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 (2018-3-5) lingjoy · 参加九月美食活动---甜甜的爱心:“琥珀核桃仁” (2009-9-3) 无翼而飞
· 参加活动--三晚更新完毕,煎羊排,糖醋排骨,蚝油杂蔬,姜葱蛏子,响螺肉骨汤 (2010-7-13) chesecake · 宅妈新作-采花小盗 (2011-10-14) coolsunbo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2KMUM

痛定思痛,放弃Beecroft public school, 回到家们口的教会小学(填坑完毕,结束语在54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匿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匿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宁为鸡头,莫为牛后,支持LZ的决定

我小时候也是普通小学的,也不一样考进好中学好大学,然后移民出国。而且还好多好多死党,朋友。 每次回国都是一大堆朋友玩。
我LP就比较惨,好小学好大学,但是没什么朋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9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按我们那届的毕业通讯录,OC的孩子都去了各精英和名牌私校,少数非OC的亚洲学生也去了精英,公校的主要去PENNO。 其他小部分(大概20左右吧)去各私校,包括TARA, LORETO, TKS, KNOX等

另,本校进OC的,我们那时候是10人,据说是创记录的

发表于 2012-3-9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theexp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theexp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08 发表
作业并不多,可是成绩却很好,是说明老师教得好,还是家长素质高?

还有你说的那些课外活动都是在学校内就可以解决的嘛?

请Sam同学讲讲:)



这就是我疑惑的地方啊,又不好意思问那些Local 的家长,是不是每天花好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
课外活动都是要给钱钱的,都不是校内的,学校只是鼓励你去。
你小孩的朋友都去,难道你不去?(paopaobing(19))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nanr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9 01:12 PM 发表
按我们那届的毕业通讯录,OC的孩子都去了各精英和名牌私校,少数非OC的亚洲学生也去了精英,公校的主要去PENNO。 其他小部分(大概20左右吧)去各私校,包括TARA, LORETO, TKS, KNOX等

另,本校进OC的,我们那时候是10人,据说是创记录的


呵呵,D妈的意思是不是说,非OC班的孩子也不是很多人最后去私校的,大部分人还是就近的公校混。

不过看看就近的PENNO和CHELTENHAM,成绩确实在普通公立里面也都算拿得出手的。

发表于 2012-3-9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mtheexpert 于 2012-3-9 01:16 PM 发表



这就是我疑惑的地方啊,又不好意思问那些Local 的家长,是不是每天花好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
课外活动都是要给钱钱的,都不是校内的,学校只是鼓励你去。
你小孩的朋友都去,难道你不去?(paopaobing(19))


那就是说,还是要家长负责接送对不对?

可是除非周末,平时的兴趣班如果是放学以后,那接的时候不都是最堵车的时候啊?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9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nnanren 124#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NNO, CG, EPPING BOY. - all reasonably goo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theexp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theexp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19 发表


那就是说,还是要家长负责接送对不对?

可是除非周末,平时的兴趣班如果是放学以后,那接的时候不都是最堵车的时候啊?



总有一个人要作出牺牲的啦,所以大家请加分支持我这个好爸爸(paopaobing(19))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nanren + 3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mtheexpert 于 2012-3-9 01:27 PM 发表



总有一个人要作出牺牲的啦,所以大家请加分支持我这个好爸爸(paopaobing(19))


我妈一定会自告奋勇的担起这个重任的,哎,我真是太幸福了

发表于 2012-3-9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theexp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theexp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38 发表


我妈一定会自告奋勇的担起这个重任的,哎,我真是太幸福了



那老人家要学会开车啊,课外活动的地方都要开车的(paopaobing(78))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effjchen + 4 批评一下,平时跟我们还没有在网上说得多:D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mtheexpert 于 2012-3-9 01:40 PM 发表



那老人家要学会开车啊,课外活动的地方都要开车的(paopaobing(78))

