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最新海运家具经验谈 (2010-7-1) petercome · 春天到了,一起来种火龙果吧-浅谈火龙果 (2020-10-10) neilmao
· 色彩缤纷的家常菜 NO9---鱼香茄子煲,爽口金钱肚 (2008-8-27) spicypig · 看了猪九戒和锄禾帖子后的补充,揭露黑心老板真相 (2007-1-16) justinqi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edith921

[澳洲资讯] 全额报销的全科医生比例降至83%,但医生们表示实际情况更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4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ra991 发表于 2022-12-14 14:28
根管治疗medicare一分钱也不报

是这个道理。

穷人碰到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情况,估计只能拔牙了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4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yuan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yuan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懂就问。GP看一个病人10分钟不到,一天看过的病人跟走马灯似的,诊所几个医生坐诊,刨除房租水电人工,怎么还会亏损呢?

发表于 2022-12-14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83447557 发表于 2022-12-14 09:15
因该实行每次看GP付费$10-20. 每年10次免费, 用不完的可以以后累计。

就剩了很多不上班的的人没事就去看G ...

这个挺合理,一年10次对于穷人来说也不会因为钱看不起,小病变大病耽误了。

发表于 2022-12-14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iyi20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iyi20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医生太贪婪了。

发表于 2022-12-14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z8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z8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过去14年中只增加了6澳元


真是奇葩。过去十四年里,很多产品、服务价格都翻倍了。

发表于 2022-12-14 16: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lyfan2 发表于 2022-12-14 11:45
增加医学生的数量就可以了。从99分才能上,变成97分就能上。问题是医生行业协会不会同意。 ...

你說反了,提高了入讀要求
例如, unsw 是 atar 9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4 16: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zaoc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zaoc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2年rebate只上升了这么一点点啊

发表于 2022-12-14 16: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樱桃D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樱桃D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monjo 发表于 2022-12-14 11:56
我一直覺得Tony Abott的普通人看GP自費5元是很好的政策。
對於低收入人群、慢性病人群、小孩、老人都繼續 ...

很有远见的人,可惜当时大部分人,连这$5 都不愿意出。

发表于 2022-12-14 16: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樱桃D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樱桃D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ldenseiya 发表于 2022-12-14 15:08
GP太贪心,隔壁有帖子说GP 30万起,就这样还不满足

没有那么高的,除非你一星期上6 天,没有年休,相比专科医生,挣得少,责任还更大,所以现在学医的学生,愿意当GP的越来越少

发表于 2022-12-14 17: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zm16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zm16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lyfan2 发表于 2022-12-14 10:45
增加医学生的数量就可以了。从99分才能上,变成97分就能上。问题是医生行业协会不会同意。 ...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所以在国外设立医学院要求很高的,比如附属医院的规划等等,不像国内一窝蜂的上马医学院,瞎搞,目的是为了圈钱,骗国家财政拨款,为了学校排名,为了论文,所以招生数量上去了,就会造成质量下降了,比如实习时本来一个老师带三四个学生,现在要带多几个,许多学生的动手机会就要少了,还有一些实验课程,比如解剖等,相应的动手机会会少了

发表于 2022-12-14 17: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蓝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蓝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放宽学医的入学条件,把好毕业的关口,即可解决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4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zm16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zm16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congma 发表于 2022-12-14 09:16
很不理解为什么澳洲做医生要设这么高门槛,记得国内上学时,报医科的并不是那些成绩顶尖的学生,也做的挺好 ...

那是以前,因为过去都是国家统一分配,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别不大,另外学医要六年,许多人觉得学习过,程又长又辛苦,所以考的人相应少了,但是分数也不是很低的。现在医生收入大幅度提高了,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的医生收入年过百万的,不是少数。所以现在考分高了去了i

发表于 2022-12-14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kzhang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kzhang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女儿新入GP第一年,,周四天工作,,大概在18万左右,,若五天二十二万吧,,诊所在墨尔本西人区,收入条件不错,不是bulkbilling,,,外界所说的三十万应该是虚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eecloud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2-14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eclou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eclou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NTOMAX 发表于 2022-12-14 09:18
学医的门槛不需要那么高, 给更多优秀的人机会。 GP 的素质一言难尽。

逻辑好像不成立 ,意思是门槛降低了 ,人就优秀了,GP的素质就提高了,好像不能理解,
在可以量化的素质,分数也是一个方面,否则怎么衡量素质,爱心责任心怎么打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2-14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eclou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eclou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eecloud 于 2022-12-14 18:54 编辑
nickzhang111 发表于 2022-12-14 17:26
我女儿新入GP第一年,,周四天工作,,大概在18万左右,,若五天二十二万吧,,诊所在墨尔本西人区,收入条 ...


