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懒人挖池塘,达到自然生态平衡的经验和教训,大量图片,全文编辑到一楼了 (2013-9-19) 追风侠 · Xtrail 倒车雷达 DIY (2013-12-24) training
· 初次生意总结 (2007-7-7) leon · 大熊猫基地半日游~~ (2008-1-13) 飞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jliang

网球:如果是4.0的,放马过来,3.5可以接受,3.0的暂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部分的球是在球下落时作出截击的
稳定的手腕,保持拍面角度不变
最好瞄准的是边线一个区域,而不是边线本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17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brend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brend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字好像不够形象,楼主有视频么?

发表于 2010-8-17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这里看看,有图有视频。

发表于 2010-8-17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0-8-17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rryuph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rryuph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8-16 12:16 发表
235楼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有点感觉,是不是击球时,小臂有加速挥动,以胳膊肘为中心像雨刷一样转动。

发表于 2010-8-18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urryuphw 于 2010-8-17 21:22 发表


有点感觉,是不是击球时,小臂有加速挥动,以胳膊肘为中心像雨刷一样转动。

可以这样说吧。要如上文所说的,形成盒子。注意小臂内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22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8-11 16:30 发表

把这个比较老的回帖翻出来,是因为确实如SPARKJ说的,小臂内旋在发球里是异常重要的。事实上就算抛弃腿部和身体的力量,仅仅用小臂内旋去发球就可以拥有很好的发球。但小臂内旋对于很多业余球员来说是不好理解的。如果只 ...

很多业余选手(包括以前的我)从电视里看慢动作,看到职业球员发球击完球后的收拍或叫作随挥,都以为他们击球后的小臂是外旋的,尤其是把拍收在腹部那个动作。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一定是内旋的。只是一来我们业余球员对小臂内旋知道的不太多,二来是他们的发球击球时的动作实在是太快太快了,只能用超级慢镜才能看清楚。其实这个发球的小臂内旋和雨刷式随挥的小臂内旋是一码事。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23 22:51 编辑 ]

发表于 2010-8-23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大“L”结构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8-12 11:41 发表
小臂内旋是从形成大“L”结构开始的(大“L”结构以后会说到),小臂内旋从开始到结束(发球随挥)拍面是翻转了180度的。

如果你经过很多的发球练习仍然对自己的发球不满意,最有可能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良好的手臂内旋动作. 良好的手臂内旋动作要建立在正确的手臂结构上,就是所谓的大”L”结构.

发表于 2010-8-23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击球前的一瞬间,手臂几乎完全伸直,拍柄朝向球场前方,球拍边框几乎垂直于地面,拍面指向场地侧方,手臂与球拍形成了一个大”L”结构.从大”L”结构开始,你才能进行手臂(包括手腕)的内旋,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大”L”结构可以让你最大限度的进行手臂和手腕的内旋,产生最大的击球力量.这就是大“L”结构。

发表于 2010-8-23 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补充:在进行高压击球时,你经常只需要进入大”L”结构,然后手臂内旋,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击球效果.

发表于 2010-8-27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几天没更新了,有没有人提议下一个话题应该讲什么呢?有人提问题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29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cturn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cturn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讲讲削球和放小球吧

发表于 2010-8-29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放小球我个人觉得对手感和拍面控制要求很高,我指的是贴网很近的小球,其次动作越隐蔽越好。正手放小球的假动作做得越好,即使不是很贴网,成功率也会很高。
削球还是有理论支持的,以后再详细讲。

发表于 2010-8-30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atch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atch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何读对手发球?

发表于 2010-8-30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一个很高级的问题,如果这里有接发高手愿意帮助的话,请你们也帮忙回答一下吧。业余水平的选手,能做到读懂对手发球的,可以肯定地说是业余中的高手了,很多业余选手连“读懂发球”这几个字都不知道。这样的选手对整场比赛的阅读能力也不会差到那里。

发表于 2010-8-30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个人意见:
要读懂对手的发球,首先要自己的也懂得发球基本的东西,如果自己不懂发球的话,对方做出的动作你也不知道对方要发怎样的球。
其次要看对方的抛球,平击一般抛的比较前,上旋抛得偏左靠后,侧旋抛得靠右。
再次,看对手站位,一般对手发球的路线和左肩的方向是一致的。
最后,就是看出手瞬间,之后靠你自己的反应去判断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0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是新对手,可以用刚开始的两个发球局去熟悉对手的发球。随着比赛的进程,你会对对手的发球越来越熟悉,接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的多。如果你是发球方的话,你也知道不断变化的发球比起一味一发平击有效,所以另外一条就是注意对方发球的变化规律。
一般发球高手选择发T点也就是内角和外角为多。这也是一个判断的依据。

发表于 2010-8-30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Nocturn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cturn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业余网球手的发球一般没有强到要去读才能接到吧。大部分业余球手的发球是刁却不准,快却不稳,旋却不狠。你的对手不会发球已经到了刁,快,旋,准,稳,狠都具备了吧。
No Pain No Gain

发表于 2010-8-30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atch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atch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部分发球没有那么强,但是很好奇职业选手是如何读发球的。

以前见过一个北京业余第一的,打的确实很好,发球很厉害

发表于 2010-8-30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刁,快,旋,准,稳,狠"某些职业选手都不能满足所有条件呀!

