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漫漫澳洲管理路 (2005-11-11) Jackyangman · 拉开私校的面纱--给想送孩子去私校的家长参考 - 完结篇228, 243, 244楼 (2013-10-14) jhjhjhjhjh
· New Zealand新西兰南岛 - 信息汇总和碎碎念 (2015-5-9) leonjoho · DIY 之重铺草坪 --434 Nov 2020 更新 (2016-11-28) eric_g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最爱是古典

[人生百味] 我劝老婆不要辞职过来,请大家拍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0 2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换一下思维,我觉的我们很多移民其实在国内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工作,挣得没有澳洲高的工资,各种原因出了国,就非要与国内的百万富翁精英比,与国内混的好的同学比。能出国是有能力,但也没什么,说白了,年轻点,英语好点,都能出来,并不难,比考大学简单多了,也不算什么大才能,怎么出来转一圈就要与那些传说中的人比,否则就不甘心,郁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10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zz 发表于 2012-10-10 21:08
转换一下思维,我觉的我们很多移民其实在国内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工作,挣得没有澳洲高的工资,各 ...

很赞同

发表于 2012-10-11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退休金这么低啊?

发表于 2012-10-11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rfers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rfers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人的,哪都好。有家累的,随大流

发表于 2012-10-12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不觉得太对不起中国人吗?你的中文太差了!”上周在北京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这样批评我。其实,这个司机态度很友好,但我还是无语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吗?师傅,难道您认为,凡是长得像中国人的人都必须会说流利的中文吗?凡是白人就一定讲英文吗?
   作为一个第二代澳大利亚华人,在中国留学的这一年,我不断跟各种各样的中国人进行这样有趣的对话:
  “你回国了!很好,你可以看一看祖国发展得怎么样!”
   我回国了吗?如果我从没有来过中国,我可以“回国”吗?
  “澳大利亚人对咱们华人怎么样?”
   澳大利亚人就不包括华人吗?如果我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澳大利亚,难道我还不是澳大利亚人吗?
   身份认同危机
   不能只怪中国吧。所谓的身份认同危机很久以前就在我身上出现过。
   不久之前,我妈妈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问过她:“妈妈,我为什么不像我的朋友和同学一样?为什么没有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小学六年级时,因为语法考试考得不好,我们班的老师竟然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直接跟我说:“淑琳,因为你来自华人的家,你永远学不会最标准的英语。”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觉得多么不公平:我爷爷三十年代从福建迁到马来西亚,爸爸妈妈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我爸爸的方言是福州话、妈妈的方言是潮州话,因为难以用方言交流我们在家里都说英语。对我而言,英语就是我的母语。我之所以招致老师的偏见,是因为我有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而且,我是这个班里唯一的华裔。
   来中国以前,我一直把那些事深藏在心里。但在中国认识来自各国的华裔后,我常有机会与他们聊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一天,一位阿根廷籍华裔朋友跟我说,她在阿根廷上幼儿园时,老师会把她的玩具偷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
   她的妈妈很无奈,但又不会说西班牙语,只能把他们家开的快餐店里最好吃的盒饭送给那位老师。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没想到在我疯狂地学语法的同时,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一个和我一样的华裔女孩也在承受着相似的痛苦。
   中国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它吸引众多华裔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裔“回”到了中国。但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身边绝大部分华裔来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答案。对很多华裔而言,他们希望这些由成长,由金黄色头发的同学、语法考试、幼儿园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在这里得到解答。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因为有一张华人的面孔,我以为来到中国之后,可以很快解决所谓的身份认同问题。然而,结果恰恰相反。2007年,为了找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我在北京四处奔波。三十几个面试之后,我放弃了,毫无选择之下去了湖南农村教书。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刚刚高中毕业,一点经验也没有,也难怪没有人想录用我。但是,我的很多华裔朋友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我们都明白这其中的“规则”:不管这种对“纯正”的外教的期许来源于学生、家长还是学校自身,对很多学校而言,招聘外教时,肤色比教学能力更重要。他们更愿意录用一个母语是英语、但没有华人面孔的外国人。
   在旧金山长大的华裔任丽娜说:“在理论上,如果想在中国找实习,会说中文的华裔应该占优势。但是我认识几个华裔朋友,因为他们的面孔,不但没有这个优势,反而跟不太会中文的非华裔比处于劣势。”
   她也提到,在中国的外国人杂志上可以看到专门招聘白人职员的广告。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让一张白人的面孔出现在公司网站上、让这个白人陪他们去开会,显得公司地位高。我有一位白人朋友从一个中国教育机构辞职,因为被录用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大部分的工作不是管理,而是一个“performing monkey”(被耍的猴子)。