这个,关于这个,我觉得我都可以写篇文章去老爸老妈版赞颂一下他们了。

若干年前,当他们决定要来澳洲跟我共患难后,就在国内开始学了。。。不容易啊,当时也都50好几的人了。

来了之后,更是不惧困难(这边的车开得多快啊),主动提出帮我们买菜,就为了多锻炼车技好为以后之用

我怎么报答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旋木 + 10 你真幸福!
chinara + 4 你爹妈太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oth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oth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51 发表

这个,关于这个,我觉得我都可以写篇文章去老爸老妈版赞颂一下他们了。

若干年前,当他们决定要来澳洲跟我共患难后,就在国内开始学了。。。不容易啊,当时也都50好几的人了。

来了之后,更是不惧困难(这边的车开得多快啊),主动提出帮我们买菜,就为了多锻炼车技好为以后之用

我怎么报答啊


一定要他们注意行车安全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nanren + 3 你要多休息!:)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lothmu 于 2012-3-9 01:55 PM 发表


一定要他们注意行车安全哈


他们开得不错的

而且基本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是一起行动,所以我还比较放心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lothmu + 3 你也保重身体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51 发表

这个,关于这个,我觉得我都可以写篇文章去老爸老妈版赞颂一下他们了。

若干年前,当他们决定要来澳洲跟我共患难后,就在国内开始学了。。。不容易啊,当时也都50好几的人了。

来了之后,更是不惧困难(这边的车开得多快啊),主动提出帮我们买菜,就为了多锻炼车技好为以后之用

我怎么报答啊

这爹妈太给力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nanren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mtheexpert 于 2012-3-9 13:36 发表
我这里说2句,因为我小孩是beecroft 的,读了3年了,也是跨区的。不过和LZ的区别是我小孩是从kindy开始读起。所以没有适应问题。

1. 一开始进Beecroft,也是有点被误导的。因为学校排名高,而且有OC,所谓亚洲人多,其实和事实不 ...

第一手资料,非常感谢!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3-9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难说,你那个教会学校naplan排名可以看出考试能力不强

发表于 2012-3-9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tten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tten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nanren 于 2012-3-9 14:08 发表
作业并不多,可是成绩却很好,是说明老师教得好,还是家长素质高?

还有你说的那些课外活动都是在学校内就可以解决的嘛?

请Sam同学讲讲:)

你是铁了心让豆豆去BF了吧?
唉。。。我就比较懒,隔壁就是PENNANT HILLS小学,栅栏上开个门就是小学后院,我是真的没有动力去跨区申请啊。
而且以后接送也是问题啊!(不过你还好,爸妈负责接送啦)
o(︶︿︶)o 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nanren + 3

查看全部评分

很想很想当大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inara 于 2012-3-9 02:01 PM 发表

这爹妈太给力了。

嘿嘿,白条

发表于 2012-3-9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itten2000 于 2012-3-9 02:05 PM 发表

你是铁了心让豆豆去BF了吧?
唉。。。我就比较懒,隔壁就是PENNANT HILLS小学,栅栏上开个门就是小学后院,我是真的没有动力去跨区申请啊。
而且以后接送也是问题啊!(不过你还好,爸妈负责接送啦)
o(︶︿︶)o 唉

小学近就是好啊,何况P小学三年级排名也很好。

我们是走去B更近,不用过大马路。不过,私心里面当然也会觉得ranking高是个好事。。。

更何况,看看SAM家活泼可爱的孩子。。。。口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effjchen + 4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qm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qm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們的情況和樓主有點相似, 我們放棄了去ARTARMON PUBLIC SCHOOL, 進了排名100後的教會小學. 我們對別的學校不了解, 關於ARTARMON PUBLIC SCHOOL的情況, 很多也是在足跡上看回來的. 至於選的教會學校, 現在開學不久, 一切言之尚早, 總之孩子上KINDY一個多月, 很開心, 很喜歡上學.

