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新西兰南岛游记 (2009-5-13) doublezz · 剧本 《武林歪传》 第一集 《屌丝也有春天》 (2013-1-22) thinkbig
· 2011 小试牛刀 之 意大利五城 (2011-7-22) JerryWu · 一个老头 (原创分享) (2015-6-11) ahy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hua9

[全澳] 为了孩子的教育来澳洲的, 都是图啥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pblue 发表于 2018-5-7 08:08
是的,在澳洲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位远远高于国内,这个没得说。

我是看到标题进来的,好奇的也是这个。 ...

周围有不少。
我当初移民来的时候最不能理解就是硕士博士跑去超市收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7 0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zy 发表于 2018-5-6 20:27
怎么定义不擅长选择?举个例子包办婚姻好还是自由选择好?

这个问题使得事情回归到了最原始:拼爹好。
家徒四壁还包办婚姻不是惨绝人寰?
家徒四壁再自由选择一样没啥好选项。
中国混乱发展过程中还能拼个机会,
澳洲机会只给你完成个小康。
努力学习知识和体力也是为了选择面更广,对中国,这个选择面已经不窄了。

发表于 2018-5-7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pblue 发表于 2018-5-7 08:08
是的,在澳洲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位远远高于国内,这个没得说。

我是看到标题进来的,好奇的也是这个。 ...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要问为了孩子移民到澳洲的人群。

这里很多参与的,估计都是自己来澳洲,在澳洲才生了孩子的。

所以问题的命题,对这类人来说就不成立啊,这些家长不是有了孩子以孩子为借口移民澳洲的人。

发表于 2018-5-7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识不少孩子

一个男孩,18岁,高中毕业一边打工一边训练踢澳洲足球,他的理想是进入专业队

一个女孩,从14岁教琴打工赚钱,一边读书成绩很好,进入大学读了一年停学,和妈妈妹妹一起开了一家咖啡店,从想法到设计装潢都是自己的,目前生意好几年了,算是成功的

孩子有没有梦?有梦就鼓励他实现,没法实现,经历一场也是人生的收获

我不知道,中国会有父母支持孩子追梦吗?

发表于 2018-5-7 08: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norach 发表于 2018-5-6 20:07
图的就是孩子不会像我一样高三知道成绩前有过轻生的念头
前提是我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而且每次大考都很幸 ...

我觉得吧 你能想到轻声 主要问题在你父母啊
在澳洲高考失常难倒没所谓吗?

发表于 2018-5-7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ra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ra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n7726 发表于 2018-5-7 08:59
我觉得吧 你能想到轻声 主要问题在你父母啊
在澳洲高考失常难倒没所谓吗? ...

我爸妈有期待是真的,但考试前我爸爸也说了他对我的期待,那个期待很容易达到,所以说都来自他们我觉得不太对

应该也有我自己很多的付出与期待,还有未来的不确定性

澳洲高考太容易了,我那时还是文综理综,基本都要学,澳洲我现在在教,真的选择多太多太多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7 0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jkakai 发表于 2018-5-7 00:25
我们家是不可能回流的,没法想象孩子幼儿园大班开始上奥数课……

有什么问题吗?
又不是应试填鸭性质的补习 只不过是另一种刺激孩子大脑的方式啊

发表于 2018-5-7 09: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norach 发表于 2018-5-7 09:05
我爸妈有期待是真的,但考试前我爸爸也说了他对我的期待,那个期待很容易达到,所以说都来自他们我觉得不 ...

明白了 你爸妈没问题 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啊
还是那句话 在澳洲你期待高结果考砸了 和在国内考砸了 后果没什么大不同吧?只不过澳洲的tafe听起来比蓝翔洋气一些

发表于 2018-5-7 09: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n7726 发表于 2018-5-7 09:08
明白了 你爸妈没问题 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啊
还是那句话 在澳洲你期待高结果考砸了 和在国内考砸了 后果 ...

