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炵炵妈的随手记---带宝儿回国三个月的我回归了~~弃楼的楼主又回来了 (2011-3-15) xuankefeng · 我身边的美女或曾在我身边的美女-表姐 (2010-1-18) gingerzjy
· ~~~腌笃鲜~~~虾子面筋~~~洋葱大排~~~糟溜鱼片~~~生菜沙拉~~~ (2011-10-24) chesecake · 穿越澳大利亚 -- 墨尔本到达尔文 (2009-9-7) JackZh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缓缓

再次技术求助 - 怎么和抑郁症病人交流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ody 于 2012-3-26 11:58 发表
很难很难。D妈不容易,抱抱。严重忧郁症很容易自杀,家人要小心翼翼做人说话,但后果也许是自己也变忧郁症。亲情和自我,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自问很多次了。 没答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26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病人去入个教啥的试试

佛教、基督教

发表于 2012-3-26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cean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cean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抑郁症有季节性的,春天易发病

发表于 2012-3-26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3:13 发表

这个问题,我自问很多次了。 没答案

很不容易啊,要不再生个娃? 有忙的,会分散注意力。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101010 94#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说我生娃?我要生娃,也是我忙,更没时间理病人啦。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angaru 于 2012-3-26 13:15 发表
让病人去入个教啥的试试

佛教、基督教

这也劝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oceans 于 2012-3-26 13:28 发表
抑郁症有季节性的,春天易发病

能跳过春天,不过吗?

发表于 2012-3-26 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3:42 发表
是说我生娃?我要生娃,也是我忙,更没时间理病人啦。

娃TA 姥姥姥爷忙啊?

也许你们一忙,他们一忙,姥姥身体也会好了。

发表于 2012-3-26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vealo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vealo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知识分子么?

感觉像是退休了,闲了没事闹得。几个到了退休依然坚持上班的人告诉我,老人退休后得忧郁症比较普遍,他们之所以不退休,就是找事情占着自己。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输赢下不完。

发表于 2012-3-26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3:43 发表

这也劝过

我觉得可能是唯一的希望了

"宗教是精神鸦片",其他手段更没用了
参尕儒:水中倒影着美丽的白塔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with a beautiful Baita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vealook 于 2012-3-26 13:52 发表
是知识分子么?

感觉像是退休了,闲了没事闹得。几个到了退休依然坚持上班的人告诉我,老人退休后得忧郁症比较普遍,他们之所以不退休,就是找事情占着自己。


YE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3-26 13:47 发表

娃TA 姥姥姥爷忙啊?

也许你们一忙,他们一忙,姥姥身体也会好了。

算了,4个老人+1个青少年,可以足够了

发表于 2012-3-26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n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n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感。
因为不是自己的直属亲属(是小姑),所以我现在很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情绪不理这个人或事,尽量把相关的情况block out。D妈妈不要太把这样的事上心,听过就算了,尽量左耳进右耳出,我先生基本能做到这个。

另外这个病严重的可以申请到类似残疾的补助的,你也去看看,或找有关的社工了解一下。 长期有个病人在家,经济上有些补助比没有的要好。

原帖由 人生几何 于 2012-3-26 11:42 发表
抑郁症太可怕了,家里有个这样的病人,我的感觉就像贴了一贴膏药一样,怎么都除不掉。说什么都不行, 没有。有的时候我都想煽他几个大嘴巴。可怜家里的老人,70对岁了还要照顾她。 天天担心她出问题。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0:54 发表
系统沿疗?

哈哈/ 可恶的爱疯. 是系统治疗.
怎么说, 我们都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专家. 有时候家里人的好意不一定会对病人起到好的效果.
而专家会帮助病人找到问题的根源, 进行系统性的治疗. 好的心理医生也会带领家属介入到病人的治疗中来. 甚至可以调节家庭矛盾.
我曾经患过产后忧郁症, 当时非常严重, 严重到想轻生. 我知道, 我妈和老公对我再亲切的话语, 一休哥再可爱的面孔, 在那个时候都对我是无济于事. 我被脱进一个黑色的深渊出不来, 完全身不由己. 所以我也体会的到病人的真切痛苦.
家里人除了对病人的完全理解和支持, 还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真正转变病人, 这才是关键. 一味顺从, 有可能只是适得其反.
D妈, 我知道你是个能干的人, 也被家里老人的事烦扰很久. 但是要想真正摆脱痛苦, 全家幸福, 必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药物疗法, 认知疗法, 都是很有效的.
我看过十次心理医生, 现在, 我只会快快乐乐生活. 有时候就算身体不好, 也不会心情忧郁到极点. 因为自己知道医生说的让自己摆脱痛苦的方法. 心理医生说出我的问题, 我完全接受, 而家里人同样的意思, 表达上有一点点不同, 就会千差万别. 每次看完医生, 都是高高兴兴的, 一身轻松. 而生活里的问题还是一样, 只是态度和看法变了而已.
而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 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看看心理医生是怎么说的, 有什么好的办法.

