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疫情之殇 (2021-8-17) tigercool · 澳洲从教记 (2007-4-5) miminini
· 冬天到海岛去看鱼,Rarotonga+Auckland四日游 (2019-7-21) Celllo · 首尔五日 (2016-7-27) reason4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ootbear

中国正以闪电速度掌控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7 13: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pm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pm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ftSome 发表于 2025-9-27 12:26
锂电池起火时有发生吧,核电站也有过几次大事故, 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可控核聚变就怕出事故 ...

锂电池,核电站这都是链式反应产生高热,造成灾难

核聚变不具备链式反应,条件不满足就直接停下了。而且也基本没有那种衰变巨慢的核废料,不太可能造成什么灾难
不就是玩儿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sha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sha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09
“Fusion is always 30 years away.”
—— 这是核聚变领域最著名的讽刺语之一


一、美国从托卡马克研究中获得的关键科研进步

1.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的系统突破

托卡马克是目前人类掌握“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最成熟的实验平台,美国的 DIII-D、NSTX-U 等装置推动了整个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框架:

建立了描述等离子体稳定性、MHD(磁流体力学)行为、湍流输运的模型;

推动了磁场重联、E×B 剪切流、H模(高约束模)等重大理论的发现;

这些基础研究不仅服务聚变,也反向推动了天体物理、航天等离子体推进器等领域。


???? 没有托卡马克,你的科研团队很难验证高温等离子体理论,很多“纸上模型”无法转化为实验数据。


---

2. 极端材料科学与核工程的前沿进展

托卡马克产生14 MeV 中子流和百兆瓦级热流,对材料是“炼狱级考验”。美国通过聚变装置开发出:

低活化钢、钨合金等耐中子辐照材料;

针对高热负荷的冷却系统、偏滤器结构;

面向未来核电站和航天器的中子防护材料。


???? 这些技术不只为聚变用,还被用在裂变反应堆升级、深空探测器防护、国防材料中。


---

3. 超导磁体和高功率射频技术的突破

为了维持托卡马克的强磁场,美国在高场超导磁体(Nb₃Sn、REBCO)和射频加热(ICRH、ECRH)上走在前列,这些成果:

直接转化为MRI 核磁共振设备的磁体设计;

用于粒子加速器和航天电推进的射频系统。


???? 没有托卡马克的国家通常在这些“二级产业技术”上也落后半拍。


---

4. 数字控制、AI 预测和极端环境工程能力

托卡马克对实时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毫秒级反馈、百万参数调控)。美国国家实验室和企业在这个领域的进步:

推动了实时控制系统、AI 等离子体预测模型的发展;

训练出大批控制算法和极端条件维护的工程人才。


???? 这些技术反哺航空航天、半导体、国防制造等领域,是战略性“溢出红利”。


---

✅ 二、托卡马克带来的“国家级战略地位”

1. ITER 核心话语权

美国因为有成熟托卡马克技术,是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五大核心成员之一,能影响实验参数设计、运行策略乃至知识产权分配。
???? 没有托卡马克基础的国家(例如印度起步晚)只能以“参与方”身份,话语权和数据获取权限有限。


---

2. 科研生态和产业链外溢效应

围绕托卡马克,美国形成了完整的科研生态:大学–国家实验室–私营聚变公司联动。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Helion、TAE 等新创企业的创始团队和技术骨干都出自托卡马克研究体系;

这些公司现在已拿到数十亿美元风投,推动新型磁约束路线。


???? 没有托卡马克实验平台,连这条“从实验室到商业”的技术孵化链条都难建立。


---

❌ 印度缺乏托卡马克的明显劣势

1. 缺乏完整等离子体实验数据,理论难验证
印度直到 2000 年代才建成小型托卡马克(如 ADITYA、SST-1),规模和参数远落后于 DIII-D、JET、EAST 等。缺乏高参数实验平台意味着理论研究、湍流控制、MHD 稳定性等领域难出原创成果。


2. ITER 项目中角色有限
印度虽是 ITER 成员,但由于国内基础薄弱,承担的多为设备制造与组件交付,而非等离子体物理和系统设计主导,未来“DEMO堆”阶段难以成为主导国。


3. 缺乏人才梯队和产业带动效应
美国、中国、欧盟聚变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磁约束、超导、电源控制、真空工程的专家,而印度的聚变工程人才储备较小,难支撑产业化转化。


4. 战略自主性受限
没有成熟托卡马克体系,就意味着在聚变领域必须依赖外部数据和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层面的话语权、技术独立性和未来商业化路径的选择都受制于人。

发表于 2025-9-27 1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sha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sha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某些奶奶辈的技术水平和眼光还是比较过时的

发表于 2025-9-27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angyu4208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angyu4208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ucelong8 发表于 2025-9-27 10:49
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是牺牲这一代农村户籍的人,供奉着一群权贵。也许适度宽容的言论自由可能实现这种成功 ...

却是是牺牲了一代农村户籍的人。。。

但是我不认为中国的科研和言论自由有任何关联

发表于 2025-9-27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9:03
几十年前,业内就基本知道——托卡马克路线存在致命缺陷,是死胡同。

但它最大的优势不在科学,而在“看 ...

领导从来没有去过啊。

发表于 2025-9-27 14: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nglei822 发表于 2025-9-27 09:42
我们村的村长也没说要称霸全世界啊

那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4: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ystal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ystal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来掌控我们成为于朦胧就行。

发表于 2025-9-27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好男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好男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頭大肥龍,名字叫閃電,翅膀瞎撲棱,聼聲不見遠

发表于 2025-9-27 14: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zi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zi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25-9-27 12:15
我担忧的是澳洲的煤矿将来卖给谁?缺失了能源出口,科技工业全面落后的澳洲还能走多远。 ...