可能我考虑的不全面 如果是在国内三四类城市 高考的确是走出县城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如果本身是在大城市 或者本来也想留在本地工作生活 那就没区别了啊

发表于 2018-5-7 0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是因为孩子移民的,但不是因为孩子上学教育的问题,因为在国内不管你工作忙还是不忙,加班都是常有的事,所以想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自己带孩子是不可能的,家里老人不能和我们住在一起帮忙,我既不想把孩子甩给老人带,也不想依赖住家保姆,所以就现在移民出来。
关于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我认为两边的方法是失之偏颇,各有利弊,但是我觉得就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应该占据大半壁江山,所以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大部分是追随家长的,而这些才是决定孩子人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不是很纠结学校的教育。
当然了,如果学校不仅不传授必要的知识,正确的人生观,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带进来,比如说国内的奴性教育,比如说这边的非常性教育,我还是会想办法抵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bhua9 + 2 感谢分享
chlily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7 09: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jkak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jkak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n7726 发表于 2018-5-7 09:05
有什么问题吗?
又不是应试填鸭性质的补习 只不过是另一种刺激孩子大脑的方式啊 ...

对我来说是问题,我不觉得奥数这种东西人人都要学,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7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5-7 08:59
我认识不少孩子

一个男孩,18岁,高中毕业一边打工一边训练踢澳洲足球,他的理想是进入专业队

中国有。家境富裕的子女在国外读着西方艺术史和哲学的,都是为真爱

澳洲也差不多,只是福利制度好些,孩子打工尝试机会也略多。普通华人移民家庭不会这样选,或者说,孩子们自己就会选比较稳妥的路

发表于 2018-5-7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sif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sif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孩子是天才精英还是留在国内机会更多。 这样的孩子在国内早早被视作国家栋梁,竭尽全社会的资源精心培养。所以在国内学习怎样把自己伪装成天才,是一门几百亿上千亿人民币的生意。 澳洲政府学校能为这些孩子做的不多。因为大家都相信这样的孩子聪明能干,肯定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用extra社会资源予以支持。

在澳洲,智商和能力普通甚至偏下的孩子更快乐一点。中等偏下的孩子在国内完成9年义务教育就被更高层次的教育淘汰了。 国家希望这些孩子在建筑工地,快递,外卖,淘宝,富士康找一份吃点青春饭的小工,别给政府社会保障部门添麻烦。 但是澳洲政府还愿意养着这群人,供他们读书,受职业培训,直到20多岁能自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hua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7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和中国的价值观不同,就体现在教育上

不喜欢澳洲价值观的还是回国受教育的好,比如喜欢北大校长那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hua9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7 1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8-5-6 16:55
足迹里的话,你就不能认真琢磨,大多数时候,你说的是大众,有人拿特例来回你,你要是举特例,他们说没有普 ...

足迹里的话,你就不能认真琢磨,大多数时候,你说的是大众,有人拿特例来回你,你要是举特例,他们说没有普遍性。你和人说法律,他和你说道德,你和他说道德,他和你说感情,最后,你决定说感情,他又回到法律了。

发表于 2018-5-7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ffigh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ffigh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图孩子的教育啊,快乐教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7 10: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5-6 17:33
出国移民或出不了国移不了民,这是一个选择权,选择过一种不同生活的权利。不管选择以后过的好不好,对于 ...

出国移民或出不了国移不了民,这是一个选择权,选择过一种不同生活的权利。不管选择以后过的好不好,对于没有这个选项的人来说,有选项的就有了改变的机会。

多一个选项,好不好,回国版或匿名版有很多答案,有人的答案是很不好,有人的答案是很好。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有选择总好过没选择; 当然,对于脑容量不太大的,多项选择题做多了,头会疼也正常。 那就放弃选择,不选不错。

发表于 2018-5-7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pbl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pbl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kong 发表于 2018-5-7 08:41
周围有不少。
我当初移民来的时候最不能理解就是硕士博士跑去超市收银

我觉得大家肯定不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去超市收银而移民澳洲的

所以和楼主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了孩子的教育来澳洲的, 都是图啥呀?”

