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adige谈星之温暖美声-彭佳慧 (2008-8-31) adige · 音乐影视5月半月谈 --- 娱乐节目 非诚勿扰 (2010-5-2) bffbffbff
· 踏上养金毛的快乐之路 (2017-9-23) sandyben · 【AK小食堂】之晚餐(四) ~新鲜的食材那是极好的&新入的那些碗, 碟 (多图慎入), 做法添加中~ (2013-6-25) Agamemno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缓缓

[NSW] 融回中国文化,也有难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4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闲人看海 于 2021-11-24 22:58 编辑
CATHLEENLG 发表于 2021-10-29 22:03
西方文化的根基是自私自利(中性词),保护自我利益为先,然后是非我同类,奇异可诛,然后形成单一利益集团的 ...


我觉得“保持独立”比“自私自利”描述的更好一些。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我觉得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实现了。而往历史一里看,小人同而不和,太常见了,竟然现在仍然还是这出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1-25 05: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人看海 发表于 2021-11-24 22:41
像层主这样带着独立思考的阅读,肯定可以获得不少知识。

先秦以前的书大部分不存在了,真正的历史就很难 ...

对于这些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的观点是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要望文生义!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重点是落在了“直在其中矣”!孔子提倡的“直”不在于事发后的“大义灭亲”,而在于事发前的提醒和沟通,以及事发后的教育和更有效地处理。中国文化更讲究的是“情理”而不是“法理”,试问连父母子女都不顾的人心里真的能珍藏温情吗?
我也曾经就这个话题给孩子们讲过苏轼的一个故事:苏轼任官时,遇上一个案子,一个卖扇子的人赊账从布商那里拿了些丝绢做成扇子,想趁夏天卖出去赚些钱还了布商的帐自己也能留一下度过冬天。谁知那年夏天天气不热,扇子全部积压根本卖不出去,而布商的孩子正好生病,需要钱治病。怎么办呢?按法理,很简单,责任在扇子商,但即使依照法律判了,他也拿不出钱给布商治病。从法律上,判罚绝对简单,但搭进去的可能是两家人的命。苏轼并没有依据法律,简单断案。而是让扇子商把所有的扇子都拿来,在上面提诗作画,很快扇子销售一空,布商拿着钱去给孩子治病,扇子商也有了冬天的储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小水牛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1-25 08: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突然记起给我女儿看我们小时候的西游记,她指着猪八家说,妈妈,为什么这只猪不穿衣服啊….笑死我了..然后她命名猪八戒为裸体的猪.

发表于 2021-11-25 0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1-11-25 05:12
对于这些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的观点是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要望文生义!这句话的重点 ...


这样说的话,我只能期望,丢了羊的那家人,不需要卖羊换钱治病了。

如果我们读的是被删改过的《论语》,那就背离了孔子的本意; 如果他知道,应该也会很心痛。

发表于 2021-11-25 0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WEI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WEI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现代文化的精髓是对科学、真理和自由的探索。

发表于 2021-11-25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ish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ish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你儿子说的很好啊,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和娃同一阵线一起吐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1-25 1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21-10-28 06:25
这个楼盖得有点偏,所以,先来破一下题目:
关于融入或融回的问题,我是觉得,不管方向如何,首先要先把自 ...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少人拿这句安慰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ASD轻症患者,因此很难察觉social cu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1-11-25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0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0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a01234 于 2021-11-25 14:38 编辑

第一,去过地方多了,接触不同族群的人多了,就会发现,世界各国崇尚的基本价值观都差不多:诚实、守信、善良,不论何处都是值得尊重的。

总是误解其他族群,将其他族群想象得比较低劣或邪恶,主要是由于没有接触途径+有邪恶的人存在。这也是宗教总是容易产生极端分子的一个原因。

第二,楼主小孩遇到的问题,与融不融回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很简单的,就是认为自己有优越性,没有一个开放的思想。这里面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家长,是不是自己平时的言行影响了孩子。

不得不承认,自己年少时也有类似的举动。但是,走过的地方多了,接触的人群多了之后,发现,其实就是太封闭,狭隘了。我很能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他在中国见到的东西与澳洲不一样,天然想要维持一定的虚荣,体现出来就是一种排斥,其实是一种不开放的态度。后来,放松心态,其实能够更多地体会到不同的乐趣,另外,人也更加轻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rachel2046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1-11-25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01234 发表于 2021-11-25 12:52
第一,去过地方多了,接触不同族群的人多了,就会发现,世界各国崇尚的基本价值观都差不多:诚实、守信、善 ...

层主发言让本楼主深刻反思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a01234 + 2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以前也是一样,所以.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1-11-25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0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0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1-11-25 14:17
层主发言让本楼主深刻反思中

不好意思,被发现了

发表于 2021-11-28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y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y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三字经那段让我想起以前解释“惜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给孩子听, 本来是想大赞孟母如何牺牲奉献,结果孩子说“这个妈妈真是太可怕了,让人感到很stressful", 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1-28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b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b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啥难,天天看古装连续剧,只放民乐曲, 每周去庙拜佛,家里也摆个拜。禁说英语 挂满中国书画。日日看央视。ABC都可潜移墨化

发表于 2021-11-28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G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G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啥难,天天看古装连续剧,只放民乐曲, 每周去庙拜佛,家里也摆个拜。禁说英语 挂满中国书画。日日看央视。ABC都可潜移墨化"

“默化”?“墨化”?

发表于 2021-11-29 0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WEI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WEI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文,越早学越好.

发表于 2021-11-29 10: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eed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eed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的这些事不能算是文化。只能算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国内孩子也会质疑孔融让梨,国内孩子也会质疑导游不专业,也会觉得唱歌动作傻。但国内孩子被训练的知道应该怎么做。这些到不了文化的层次。
文化的不同更多体现在思想和价值观。

发表于 2021-12-1 1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o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o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wich 发表于 2021-10-27 19:41
水浒三国都算是历史小说
西游记有啥毛病 请赐教?

没读过原文吧?看看原文就明白了,很黄很暴力,不是儿童读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sadne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sadne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孔融要让梨,因为古代生产力低,物资不足,如果孩子们都激烈争抢,容易造成抢不过的弱小孩子饿肚子。 为了均衡分配家庭资源,所以用儒家思想教育孩子,要博爱。总体提高了孩子们的生存率。

换到物资充足的欧美,超市里随时能买到水果,自然也不用为了水果而闹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