发表于 2010-8-30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patche 于 2010-8-30 13:20 发表
大部分发球没有那么强,但是很好奇职业选手是如何读发球的。

以前见过一个北京业余第一的,打的确实很好,发球很厉害

我不是职业选手,不知道职业选手怎么做。但当你天天和网球打交道,每天训练上7、8个小时,那还不知道怎样去读对手的发球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1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patche 于 2010-8-30 13:20 发表
大部分发球没有那么强,但是很好奇职业选手是如何读发球的。

以前见过一个北京业余第一的,打的确实很好,发球很厉害

你有没有问过他花了多少时间在练习发球上呢?我是那种相信勤奋多过天才的人。

发表于 2010-9-1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忽然想起一个练和测球感、手感的方法:
用拍颈边框颠球,看能连续颠多少次!自己测一下吧。以前少打球时,3-4次就掉下来了。现在打多了,可以颠到10次或以上。

发表于 2010-9-3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不说网球技术,说篮球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凌晨5点起来看了中国对TURKEY的小组最后一场,看到中国都是替补上阵。
早上打开新浪才知道发生什么事。中国队居然以小组第四出线了,而且是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的事情。
http://sports.sina.com.cn/cba/2010-09-02/22485181650.shtml
如果有同样喜欢篮球的网球球友,我们在这一起祝贺吧。

发表于 2010-9-3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9月2日,在男篮世锦赛第六天的比赛中,科特迪瓦以88比79战胜了波多黎各队,尽管中国男篮同土耳其的比赛还没开始,但即使中国队以任何比分输给土耳其,都将出现中国队、科特迪瓦和波多黎各三队之间胜负关系均为1胜4负的情况,在计算得失分率后中国男篮占有优势,已经提前从小组中出线!

  根据国际篮联世锦赛的小组出线规则,如果两支球队积分相同,那么先比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如果三支球队积分相同,考虑到有可能形成连环套的局面,所以就不比胜负关系,而是比较这三支球队之间的得失分比率。

  ●三支球队相互间的得失分率

  球队     得分 失分 得失分率

  中国     159  157  1.0127

  科特迪瓦 161  162  0.9938

  波多黎各 163  164  0.9939

  ●三支球队胜负关系

  中    国 83-73 科特迪瓦

  波多黎各 84-76 中    国

  波多黎各 79-88 科特迪瓦

  在四年前的日本男篮世锦赛上,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绝杀斯洛文尼亚之后,中国、波多黎各以及斯洛文尼亚都是两胜,最终这三支球队比较相互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斯洛文尼亚是1.0438,中国队是0.9880,波多黎各是0.9718。最终中国队在小组赛输给波多黎各的情况下挤掉对手出线。

