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Building Albany 40 with Carlisle in Somerfield, Keysboroug-Carlisle很负责,是个好builde (2011-5-23) cathrine_fu · 美食美刻---我家的重口味第四波--夫妻肺片,农家鱼,红烧猪尾,黑胡椒牛舌,三杯鸡,遵义牛肉粉蒸肉 (2014-3-12) ta_xiang
· 对childcare的一点个人看法 (2011-5-11) 悉尼石榴 · 参加活动--在澳洲买房(一) (2011-2-15) chatcha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771|回复: 100

[心情小品] 我的祖母与杨绛先生不但同乡而且同岁,命运大大不同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看了新闻,杨先生去世,享年105岁。算来,杨先生也是生于1911年,那是辛亥年。我祖母出生在那一年。
我的祖母出生在无锡北门沿河的手工作坊,出生第二天,城楼上降龙旗,皇帝不再坐龙庭了。
祖母的家业是专门售卖竹子编的竹器,梢箕,淘箩,晒匾,是当时家家必不可少的家什。家里应该也算小康。无锡当时人家尽枕河,占尽水道交通的便利,一般的人家都比较富足, 祖母小时候也上学上到小学毕业。在当时周围的女子中,可算高才。杨先生固然是风毛麟角,当时当地一字不识的也大有人在。
祖母老是说她的母亲死的早,但是语焉不详,不知是她多大才丧母。她的父亲无疑是宠她的。但是出身在商家,小小年纪便抛头露面做生意。祖母比较果断,应该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说起某次受了欺负,就叫了一帮前辈说讲茶 就是到茶馆论理,弱女子靠说理还说赢了,简直有阿庆嫂的风彩。有胆有识,这无疑是她人生的一个亮点。
以后的日子里,她的生命越来越暗淡,我的记忆里,她总是抽烟,满口假牙,一直对爷爷小心翼翼,一直抱怨,一直在厨房里忙碌,一直这里痛那里痛,对我们尽心尽责,但不慈祥亲切,经常痛骂猫贪吃贪玩。

评分

参与人数 22积分 +90 收起 理由
双鱼妈妈 + 6 感谢分享
hlcho + 2 感谢分享
jtj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5-26 2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沙发~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elershill 于 2016-5-27 13:32 编辑

青春年少的时光过得匆匆忙忙,生于1911年的祖母到了待嫁的年龄。家里只有她30多岁时的照片,保养得不错,烫着大波浪头发,因为是黑白照,见不到明显的化妆,牙齿有些暴出,不是太明显。不难想像少女时代的她,不是像我妈那种稀世美貌,却也清新可人。
祖父母的媒人是我祖父厂里的工友。
爷爷的头发是自然卷,到他八十多岁去世时,一直是黑的,没有白发,每天晚上戴一只青色的压发帽睡觉,第二天头发还是服帖柔顺的。照片里年轻时的爷爷就是这个发型,一丝不苟,穿着西装,表情严肃。爷爷当时是丽新纱厂的技术员,是他兄弟里面最有出息的一个。60年的时候家里还买得起6角4分的高价饼,文革的时候,家里主动交出了不少金条珠宝,抄了一次家,没有受苦。
按现在的说法,爷爷就是一个凤凰男。
都是小家小户,应该很快就见了一次面。定了亲。
祖母是小家碧玉,婚事里要陪嫁的东西也不少。大红漆长圆形木桶大小各一,这是当时的婴儿床。里面铺上新的长的稻草,铺上褥子,婴儿睡在里面,又暖和又安全。我的儿子曾经睡过其中的一只,红漆依然新鮮光亮,对比其他的陪嫁物件,这两只长桶是历久长新,因为使用的机会实在太少。
其他的木器,比如一种叫"拗(音ao)手", 大约三十公分直径,加上木把手,一直在灶下当洗碗桶,早已油腻漆黑,居然不裂不漏;高脚洗脚盆,适合坐浴,洗脚;浴盆,直径有一米多,高约三四十公分,成人可以坐在其中沐浴。这些是家中用了好几十年的东西,还有一些遗失的坏掉的,当时崭新的一套三十几件吧,应该是有讲究的。
成礼时,上百只鸡蛋染成大紅色,放在脚桶里。顽皮的孩子们跑来跑去,推推搡搡,一个不巧,一个小孩直接坐到了脚桶里,压扁了象征着子孙后代的许许多多红鸡蛋。这,真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成礼时,爷爷的弟弟,我们称为小叔公的,刚刚手扶床沿那么高。正好套用孔雀东南飞里的一句,"新妇初来时,小叔才扶床"。六七十年后,第一个赶到我家,在殡葬工人来之前,向她佝偻消痩到极点的遗体告别的,就是这位也已龙钟的小叔公。
写到这里,我不禁涕泪流下,不能自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54 收起 理由
双鱼妈妈 + 6 感谢分享
screen168 + 4 感谢分享
狮子座A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elershill 于 2016-5-28 09:49 编辑