说实话这帖子的回复都看完了还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发表于 2018-5-7 1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18-5-7 09:38
中国有。家境富裕的子女在国外读着西方艺术史和哲学的,都是为真爱

澳洲也差不多,只是福利制度好些,孩 ...

所以有时觉得华人父母搞不好就限制了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身边一个同事的例子。爸爸是某大学的教授,妈妈是工程师。其中一个女儿读了RMIT的Product Design,读完后不喜欢,要去做飞行员。其中训练了几年,包括在Darwin呆了不短时间,现在已经在Qantas开货机。其他两个孩子中学毕业都没读大学,一个出来工作后来再决定part time读大学的IT,另一个在欧洲边学习边打工。

这样的人生轨迹不也好好的,孩子们都可以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三个孩子读的都是公校,非精英。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7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5-7 11:49
所以有时觉得华人父母搞不好就限制了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身边一个同事的例子。爸爸是某大学的教授, ...

心真大

发表于 2018-5-7 1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18-5-7 11:52
心真大

欧洲那个还是女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7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d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d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到北大 立红号志 吧

不过千万不要 当 岳 日斤 ,让 母亲 向孩子下跪

发表于 2018-5-7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5-7 11:49
所以有时觉得华人父母搞不好就限制了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身边一个同事的例子。爸爸是某大学的教授, ...

自我的选择与不得不选择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不预设价值判断立场的看,华人不走专业路线,商业路线而去做收入比较高的体力工作,我周围看到的都是不得不这样选择的,当然这或许是我的偏见。文化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影响很大,我其实比较希望看到更多正面自我选择非专业路线的案例,这样来比对修正个人的思路。

往大里说,多样性各种试错才是进化的方向;用逻辑来推,一个人设计的路线图依靠的是他/她的智商,经验,那么也必定受限于此,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代不如一代往往就是这些强父母的过多干预设计所注定了的。

发表于 2018-5-7 12: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8-5-7 12:07
自我的选择与不得不选择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不预设价值判断立场的看,华人不走专业路线,商业路线而去做 ...

忘了说这例子里的父母都是西人,华人家长一般没那么心大

其实有很多路可选,不该局限于传统的那些。

发表于 2018-5-7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5-7 08:53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要问为了孩子移民到澳洲的人群。

这里很多参与的,估计都是自己来澳洲,在澳洲才生了 ...

对于来了澳洲才生孩子的移民(包括楼主自己), 就会有另外一个选择产生.
如果对澳洲的教育不满意, 要不要再为了孩子的教育回流呀? 这样的帖子也很多的.

其实吧, 我觉得很多人也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来或者离开澳洲的, 移民/回流最根本满足的应该还是主申请人的真实需要.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5-7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5-7 12:46
忘了说这例子里的父母都是西人,华人家长一般没那么心大

其实有很多路可选,不该局限于传统的那些。 ...

可能多数国人在经济上缺乏安全感,上一代是这样,我们出国了也一样,第二代也没好多少。骨子里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7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phh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phh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5-7 11:49
所以有时觉得华人父母搞不好就限制了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身边一个同事的例子。爸爸是某大学的教授, ...

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甚好。

发表于 2018-5-7 1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中国做人上人是很重要的事,在澳洲大家基本一样,富二代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歧视清洁工,领导不管心里怎么气,表面上至少对员工要客客气气。所以这里即便你不好好学习,人生没有差到哪里去。在中国要是做到底层,那日子可不是足迹里同学能想象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hua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7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觉得很明白,生完了才知道自己原来啥也不明白,已经这样了就这样了呗。

发表于 2018-5-7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5-7 12:46
忘了说这例子里的父母都是西人,华人家长一般没那么心大

其实有很多路可选,不该局限于传统的那些。 ...

安稳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主旋律,安稳意味着不必去面对大的变化,不必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安稳能给人带来快乐,作为追求也无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