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8月活动-厨房小窍门-洋葱羊肉,天生一对(附烤羊肋排方子) (2009-8-12) edith921 · 精华贴:Pathfinder R52 终级PK Kluger (提供具体数据连接) (2015-6-27) CITYLOOK
· 60万起拍,112万成交(坑填满了) (2006-11-12) AgeanSea · 说说我溜猫的经历.-照片已经上了 (2009-4-6) sue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gjoy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7 17: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rseverance 发表于 2024-4-17 06:03
音乐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付出这么多都没学好,多数跟家长老师有关,学个琴先从指法练起,把孩子强行按 ...

Scott Joplin可以秒杀中国所有钢琴大师和作曲家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不一定啊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7 1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7 17:32
正好你提到这个,【黑人天生的节奏大师,有黑人的钢琴大师,作曲家的吗?中东,印度,南美,新疆,朝鲜族 ...

说个题外话,源自于最近参加了一次架子鼓大师签名会之后的感想。
可能类似于钢琴提琴这类相对主流的乐器,华人追赶的脚步会更快一些。而打击乐,架子鼓这类所谓的“边角料”乐器真的是遥遥无期。
因为是目前最顶尖的架子鼓大师签名会,全维洲至少八九十的当打之年的职业鼓手,架子鼓老师都聚集在了一起。然而我愣是我没有找到一个华人老师。想想现在华人机构真心不少了,可这圈子真的完全不入流呢。我觉得至少钢琴不会发生这么尴尬的事情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7 18: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esun 发表于 2024-4-17 17:52
Scott Joplin可以秒杀中国所有钢琴大师和作曲家了吧

发现你们就爱抬杠 练的再怎么牛也赶不上个流行音乐,随便玩玩就行了,注重娱乐,作曲创作,不要希望孩子能为像朗朗那种,西方就不用比,能成王力宏,陶喆,周杰伦不就挺好的么?

发表于 2024-4-17 1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7 17:32
正好你提到这个,【黑人天生的节奏大师,有黑人的钢琴大师,作曲家的吗?中东,印度,南美,新疆,朝鲜族 ...

知道,古典音乐真的一般人欣赏不了,小孩子从小就练这个,我觉得吧,没什么太大意思

发表于 2024-4-17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rseverance 发表于 2024-4-17 18:19
知道,古典音乐真的一般人欣赏不了,小孩子从小就练这个,我觉得吧,没什么太大意思  ...

是,少数人。

因为现在在外面,打字有点乱。已经我前面的回复几个错别字修正了,另外补充一下:

从历史上看,搞音乐这事吧不管流行还是古典(古典在两百年前也算流行乐音乐)可能还有个窗口期的问题。比如文艺复兴阶段,意大利歌剧风靡欧洲,那时候,古典音乐大多还在宫廷教会演奏,人民舞台上基本没它什么事。过了小一百年,意大利歌剧在除了意本土外,欧洲其他地方已经开始没落,古典音乐走上了人民的舞台,这种更迭也算是自然法则吧。古典音乐说不定就像当年意大利歌剧之于欧洲的没落,也开始凋零,那时再出些亚洲的古典音乐家,也晚了。人类可能又追“三体”音乐了。


发表于 2024-4-17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4-17 20:01 编辑
lvjulia 发表于 2024-4-17 09:44
楼主,你很多心得分享挺触动我的。
如果纯粹从“玩”音乐的角度来看的化,钢琴学到业余的啥水准可以弹个 ...


如果纯粹从玩音乐角度,钢琴学到业余的啥水准可以:

(1)弹个配乐

(2)或者跟提琴合奏一曲。

(3)再或者自己可以编个小曲?

我觉得:

(1)孩子学校每年都有合唱团钢琴伴奏的角色要小朋友们参与,有5级水平就能应付。我猜你可能是问下限吧,那我觉得3、4级也能应付过去。哪怕就只用左手和弦也行啊。

(2)下限在哪,我没把握,最近这一两年跟孩子跑了一些场子,看到最低能跟另外一个乐器合奏的级别在7级吧。trio or quartet的话,差不多8级应该是最低容忍吧。

(3)没下限。不深谙乐理的人应该也行,比如我,毕竟是小曲么,谈不上用到对位法,那么严谨、复杂的织体。melody靠天马行空的创造,然后加上最简单的左手和弦就行了。估计对和弦知识学几个小时就能上手了。 好不好听,抓不抓耳,如果不给别人听,你自己觉得好就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vjulia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8 1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rseverance 于 2024-4-18 18:41 编辑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7 19:43
是,少数人。

因为现在在外面,打字有点乱。已经我前面的回复几个错别字修正了,另外补充一下:


你要相信年轻人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父辈喜欢样板戏,歌唱祖国的吧,我们喜欢台湾,香港的流行音乐,大陆的摇滚,西方的摇滚,乡村,重金属,这都是过去式了,90后是r&b,当时接受不了,什么玩意不知道说啥,周杰伦成为经典
时代是在变化的,古典音乐说不好听的,弹琴到一定程度未必能了解作曲的想表达什么,已经远离时代了,火到一塌糊涂的talor swift,我真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牛,翻翻她的背景,希望能发现点什么,反正我是不知道

发表于 2024-4-18 2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rseverance 发表于 2024-4-18 18:40
你要相信年轻人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父辈喜欢样板戏,歌唱祖国的吧,我们喜欢台湾,香港的流行音乐,大 ...

经过几百年最后还能保留下来的,肯定是经典。这不是几个人就能否定的。

追逐流行,一方面是自己直接感受舒服,另一方面引起别人对自己关注而感到舒服。这些所谓的流行如果也能经历几百年保留下来,也肯定能归为经典。

至于说“弹了多少年,不知内容”,我觉得可能有点片面了。

多数女生喜欢是蛋挞,虽然大多都不会做,可也没影响她们的喜爱。

搞得深入,就弹得明白么?不尽然。历次肖赛的评判标准其实也都有变化的。谁也不知道肖老板真实想法。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还原性,不如先让自己的耳朵享受。

三千中国字就能应付日常生活,有些人一辈子就用这三千,有些则弄懂了三万。识字三千的人跟三千的人多在一起,识字三万的人会跟三万的人在一起。三千的人会喷三万的人,为啥不去搞明白六万字。 三万的人不会喷三千的人,反而乐意帮他提升。


发表于 2024-4-18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rseverance 于 2024-4-18 20:48 编辑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8 20:20
经过几百年最后还能保留下来的,肯定是经典。这不是几个人就能否定的。

追逐流行,一方面是自己直接感受 ...


有点乱,无非就是主客观,古典首先得有文化背景的加持,历史,文化,好比京剧,不是纨绔子弟他理解不了,然后就成国粹了,没有冒犯京戏的意思
那东西有多好听吗?听起来都是一个调,然后就不发展了,成经典了。古典音乐也是一样啊,不懂文化,听得懂什么海顿,李斯特,贝多芬?流行就没那么弯弯绕了,直击心灵。屈原,左一个兮右一个兮,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哪个更通俗,更贴近实际?

发表于 2024-4-18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4-18 21:28 编辑

拿两个VCE曲子和叹息去参赛。

这个学期开始,停掉了骑马和攀岩。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学习。

近一周,孩子没练琴,除了学习外,大量时间花在滑冰上,刚刚过去的36个小时,去了三趟冰场训练。年底National的个人和团体,明年去欧洲团体比赛。

这个比考试有意思啊。

大学专业基本确定了,抓紧时间开拓视野增加经历吧,斜杠青年的成长。

发表于 2024-4-18 2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8 21:24
拿两个VCE曲子和叹息去参赛。

这个学期开始,停掉了骑马和攀岩。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学习。

感觉有点丧,在这么紧张关键的时刻,孩子的真爱,会让他谈个肖邦什么的,放松,进入另外一种境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8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4-18 22:15 编辑

给大家发一个 黑人大哥大妹表演的经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xKwhkEqKJs

他们还有很多,我被触动。分享给大家

发表于 2024-4-18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rseverance 发表于 2024-4-18 21:54
感觉有点丧,在这么紧张关键的时刻,孩子的真爱,会让他谈个肖邦什么的,放松,进入另外一种境界 ...

别,上周一口气连着三个小时弹叹息,我都快听晕了。

还是那句话,身体第一,精神第二,学习才是第三。

发表于 2024-4-18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4-4-18 22:06
别,上周一口气连着三个小时弹叹息,我都快听晕了。

还是那句话,身体第一,精神第二,学习才是第三。 ...

反转?这孩子有寄托就是成功的教育了,恭喜

发表于 2024-4-19 08: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rseverance 发表于 2024-4-18 18:40
你要相信年轻人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父辈喜欢样板戏,歌唱祖国的吧,我们喜欢台湾,香港的流行音乐,大 ...

我家娃奇葩,说比起taylor swift的歌,古典音乐好听多了。
钢琴老师估计听了这话会很欣慰,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gjo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9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sever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sever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anfang 发表于 2024-4-19 08:19
我家娃奇葩,说比起taylor swift的歌,古典音乐好听多了。
钢琴老师估计听了这话会很欣慰,哈哈。 ...