以现在的通膨,还行,不知道群里这么多人眼红作甚,IT门槛也不高,很快就能毕业,就去读好了,收入没有上限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2-14 1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eclou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eclou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收Gap费的是哪个城市,我住的大概是穷区,没看到附近有收费的GP,要我找一家收Gap的诊所, 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4 1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ecloud 发表于 2022-12-14 19:56
收Gap费的是哪个城市,我住的大概是穷区,没看到附近有收费的GP,要我找一家收Gap的诊所, 一时半会还真想 ...

+1

在悉尼不同的区都住过,还没去过要gap fee的clinic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22-12-14 19: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P的整体水平本身也堪忧

发表于 2022-12-14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on1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on1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p training    时间最短很多临床经验最少

发表于 2022-12-14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o 发表于 2022-12-14 10:01
有个足迹网友说过,澳洲两千多万人每人每年少做一次牙科根管治疗,就够全年的国防预算了…… ...

牙科根管治疗,我从没做过,是啥?

发表于 2022-12-14 20: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cong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cong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zm1688 发表于 2022-12-14 17:14
那是以前,因为过去都是国家统一分配,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别不大,另外学医要六年,许多人觉得学习过,程又 ...

分再高也不会比这边高,这里医学是毫无疑义的掐尖。你也说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不是嘛?不要说全科医生,就是个别专科,需要智商最最顶尖的人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5 06: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OSHELPPLZ 于 2022-12-15 08:11 编辑
刮胡刀 发表于 2022-12-14 11:46
啥gp要80多gap?


普通gp
从一开始的20刀,37刀,涨到今年的80刀gap

预约时间到了,还要等40分钟以上的那种。

而且5岁以下幼儿、health card holder 都一样是80刀gap。 只有Pensioner  可以免gap

发表于 2022-12-15 06: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Gulian 发表于 2022-12-14 13:10
中国三甲医院的同等医疗成本是澳洲的五分之一,人力成本是澳洲的十分之一,人均接待量是澳洲的10倍。。 ...


国内医院更折腾。为了多收钱,反复的折腾你重复挂号。

之前怀孕的时候人在国内,做第一次产检,三甲医院耗了三天时间没有完成第一次产检。

血检,尿检,还有B超(为了创收不肯开B超,要开四维。),居然每个检测都要重新挂号,再开单。

光是B超一个项目,就弄了三天时间,第一天要在App上挂号。等到挂号的那天8点早上过去要在一楼排队领好,一楼排队领号后,再到三楼排队领号,然后在在三楼房间外面排队。直接等到11:30。然后1分钟就打发了。开了一张单子让你去交四维费用

又重新到另外一个楼层,再次排队交费,没时间吃午饭,排队到一点多。交完钱,约好时间,下周再去做真正的检查。

这样子至少要花三个工作日,只完成了一个检查。还没上去领检查的时间。

后面的血检,尿检,上面整个过程要重复全部来一次。
这上面超级多的重复挂号。
如果一次开单,一次交费,根本用不着排队那么多次,人为的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人为的增加了就诊的人数

发表于 2022-12-15 06: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OSHELPPLZ 于 2022-12-15 07:33 编辑
tracker 发表于 2022-12-14 14:20
同时,澳洲从8月份开始邀请移民的GP分数低到了什么60 分 70分,和工程师,护士,各种会计什么的分数一样 ...


