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孩子双语学习之体会(一) (2008-11-5) lilyzhu51 · 胡砍摄影 (2008-11-4) dickson
· DIY 宠物脚印圣诞挂饰 19楼更新猫脚印 (2016-10-18) YANKS · 自己动手,老式汽车卡带换带MP3 CD机 (2007-2-10) harve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奇思

[NSW] 【杂记】再谈“精英中学”问题之"一个段子" [复制链接]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5 13: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咖一杯 发表于 2018-8-11 12:33
想知道奇思MM的中文怎么可以这么好

上网上得多吧!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5 14: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精英中学本身并没有问题。多样性本身往往都是存在和发展的优势。生源以亚裔背景学生为主,也无可厚非。其他也可以见到犹太人,希腊人,日本人,华人为主的学校(尤其是私校)。问题在于精英中学的选拔制度影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越来越早的补习,而这种补习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作为孩子的父母,肯定不想让孩子在选拔考试中处于劣势。那么教育对于这些想进入精英和奖学金的孩子来说,成为一种过早的竞争。而家长的教育重心移至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目前有人提议的改革还只处于提议阶段,完全没有必要对改革本身恐惧。也许我们只是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方案。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把一场赛跑变成有趣的探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5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7-28 12:13
就我所知, 目前有一群所谓专家, 在要求, 取消Nplan, 取消一切考试, 取消所谓精英教育等等, 说是给孩子太 ...

哪里是目前,不是一直这样忽悠吗?

快乐的童年,不要有压力,不要做作业,有作业多么痛苦啊。

现在遇到中印韩人民,忽悠不管用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5 17: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精英学生出来从政的没几个吧。”

——这就是目前华人扎堆儿精英的问题。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5 17: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5 13:04
我想精英中学本身并没有问题。多样性本身往往都是存在和发展的优势。生源以亚裔背景学生为主,也无可厚非。 ...

说得没错。

因为有一个入学考试,我们马上就研究出了大量题海训练提高考分的补习;

对于精英教育设立之初鼓励对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各自天性特长的教育理念和初衷,却选择视而不见,说到底还是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眼界太低,视野太窄。

精英体制这么多年,补习社开了多少间?培养了这么多亚裔背景的考试能手,也无非是多了些亚洲面孔的牙医,不喜欢病人的GP,和找不到工作的律师。

华人在政坛上有建树吗?在媒体上有声音吗?这么狭隘的视角下即使把孩子送进了精英,也不过是培养个会考试的书虫而已。

所以我支持精英学校的存在,因为这是因材施教,鼓励孩子发挥自己学习天性的从善之举。

我反对通过大量题海战术填鸭式的补习,那是把孩子推进应试教育的黑洞。

发表于 2018-8-15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phh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phh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68年11月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基纳巴卢。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母亲是澳大利亚人。1977年,黄英贤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

黄英贤毕业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艺术和法律。她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曾进入澳全国学生联合会领导层。
1988年,黄英贤加入工党,翌年当选工党州大会代表。
1992年,黄英贤大学毕业。
1993年取得律师资格。
1995年至1996年,黄英贤成为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林业政策顾问。此后,她为一家工会担任法律顾问。
2001年,黄英贤参加参议员选举并成功当选,2002年就职,成为澳联邦议会首位亚裔女议员。
2005年,她被任命为工党影子内阁负责就业和劳工的部长。
2007年11月29日,澳大利亚当选总理陆克文宣布新政府名单,南澳大利亚州华裔参议员黄英贤被任命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长。黄英贤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华裔部长,也是首位亚裔部长。
2010年9月11日,黄英贤被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任命为澳金融部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15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黄英贤除了有一半华人血统之外,其他的还真和华人有什么关系,
目前精英学校出来的华裔政治人物最有名的可能算是新州上议院的王国忠了,可惜他也只能算是明日黄花了,明年极有可能就要让位于他人了

发表于 2018-8-16 0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啥好讨论的,人家攻击的不是精英学校的学生,攻击的是华裔占领了精英名额这个事实。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华裔可以把孩子培养进精英,训练出高ATAR,以后做个衣食无忧的professional,但为什么我们依然没有话语权。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出为华裔发声的真正的社会领袖。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6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8-16 00:29
有啥好讨论的,人家攻击的不是精英学校的学生,攻击的是华裔占领了精英名额这个事实。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华 ...

当华裔真的培养出为自己族裔发声的领袖未必是好事。只能说明华裔与当地主流的尴尬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整个环境更适于每一个或绝大多数人生活,而不只是改变自身适应竞争的能力。有时适得其反引起孤立甚至使整个环境变得艰难

发表于 2018-8-16 1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6 10:39
当华裔真的培养出为自己族裔发声的领袖未必是好事。只能说明华裔与当地主流的尴尬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改变 ...

一早被这段话吓醒了,无比膜拜。

发表于 2018-8-16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phh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phh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面这位女生没上过澳洲的Selective School.