[ 本帖最后由 亲亲宝贝 于 2012-3-26 14: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turrella + 3 请问你看心理医生是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今天.
salad + 2 怎么家人和医生说效果就差那么多呢,说的不好还起反效果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26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教病人家属怎样才能有效地情绪隔离,还有,家属怎么做怎么说才能帮助病人改变?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zn 于 2012-3-26 14:18 发表
请教病人家属怎样才能有效地情绪隔离,还有,家属怎么做怎么说才能帮助病人改变?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 每个病人和环境, 家属都是不一样的情况. 而一点点的不同, 治疗方法可能截然不同. 为什么心理专家是专家, 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有一个共通的办法, 如果病人在一种极端情绪中出不来, 好的办法, 是让病人迅速切入到另一个不同的环境. 比如在家里烦恼, 出去旅游几天. 或者看到家里人烦, 去图书馆找人聊聊. 白天烦恼, 晚上出去玩. 换环境, 可以让病人迅速脱离烦恼的情境, 这是很有效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亲亲宝贝 于 2012-3-26 14: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z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26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亲亲宝贝的只是阶段性的可逆转可治疗的,但D妈家的好像很顽固药物不起作用了,而且老人更不听劝,问题更棘手。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切记, 心理方面的疾病, 越迁就越压抑, 就越严重. 重点是先要让病人得到充分释放, 很好的认识自己, 得到家人的充分理解和体谅, 然后才考虑转变生活态度以及思维方法.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ody 于 2012-3-26 14:28 发表
亲亲宝贝的只是阶段性的可逆转可治疗的,但D妈家的好像很顽固药物不起作用了,而且老人更不听劝,问题更棘手。

我理解. 但是我在看心理医生之前, 其实从来都不相信心理医生的.
但是我看过之后, 我知道,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那么有力量, 可以改变人的心灵, 和一切.
听劝与否, 还是看有没有抓住症结之所在. 如果是一个convincing skill很强的心理医生, 一定会找到打破病人心理芥蒂那条线的办法, 而这个, 其实是心理医生开始工作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亲亲宝贝 于 2012-3-26 14:40 编辑 ]

发表于 2012-3-26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vealo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vealo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4:12 发表


YES


如果是对国内无神论教育深信不疑的人,但是有没有接触过很多宗教方面的书籍的话,宗教很可能起作用。所谓无事生非,退休没事就会胡思乱想。让其看宗教方面的东西,中心目的就是找事做,让其慢慢的走出郁闷。

如果没有接触过中国传统的宗教(在中国应该很普遍),建议试试佛教,主要是读佛教的书,佛教有很多书,足以让任何知识分子读几年时间也看不完。并且很可能对佛经所说的理论叹为观止。推荐看看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或者直接读原本,比如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0多字,短小精悍)
2、金刚经
3、楞严经
4、六祖坛经
5、妙法莲华经
。。。
。。。
。。。

你可以先读《金刚经说什么》看看,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信宗教的人做出建议。

如果对中国传统宗教了解很深的话,可以尝试基督教,不过基督教到底作用如何比较难说,最起码从我读的圣经来看,还没有让我叹为观止的感觉。

现代的心理治疗很多是脱胎于宗教。心理治疗师找禅师寻求帮助也很正常。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输赢下不完。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看了5个不同的 GP ,2X 社区医生,1X 心理咨询师。

心理专家看了5-6次吧。没起色。越看越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4:39 发表
目前看了5个不同的 GP ,2X 社区医生,1X 心理咨询师。

心理专家看了5-6次吧。没起色。越看越慌

换个心理专家试试. 并且好像没有那么贵, 我推荐给你的医生看一次自己出70左右.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亲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亲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vealook 于 2012-3-26 14:38 发表


如果是对国内无神论教育深信不疑的人,但是有没有接触过很多宗教方面的书籍的话,宗教很可能起作用。所谓无事生非,退休没事就会胡思乱想。让其看宗教方面的东西,中心目的就是找事做,让其慢慢的走出郁闷。

如果没有接触过 ...