好像确实如此。

最近看一些诊所的医生介绍。

基本上五分之三以上的医生都是海外过来的。以美国,新西兰,过来的为多。还有阿拉伯过来的。这证明在这里工作的收入超过在原本的国家,所以才会过来吧。

发表于 2022-12-15 06: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OSHELPPLZ 于 2022-12-15 07:55 编辑
Simonjo 发表于 2022-12-14 11:56
我一直覺得Tony Abott的普通人看GP自費5元是很好的政策。
對於低收入人群、慢性病人群、小孩、老人都繼續 ...


他那个政策没有现实的可实施性。

如果说固定规定了,每个人是5元gap,
那意味着政府给每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补贴的金额是不一样的。

比如生活成本高的区,现在是80刀gap,
要实现,每个人只自费5元, 意味着政府要填上75刀/人次( 而从30多gap到80刀gap, 仅仅用了一两年时间。) 这也意味着这个要填补的空洞是无法估计的。

而另外一些区,本来就是bulk billing
政府不用填gap

这种政策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政府来填gap的情况下,多少gap合理

1 政府不可能强制规定,私人诊所只能收多少gap

2 而如果这个gap是可以随意制定的,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后续牟利和贪腐的领域。极易导致gap无限增加,包括那些原本bulk billing区也会有非常强烈的冲动去收额外的gap

这对我们这些住在高gap区的人有利(自付gap从80刀/次下调到5刀/次),对提高医生收入有利,对中间一些人获得利益有利,但对整个系统的维持和可持续性,以及医疗费用的合理性不利。会导致医保资金大范围的使用到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区,会加剧了整个澳洲的生活不平等。
还会导致中间出现非常多的食利链条和中间操作的灰色领域,增加整个系统的内耗

发表于 2022-12-15 06: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onj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j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SHELPPLZ 发表于 2022-12-15 06:44
他那个政策没有现实的可实施性。

如果说固定规定了,每个人是5元gap,

那个政策是消除所有bulk billing,每次至少5元gap,医生自己的定价权还在他手里,愿意收多少收多少,市场化跟现在一样不改变。原先收80gap的在这个政策下应该收85 gap了,仅此而已。
这个政策是为了节约gp资源,不鼓励非常小的问题去反复看gp,不鼓励gp把一个问题分成两三个预约来处理。
擅长修车,坐标悉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15 0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racker 发表于 2022-12-14 14:17
有pension和cc的要是免费,那和现在没区别。因为天天上班的,一年也去不了一次GP,但是没工作或者退休无 ...

医生最喜欢看的是pensioner.

我们这儿看gp, 民众中唯一不需付gap的就是持老年卡的人
准确的说,刚刚为了确定,所以查看了一下邮箱,诊所通知可以免gap的是:
Pension Card Holder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ard Holders


婴幼儿,和低收入群体都是需要付gap的。

发表于 2022-12-15 07: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OSHELPPLZ 于 2022-12-15 08:09 编辑
Simonjo 发表于 2022-12-15 07:59
那个政策是消除所有bulk billing,每次至少5元gap,医生自己的定价权还在他手里,愿意收多少收多少,市场 ...


这个政策是抄的新西兰,新西兰早就用过了。

现在新西兰的就诊,比如说我是从奥克兰过来的,我之前看的诊所,现在每次付的是90刀。
这个口子只要一旦开了,之后就是每年上涨。

开始是每次5刀 ,然后就是成倍地向上翻。不出五年时间,就能变成90刀/次

而且这个事情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副作用。
比如说,把你固定在一个特定的GP.
新西兰,现在你如果去的不是自己的固定gp,付的费用要更加增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iy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15 07: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SHELPPLZ 发表于 2022-12-15 08:06
这个政策是抄的新西兰,新西兰早就用过了。

现在新西兰的就诊,比如说我是从奥克兰过来的,我之前看的诊 ...

还以为新西兰都比澳洲左。这点上似乎比澳洲右

发表于 2022-12-15 07: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李十三 发表于 2022-12-15 08:21
还以为新西兰都比澳洲左。这点上似乎比澳洲右

所以现在一拨人又在闹着要搞免费的,

但是只针对毛利人。

这两年都是在讨论要专门拨款,在原本的国民保健体系之外,在搞一个新系统,专门给原住民毛利人的免费医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