Mehreen Faruqi已加入澳大利亚国会,成为其首位女性穆斯林成员,当天澳洲发生种族歧视争论。

出生于巴基斯坦的Faruqi女士告诉BBC,澳大利亚的未来的多元化会更强”。

这名新南威尔士州绿党议员周三被国会任命填补空缺席位。
另一位新参议员因为要求就移民问题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演讲而受到谴责。

将于下周宣誓就职的Faruqi女士是Fraser Anning使用大屠杀相关术语的著名批评者之一。

这名领头的国会议员周二首次向议会发表讲话时说,Anning先生“在数百万澳大利亚人面上吐口水,吐出仇恨和种族歧视”。
她周三在Junkee 网站上写到:“我是穆斯林移民,我准备当上参议员了,Fraser Anning做什么都阻挡不了。”

Faruqi博士与她年轻家庭1992年从巴基斯坦移民到澳洲。从政前她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并且在环境工程专业有博士学位。

她2013年当上了州议会议员,使她成为了首位在澳洲担任议员的穆斯林女士。
她向BBC表示她会通过参议员身份来为“澳洲积极的未来做出努力,我们的多元化使我们更强大”。

她说这种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不是个别现象。

她周二在新州议会作告别演讲时说作为议员她遭遇了“有毒的和性别歧视”,“但不是因为我做的事情而是因为我的身份,我来自的地方和我的肤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16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ur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ur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phhyz 发表于 2018-8-16 11:04
下面这位女生没上过澳洲的Selective School.

她这种MSL在那些“真正的MSL“ 眼里是异类, 不带头巾,没有面纱, 作为一个女人在外抛头露面, 不是”合格的MSL“。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8-16 12: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喜欢那个所谓的大V的帖子,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弱势层面上博同情.  
弱肉强食,强者自强。需要靠别人的同情来稳固的地位都不长久。还不如努力爬上能改变规则的位置改变规则。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6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8-8-16 11:55
不喜欢那个所谓的大V的帖子,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弱势层面上博同情.  
弱肉强食,强者自强。需要靠别人的 ...

还是双管齐下吧。
明明不是强者还硬撑着当强者,还被指责是强占了弱者的位置,还是有些冤。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6 15: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8-8-15 16:07
“华人精英学生出来从政的没几个吧。”

——这就是目前华人扎堆儿精英的问题。 ...

华人不去精英就能从政了么?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6 15: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5 13:04
我想精英中学本身并没有问题。多样性本身往往都是存在和发展的优势。生源以亚裔背景学生为主,也无可厚非。 ...

嗯,同意改革需要大家发声。
只是补习过量,教育填鸭这样的问题...真的是学校和选拔考试的问题么?
有些华人父母如果没有精英中学就不会这样么?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8-16 16: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8-8-16 14:31
还是双管齐下吧。
明明不是强者还硬撑着当强者,还被指责是强占了弱者的位置,还是有些冤。 ...

孩子,我能理解你们的处境。但你们的方式在我看来有点自怜自哀。没有什么冤不冤的。又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一切都是合理合法。

这和职场法则一样,尊重是挣出来的,不是施舍出来的。用实力来让人闭嘴。 既然强者,就不必太强求能得到所有人,特别是80%人口的弱者的认同。弱者永远有各种理由和借口,集结在一起。

自信点,能超过80%的人已然是强者。
爬上阶梯,改变规则,领导舆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6 2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显然不能。因为相信华人尤其是新移民费心费力把子女送进精英和名校不是为了让他们从政。那么,不进精英父母就会改变子女的职业方向吗?
不妨问一问你的父母,和你好朋友,同学也看看他们的父母是为了什么把你们引导进精英。相信这些都源于父母甚至祖辈在祖国的经历。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及现在流行的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底线,所谓教育是打破阶级固化和通向上层的唯一有效通道。
楼上有人认为要努力向上爬,爬到可以改变规则的位置,才是解决问题和生存之道。这这观念也是底层人民无奈的映像。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西方的教育有何异同?奇思同学应该比我们这些以背书为主要方式学习历史和政治的父母们有更全面和思辨的理解也有实际的体验。
教育不应该是为了爬进上层,所谓的上升通道,可以给社会带来稳定,但消磨人创建更公正和谐社会的动力。就如国内现在看到的问题。底层人想法设法,举家之力,甚至牺牲家中的女孩来确保一个孩子能够进入大学,进入上层,甚至是公务员,从政。但是,这独木桥通过的究竟有几人?他们的父母可以因子而贵,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仍然留在一样的位置,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奋斗而有所改善。
这里比较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当现在的成人老去,我们的社会要交给孩子,孩子将替代他们的父母,成为社会的主角,担任相应的责任。
精英现在更多源于华人父母的焦虑。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我们的想象力始终围绕在医生,律师,工程师,金融精英周围。
至于从政,虽然被视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标杆。但是父母估计一般不会支持。原因也是源于国内的生活经验和人生观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bhua9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16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6 20:45
显然不能。因为相信华人尤其是新移民费心费力把子女送进精英和名校不是为了让他们从政。那么,不进精英父母 ...

