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yeerfr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erfr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澳州整整一年了。还能清楚地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淡淡的国度的无数经历让人更加看清楚许多事情,或者自己或者它人。世界依然在转,环境依然在变,还能庆幸自己依然在往前。
用笑容面对伤害,用真心面对生活!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
正文部分: 
-------------------------------------------------------------------------------------------------------------------------------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
人生也是一样,也许某处某时的一个小小决定,可能会让原本的人生发生无法估量的变化。
我叫它“人生的蝴蝶效应”。我的移民决定是在不经意的条件下,决定的。为了曾经愿意想象的美好将来。然而现实总是和人开玩笑。
7月登陆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个小时漫长的飞机旅程,终于结束在墨尔本机场。2005年7月的墨尔本,带风的清冷算是欢迎着我的到来,
走出飞机的刹那,没有一点点感觉,只是依稀记得在登记前紧张忙碌的几个日子:换汇,准备行李,打包。。和其他每个要远行的人一样,疲累的充实着。
走出飞机,拿行李,填入镜表格,过安检。。一切都是流水线式的操作,简单机械。不过却是国际化的。
也许是以前出差太多的缘故,丝毫没有感到来到这个异国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兴奋。取之而来的到是一点紧张!英语。不管以前在中国怎么用英语交谈,写作,都是应景式的。这里却是生活。
出了嚣嚷的机场海关,坐上了陆上空中客车,直奔市区。沿途的风景让人吃惊的认为来到了一个农场。所幸不时冒出的几栋高楼,还在提醒着这是个城市!可是我在问自己,明天会怎么样?
8月
偷得浮生半日闲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忙着安家的各种琐事。 先去拜访了给自己办理移民的中介,无论曾经与他在过去的两年中发了多少次火,毕竟那些都过去了。然后是银行,centrelink, medicare card.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办理中,深深体会到了澳洲的方式。有纪律的慢,以及有根据的司法解释差异性。所以,只能说,到这里办事情必须得自己多去尝试和努力。每个人的解释有所不同,或许有时候能找到自己要的那种。
房子是已经租好的。有网络。虽然交通不是那么方便,但是对于还没有暂时工作的我,已经很满足了。
想想那个时候,自己真的是“安”,根本没有一点着急的感觉,也许是紧张久了,也许是自己过于自信,也许是环境不错。总之,有点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味道。
于是,一个多月就这样晃了过去。
9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几个个星期下来,开始觉得有些闲不住了。人就是这样,有事请的时候,满腹牢骚;一旦静了下来,却又找不到北了!
于是,开始将澳洲的上市公司全部搜罗出来。开始将澳洲的通讯公司全部搜索出来。开始将世界500强的澳洲的公司都搜索出来。不是应为自己目标远大,不是因为自己自信十足,而是因为,我只能从网上找到大公司。算是没有路子的路子吧。总之,开始具体了解澳洲的通讯和软件行业的一些信息。
有了公司的信息,简历的问题,随之而来。简历的修改确实需要很多技巧,需要花力气。网络,朋友,还有政府的课程等等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具体的过程,看看我在另外一篇文章的描述,希望能帮助到你。关于政府的免费的招工培训课程,一般每个区都会有,只要到所在区的移民中心问就可以了。另外官方的登陆手册上就有详细的内容。
等到简历能够拿出手,那时是9月了。那时候,是一边投简历,一边修改简历,渐渐的对有些内容有些把握了。
9月的中秋,是周日,应朋友之邀,到了一个崇华堂道德会。自己也没有弄清楚讲的什么,好像是佛儒道等诸家思想综合。那天去的主要是有个聚餐,呵呵,顺便第一次领略了澳洲的华人的各种食味。回来的时候,看到澳洲的中秋之月,也是特别圆。 月儿圆圆照澳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10月
