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墨尔本理发记 (2005-8-3) Eucalypt · 小鸟流水账之Great Barrier Reef, Queensland 2009 (更新完毕) (2009-3-29) 棉被
· 墨尔本 Macedon Mt 红叶 (2009-4-19) psveind · 短遊西澳~~ 浪漫的河邊小屋, 陰森的石群, 醉人的長堤~~ (2015-3-22) silvi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神探狄仁杰

[NSW] 这里的小学到底是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直接问学校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1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学主要培养做人的道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1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18-2-21 16:34 编辑

我孩子还兜尿布,从所见所闻感觉澳洲的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放羊。澳洲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laid back, 包括教育。学校和家长没有那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栋梁的迫切感,比较随孩子的天性。在这种制度下,教育是自动过滤掉或者说放弃了没有天分也不努力的孩子,但是对某方面非常有天分的孩子非常好。教育偏重启发而不是灌输知识,给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得以保留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除了澳洲人文化里没有中国人对 “出人头地”的数千年的执著,确实,这个社会也富裕到了人民不用努力也能享受较高生活水准的程度,有可能这也是家长不会太push孩子的一个原因。

2. 分数不太重要。 中国人重视分数,那是与中国社会的现状紧密相关。对一个学生来说,分数直接关系他在每个阶段能享受什么档次的教育资源,将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所谓“一考定终生”。比如学生A比学生B在高考成绩上差了20分,其实这20分并不能说明A就比B差到哪儿去,但结果是一个能去重点大学,一个只能去一般大学,他们以后毕业起点就不一样。



在澳洲这个环境下,分数就没有那么重要。中小学阶段能享受什么质量的学校教育,取决于“钱”。高考考高分,回报也不丰厚。澳洲大学就那么几所,彼此间差距不大。考医考法竞争稍微激烈点,其他专业上哪个学校不是上。不满意,可以轻松转学转专业。将来去找工作,人家也不会因为你的学校歧视你。而在中国,很多用人单位挑剔到只考虑首批211,首批985院校的毕业生。很多澳洲人,在社会上晃荡几年,想回大学读书也是很简单的事情,毕业出来一样的文凭,找工作时给与相同的机会。在中国,这不可能。



不过现在国内也变了,家里有钱有权也能去好学校就是了。


3. 重文轻理。澳洲很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专门训练。相比下,可能是中国教育的弱势。

不管是澳洲还是中国的教育都各有利弊。中国的教育,偏重分数,偏重“标准化”,可以低投入高产出培养大量的“螺丝钉”人才,也比较容易扼杀天才。澳洲的教育,导致两级分化极其严重,缺少中间那档技术性人才,所以急需引进能做IT,会计的移民,这类工作需要良好的教育基础但又不需要太多的天分。

两条路,可能选哪条都不完美。聪明的孩子,也许澳洲环境给他的自由更适合,一般的孩子,可能需要中国式的push。家长一项基本的任务应该是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找一套最适合的方法发挥出他最大的潜力。

但是有一点,既然来到澳洲,我们还是尽可能的避免用“应试教育”去禁锢孩子吧。如果在学习上太看重考试,很容易本末倒置。 考试本身是考察学习成果的一个手段,太强调考试,孩子难免会有学习是为了考试这样的错觉。有些补习班,目的就是让孩子考高分,对知识本身真的在乎吗?

考试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交集,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会考试的孩子也很会学习,但不代表会考试就一定会学习。人这一生,想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对学习的兴趣。这比培养纯粹的考试能力更有长远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34 收起 理由
xiaofeiyu + 2 我很赞同
jhjhjhjhjh + 6 感谢分享
明天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21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xiao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xiao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2-21 15:29
我孩子还兜尿布,从所见所闻感觉澳洲的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放羊。澳洲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laid ba ...

我很赞同

发表于 2018-2-21 14: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an9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an9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里的小学教育目标就是楼上有个人说的,扫盲,教常识,基本的认知,照着普通的合格的公民那个标准去的,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通过补习去催天才,但如果真有天才出现了,他们也会给多喂一些。咱们国内是个个孩子都照着天才标准去教的,跟不上的,就自动淘汰。理念不同,我更喜欢这里的理念。从国家角度来说,哪有那么多天才,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能工作能自食其力的合格社会人就挺好了,至于天才,在哪都不会埋没。从个人角度来说,你自己的孩子,学校如果要求太高跟不上你没办法,你总不能要求老师统一降低难度。但是学校要求低好办啊,你自己补啊!很多人说这里学校什么都不教之类的,那是你家孩子聪明。从大多数孩子的水平来说,教的这些够了。我小时候就是催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但其实这没用的,不是真天才,装不成真的。我宁愿我的孩子,如果是个普通资质,那就开开心心上个该上的学校,找份能胜任的工作,自食其力,就行了。