发表于 2010-9-3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6强对立陶宛,只能拼命了。赢了固然是惊喜,输了也支持中国男篮。
我现在真有点后悔以前小的时候花了太多时间在足球上,好在后来改打网球了。要是踢足球的时候改打篮球多好呀!现在只懂看,不会打。一些基本战术知道一些,技术上除了投篮的手型知道一点,其余的都不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6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ZT]走出网球误区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接触网球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或思想,因为大部分我们接触的人都不是非常专业,所以我们会不知不觉走进了某个误区,直接导致我们对网球的理解产生偏差,然后技术得不到提高。我们迷失了道路和方向。现在,是我们走出来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10-9-6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有和高手打球才有可能进步
无论你是何种级别的选手,你也许在为身边没有比你高的高手而犯愁,或为天天能和高手打球而沾沾自喜。不必发愁也不要过于高兴,凡事都是有得必有失。当然,在和比你水平高的选手打的时候,你会感觉能打出很多平常和别人打时打不出来的漂亮球,球的来回增多,人通常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一句话,爽!!!
且慢!我们来看一下和高手打的副作用。首先,经常和高手打球以后,你会把球打得越来越快,慢慢的你就会和高手打的一样快。可你其实并没有打这么快的水平,你不过是已经跟上了高手的节奏。如果你这时参加比赛你就会发现,你在和打慢球的“低手”比赛,会更加的不适应,因为在业余比赛中一般是谁不失误谁胜利,你如果象你和高手打时那么打,你必败无疑。第二,如果你只和高手比赛,那结果就会更糟糕,因为屡战屡败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你失去应有的信心,换句话说,你只学会了怎么输球。第三,你再也不指望有所进步,因为你发现你全是缺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加以改进。
和高手比赛是为了发现自己和高手的差距,然后最好回去建立目标(参看心理诊所),缩短距离。一般来说,你在和高手比赛的同时,最好也找一些低手或水平相当的对手比赛,把你的胜率保持在50%以上是最好了。
同样,没有高手在身边也同样可以进步,只要你有明确的目标,认识到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就能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发表于 2010-9-6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球打的越快越好
这对于大部分的爱好者来说,可以说是误区,为什么说是大部分呢?因为这对于有志于成为职业选手的青少年选手来说是个例外。
通常你是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这一种境地的。你在平常练习的时候,球打的飞快,比赛了你当然也是一如平常,然而,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如果能打慢一点你反而会赢的快一点,多一点。于是你打慢一点,可是你的“良心”(也可以说是你的内心里)却说,你不应该打这么慢,你的对手会看不起你的;或者你的观战的朋友说你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吧!于是,你又打的飞快,很快你就发现你是比赛的第二名,你对自己说,我如果能打的更快,就一定能赢!!!
下面的事,我就不用多说了,你在以后的比赛中一会快,一会慢,心理充满了矛盾和自责,你慢慢发现你难以自拔,你不知道你到底是该快还是该慢?你赢了球没人说你好,你输了球自己更难受。你是怎么了?
我们从网球的特点开始,网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运动项目,它要求相对低的强度,通俗点说是低的紧张度。它不象那些需要强强度,强爆发力的运动,如100米,举重,它需要你始终处于一种身体放松的状态,并且保持头脑清醒。
你在比赛中要做的是得分,通常业余选手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说过网球比赛比的是控制,你的目的现在的把球打过去,在界内,这样你就完成任务了。就和玩电脑战略游戏,你的任务是过关一样,如果你着迷于消灭所有的敌人,你就无意中增加了游戏难度,更糟的是你也许就完不成任务了。
那你为什么在平常能打的快,而比赛时却不能呢?
1. 平常练习时你会比较放松,没有输赢的顾虑。
2. 因为不用考虑击球质量,你很容易找到节奏。
3. 你的伙伴一般是你多年的球友,你们早就适应对方的球速了。
4. 最重要的是速度快的球,并不能真正反映你的技术水平,因为只要你象一块板一样就可以把球回过去。
5. 你没有丢面子的顾虑。
如何认识球速这个问题?首先你必须从控制的角度来练习。在你能控制住能连续稳定的击球的情况下再考虑提高球速,那时说明你的技术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所以你下面的问题是提高球速,也就是提高水平的时候了。其次,你在比赛中要注意对手的特点来使用你的球速,通常那种打慢球的对手也是最讨厌慢球的,你就必须对疹下药。最后就是你的心理上必须更成熟,真正的高手是能快则快能慢则慢的。

发表于 2010-9-6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模仿高手动作的误区
无论你学什么,你一开始一定是在模仿,一般来说你模仿的对象应该是你认为球打的好的身边的高手,再一个就是电视里和杂志里的你的偶像。
而在球场上,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个有着和桑普拉斯一模一样发球引拍动作的人却会发出“棉花球”,也许更糟,球都发不过网。那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这位朋友陷入了又一个常见的模仿的误区。
实现我们先注意一下我们是怎么模仿的。当我们在看图片或慢镜头的画面时,我们常常被网坛顶尖高手的潇洒自如的动作所吸引,举个例子:我们看桑普拉斯的截击的慢镜头,就会看到他从容的把球拍从高处使劲往慢慢飞来的球切下去,把球送到对方鞭长莫及的地方,完成一次精彩的截击得分。
可当我们到球场上试着用留在脑子里的动作:把球拍先拉到身后高处往来球切去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就切不到球,因为来的球太快了,或会经常的截击下网出界。事实上我们在犯着截击的大忌:动作幅度过大;去切球而不是理论上的用拍面去撞击来球;和用力过猛。
那我们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呢?模仿。通常在电视的慢镜里出现的清楚优美的击球,只是选手在打最容易得分的慢球时的镜头,而我们面对的来球大部分是并不容易的球,所以你模仿的对象错了,如果你注意观察,其实大部分的桑普拉斯得分的截击球都是在很快的时间里靠着他的反应,把球挡到对方场地的死角得分,或迫使对方在很紧急的情况下犯错得分。
再仔细一点,你还能发现他的截击得分的球几乎每一个都不一样,但他们的道理是一样的,把球挡过去,而慢镜头里的动作是因为球比较慢所以他必须用力地送到某处,也就是说把挡的放大就成为了送.
所以我们在学球时,特别是模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你模仿的对象,它是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它发生的道理是什么,仔细地考虑这些问题,你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更好的理解网球,享受网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