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cathy01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y01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高我的爱与你想的不同》细雨
首先,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独立的、能成为下一代优秀父母的孩子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方法;而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只要做到以下四点中的一个就足够了:
1、包办; 2、指导;3、指责;4、冷漠
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两个极端的做法是怎么把溺爱与冷漠演变成灾难的。
1、包办式家长:怕孩子做不好、导致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给自己添麻烦。这种极致的爱导致孩子极度地不自信、依赖,没有实践的机会,也没有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样的孩子爱告状、爱哭闹,容易索取无度。当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憎恨、逼迫爱自己的人,不惜代价地满足自己的欲壑难填。
这样的孩子是因为家长不把生活的中心放在自己的身上、放在爱人的身上,而是全然放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家长只能培养出一个无能的、没有同理心的、爱哭闹诉求的冤家。
2、指导型家长:家长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很成功的社会经验、很强烈的是非观,于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极其强烈的期许。可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与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标准答案,他们会鼓励孩子去尝试与自我解决问题,然后再否定孩子做出的一些尝试与行为,并拿出自己的方案命令孩子去照做。
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但要求孩子长成自己心目中自己渴望的样子、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自我克隆人。他们不理会也不理解孩子是一个拥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格,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在极力地把孩子培养成傀儡,然后把自我放入这个年轻的躯壳中,用孩子的躯体再经历一次人生。
这样的孩子无法展开自我人格,无法按照自我意愿去思考与行动,被不断地指正,慢慢地也就不想有自己的第一想法,而是开始依赖最终命令,只负责行动。这是多数妈宝被强势的母亲培养的过程。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家庭、培育自己的后代。强势母亲会为了避免家庭内部意见的不统一,而刻意地去疏远丈夫、压制丈夫,让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只听自己的。
同样的手段会用在将来的儿媳身上,最终很欣慰地拆散孩子的婚姻,然后说:“你看,当初我就反对,你就是不听。”
进而开始把自我意志的魔爪伸向第三代更年轻的肉身,好完成意志的夺舍,制造更年轻版本的自己。在“看护”小孙子的时候与孩子争夺话语权、塑造权。如果孩子不放权就哭闹、愤恨,骂孩子不知感恩、没有良心。
3、指责型家长:这一类的家长,自己在人生与社会中都属于中下层,一生中留下无数遗憾,但自己绝对不努力改变自己——“那太累了,自己太无力了,这些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我无力抗争。”但却要求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要努力,要上进,要不断进取,要优于别人家的孩子,最后要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
可是这样的家长自己没有见识,更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智慧的程度仅限于比较与责骂,提不出可行性方案,也无法以身作则地树立可供孩子模仿的榜样;自己的圈子里更都是同类的家长,志同道合地相互激励着彼此,相互比拼着成就,相互传授着损招。
指责型家长因为自身在社会中处于中下游的位置,经常被自己的上级骂,被左右的同事算计,被后辈追赶碾压,危机意识强烈,并且心理平衡稳定性较差。最终这些情绪都会找个借口转移与宣泄在自己孩子身上,把对自己的不满转嫁给孩子——“不要骄傲,还不够好,不够努力,不要冒头。”
这些社会中的爪牙培养出来的孩子也都是体制下的鹰犬,自尊早就碎成了渣渣,被责骂惯了,不敢反驳,自我价值认知低下。
4、冷漠型家长:生孩子是为了不被别人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是为了维系摇摇欲坠的婚姻关系;是为了拿到感情的入场券;是因为再不生年龄就大了,对自己会有危险;是因为生得晚了自己的身材会走样……
对于这类家长,孩子只是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道具。这个管自己叫妈的小东西,饿不死就行了。哺乳不到三个月就烦了,或者干脆就让孩子吃奶粉,别让自己的乳房失去了造型。看护孩子雇佣别的女性代劳,让两边的妈妈去轮流抚养。自己只是象征性地成为一个送点儿礼物、拍点儿照片的背景妈妈。
这样的家长也对孩子是有要求的:不能给自己丢脸,不能让自己在晒幸福的时候被别人打脸。她要求炫耀的资本,但自己却懒得去培育自己的后代,习惯用钱砸或直接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