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2-21 1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18-2-21 16:34 编辑
我孩子还兜尿布,从所见所闻感觉澳洲的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放羊。澳洲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laid back, 包括教育。学校和家长没有那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栋梁的迫切感,比较随孩子的天性。在这种制度下,教育是自动过滤掉或者说放弃了没有天分也不努力的孩子,但是对某方面非常有天分的孩子非常好。教育偏重启发而不是灌输知识,给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得以保留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除了澳洲人文化里没有中国人对 “出人头地”的数千年的执著,确实,这个社会也富裕到了人民不用努力也能享受较高生活水准的程度,有可能这也是家长不会太push孩子的一个原因。
2. 分数不太重要。 中国人重视分数,那是与中国社会的现状紧密相关。对一个学生来说,分数直接关系他在每个阶段能享受什么档次的教育资源,将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所谓“一考定终生”。比如学生A比学生B在高考成绩上差了20分,其实这20分并不能说明A就比B差到哪儿去,但结果是一个能去重点大学,一个只能去一般大学,他们以后毕业起点就不一样。
在澳洲这个环境下,分数就没有那么重要。中小学阶段能享受什么质量的学校教育,取决于“钱”。高考考高分,回报也不丰厚。澳洲大学就那么几所,彼此间差距不大。考医考法竞争稍微激烈点,其他专业上哪个学校不是上。不满意,可以轻松转学转专业。将来去找工作,人家也不会因为你的学校歧视你。而在中国,很多用人单位挑剔到只考虑首批211,首批985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澳洲人,在社会上晃荡几年,想回大学读书也是很简单的事情,毕业出来一样的文凭,找工作时给与相同的机会。在中国,这不可能。
不过现在国内也变了,家里有钱有权也能去好学校就是了。
3. 重文轻理。澳洲很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专门训练。相比下,可能是中国教育的弱势。
不管是澳洲还是中国的教育都各有利弊。中国的教育,偏重分数,偏重“标准化”,可以低投入高产出培养大量的“螺丝钉”人才,也比较容易扼杀天才。澳洲的教育,导致两级分化极其严重,缺少中间那档技术性人才,所以急需引进能做IT,会计的移民,这类工作需要良好的教育基础但又不需要太多的天分。
两条路,可能选哪条都不完美。聪明的孩子,也许澳洲环境给他的自由更适合,一般的孩子,可能需要中国式的push。家长一项基本的任务应该是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找一套最适合的方法发挥出他最大的潜力。
但是有一点,既然来到澳洲,我们还是尽可能的避免用“应试教育”去禁锢孩子吧。如果在学习上太看重考试,很容易本末倒置。 考试本身是考察学习成果的一个手段,太强调考试,孩子难免会有学习是为了考试这样的错觉。有些补习班,目的就是让孩子考高分,对知识本身真的在乎吗?
考试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交集,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会考试的孩子也很会学习,但不代表会考试就一定会学习。人这一生,想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对学习的兴趣。这比培养纯粹的考试能力更有长远的意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