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8-4-5 18:31 编辑
milkzhan 发表于 2018-4-5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我没有看到学校老师很负责任,这也是我对学校一摸黑的原因,当然可能老师还是负责的,只是我不知道,或者再负责,对我孩子也没起作用。2,学校没有增加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不知道学校的好成绩是怎么来的(极少华裔极少补习),可能有些孩子爱学习吧。本来想着好的学习氛围能带动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看来不靠谱。3,学校没能培养出我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我家孩子是属于外向,喜欢竞争的,去年还因为游泳时间太多不能参加学校活动而苦恼,今年连能参加的学校活动都不参加了。去年还想着拿house colour或sport colour,今年根本就不想了,说那些没用。也就是说,她对学校活动越来越不积极了。4,学生之间的攀比。她在家总说某某同学去美国或欧洲旅游,某某同学每个假期都出国旅游,某某同学穿的都是名牌,某某同学玩了哪些奢侈的娱乐活动。她现在越来越向往这种奢侈的生活。5,学校虽然很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没有看到学校给与孩子这方面的帮助。我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但是在学校的这种环境下,我没有看到她有很多进步,相反她是尽量逃避问题,到后来实在解决不了了,就装病或者做假以糊弄过去。6,对我孩子兴趣特长的支持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我也不太强求,因为大部分学校都是支持不够的。.
1, 这个无论你孩子留在该学校还是换学校,都没什么分别,不起作用去哪里都是不起作用. 先看运气能不能碰上负责任的老师,还要看这个老师是否跟你孩子有缘,她愿不愿意被老师带动. 2. 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能靠学校好成绩来增加的. 所以就算换学校也一样不靠谱. 3. 你孩子不是没有积极向上的性格,而是学校这种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激励她. 4. 攀比在哪个学校都有,看家长怎么引导. 5. 你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 可能需要你作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6. 这基本不是问题,因为你孩子这个程度,学校根本没能力支持. 你也说了大部分学校也没法支持.
综上所述, 其实主要问题不在学校,就算你给她换成公校,还是可能出现别的问题.
1.2.6. 跟换不换学校已经无关了,先看3. 这种机制对你孩子不起作用,那也没办法. 她没兴趣参加学校的活动,逼不来.只能静待转变的契机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今天没兴趣,明天可能兴趣又来了. 我孩子也是,四年级试过辩论,得到老师称赞,就很有兴趣.到了五年级参加辩论队选拔,第二轮失败了.今年六年级就完全不想再去尝试.我当然很想他去,但他非常抗拒,我觉得逼着去没什么意义. 谁都知道辩论,公众演讲都很重要,但不喜欢不擅长的孩子就是存在的,这也不是生活中必须的.家长只能在背后守候了.未来谁知道呢?所以你孩子今年没兴趣你不要急,就算中学都没兴趣又怎样?她游泳不也持之以恒,有兴趣了这么多年? 她不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不代表她堕落了,变坏了.也不代表这学校就不好了.
第4点,攀比这东西很微妙.我孩子从小到大,公校私校都去过,都遇到各种攀比.所以我觉得攀比跟什么学校没关系,是人的观念问题.以前很小,一二年级就有同学跟他炫耀压岁钱多,不是华人,是中东人哦,很搞笑吧?中东人跟我们一样也过农历新年的.后来到了私校,攀比项目更是五花八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有一段时间稍微有点嘲笑同学住unit的风气,他回来跟我们说,我说住什么房子有啥关系啊,不都是吃饭睡觉放松的地方,只要舒服温馨,什么房子都不是问题。四年级也有攀比谁的零用钱多、自吹自擂家里多有钱(我觉得很幼稚,像吹牛的),五年级的时候试过流行各种玩具、紧身裤、跑鞋,现在六年级更“高级”了,手机、智能手表,有些便宜、有些贵。我们这还是男校,虚荣心一点不比女孩子少。不过孩子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内心很单纯,他们不是要比较谁有钱就有面子,他们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好,也想拥有罢了。有时家长不要那么敏感一下子就想到攀比,就认为这个环境很负面。我们大人的世界不也充满攀比吗?比车比房子比工作比孩子。。。我的宗旨就是不要拿钱买游戏或者点数卡,其它任何东西,负担得起的都会同意买。有时大人出钱,有时我觉得不值得买,或者能预见买了回来很快就不会用了,变成浪费,我就让他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太贵的我就补贴五十一百,大头小孩自己出。这样多弄几次,他学到教训,用钱就会谨慎。我一般都不会说“我们家没那么多钱买这个”、“你买这个是浪费”、“钱留着可以买xxx”、“我们不能给谁谁比”之类的话。我认为孩子应该学会怎么好好花钱,包括贵些的东西质量好些、快速消耗品不需要追求名牌、买东西可以货比三家,这些消费理念都要家长抓住各种机会灌输的。另外,我不希望孩子从小到大内心充满了想得到又得不到的各种渴望,我希望他量力而为,但是学会节制,又能不断地感受到满足愿望的喜悦。这样他长大了,就不会流于追求物质。
你孩子向往出国游、羡慕名牌、羡慕奢侈,这些都是人追求幸福来源的本能,有这些想法很正常。不是她的错,也不是她同学或者学校做得不好带坏了她。关键是你们要如何引导她。要看到的是,出国的同学跟满身名牌的、去奢侈娱乐的同学也许并不是同一个人。不要强调我们家玩不起这些,而是跟她分析一下,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出国?那我们好好规划,别人每年出国,我们家两年一次、三年一次行吗?让她参与整个旅游的计划安排。最想得到名牌?要什么呢?包包、衣服、首饰?挑一件你最想要,用自己的零用钱加上大人的“赞助”,再通过其它名目补贴一些、奖励一些,在一年半载之内买下来。可能在她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主意或者失去了兴趣、转移了目标。就算买下了,她快乐的同时,有机会你跟她提一下光买一个名牌不够,还要再买什么配搭。让她不断有目标去努力,也希望渐渐让她懂得,名牌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勉强。
5.独立解决问题她不行,你们看看能不能帮她,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不要逃避,不要让她觉得解决不了很丢脸,再丢脸还有父母当自己的靠山嘛!人无完人,也许这就是她的弱点呢,别人可能小学六年级就能做好的事,她说不定高中毕业都做不好,那又如何?说不定她25岁就能独立解决了,在她还愿意依靠我们,我们也还有能力提供依靠的时候,让她好好依靠吧!这些都不是换个学校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纯靠区分公校私校、要不要给学费就能找到答案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