   不仅是工作,就连娱乐放松时,这张华人的面孔也给我们带来过不愉快的经历。一个来自美国华盛顿的华裔何志荣告诉我,某天晚上跟几个白人朋友到三里屯MIX夜店玩的时候,他成了唯一需要买门票的人。
   遭遇过类似情况的不只何志荣一个。今年,澳大利亚籍华裔谭若思去北京一家叫Latte的夜店时,门卫让五个澳大利亚籍白人直接走进夜店里,却让他出示身份证。
  “我没有身份证,我不是中国人。”
   门卫一再坚持道: “给我看你的身份证。”
   最后,六个澳大利亚人选择去了另一个地方。又过了几个星期,因为北京清理“三非”外国人的一百天行动,警察让谭若思出示他的护照。这次,他的待遇就和他五个白人朋友一模一样了。谭若思说:“说白了,作为一个华人,我太外国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华裔陶钧说,某次他在三里屯打车,可是路边的司机却拒绝搭载他。直到他硬是打开车门,与司机攀谈之后说明自己是澳大利亚华裔,司机才说:“哦,我以为你是鬼子。我不拉鬼子。”
   我是百分之百的澳大利亚人,也是百分之百的华人
   愿意来中国的华裔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有的华裔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打死我也不会去中国”!我的一位澳大利亚华裔阿姨就受不了春节。我认识的一个华裔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于是她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戴蓝色的眼镜。
   我以前的中文老师跟我说,她不敢让华裔学生通过唱典型的中文歌来学习中文,比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和《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曾经有学生对此极其抵触:“我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让我唱这样的歌?”。
   相反,非华裔的学生唱这些歌却一点问题也没有。我认为,凡是华裔都多少有一点对身份认同的怀疑,只不过每个人的“度”不一样,而且每个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临这个问题。
   任丽娜说:“我从小就在旧金山跟很多华裔一起长大了,所以我来中国之后才开始考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现象有意思,到我所谓的祖国才开始感觉到这方面的矛盾。”
   到中国以后,我和我的华裔朋友们会半夜三更聚在一个宿舍里,聊各种各样关于身份认同的话题。一次,不知怎么聊到了“如果有一种把华人变成白人的药,你会不会吃”。有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肯定会”,有的人说“绝对不会”,有的人很犹豫地表示“不知道”。看伦敦奥运(专题)会时,我们也会讨论该给中国队加油还是给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队加油,或者如果中国和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对垒怎么办。
   陶钧说:“作为一个华裔,你的身份是一把双刃剑,你需要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用它因为每个情况不一样。有时我会夸张我的‘老外口音’,有时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会回答说‘澳洲人,中国心。’”
  华人是谁?
   八月中旬,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召开了第二届“文化中国”年度论坛。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和“晨兴文化中国”的创立人杜维明老师说:“‘文化中国’的目的是给中国人、华人和对文化中国有兴趣的外国人一个平台。为‘中国人’‘华人’‘外国人’这三个群体提供丰富的交流契机。”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在外国留学的华侨、来自香港、台湾的华人。我,这个来自澳洲的华裔也在其中。
   会议上,两个香港大学的本科生给大家做了关于香港的爱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内容包括香港人为什么担心改革,什么样的教育可以避免造成洗脑,香港人觉得自己是中国人、香港人还是华人。
   演讲结束后,一些大陆学生开始激烈地提问:“既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为什么还不接受中国的教育制度?你为什么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会洗我们的脑?你的意思是我被洗脑了吗?如果是这样子,那你也是,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多少被洗脑过!”虽然对部分看法保留意见,但是说实话,我非常享受那样的讨论。我希望来自更多国家的华裔能在将来拥有这样的平台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这些话题之中,包括对很多华人来说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你来说,华人这个身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其实,多年以前海外华人的社区中就已经有海外华人组成的协会,而且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为年轻华人创建的社会团体。旧金山的非政府组织“寻根之旅” (In Search of Roots)每年举办一次活动,让来自旧金山湾地区的十几个华裔研究他们家族的历史。上半年参与者在美国采访、搜集资料,暑假期间到中国展开寻根之旅,下半年则用于记录他们寻访到的家族历史。
   杜老师对我说:“追本溯源往往是一种解放。越多地了解你的过去,将越深地惠及你的现在和未来。无回忆则无自由。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自由就无从谈起。但随着社会日益走向多元,身份认同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血统和国家了。”
   无论如何,我在中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人山人海的地铁上,把MP3声音调大,让《我的中国心》的旋律冲击着我的耳膜。
   每当我在中国的白人朋友跟我说:“为什么在大部分情况下,华人的中国朋友远远多于白人的中国朋友?”我心里会想,是因为人天然怀有种族歧视吗?我觉得人类都想被接受、被认同,却常常陷入根深蒂固的偏见,走不出这个怪圈。
   每当出租车司机听我解释完复杂的家庭背景之后,云里雾里地问: “但是,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吧?”我会对自己说:算了,别继续解释了。
   每当我的中国朋友“政治不正确”地跟我说:“如果你是个白人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跟你成为那么好的朋友”,我心里的某个角落依然会充满荣幸。
   但是如果这样想,我会不会变成问题的一部分?
  黄淑琳(Sue-Lin Wong) 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实习生。
曳尾涂中