发表于 2012-3-9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重了,已删。

[ 本帖最后由 2KMUM 于 2012-3-9 22:27 编辑 ]

发表于 2012-3-9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amtheexpert 117# 帖子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且亚裔有一半都是跨区的。当然了,因为这几年OC班全是亚裔,所以他们的弟弟妹妹都可以进beecroft读书。这也增加了亚裔的人数。

假如我有能力把家安顿在Beecroft, 假如我的孩子从kindy 开始,假如我们没有教会小学的比较, BC仍然会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

你所提及的那些优点我完全赞同, 家长素质,活动丰富,亚裔比例,整体成绩,否则, 当年住在西区的我, 也不会把该校做为首选了, 要知道, 当初可是没有Myschool的,我也不上足迹网,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的research。 所以,从来没有去过Beecroft的我,才会自不量力地跑到这个区去看房。可以说, 我对BC原本是有着一种特殊情结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发这个贴。BC 值得我为它码字。

问题是,我们和大多数该校的亚裔家庭一样,是跨区的, 而我们还是转学的。

我认为学校不只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  更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叫做community,  公立小学对于community 的界定是基本按照catchment, 也就是所住的区域来的。 孩子们的互动关系不止是局限在校内的时间. 比如我家大k 就和他原来的同学组建了一支篮球队, 每周一次参加比赛和训练。还有的女同学在一起学跳舞,play netball等。 试想Beecroft 的同学们都去参加一些local 的club, 什么soccer,rugby, cricket 或者church, scout 等等课外组织, 而跨区的孩子必然因为接送的问题而很难involve, 即便是校内的资源, 如乐队等, 跨区的家长恐怕要更多的付出才能让孩子参与其中。 所以我觉得, 外区的孩子在social 方面, 其实是更加不利的。这位幸运的家长, 孩子一去就已经有原来的老朋友做伴,如果没有那么幸运呢? 孩子有多少机会和他的同学一起锻炼社交能力,teamwork, 共同成长呢?难道我们都要在小孩上学之前就为他们把朋友预备好吗?对孩子的social skill, 我觉得家长应该做的是为他们创造条件和引导,而不是包揽或放任。

跨区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家长的脚步匆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华人家长, 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包括原来为上学暂时租住在BEECROFT的, 后来为买房也搬走了的,都有自己local的生活圈和朋友圈,所以在学校的停留很少,感觉并不close。而转学的家庭就更难深入接触到华人家庭了。当初我以为,做为华人妈妈的我, 可以在BC更加地融入, 事实上, 在我们的教会小学, 倒是和几个马来,香港,新加坡的妈妈亲近,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彼此珍惜。

也许对我而言,期望越高, 失望越大吧,另外的一些负面感受, 就不多说了。
说千道万,祝愿每一家都为孩子都找到最适合的学校, 虽然有时候这学校不一定是适合家长的。多一点理性, 少一点情结,多一点实地考察,少一点道听途说,多一点对孩子的了解,少一点对排名的纠结。

[ 本帖最后由 2KMUM 于 2012-3-10 09: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5 收起 理由
酸菜小鱼1212 + 4 我很赞同
linnanren + 3 太给力了
samtheexpert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女儿今年离开了华人云集的OC班,来到了全年级只有她一个华人的公校上6年级,我一开始也有点担心,因为从kindy到year5是在华人占80%多的小学,一下子换到完全不一样的学校,什么都是新的,况且那些同学都是同学了6年,她在这里会不会找到朋友,会不会没人理她?想不到她很快就交上了朋友,老师还常常表扬她,同学也很nice,总之问她新老学校比较如何,她的回答是much better than 老学校。
我的感觉就是,华人多的学校,老师不太友好,而华人少的学校,老师反而很nice。

发表于 2012-3-9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KMUM 141# 帖子

此文章由 linn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n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学校不只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  更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叫做community,”

这句话太赞了。

我很理解你的想法,也非常赞同你的做法,加油加油!

