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天使之恋 (人像几张) (2010-11-22) 薰衣 · 一壶清茶 随遇而安. (2014-5-15) xeh060
· The Grampians National Park三日游(攀岩+爬山真人兽+6楼视频)(填坑完毕) (2009-12-29) edith921 · 新年伊始,自己翻新投资房,争取用少资金短时间实现大效益(全文完,谢谢关注) (2012-1-9) ayeed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ydnewcomer

有父母已经在澳洲入住养老院的吗?进来聊聊吧.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12-5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的还好,看到印度人的我是不敢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2-5 2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wuw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wuw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2-12-5 15:28
如果这样状态的老人留在家里照顾十多年,再乘4,我大概要疯掉的。不过,这概率应该不高。  ...

D妈妈.我看过你的一些帖子,我是你的粉丝,你有四个子老人,他们需要你的帮助,随着时光的流失,他们越来越依赖你,你会越来越忙,越来越累,怎么办?我也是老人了,我的想法是进养老院,那里有人看护你,有人陪伴你,让孩子们有精力上班,有精力带好自己的孩子.现在在国内,也是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子女们都想通了.老了,如果两个人还能相互依存,那就在相互依存,没有能力生活了,就去养老院,在无锡我看过十九个养老院,有国家级的,市级,区级,私人办的都有,并到社区,里弄访问过老.中,青的居民,一般好一些的,2500/月,全护理;1800/月半护理.1500/月,不护理.一般退休的老人也能承担得起.在养老院里大家在一起,看电视,打麻将,有时还可以去帮厨,也有夫妻两人一起去的,他们有单独的房间.不用做饭,也不用洗衣,就像把家搬过去了,也有自己带自己的保姆去的,保姆也不用做饭,洗衣,专门陪伴你,很好的.我的一个同学前几天说她们北区的华人会,在做一个调查报告,准备开办新的华人养老院,这样越来越多的华人养老院办起来了就更好了,(华人老人就有更多的选择,院方也就更要办好,否则就没有生意了),总之,人老了,去养老院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子女们平时也要把养老院好的一面,多多告诉老人们,千万不要发劳骚时说:我看你们今后进了养老院怎么办呀?谁再来像我这样持侯你们呀!再不然,还要去吓唬他们,不听话,就送你们去养老院!告诉他们:养老院很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ydneydodo + 3 感谢分享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2-5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wuwo 发表于 2012-12-5 22:18
D妈妈.我看过你的一些帖子,我是你的粉丝,你有四个子老人,他们需要你的帮助,随着时光的流失,他们越 ...

看到最后一段,我笑了。

想起小时候,我一不听话,父母就吓唬我要把我扔到阴沟洞里去

发表于 2012-12-5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anainpajam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anainpajam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ke 发表于 2012-12-4 12:03
如果在家不如去养老院安全的时候就送养老院。在家没设备没条件,家里臭烘烘的,老人长褥疮,这样的情况在国 ...


如果家里有专业人员亲自督政(你妈是医生),又有人手帮忙,还有相应器械辅助,都照顾不好。去了养老院,非亲非故的护理人员,都是拿这活当吃饭工具,还能比你们家亲自照顾的好?!情况只会更糟。没有条件的才去养老院。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2-5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妈妈 于 2012-12-5 23:13 编辑
bananainpajamas 发表于 2012-12-5 22:37
如果家里有专业人员亲自督政(你妈是医生),又有人手帮忙,还有相应器械辅助,都照顾不好。去了养老院, ...


子女有条件(包括经济,体力,精力,专业水准),当然也不至于送父母去养老院,连孩子都不会送去补习班,都DIY了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2-12-5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o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o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雲山民 发表于 2012-12-5 14:02
是的,招待所的条件吧

老了还要和不认识的人合住,会不会不习惯?
比方说一个习惯晚睡晚起,一个习惯早睡早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2-5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ont 发表于 2012-12-5 22:51
老了还要和不认识的人合住,会不会不习惯?
比方说一个习惯晚睡晚起,一个习惯早睡早起。 ...