日本人侵华的铁蹄踏到了无锡,爷爷奶奶的新婚岁月就此而止,参与了逃难大军。
爷爷行三。他的二哥和其他好多人在扬州南京附近被日军赶上一座桥,两边一拦,再用枪扫射。怀孕的二嫂在死人堆里一个个地认过去,并沒有找到自己丈夫的尸体,大家猜是落水失踪了。遗腹子后来交给孩子的祖母,即我的太袓母抚养。
逃难前的准备工作挺细致的,不是匆忙中一卷细软就走了。爷爷把家俱的门板一扇扇卸下來,用旧布包好,一层层地累在船里,这样子留在家里的家具不会有人趁火打刧,又不必将全部家私搬到船上。
这套家具在家里摆到我二十几岁。小时候夏天午睡就躺在大橱前的木板上,免不了东张西望,胡思乱想,这是一套有三扇玻璃门的大橱,四脚和橱头有复杂的雕花,青铜锁,如果沒有锁的话,倒是个捉迷藏的好地方。梳妝台也是三面玻璃,台面上两边有各有小抽屉两层,台面以下两边各有四只抽屉,当中正好放梳妝椅的地方里面还有两扇门。正是孩子们摸索东西的好地方。
不知为什么本來是乘船逃难的,后来变成了步行。奶奶不是小脚,毕竟不耐长跑,长走,体力不支之下,求爷爷一个人先跑。爷爷不肯,一定拉着一起跑。
奶奶年纪越大,这件事说得越多,这仿佛是奶奶人生的另一个亮点:爷爷当时与她生死与共,宁可冒险也不愿离开她。
既然是亮点,说明了背景的黑暗。
之于后来,后来他们的房间里有兩张床,一张他的,一张她的。
奶奶的床是张单人棕绷床,头尾都是木板,乏善可陈。相比之下,爷爷的床是很好玩的玩具,可以挂帐子的铁架子床,两头各一排铁栏杆,我可以藏在扫得一尘不染的床下,可以把头伸进铁栏干里。我最后一次伸头进去,居然拔也拔不出来, 我肯定没有像YouTube里那个男孩整个身体穿过去,也没有扳断铁栏杆,不知怎的也退了出来。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搬离北门老家很久很久了。
我爸小时候他们就已经搬离了北塘,在崇安寺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这个时间点是我推算出来的,我爸在白水荡小学上学,如果犯了错,会给老师在嘴的周围画一个墨圈,他讲起来是开心的,童年趣事讲起来总是开心的,但也要求阴影部分面积。

时间点上我完全地凌乱了。他们又在上海静安生活过,一是爷爷也在上海的丽新纱厂工作,好像到解放才回的无锡, 二是奶奶和爸爸曾住在奶奶的弟弟家,在某一个傍晚,爸爸还走失了。那时找小孩的标准做法是敲光勺,他们出去敲光勺了。光勺,可能也叫广勺,大概是一种青铜的大勺,用木棒一敲,声音可以极远,小孩听到,知道大人在找,自己就不再野头野脑不着家了。他们不但敲了光勺,还派了人各处井里去看,怕孩子失脚落下去。
我这样东拉西扯,还是不得不回到无锡北塘 因为那里住着我的太婆,爷爷的母亲。
爷爷不是无锡本地人,生在苏北东台,这在我们家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籍贯一栏,一直填无锡,绝不填那个我从未踏足的苏北地方,爷爷从来不会将自己和东台联系起来,倒是对在上海的生活津津乐道。爷爷的无锡话,是正宗的无锡话。他每个月一次带我去北门看太婆。每次会经过第一百货商店旁边的副食品店,进去让我慢慢地挑选零食,无非是雪花山楂片,白糖杨梅,九制桃片种种小食。太婆说的是一口苏北话。因为骨折,终年躺在床上,脾气很不好,说话又大声,说到激动处拿着筷子使劲掷出去。爷爷每次带着奶奶煮的粥去,太婆也不吃,只是拿筷子搅,搅的稀稀的, 再带回来。我既听不懂她的话,她也不注意我。为了山楂片的缘故,我还是跟着每个月去一次看太婆。这个地方叫蔡墅巷,从崇安寺附近我家走去,先走中山路,上北塘街,过大洋桥,里面细细弯弯的小路完全不记得了。