铁鞋踏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意识到语言的严重问题,并不是因为下飞机的时候没有听懂海关官员给我说的生日快乐。而是因为,中介的电话完全没有听明白。真的体会到中介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说话之快,令人咋舌。虽然9月就有一个面对面的面试,但是都没有觉得语言是如此的艰难。10月初的几个中介电话,彻底将我打入深渊。
开始寻求语言的突破。记得刚开始抵达奥州的时候,去glen Waverley 的CentreLink 问学语言的事情,人家冷冰冰的说,没资格。原因竟然是因为我作为技术移民的主申请人,已经考试过亚斯了。 后来不死心,有打电话到CentreLink,给的解释还是一样。 不过在网上看到有的朋友一样在读,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不过也还是作罢。毕竟人家政府说了算。
到了10月,觉得语言实在不行,就给自己说到到Oakleigh的CentreLink碰碰运气吧。结果人家还真给了这个学习语言的机会! LLNP. 面试后,到Springvale上20周课程。
与此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政府免费的找工作的培训的课程,为期5天。记得很搞笑的是,当我去移民中心注册的时候,那个老太太带了一个年轻的姑娘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工作人员,后来越聊越觉得不对劲,感情人家是来乡亲的阿。 那个汗阿。。。。 后来赶紧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说,自己只要找工作,找房子。老太太很和善的说,没有问题,以后有什么问题,尽管找她就好了,还夸我的英语( 没有地缝阿)。然后介绍了政府的找工培训课程给我。最后,那个移民中心的老太太还给了无限期的Coles 的40元购物券,说是第一次注册的都有。 呵呵,意外收获啊。心想,看来万恶的资本主义有时候也挺可爱的。
10月底,正式开始了漫长的语言攻坚战。 那时,登陆已经3个月了。
11月,12月,1月,2月
世上本都是路,走的人退了,就没有了路。
在学了一段时间的英语之后,开始投简历。陆陆续续有了些面试。不过语言始终是个大的障碍。再加上,那时候的投简历,基本上是盲目的,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没有准备性。基本上是三无状态,所以,也是屡战屡败,不过还好自己也屡败屡战。
12月底,申请了TAFE的工程英语课程。拿到2006年2月入学通知书。同月,生活出现变化。那个时候的自己,绝对是痛病快乐者。面对未知的明天,苦力的挣扎,黑渊中看不到亮光却极力想走出困境。不知道明天,不知道尽头,不知道结果,不知道方向。
所幸,在这里认识的朋友,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极其艰难的时候,咬着牙走过来。在困苦的时候,用父亲遗传的那点那坚毅乐观的精神,去平静自己,去面对世上远有比想象中的黑暗更黑暗的黑暗。无论如何,始终记得英语是自己的问题。
于是在学校假期的时候,到社区图书馆,到市区的图书馆去借了很多书和磁带。每天早上花大概3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朗读和听力。大概是在2月初的时候,在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感觉看电视有点感觉了。 万幸!
1月底,申请TAFE的OQPP课程。2月,offer拿到。权衡再三,觉得工程英语太长,6个月,不很适合自己,选择了远在collingwood 的 OQPP课程。
2月开学,退掉LLNP课程,开始就读OQPP.
另外,在11月的时候,同很多新来的移民一样,接触了教会。是房东介绍的。当时去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自己当时闲不住,一个也想拓宽自己在澳洲的圈子,毕竟是要在这里生活。然后就是希望英语能有机会提高。因为以前听朋友们说教会的人都比较好相处,所以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去接触了这里的教会。虽然是华人,但是仍然让自己结识了很多很多的朋友,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机会。多接触这个社会的不同方面,总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些帮助。
半年过去了,感触很多。好汉不话当年勇,憔悴绍光不忍看。送给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互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如果我还能再说些什么,那就是谢谢,谢谢曾经给与我帮助的人们。你们让我明白人生中也有一种快乐叫感动。
[ 本帖最后由 yeerfrid 于 2006-7-30 21:3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