有单人间的,赞助月费贵多了。

几个人住,有起事来,有人知道。
人們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 有房 有錢 有权。但幸福其实是[無] 无憂 无慮 无病 无災 有, 多半是做給別人看的,無, 才是你自己的。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2-12-5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o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o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雲山民 发表于 2012-12-5 23:04
有单人间的,赞助月费贵多了。

几个人住,有起事来,有人知道。

也是的哦,有利有弊

发表于 2012-12-5 2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唯乐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唯乐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

发表于 2012-12-5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Specul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Specul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现在做护理老人的都是外省来的,去年我父亲病了以后,就需要全护理,那些护工的,整天就是谈论钱,那有什么爱心可言,医院也是一样,就知道钱,老了以后,不能动了,还是自己的家人最好了,可是,老人病是持久战,只会越来越不好,子女的精力也有限,确实是很实际的问题
我也去过一些养老院问过,就象帖子里其他同学说的,费用倒是可以接受,本来我想如果我母亲也愿意,就和父亲一起去,福利院的人说,他们分2个区域,护理和完全不需要护理的,只是其中一个老人需要全护理的,那么另一个也要住护理区了,只是养老院和地段医院区别在于,如果老人需要用药,要家属外面配好,养老院再给老人用药
回家和妈妈说了以后,妈妈不乐意去,她说她好好的干吗去,可我觉得妈妈每次去看爹爹,都好累,老了后就是一个伴,住进去了,天天可以待一起,不用互相惦记着了,多好,我妈妈这一代人还不能接受去住养老院,除非是实在没能力了,才会考虑去

发表于 2012-12-5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g3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g3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在救世军下一个age care做了1年多kitchen hand, 每天早上给所有的老人送水. 时间长了,也和不少老人聊过天. 那个养老院只有一个中国老头,是基本不能自理的,但头脑清楚,每天看书看报,几乎每天他老伴都来陪他,推他出去晒太阳.  这个养老院有好几个中国的AIN,RN也有1个. 和她们聊天得知,这家养老院算是相当好的.

有好几单人间, 大多数能走动的老人都挺开心的样子,经常听他们合唱, 也许是有宗教信仰的原因, 救世军的养老院大概都是收基督教的老人吧. 每天很多人来探望, 鲜花不断, 如果有老人去世了,家属还写感谢卡送巧克力给护士们. 听说还邀请有的护士去参加葬礼.

我感觉俺们厨房提供的饭菜也是不错的, 很多员工都每天花2刀来订午饭.

总之, 做为一个门外汉, 我真心觉得这家养老院不错. 我觉得这个和幼儿园差不错, 都是有好有差的, 早点多方面打听,找1,2口碑好的养老院,也算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cmsj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2-5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urwood heights croydon croydonpark 3区的结合部有一家华人的养老院,黄色外墙,看上去规模不小。

发表于 2012-12-6 0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wc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wc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g303 发表于 2012-12-5 23:39
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在救世军下一个age care做了1年多kitchen hand, 每天早上给所有的老人送水. 时间长了,也和 ...

谢谢你的回复。能短我这家养老院的名字吗?我是在悉尼的。

发表于 2012-12-6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g3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g3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newcomer 发表于 2012-12-6 09:46
谢谢你的回复。能短我这家养老院的名字吗?我是在悉尼的。

好几年前的事了, 后来听说搬家了,我之前在enmore park

这个是网站,希望有帮助. http://agedcareplus.salvos.org.au/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飞跑的猪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6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kb14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kb14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送养老院那是没办法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年轻时努力工作,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养老做好贮备。在家儿女眼皮底下监督请保姆照顾最好!可有这样实力的一定不是一般的群体。大家努力吧。

发表于 2012-12-6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i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i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生时,我也在一个养老院里做过kitchen  hand,那家养老院是华人开的,但里面住的都是痴呆的鬼佬。说实话,伙食真挺好的,每天都有肉,一周吃一次炸鱼,面包随便吃。不吃罐头的。

条件就不能比了,肯定比家里差。说实话,在养老院工作过的人,都不愿意以后去养老院,我就很害怕去。但估计也没办法。

最后PS一句,突然想到要孩子早的那些人,包括我,等我80了,孩子也55了,孩子也老了,我看我的命运也是养老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2-6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i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i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kb1405 发表于 2012-12-6 16:08
送养老院那是没办法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年轻时努力工作,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养老做好贮备。在家儿女眼 ...