因为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听说爷爷是怎样来到无锡上海,成为纱厂的高级职员的,所以先做一个猜想,爷爷在户籍本上的文化程度是高中,算是当时的凤凰男,先在当时最热门的纱厂找到工作,因为做事非常细致认真,成为技术员,他喜欢技术员这个称呼,后来爷爷的追悼会上,厂方称他为车间主任。又凌乱了。
太婆对奶奶很不好。那个时候,作为婆婆,为难一下媳妇,也不算啥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有些婆婆觉得这个是她熬出头的福利和报酬,就这样。所以家里男人看不到的地方,都是可以拿捏媳妇的好地方,除非这个媳妇更凶更泼。奶奶不是包子,但是也不能理直气壮,因为奶奶一直未能生育。

太婆是在我六岁的时候去世的。享年96岁。我参加了人生第一个葬礼。印像最深的是在豆腐饭宴席上吃到了芫荽,那么奇怪的味道!
骨灰落葬在山上,在路上我决定要拗一段细竹枝来玩,居然拗不动。太阳照射下,树叶草叶和蒲公英花都透着亮光。
回到家里,突兀地出现了一口棺材,几个精壮汉子将这口本来为太婆预备的棺材劈成了几条大木块。这些木材一直堆在厨房的门背后,想着哪天可能会用到,堆了二十年以后,迎来了拆迁。最是仓惶辞庙日,拆迁的故事,且听下下下回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8 收起 理由
双鱼妈妈 + 3 感谢分享
明河素月 + 20 感谢分享
superdigu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elershill 于 2016-5-29 16:57 编辑

