017-11-6 16:45
我早就懒得去看人家补不补习了,谁爱补谁去补,管他呢,又不是我的孩子。

反正我坚持不补习,反正 ...

Kevin妈妈,你要用你的影响力advocate for children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6 18: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zn 发表于 2017-11-6 18:57
隔壁贴子1楼里列出的那些ready to school标准,确实太高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才能入学,直接fail掉一大半 ...

完全不是的。
官网
翻译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于 2017-11-6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不同语言的发音不同:上海话同普通话发音很不同的,比如,“上海咸话”,“海”和“咸”的音同普通话的“还”就有差别,更接近英语的“head”元音e; 其中的“话”又是上海话特有的发音;翘舌音英语没有; 法语的in这个音英语没有。
实验表明婴儿期可以辨识不同的语音,包括不是母语的语音,但这个能力一岁左右就渐渐没有了。
双语养育从语音上肯定有好处,思想上的多元性更不用说了。顺便鼓吹一下:要双语养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飞飞鱼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于 2017-11-6 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说一句,隔壁老师的要求绝对是不正常的,不叫“严格”,叫不专业。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他这样同班里的家长说,一告一个准!
他说的要求,确实有孩子,尤其是天赋好,早教得当的孩子,不需要上补习班,玩着就会了,但如果作为学前要求,呵呵。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于 2017-11-6 1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atchat 发表于 2017-11-6 19:37
完全不是的。
官网
翻译

谢谢。隔壁贴19楼说这个标准是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和NSW教学大纲列出来的。我看了也很纳闷。

NSW Kindy 入学倒是有一个英文数学的评估,不是为了考孩子,老师用来了解一下孩子的水平,才知道怎么有的放矢地教。

另外对评估的各方面给家长一个建议,如何辅助教学。具体记不清了,测试的东西肯定没有隔壁贴列的要求那么高,对于家长的建议也没有很高,比如,对我们提高数学的建议是多玩board game (后来确实证明玩了board game,数学加减突飞猛进!)。

当时我们的评估报告上70%的项目都没做到,也没当回事。如果都像现在中国似的,学前就必须学会拼音,几百个汉字,数学加减,还要老师干什么呢?我们英文数学基本上都是学校kindy给起的蒙。

当然我同意隔壁楼的一点,就是家长也还是要对孩子的学习上点心,不能全扔给学校。比如对于我们这种上学时大字不识一个的孩子来说,每天带回家的home reader,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读一读,和完全不读,差别还是会很大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