与众不同就成功了一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9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4-19 21:59 编辑

只要是好听的音乐,都是可以成为经典的,如果要成为经典还要过几关。

音乐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在于表演者,以及受众者这事物两方面因素,才有了划分(鄙视链)。

表演者出于不同目的,比如或为自己享受,求财,追配偶,不同层次的人演奏同一首曲子,可能出现了所谓的高低贵贱。至于听众,都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来把音乐划分等级。

至于受众群体,基本上是遵从自己的口味来评判高低。从最底线来说,拿上面的黑人大兄妹们翻唱做例子,真挚感情跃出画面。把已经是经典的,拿出来翻唱,加上帅哥靓妹和好嗓音,让人觉得歌曲好。反之,一个丑陋的油腻的人,唱,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是高端的。人就是这么种颜值控。

况且,这种非此即彼的排斥,其实自古有之,

古典音乐这巴洛克,古典,浪漫三个阶段来说,远的不说,就拿巴赫的曲子来说,搁当初,即便跟一些顶流作曲家有交往,但还没怎么红,直到他大儿子和三子不管是卖稿子,还是跟别人交流,把老爹的曲子让同时代的顶流去宣传,(比如门德尔松 马太受难曲)才有了今天的巴赫的地位。同样是门德尔松,他却对当时的新生产物,浪漫代表,肖邦这些人排斥。

这些情景像不像我们今天?

发表于 2024-4-21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3g 发表于 2024-4-17 18:04
说个题外话,源自于最近参加了一次架子鼓大师签名会之后的感想。
可能类似于钢琴提琴这类相对主流的乐器 ...

同感。

另外,去年想给孩子找个架子鼓老师, 从网上搜了一圈,觉得还是找大学老师学比较靠谱。这个行业一直是愤青们占主导,不想让孩子受到这方面过多影响。

发表于 2024-4-21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esun 发表于 2024-4-17 17:52
Scott Joplin可以秒杀中国所有钢琴大师和作曲家了吧

不一定啊,让阿炳先跟他PK下。

发表于 2024-4-21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anfang 发表于 2024-4-19 08:19
我家娃奇葩,说比起taylor swift的歌,古典音乐好听多了。
钢琴老师估计听了这话会很欣慰,哈哈。 ...

我老婆也说,上学的时候,只觉得天王们好听,自打这些年被古典乐熏陶后,还是觉得古典乐越听越好听,天王们的歌很单薄。

发表于 2024-4-21 13: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4-4-21 11:52
同感。

另外,去年想给孩子找个架子鼓老师, 从网上搜了一圈,觉得还是找大学老师学比较靠谱。这个行业一 ...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仅限于架子鼓,其他乐器不了解),鬼佬出来教学基本上是VCA或者相似学位的资质。和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drummer和musician之间的区别,这当中不乏不少在澳洲完学以后去到美国或欧洲再深造一下。还有很多同时兼顾演出的职业鼓手也在做老师。
鬼佬通过架子鼓去学习音乐,再从音乐回到架子鼓去理解如何用乐器去表达音乐,同时发明不同的打法,风格。华人专注于技术,手速,加花,难度大师曲,尤其是针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看到的是希望短时间内能出成绩,能打难度大的曲子,能考完8级,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音乐。在学习初期,华人老师这的孩子可能很快能出头,看着打的很好,天才选手,然而若干年以后能见到的却只有鬼佬面孔。教育理念不一样,师资不一样,差距不是一点点的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22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相当一部分音乐家,同时在哲学,文学方面有很深造诣。

后代绝大多数演奏家,对作曲家当时的内涵缺少了解,也是他们深度有限的原因。

发表于 2024-5-1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最近考试开始多了,除去年已考完的中文VCE外,今年VCE还有五门课(Literature, Maths Method, Specialist Maths, Physics, Music),统计了下,今年SAC总共有34个(其中Music有6个),其中2次落在Term 1,其余32次都在Term 2 & 3, (Term 4都没有SAC,专心备考Final)。

Term 2 & 3,32个SAC还是挺频繁的,我们尽量帮孩子放松,做好后勤工作。六月和九月有两次比赛,拿两首VCE的曲子+1首练习曲参赛。

发表于 2024-5-4 2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5-5 00:35 编辑

孩子晚上问我,具体是什么日期跟启蒙老师上的第一次课。幸好当时我跟孩子妈一起送过去时,在老师家外面照了几张家庭合影,还有一张孩子手的特写。显示是2012年**月*日,5岁11个月大。

晚上听CD,肖邦Op10 & 25 ,24首练习曲。两个不同的人,演奏同样的24首。一个是土耳其 1941年出生的İdil Biret, 另一个是墨尔本一所大学的教授。听完两个人的全部演奏后,感叹澳洲这地方平均确实比较矬,Idil弹得灵动,弹得像海豚在大海里上下翻腾跳跃,而教授也想模仿海豚,怎奈只能在水里一拱一拱的,像头海牛。墨尔本高等学府确实应该引进些欧美高级人才换换血液,提升水平。