我爸是收养的螟蛉子,这是我家又一个话题禁区,却又时时翻开来检视的血淋淋的伤口。
一路写下来时候,我已经被很多细节搞糊涂了。本來可以问问我爸,可是我理解他对童年的回忆决不仅仅是快乐,而是夹杂了罪恶感,不安全感和怨恨。
除非他自己愿意讲这个被人收养的经历, 我不忍心为一点写作的快乐,让他再在回忆中经历一次童年。
上面已经讲到我爷爷当年有着很不错的收入。爷爷的大哥是收旧货的,常常能收到败家子一钱不值二钱地卖出來古董。二哥已经被日本人害死了,留下一个遗腹子。小弟,就是那个扶床的小弟也长大成家了,生了许多的儿子。爷爷一个人,就养着这么一大家,再加上自己的母亲和媳妇。
奶奶的不生育,据说是初孕没有经验,娘死得早,婆婆没有事欺三分,早早地流出一个血块来,然后肚子里再没动静了。
这些大伯小叔越来越起劲地让爷爷奶奶看看他们家哪个儿子比较招人疼爱,我的太婆则最中意二伯公的遗腹子。
而我的爷爷这个时候在上海工作,带来的消息说是准备迎娶一位纱厂女工。
我的奶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领养了一个附近农村里一个漂亮健康的男婴。稍微长大了些,这个男孩就被奶娘带来见我的奶奶。
爸爸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奶奶热切地说:“来,叫我姆妈”。我不敢猜测爸爸的心理活动,想来哪怕他应命叫了,也是勉強和害怕的。
爷爷并沒有娶那位女工,原因是见到女工跟別的男工友在说笑。爷爷也沒有喜欢过爸爸,可能一天也沒有。
我们喜欢过年过节,爸爸却不喜欢。因为过节的时候,爷爷从上海回家了。对于一个不喜欢的孩子,却要认作自己的儿子,爷爷心里肯定纠结,又没有足够的亲子交流陪养感情,在无法解决自己的情绪和现实的时候,爷爷并沒有试图去喜欢我爸爸,反而更加表现出来苛责和冷漠。这种态度在我成长的时候也存在于他们父子关系中。
奶奶对爸爸始终是好的,冷心冷面的爸爸一直承认这点。
在我爸爸童年的很多时间里,奶奶,爸爸,还有二伯公的遗腹子的童养媳东玲,比我爸略大了几岁,住在崇安寺附近租的房子里。我爷爷是有钱也不肯买房的,就租在顾先生家的第一进,有两间卧室 一间中堂,还有厨房和不小的天井。房东住在第二进,后面还有一家金老师,后来又搬来一家一妻二夫,被好事的房东称为“大小老倌”,还有一家席先生,此外还有至少三户人家,记不得详细了。我家中堂是这群人家的的一个入口,还有另一个入口在另一条小巷了。如果要去井上呢,我们就要带上木桶,穿过顾先生和席先生合用的中堂,经过金老师和其他那些人家的门口,到后园的井里去打水。能洗的东西在井边直接洗了,要吃的水就滴滴答答地经过各家家门口和顾先生和席先生家的中堂提回来 倒在水缸里 用明矾沉淀。
爷爷不在家,家用是给足的,在别人家用柴的时候,我奶奶用的是白煤--原煤泛着亮光 近似于白了。
这间房子砖木结构,建于太平天国溃败的废墟上。两侧是对称的卧房,木地板,夏天洗得干净 可以把席子铺在上面睡觉,每间十八平方米。卧房上是阁楼,放着各种平时用不到的杂物,有老鼠,也有猫,更是猫产小猫的最佳所在。几乎所有的猫妈妈都选在阁楼上做窝。
中堂里是砖地,有八扇门,挡住大门,称为二门。只开西边的两扇,容人进出,其余六扇是永远关着的。门里是长台,八仙桌。本来应该像老照片里,两边是太师椅,长台上放着花瓶,插着鸡毛掸子。我家却不是,八仙桌周围和下面堆满了不知是什么的坛坛罐罐,用报纸挡着灰,文革的时候,报纸照例要剪裁掉伟大领袖的头像,才能放心使用。二门上挂着伟大领袖的像,太公太婆的铅笔素描遗像退居于侧面墙上,一个不显著的位置。另外一张八仙桌,靠墙放,是待客和吃饭的地方,靠墙的地方,堆着爷爷将看或已看的报纸。先是文汇报和参考消息,后来转订新民晚报和无锡日报。每天早上,奶奶就会端上一份在小钢精锅里烧得滚烫的牛奶鸡蛋,爷爷坐在高背藤椅中一边吃,一边看报纸。
这个就是一家之主的特权。其他的大人小孩,要么是泡饭咸菜,或者有时候,大饼油条。买油条,只需一只筷子,就可以拿一串回来。去买大饼油条的时候,总是要排队,排队的时候,大人就会说:好好念书啊 否则将来只好来烙油条啊!这种对小孩子的威胁看来流传已久,必将代代传承,直到地球灭亡。
那时候的牛奶是用玻璃瓶装好,巴士消毒完,每天凌晨由送奶车送到每个订户的牛奶箱里,同时取走订户隔夜放在里面的空瓶子。牛奶的瓶口有个圆的白色厚纸板盖,再有一张蜡纸盖住,最后用粘蜡的白线扎好。白的盖子上总是粘着奶油,舔盖子是我的一件美差。盖子收集起来 由爷爷写上大字,教我认字,这就是我们的启蒙。有次有客人来访,看到4岁的妹妹居然在看报纸,吃了一惊,写了几个字,让她认一认,果然丝毫不差。这就要归功于爷爷的牛奶瓶盖认字法。
爷爷籐椅的背后,是我父母和孩子们的臥室,门框上钉着一只分三个叉的铝制毛巾架,当我的身高能够到毛巾架的时候,我产生了要试试毛巾架能不能挂得我的体重的念头。于是我试了试,筷子粗的铝竿顿时齐根而断。闯了祸了的恐惧感立即抓住了我, 意外地,我对财物的毀坏沒有受到追究。
门框的另一边,挂着兩大杀器:大棒槌和小棒槌。它们原來的用途是在河边洗衣石上敲敲打打洗衣服床单,隨着无锡湿地地貌的人工改变,已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成为惩罚顽皮闯祸的利器和威懾像征。我们家里上演过不只一次,父亲打小孩屁股,小孩鬼哭狼嚎,大声讨饶,奶奶在旁边叫,不可以打了,小孩大了不可以打了。为什么被打,现在完全不可考,可见教训并沒有往心里去,而平常的日子,像是一幅幅图画,好好地在内存记忆里。
中堂,即起坐间,朝南是一个天井,又叫明堂。由六扇落地长窗分开。落地长窗的玻璃并沒有用玻璃泥,而是用两根木签固定在窗框里,所以起风的时候,玻璃哗哗地响,阁楼上的积尘簌簌落落,像胡椒粉一样落在起座间里。
爷爷奶奶的卧室和爸爸妈妈的卧室是东西相对的。爷爷的房间门框上是一只拉线收音机,只有一个电台,那就是无锡人民广播电台。
天气预报是最受欢迎的节目,然后我追了一阵子单田芳。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早睡,省电,也沒有电视,我做功课看书,一灯独明,听到广播里悦耳的女声:无锡人民广播电台,现在请听最后一曲-----二泉映月,这是已经九点钟了,只觉得万籁俱寂。到厨下取热水洗漱,准备上床,见天井里明月如霜,立刻心情大好。
广播旁边是放草焐窠的凳子,脸盆架,然后是一架匈牙利的自行车。
起坐间的顶上,架着十根晒衣的竹杆,挂着几架竹刺。就是竹子的枝并不除尽, 每节上留两只十几公分的枝叉,正好用来晾小件衣物。
这起座间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虽然毫无意义,但是一旦开始回忆,我就沉浸其中,仿佛魂不在身。我完全能够理解「射雕英雄传」里包惜弱把牛家村旧居的一砖一瓦搬到王宫里的举动,我对自己的故居,里面的一物一木都怀有同样的attachment.
当然故居没有了。连钱钟书的故居也拖拉几年以后保不住, 何况我们这些小市民的。连拆迁钱氏故居的中医院,也被拆迁了,从后西溪搬去不知哪里去了。这拆迁,简直是一个食物链。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35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20 感谢分享
hlcho + 2 感谢分享
zyfox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5-26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5-26 2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kyx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kyx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着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5-26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挺好看的