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 很可能根源是对死亡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 而宗教很好的诠释了生死, 针对这种情况, 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心理医生跟我说, 医院里的临终关怀很多都是以宗教为本的, 就是这个道理. 做为家人, 要经常和老人讨论他们最恐惧的东西, 死亡, 多种见解可以消除老人的很多怀疑, 也可以及时释放老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压力.同时, 帮助老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及拥有享受晚年生活的生活态度. 比如, 让老人充分相信医生, 把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 本帖最后由 亲亲宝贝 于 2012-3-26 14:52 编辑 ]

发表于 2012-3-26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4:14 发表

算了,4个老人+1个青少年,可以足够了

能理解身处”4个老人+1个青少年“ 包围中的感受,更何况家里还有病人,一声叹息啊。

我不是开玩笑,很多回帖都给了很好的建议,相信你们也试了不少方法。

很多年前也有个老太太,这儿不舒服那儿有病痛的,看了查了吃了药都无济于事,那时国内好像也没抑郁症一说。后来有了第三代,慢慢的大家的重心都移到了小孩那里,老太太被人”遗忘“了,自己反倒是跟着忙活起来,后来是什么病啊痛啊的都没了,还自告奋勇地照顾小孩。

从有经历的回帖来看,转移注意力是个不错的方法,再加上专业指导和药物服用。

发表于 2012-3-26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vealo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vealo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佛洛依德和荣格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人。下面是wiki上关于荣格的简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7%E8%8D%A3%E6%A0%BC

荣格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曾经忧郁数年。他曾见到幻像也曾感觉到众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个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脚的老人菲利门,另一个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这两位成为他日后老智者(自性)及阿尼玛的样本。
因为荣格对宗教毫无忌讳,他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
.................
.................
荣格按时间顺序把梦分成指向过去的梦(即通常的对过去生活进行回应的梦)、同时不同地的梦(即梦见的一件事正好在现实的某一角落同时发生)和指向未来的梦(即预言的梦)。对于后两者因违反因果律,在当今科学无法得到解释。荣格认为应该用现象学的观点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排斥。
=======================================

他把梦分解成三个类型。其实如果你读过金刚经,你会发现这些很大程度上跟《金刚经》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到,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有异曲同工之妙。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输赢下不完。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亲亲宝贝 于 2012-3-26 14:32 发表

我理解. 但是我在看心理医生之前, 其实从来都不相信心理医生的.
但是我看过之后, 我知道,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那么有力量, 可以改变人的心灵, 和一切.
听劝与否, 还是看有没有抓住症结之所在. 如果是一个convincing skill很强的心理医生, 一定会找到打破病人心理芥蒂那条线的办法, 而这个, 其实是心理医生开始工作的基础.

同感。我们看的那位医生,我总觉得有些敷衍。也可能最终没解决问题,让大家很懊恼,也包括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26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3-26 15:41 发表

能理解身处”4个老人+1个青少年“ 包围中的感受,更何况家里还有病人,一声叹息啊。

我不是开玩笑,很多回帖都给了很好的建议,相信你们也试了不少方法。

很多年前也有个老太太,这儿不舒服那儿有病痛的,看了查了吃了药都无济 ...

所有的回贴,都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温暖。

发表于 2012-3-26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6:17 发表

同感。我们看的那位医生,我总觉得有些敷衍。也可能最终没解决问题,让大家很懊恼,也包括我



这里看心理医生,会不会有文化和经历背景不同,很难理解病人的感受。
加分欢迎通知,可以开心一小会,嘿嘿。

发表于 2012-3-26 16: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26 10:16 发表
"我以前对@##%^&都感兴趣,现在怎么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为什么吃了!@#$%^药没有效果,你说我应该加量还是减量, 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好"

- 唯一 能她开心的,是一味真的有效的药。



如果是经常问同一问题,看能不能做一个表格,每次药量的变化与身体感受的记录。让他自己填上午吃的效果,晚上吃的效果,就是给个具体和他有关的目标。开始几天陪着一起做,读书人,她会有兴趣坚持吧。

填那种效果的时候,给一些 “ 今天一般般”这样的结果,一段时间后,给他看,还不错啊,哩哩啦啦的。人啊,就是给个暗示,自我鼓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good point

查看全部评分

加分欢迎通知,可以开心一小会,嘿嘿。

发表于 2012-3-26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还是孝顺啊,上班养孩子,外加4个老的,竟然还写小说,佩服你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