土耳其已经算是欧洲比较偏安一隅的地方了。要想拔尖,真得去欧美进修。

发表于 2024-5-9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5-10 20:06 编辑

孩子作为school pianist,名字被刻在board上。我还记得当年5年级 School tour 时,我面对挂在墙上的school pianist研究了好半天,心想将来孩子名字也能刻上去就好了。

昨天music SAC,孩子说,music director 跟ta说,听ta弹琴,有时会有落泪的冲动。除了演奏本身外,我想这多半缘于七年间,老师跟孩子从陌生到熟悉,对ta每个进步的一种感动罢。

前几天Macquaire University 发了一篇研究报告,《Artists as Workers: An Economic Study of Professional Artists in Australia》,里面有些内容翔实展现了澳洲艺术家的真实职业发展情况。相关ABC新闻报导和原文官网的链接分别如下:

https://www.abc.net.au/news/2024 ... nequality/103803622

https://creative.gov.au/wp-conte ... y-Report_FA_WEB.pdf

原文篇幅很长(268页),新闻人的结论可以参见ABC新闻。作为琴童家长,除了前面新闻总结外,我有自己关注的点,翻译一些内容,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分析,希望能让大家对艺术家们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1)职业发展机会少
(2)职业收入微薄
(3)幸福感和其他


分述如下:

(1)职业发展机会稀少

报告显示,澳洲艺术家总数约4.7万人,其中musician 9700人,musician里流行乐手最多,古典乐只占musician约10%。关于艺术家和艺术家收入的定义参见原文。(其中coach算,teacher 不算)

分析:全澳州广义古典乐手970个人,如果按照工作年龄20-65岁,这些人分布在45个岁数里,每一个年龄分布21个人,也就是说,每年退出21个人,进来21个。如果分配到悉尼和墨尔本(两所城市几乎各占30%),墨尔本每年有6个广义古典乐手指标。每年墨尔本几所大学TAFE古典音乐毕业生估计有700~800人?这意味着1%的就业率。即便进入了这1%,后面还有一个统计,全职full time的占全部musician是20%,也就是说千分之二的机会能成为全职古典乐手。想起那个考级机构的CEO,最后也换赛道了。这真是拼实力还要拼关系机遇。


(2)职业收入微薄

新闻报道里有说明,不赘述。外加一些,很多人的收入是跟relattive art work,其中最多来自教学。还有很大比例来自non relative art work.

average cost 差不多是4万多。比较神奇的是,即便如此,绝大部分艺术家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还很高。当然,调查者认为有生活在澳洲这个主要因素。我觉得可能还有被调查者的偏见,或者不愿自我否定(跟其他行业一样)。当然更大的一种情况是艺术家们的心理建设比较强。(下面还有一个统计涉及到)


(3)幸福感和其他

艺术家们的幸福感普遍比较强,原因见前述。可见心理建设多么重要。

此外,所有艺术家们投票都认为 成功的第一位要素是努力坚持,第二位是热情自律,第三位是天赋。

影响他们发展的因素,第一位是经济收入缺乏。

综上,穷文富武,如果孩子真有天赋,而且不在乎成人后的收入,那冲击一下职业发展路线吧。但凡缺一样,而要冲击职业路线,真需要慎之又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5-21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4-5-21 22:03 编辑

最近孩子换了个钢琴凳(这已经是第四个了)。因为:原来那个高度不够,升到最高位置也只有53cm,用腰部肩部发力时,使不上劲;另外由于凳子低,多半会使用小臂和上臂发力,也容易让这两处酸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不高,在低凳子上出现这些情况,所以换了个最高能升到61cm的凳子。

另外,这个新钢琴凳还有一个好处,不像我们常见的那种四条腿着地,而是用“工”字形代替,熟铁做的,比较沉。这样发力时,座位比较稳。

前几天,孩子说,在学校给朋友弹 李斯特的 un sospiro时,有同学流泪了。能把音乐的美带给更多人,孩子很高兴。

伴随着孩子翻过一座座山,我也见到了更多风景。最近正在整理200多位作曲家的生平。发现这些人物很多方方面面,不像以前想象中那样不食人间烟火,也都是有血有肉的。甚至一些生平让我惊讶,比如巴赫第一任老婆是表姐,舒曼那么美的童年即景,最后却被自己的精神病搞死了,李斯特早年风流倜傥也没逃过晚年的悲惨,有记载的同性恋高比例令人咂舌。每整理完一位作曲家,我都不禁掩卷唏嘘。这些内容仅仅能拿出来一小部分有正面影响的,跟孩子说说而已。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古今中外的音乐圈也如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