白条先

发表于 2012-3-10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theexp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theexp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KMUM 于 2012-3-9 22:23 发表
而且亚裔有一半都是跨区的。当然了,因为这几年OC班全是亚裔,所以他们的弟弟妹妹都可以进beecroft读书。这也增加了亚裔的人数。

假如我有能力把家安顿在Beecroft, 假如我的孩子从kindy 开始,假如我们没有教会小学的比较 ...



是的,所以我上面也回复了Linanren , 总是会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的。

另外我也说一下,就是BC每个星期还有4天早上是有1个小时的literary group 是要家长帮忙的。另外P&C 也很多Volunteer工作。这些是双职工的家长是没可能参与到的。
想当年小孩上kindy的时候,我每个星期都挤出半个小时,足足帮老师刨了3个学期的铅笔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zhouyi923 + 2 我女儿明年上Beecroft 的Kindy,或有机会碰到你家儿子。
jeffjchen + 4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10 0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Dreamhou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Dreamhou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要到悉尼了
强烈关注这个话题

儿子现在在香港最好的私校,感觉还是看遇到什么老师,去年的老师差到不行了,于是我更不相信私校。

希望找个学区好一点,也就是家长条件比较类似的,开开心心念书就好了
祝大家梦想成真!

发表于 2012-3-10 17: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ve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同意!不要说LZ的孩子是刚刚转校,我儿子(不在BC),今年重新分班,很多好朋友都没有分到他们班,他都有点心理别扭。所以
今年我又开始了中止一年的Volunteer工作, 只要有时间就去uniform shop帮忙,或者去图书馆帮忙。很多次我去图书馆帮忙都是他们班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去,发现他特别的高兴,很快就settle down了。后来图书馆老师也说:其实家长在这里帮忙,会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作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他们老师有什么问题。 可以说是一举几得。我一般都是帮完忙,如果可能,就等等儿子,和他一起吃morning tea再回家,因为他根本就不怎么吃,有时候只是把吃的往垃圾桶一扔就玩去了。这个也是非常偶然才发现的。

其实LZ总是说不能融入BC的妈妈中。我首先说我儿子不是BC的,但是我个人体会,其实最容易和其他家长接触的时间是下学接孩子的时候。因为送孩子可能大家都着急上班或者什么的,但是接孩子一般都会早5-10分钟去接,反正也没有事情可做,大家就会聚在一起聊天,聊各个班的情况什么的,慢慢的就都熟悉了。只要认识了一个,时间长了就认识一帮了。而且每年因为班级都会调整,所以每年都会认识很多家长的。现在我们家的圈子都变成了我儿子的同学的圈子了。大家一起玩,一起学。想想我们去学校的时候是一个也不认识,现在基本上同一个年级的没有几个不认识了。


原帖由 samtheexpert 于 2012-3-10 10:23 发表



是的,所以我上面也回复了Linanren , 总是会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的。

另外我也说一下,就是BC每个星期还有4天早上是有1个小时的literary group 是要家长帮忙的。另外P&C 也很多Volunteer工作。这些是双职工的家长是没可能参与到的。
想当年小孩上kindy的时候,我每个星期都挤出半个小时,足足帮老师刨了3个学期的铅笔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雪儿 + 5 感谢分享
samtheexpert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12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mm, 其实有一点就够了,就是家庭的信仰和学校的信仰教育能相吻合是最好的了。
我最近就挣扎的很,要不要转出公校进入教会学校,因为牵扯很多方面。
支持mm的决定。

发表于 2012-3-12 16: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ita5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ita5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KMUM 于 2012-3-8 01:03 发表
回归 -
第六周了, 在和老师做了最后一次深入的谈话后,我决定纠正这个错误。老师对大k 要回原来学校的想法,没有一点surprise , 表示非常理解。倒是和我complain 学校的learning support 实在缺乏,面对那么多不同程度的学 ...



感动.
孩子和妈妈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很棒! 有舍必有得, 懂得放弃选择合适的,获得的会更多. 加油噢!

发表于 2012-3-12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ny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ny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感动的story

发表于 2012-5-31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ty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ty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学习的。眼睛湿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得太少怕孩子伤心,想的太多自己伤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