儿女眼皮底下?这也要儿女愿意吧。这帮小ABC以后能行么?

发表于 2012-12-6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kb14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kb14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ki2011 发表于 2012-12-6 16:27
儿女眼皮底下?这也要儿女愿意吧。这帮小ABC以后能行么?

看一下中国的近代史探索一下养老问题就清楚了,这就是中国名门旺族老人们的养老模式。其实也是名门旺族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2-12-6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c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c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2-12-5 22:31
看到最后一段,我笑了。

想起小时候,我一不听话,父母就吓唬我要把我扔到阴沟洞里去 ...

看来从小就要坚强,要不然更年期难过,老年更难熬。
平安是福

发表于 2012-12-6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wc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wc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g303 发表于 2012-12-6 15:28
好几年前的事了, 后来听说搬家了,我之前在enmore park

这个是网站,希望有帮助. http://agedcareplus.sal ...

非常感谢!可惜我的级别太低,不能给你加分!

发表于 2012-12-6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己弄得动就不去养老院,实在没办法也找个相对好一点的,总不能给子女太大的负担。
提早计划提早安排,到瑞士安乐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2-6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班路上看到一份中国养老情况报道。据2008年数据报告,国内目前“无智无能”老人“占老人的近10%。人数为3300万。其中10%在各养老机构养老,90%在家养老。为什么在家养老这么多?因为很多养老院拒收这样的无智无能老人,就算已经入住的,一旦生病,也被赶出养老院。而这样的老人在家养老,家人没有专业技能,家里也没有专业设备,给老人和家属都带来极大身心上的痛苦。

-------

个人认为,如果不能接受养老院这条路,那么国家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持让人们在家养老,包括派出可入户的护工,改良家庭护理设备。这些费用,国家承担大半,个人承担小部分。

如果把所有护理和经济责任都推给子女,不合理,也不可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3 赞同,但国内很难实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6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eede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eede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自理的老人还是去养老院,对本人和子女都轻松一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2-6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年轻时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年轻时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太明白费用问题。进华人养老院要缴纳特殊费用么?还是“排队”。 父母移民过来之后,在这边并没有任何收入(or super),进养老院到底谁掏钱?掏多少才能进呢?

看了一些政府网站,都没有明确的费用多少。根据政府网站指引,再去看一个个养老院,还是没太明白费用。只看到需要评估了。
签名被屏蔽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2-6 2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年轻时代 发表于 2012-12-6 21:44
没太明白费用问题。进华人养老院要缴纳特殊费用么?还是“排队”。 父母移民过来之后,在这边并没有任何收 ...

他们国内有退休金收入,10年后在澳洲也有养老金收入。可以靠这些收入支付费用,再加上国家补贴点,子女也补贴点

发表于 2012-12-6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wc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wc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2-12-6 21:54
他们国内有退休金收入,10年后在澳洲也有养老金收入。可以靠这些收入支付费用,再加上国家补贴点,子女也 ...

那象我这种父母没到十年一旦需要进养老院的就糟了,不够资格领养老金,岂不是想进都进不了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2-6 2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guinisl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guinisl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kb1405 发表于 2012-12-6 16:08
送养老院那是没办法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年轻时努力工作,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养老做好贮备。在家儿女眼 ...

的确是!在家24小时护理的话,仅仅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是不够地,手里有几套房产的,要不要里给孩子,还是自己全花了。即使这样,也得看这病耗多少年。

一个护士如果年薪七八万的话,也只工作8小时一天。你要请24小时轮班倒的护士在家里,那得支付就人工费起码20几万一年。这还仅仅是人工。老人挺一年两年就去了那么也就几十万。慢性病/中风的卧床十载,没有几百万,你私人护理时搞不定的。所以想到了雨贝,赔偿金额再高,从长远看来,都是远远不足的。

发表于 2012-12-6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mbeau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mbeau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开个老人院行不行。

发表于 2012-12-6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newcomer 发表于 2012-12-4 11:54
不用子女送,我早决定以后老了,自己去养老院啦。没存着年头要我儿子给我养老。
...

所以要抓紧时间多享受人生,在还能动弹之际力争多去些国家看看.(paopaobing(88))

发表于 2012-12-6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anqian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qian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这贴子很悲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