发表于 2012-10-14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10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10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rahbing 发表于 2012-9-28 11:55
首先:中国的犯罪率也不低吧。没有人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难道中国就没有孩子吸毒,同性恋,酗酒嘛?我初中 ...

赞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14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ho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ho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2-10-17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omasl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omasl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家人最好要在一起,要不,这样的家庭没有意义。

发表于 2012-10-17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zz 发表于 2012-10-10 20:08
转换一下思维,我觉的我们很多移民其实在国内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工作,挣得没有澳洲高的工资,各 ...

爱攀比,是通病
这些普通人出了国,按照汇率计算收入翻了6倍,开始轻飘飘,自然想要和原来比不过的人去比比。人之常情
赚钱比不过就比其他的,总之一定要找一点可以比过别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忽然一周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like hell

发表于 2012-10-17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ngmei88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ngmei88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移民是很辛苦

发表于 2012-10-17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sa6679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sa6679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ki2011 发表于 2012-9-28 12:17
雅思8分阿,这种人才也许真应该留在国内。

精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17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a08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a08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移民的辛苦和付出是难以想象的。

发表于 2012-10-17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sa6679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sa6679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

发表于 2012-10-17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day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day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发表于 2020-1-28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12年10月底回国,到现在已有7年多了,真快。这几天corona病毒,全世界都清净了,杭州和Perth一样安静

发表于 2020-1-28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回国后先在一个私立学校教书,现在在一个国际学校教书,十分怀念澳洲的气候,杭州现在十分湿冷,和我小时候很不一样,全球气候变暖绝对真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28 1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o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o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是不是怀念澳洲了,要不然翻旧帖干嘛

发表于 2020-1-28 1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怀念啦,1 气候干燥阳光足, 2 社会资源分配差距小  3 这个帖子的网友都比较文明,挺好的。  

发表于 2020-1-28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an9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an9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爱是古典 发表于 2020-1-28 20:06
当然怀念啦,1 气候干燥阳光足, 2 社会资源分配差距小  3 这个帖子的网友都比较文明,挺好的。   ...

偶然间看到,看了第一页,不由自主跳到最后一页。想看看到底做了怎样的选择。

发表于 2020-1-28 19: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ystalB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ystalB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爱是古典 发表于 2020-1-28 18:35
2012年10月底回国,到现在已有7年多了,真快。这几天corona病毒,全世界都清净了,杭州和Perth一样安静 ...

杭州也不错,很适合居住的一个城市

发表于 2020-1-28 1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itob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itob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杭州当然好啦,中国顶配城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28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爱是古典 发表于 2020-1-28 18:42
我回国后先在一个私立学校教书,现在在一个国际学校教书,十分怀念澳洲的气候,杭州现在十分湿冷,和我小时 ...

楼主回国后悔不?

发表于 2020-1-29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chx 发表于 2020-1-28 20:41
楼主回国后悔不?