很多事其实我们都不知道

发表于 2016-5-26 22: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阿庆嫂实在是棒,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发表于 2016-5-26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lily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lily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平凡如你我的大多数人很多时候感叹自己不济的命运:遇人不淑
感叹自己没用遇上贵人

只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力量成为他人的贵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onehill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26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y-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y-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5-26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期待后文

发表于 2016-5-26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yzy-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yzy-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怕嫁错郎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小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小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杨绛先生本来就是新时代的女性,爸爸是大律师,司法厅长,她有很多的选择余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elershill 于 2016-5-26 22:18 编辑
aulilyluo 发表于 2016-5-26 21:52
平凡如你我的大多数人很多时候感叹自己不济的命运:遇人不淑
感叹自己没用遇上贵人


我的祖母和外祖母都是平凡的女子,都出生在无锡北塘沿河,一个是小商家,一个是大米行, 嫁到不一样的家庭,遇到不同的丈夫和婆婆,见识不同,际遇不同,得到的是不一样的人生。那个时候,嫁人是盲嫁,哪里有更改的机会?
先要剧透,我爷爷对我是很好很好的,是个正派而且努力的人,我觉得他也不容易。

发表于 2016-5-26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lily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lily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eelershill 发表于 2016-5-26 22:14
我的祖母和外祖母都是平凡的女子,都出生在无锡北塘沿河,一个是小商家,一个是大米行, 嫁到不一样的家 ...

如你所言。绝大多数人命运是周边的人给的。极少数人自己创造,还能改变其他人的命运。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你我等大多数都能做到的就是:龙生龙,老鼠儿子能打洞。而我钦佩的是自己成为改变的力量。

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onehill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fo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fo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日常叫你祖母就叫“祖母”吗?叫外祖母也是“外祖母”吗?不叫“奶奶” “姥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5-26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eelers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eelers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eelershill 于 2016-5-26 22:45 编辑
ofof 发表于 2016-5-26 22:25
你日常叫你祖母就叫“祖母”吗?叫外祖母也是“外祖母”吗?不叫“奶奶” “姥姥”? ...


叫亲娘,舅婆。
我以前的语文老师对别人说到师母时说:我内子如何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ofof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27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pmunk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pmunk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看!请继续

发表于 2016-5-27 1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叫 亲娘。
真亲切。

发表于 2016-5-27 1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柚子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柚子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后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5-27 12: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nang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nang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od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6-5-27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预感到是好故事,等楼主更新。

发表于 2016-5-27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0056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0056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更新

发表于 2016-5-27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爷爷也是那年出生。属猪。猪辛亥年。

发表于 2016-5-27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o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o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nks for shar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5-27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亲切的故事,喜欢!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5-27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

发表于 2016-5-27 1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n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n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

发表于 2016-5-27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hen02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hen02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一代人绝大多数的命运最后都是一样的,尤其是49年之后的生活轨迹基本都是一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大环境所致,除非极少数的人有很好的资源可能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