特别赞同你和前面有几位层主提到的, 我们第一代移民父母在澳洲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和对教育眼界的局限性.
我作为家长, 有时候特别慎重, 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在澳洲长大的孩子到底有多大指导性意义呢?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6 23: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8-8-16 14:32
华人不去精英就能从政了么?

进入精英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素质和家长的能力,因此对精英学生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希望家长们在培养下一代时,眼界能够再开阔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pinksk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17 11: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hellec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ellec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6 10:39
当华裔真的培养出为自己族裔发声的领袖未必是好事。只能说明华裔与当地主流的尴尬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改变 ...

很受启发,感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7 1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8-8-16 22:31
进入精英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素质和家长的能力,因此对精英学生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希望家长们在培养下 ...

我也这么期望呢,我的观点只是父母眼光的局限性并不是精英的存在造成的。

相反,如果像我这样的学生有意从政,我从我们学校毕业出去走这条路会比不去精英要容易。当然去顶级私校还能完全融入的话最好,但这很难。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icomm + 3 感谢分享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7 1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8-8-17 10:08
我也这么期望呢,我的观点只是父母眼光的局限性并不是精英的存在造成的。

相反,如果像我这样的学生有意 ...

是的,我一向支持精英学校的存在;更鼓励家长眼光要放宽放远。

加油奇思!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8-17 1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ingkongfei 于 2018-8-17 10:54 编辑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6 20:45
显然不能。因为相信华人尤其是新移民费心费力把子女送进精英和名校不是为了让他们从政。那么,不进精英父母 ...


我从没说过教育的作用为了爬阶级... 这顶帽子太高。我承受不起。

我的观点是,你不喜欢某件事,就去改变它。目前没能力,就去爬上有能力的位置去改变它。不要自怜自哀打同情牌。

我的观点自始至终和教育没关系。只是对于那个大V的看法而已。

要说我的教育观点,我都不认为我的下一代需要上大学。难得不是得到知识,而是发现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hlily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17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phh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phh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8-8-17 10:36
是的,我一向支持精英学校的存在;更鼓励家长眼光要放宽放远。

加油奇思! ...

加油,所有的努力包括补习的枯燥训练和天天绕着操场跑3000米都是值得的。

发表于 2018-8-17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o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o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8-8-17 10:08
我也这么期望呢,我的观点只是父母眼光的局限性并不是精英的存在造成的。

相反,如果像我这样的学生有意 ...

努力吧,申请Rhodes 奖学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7 14: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8-8-17 10:50
我从没说过教育的作用为了爬阶级... 这顶帽子太高。我承受不起。

我的观点是,你不喜欢某件事,就去改变 ...

我的观点是不要寄希望于高层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或社会问题。底层也是有办法的,因为社会更像一金字塔,上层虽然有跟多资源和力量,下层却有跟多的人数。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要学而优则仕,而西方古代就有民主共和。自由贫民,甚至奴隶都是有影响力的。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8-17 15: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ingkongfei 于 2018-8-17 14:05 编辑
通用ID 发表于 2018-8-17 13:44
我的观点是不要寄希望于高层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或社会问题。底层也是有办法的,因为社会更像一金字塔,上层 ...



1. 中西方的文化有差异,但阻挡不了人性。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根本。人性以及人的行为很多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总是重复历史。
2. 民主不是万能药。民主不代表很多你看到的和你听到的是真实的。就像很多高层的更替原因不是公开的原因。东西方都一样。
3. 人多不是一件好事,详见一法国人写的乌合之众。 几百年前的法国人和当今的中国人或澳洲人没有鸿沟般的差距。
4. 你可以列你的观点,但请不要预先假设对方不懂西方。
对于这个课题,已经没有辩论的意义。大家看到的风景不同。没有谁一定要说服谁。到此为止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7 15: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8-8-17 10:08
我也这么期望呢,我的观点只是父母眼光的局限性并不是精英的存在造成的。

相反,如果像我这样的学生有意 ...

同意,父母热衷精英许校,并非是精英存在造成的。精英学校也为亚裔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资源,或者捷径。但是正像你说的中学六年,其实从备考OC开始,是孩子最重要成长阶段,孩子不但学习知识和技能,也被塑造了思维和价值观。并不想强调精英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差异,因为普通中学,尤其是精英学校附近的,也在走精英学校的路线。除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恐怕更有影响力。我觉得精英中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公平,或者族裔文化背景单一,而在于在孩子那么幼小的阶段就灌输了筛选,淘汰的生存竞争方式,和规划了通向成功的狭窄通道。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我很认可西方的一个价值观,可以西方神话中体会。人是人,神是神。凡人可以帮助神完成任务,但并没有因此也位列仙班。凡人一样可以幸福的生活,得到爱情财富和自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8-17 15: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通用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通用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8-8-17 14:01
1. 中西方的文化有差异,但阻挡不了人性。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根本。人性以及人的行为很多是相通的。这就 ...

我的观点主要来自生活经验,并非理论。从来没有假设和认为别人不懂西方。只是各抒己见而已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