还有我大巴拉特呢,未来的大主顾。

发表于 2025-9-27 14: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年的苏联强大吗?几乎可以和美帝平起平坐了,但结局是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发表于 2025-9-27 14: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跳跳虎的好朋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跳跳虎的好朋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遥遥领先!火箭,哦不对,聚变上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4: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yhu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yhu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移民大量回流指日可待。

发表于 2025-9-27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朝花夕拾杯中酒 发表于 2025-9-27 09:32
放心啦,一群不腐败又努力的科学家,高科研总比躺平十年的阿姨靠谱


这事得西方国家先做出来!有了靠谱的理论和方向,中国人靠人力资金堆砌和大量试错,到是有可能搞出国际先进的工程成果。

发表于 2025-9-27 14: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ao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ao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otbear 发表于 2025-9-27 08:45
昨晚两E停电了。

肺克牛斯
澳大利亚不需要 GST, 急需 BST ( bull shit Tax )

发表于 2025-9-27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0307 发表于 2025-9-27 09:38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爆发都同步着基础理论的越进,而且是理论先于工程技术。
只要没看到大量的基础理论 ...

很多理论早就有了,只是技术上无法工程化,像AI、深度学习的理论,30多年前就很热。只是那时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能力不够,无法实时验证很多理论的现实成果,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现在当然不一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y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y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一种可能就是夸大中国的进步
使其在米国政府获取巨额投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9:43
比如努力磨芯片造出来的汉芯

是你的着眼点的问题,当时还有龙芯。

发表于 2025-9-27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ame0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ame0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zhu007 发表于 2025-9-27 11:48
还有人说一号二号挡焰板到二号升降机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整备区,因为塔台太靠前了导致飞机没法都放甲板上完 ...

所有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从尼米兹到福特,甲板布局有巨大的变化,难道不是因为觉得新设计比旧设计更好?难道美国海军都是智障?
一般人能够看懂的东西,难道总设计师看不懂?真懂的人不会说,会说的人都不懂,这个就是基本客观事实。

所以网络上说的中国航母布局这个那个不行,能信?

别的不说,就说辽宁号上次演习,日本统幕说每天平均出动100+架次,难道是日本帮中国人吹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4: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我们都知道,福建舰不是定型,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不断改进后,到第二甚至第三艘核动力航母后,才会定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4: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那台托卡马克最早就是买的前苏联报废型号,
技术落后、参数过时,主要功能是给领导参观、写进PPT、上央视当“人造太阳”展示用的。

真正能发电的不知道在哪,
能“发稿”的倒是天天突破。

发表于 2025-9-27 15: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ucelong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ucelong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angyu42087 发表于 2025-9-27 12:12
却是是牺牲了一代农村户籍的人。。。

但是我不认为中国的科研和言论自由有任何关联  ...

我只是觉得言乱管制会影响市场竞争同时影响市场活力,可能科技会不停创新但高压不平等让文化扭曲会让创新出来的东西在应用和实践上畸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5: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0307 于 2025-9-27 14:28 编辑
flying88 发表于 2025-9-27 13:33
很多理论早就有了,只是技术上无法工程化,像AI、深度学习的理论,30多年前就很热。只是那时电子技术和计 ...


AI,深度学习,网络说到底还是应用技术。
牛顿到爱因斯坦,细菌到DNA解释才是科学越迁,是基于对物质世界根本认识的提升。
科学和技术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人类的科学已经停滞几十年了,只是在技术层面还在推进。真要越迁,还要等出现哥本哈根学派级别的一大票大聪明。

发表于 2025-9-27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nger|regni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nger|regni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不太相信,但希望能成功.
一会儿中国威胁论, 一会儿衰退论, 信什么好呢? 民主的可控核聚变?

发表于 2025-9-27 15: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nger|regnif 发表于 2025-9-27 14:27
虽然不太相信,但希望能成功.
一会儿中国威胁论, 一会儿衰退论, 信什么好呢? 民主的可控核聚变? ...

不用太基于民族视角的思考,人类前几次大跃进没有哪次是被某个民族或国家所垄断的。都是全人类受益。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5: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0307 发表于 2025-9-27 14:26
AI,深度学习,网络说到底还是应用技术。
牛顿到爱因斯坦,细菌到DNA解释才是科学越迁,是基于对物质世界 ...

嗯,其实,自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百年来已经没啥大的理论突破了。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15: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zhu007 发表于 2025-9-27 10:45
好像是临时决定上马电磁弹射的。说明之前一直在两条腿走路,蒸汽和电磁都有人在同步研究。最后还是决定用 ...

悄悄地告诉你 马上076也要弹了。不止弹无人机,也要弹J3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5: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挑灯亮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挑灯亮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o 发表于 2025-9-27 11:49
等核聚变技术成熟了,再大规模移民火星,这更合理吧。

其实我觉得这两个以现在的人类技术还是虚无缥缈,我这辈子肯定看不到了。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6: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挑灯亮剑 发表于 2025-9-27 14:40
其实我觉得这两个以现在的人类技术还是虚无缥缈,我这辈子肯定看不到了。 ...

应该在50年内实现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定要ma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定要ma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ven 发表于 2025-9-27 13:10
当年的苏联强大吗?几乎可以和美帝平起平坐了,但结局是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

当年的罗马帝国那。强不强大?灰飞烟灭,当然,阿美利加不会重蹈。
小事招魂。大事掘墳。

发表于 2025-9-27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rrybu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bu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对抗知道就是整合盟友资源,让MAGA,再利用这些成功继续压榨盟友

那这些盟友到底图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