我就是担心,从长期的角度,国家会不会出现动荡,毕竟不是三权分立的。其他都很好,我2009年到澳洲就意识到,很多澳洲人追求的有房有车的生活我在中国早已经实现了。我09到澳洲是以为澳洲是天堂。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20-1-30 0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密糖糖 于 2020-1-30 09:05 编辑

没研究过数据,不过我觉得澳洲比国内安全的多,哪怕是比上海这样应该是很安全的城市,澳洲人也友善很多,安全感来说,澳洲完胜。比如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澳洲人是很乐意帮助你的,但是中国人不是。在中国要随时提防被骗,被拐,被凌霸,被屈服。我接受过澳洲人很多次善意的帮助,很多时候其实不需要,不过那些善意是我感受到的。同样也体验过国内不愉快的经历。总的来说公民素质差很多。这是我的个人体验,或许其他人不一样。

从生活环境来说,在澳洲能住house,还没什么负担,在国内想面积大一点的公寓,哪怕靠着大马路的,也是负担很重,从个人的居住面积,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包括空气也是澳洲完胜上海,或许也可以说是完胜中国?

从小孩上学来说,那更是完胜,没有那么多规则,潜规则,想上哪个公立就上哪个公立。只要租或者买房子在学区内。

从个人发展来看,性别和年龄歧视没有中国那么严重,只要想学,都可以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在休闲方面,很多团体活动,基本都是自发,公益的;国内很难找到这样和陌生人一起的活动,有的话商业性也很强。国内是熟人社会,所以聚会基本只能和熟人一起。但是熟人就是是能说到一起,有素质的吗,很多时候恐怕都是虚与委蛇,交际都是一种负担。
澳洲海滩还有大多数公园不要门票,还有烧烤设备,对于休闲还是很重要的。

从尊严来说,澳洲有不满可以说,愿意的话可以成立自己的政党,对社会事务可以参与,而不是国内的高压,非赵家人即奴才设置。不管什么都不自由,而且不需赵家人,会有奴才就在旁边提醒威胁你不要乱说话,哪怕不是议论政治只是政府或者单位的劳命伤财或者其他一目了然的傻x行为。国民素质普遍不高,愚民太多。

从购物来说,很多人会说国内方便很多,但是我怎么觉得还是澳洲这里方便呢。。这里大超市,中国超市,菜市场少但是简单啊,花在购买必需品上的时间要少很多啊,而且水果蔬菜要新鲜很多。还不用担心缺斤少两,和小贩斗智斗勇。但是淘宝确实比ebay什么的用起来要方便很多,所以如果用淘宝的话要比国内多出货运费。

再说饭店,国内饭店多,不过每次吃的时候,心里总有担心,可能舆论的影响也有关系,总是在说怎么不干净。是啊,其实自己做的,谁又知道那些原料是怎样的呢,时有什么吃药的鱼等新闻,不过一般来说饭店对家庭的影响力比重应该不大吧。

人们不同的生活,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追求。所以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deserve的。所以不是想说服楼主哈,就是谈谈自己的感受。哪怕你不完美,但是还是说句i love you—Australia.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morelander + 4 我很赞同
summerberry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2-3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dahen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dahen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留在澳洲。你留下来,你觉得比再国内好的多的多,你就适合。如果你是以牺牲自己和家人来留下来,只为一个有点虚的目标,那没意思。

发表于 2020-2-6 17: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lution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lution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病了澳洲还可以有过床位,在国内就自求多福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2-6 1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除了社会动荡之外没有别的担心
说明不错

发表于 2020-2-6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不论在澳洲或者是中国,此心安处是吾家。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2-6 18: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ixw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ixw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密糖糖 发表于 2020-1-30 08:40
没研究过数据,不过我觉得澳洲比国内安全的多,哪怕是比上海这样应该是很安全的城市,澳洲人也友善很多,安 ...

你说的这些都是讲了澳洲好的方面,但是我非常赞同。不好的方面比如远离家人语言障碍,但是总体来说澳洲完胜,当然每个人感觉随着自己在这边职业发展成功与否收入高低有些不同。

发表于 2020-2-7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ystalB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ystalB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2-10-17 14:06
爱攀比,是通病
这些普通人出了国,按照汇率计算收入翻了6倍,开始轻飘飘,自然想要和原来比不过的人去比 ...

这个是看各人的吧,如果有谁问我工资收入,说实话,我是非常反感的。我有没有钱都和你无关,既不会问你借钱,也不会借钱给你。至于你有没有钱,我也没兴趣知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