发表于 2018-2-21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在小学时,有些同学都能做高2个年级的数学了,可是,除了会做题,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同分母的加减法,为什么要通分后再加减?记得有一做这类题目飞快的孩子说,因为分母不同就要变成一样?那为什么要一样呢?他就不知道了。他讲不出不同分母代表的意思。因为孩子会做题了,就以为他们懂了,其实不然,数学不是会做题就行了,要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小学里学的3角形面积公式,从简单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很容易推出来,那钝角三角形怎么推出来?所以,不要以为孩子会做题了,就是懂了,必须要教会孩子如何思考数学。我很注重孩子对数学原理的来龙去脉的理解的培养,这样就省去了不少刷题的时间,而且能培养孩子自学数学的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iaofeiyu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21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可乐加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可乐加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进来学习一下。谢谢大家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ov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ov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哦,
因为快班是针对那些智商相对高的孩子设置的,因为这里的快班同国内的是2个不同的概念,快班不是要把孩子本来要7年级学的5年就教,而是发掘起他们的智商,让他们能真正用自己的智商来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这里的快班教授的东西同同年纪的是一样的教学大纲的。

第2个问题,因为我自己的孩子没有遇到那种就是只是鼓励孩子阅读的老师,尤其是我家大宝上学期的老师,因为老师知道大宝喜欢数学,还特意经常给他从老师自己家里带有关数学的书让他看(可是我家大宝更本不领情)。

第3个问题,这样的孩子可能还是比较少数的吧,因为如果快班的理念都不能满足了,那么就只能家长自己在 家加东西了,这个对于学校来说可能就真没有办法做到面面具到了。

发表于 2018-2-21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2-21 15:29
我孩子还兜尿布,从所见所闻感觉澳洲的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放羊。澳洲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laid ba ...

说得真好
先付出,才会得到,不论是工作,爱情,家庭,还是友谊。

发表于 2018-2-21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游子 发表于 2018-2-21 13:57
我家娃在某grammar,学校2年级开始学弦乐,4年级学管乐,3年级游泳的标准是能游四种泳姿25米混合泳。

中 ...

完全不清楚他们说的精通是啥水平....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发表于 2018-2-21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2-21 13:20
是在悉尼吗?还有这等大牛我们不知道的?

是悉尼的.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发表于 2018-2-21 1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8-2-21 20:25
是悉尼的.

那就应该是Sydney grammar了。太恐怖了,我觉得过于勉强不是一件好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2-21 19:36
那就应该是Sydney grammar了。太恐怖了,我觉得过于勉强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给我说得一愣一愣得...感觉不是一个星球得.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2-21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8-2-21 20:43
反正给我说得一愣一愣得...感觉不是一个星球得.

有点儿夸张, 我认识的几个上SG的, 都不弄乐器, 一样乐器都不会, 体育也一般般, 随大流的水平, 有俩还是拿全奖的。 有时候传的有些过。

发表于 2018-2-21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8-2-21 19:48
有点儿夸张, 我认识的几个上SG的, 都不弄乐器, 一样乐器都不会, 体育也一般般, 随大流的水平, 有俩 ...

传得我不知道啊,本来就没打算这里上中学,但是那个孩子除了游泳...钢琴小提琴都考级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发表于 2018-2-21 2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ear1 就分快班慢班了?really?
据我所知 一般都是Year 3开始按level上课,而且不同科目孩子的level也不是都一样啊。
anyway,lz在想知道澳洲小学教育想培养什么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对娃在小学毕业这个节点的期望?许多家长迷茫是因为自己都不知道想让自己娃拥有哪些特长,具有怎样的学习水平和位置,只是一味横向攀比,别人干啥我家也干啥求个心里安慰。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学校给的option多并不代表孩子都要选择参加。也并不一定是东玩一下西玩一下三分钟热度。就像上面所说的,孩子可以是小提琴6级足球完全不会,也可以是都会一点但程度都不高但保持兴趣齐头并进。怎样的策略完全取决于家庭而不是学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野原葵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21 2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8-2-21 21:57 编辑

不知lz有没看过澳洲的教学大纲,看过之后你就会明白这里的小学在培养怎么样的孩子。

教育大纲里除了华人家长关心的英文和数学,还有别的学科比如历史、科学、体育、艺术、音乐等。

除了这些学科之外,小学很重视的地方是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这个贯穿到日常的学习中。还有就是情商教育,跟人相处的social skills包括empathy,跟自己相处的persistence和resilience。这些方面这里的小学都做得很好,符合prepare the child for the path, not the path for the child的理念。

至于英文和数学的澳洲教学大纲有多落后,我倒是很想知道跟PISA排前列的芬兰比起来有多落后。新加坡和上海的PISA排那么前,也没有人想学他们的教学大纲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21: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2-21 21:55
不知lz有没看过澳洲的教学大纲,看过之后你就会明白这里的小学在培养怎么样的孩子。

教育大纲里除了华人家 ...

我很好奇的看过,嗯,连科学和地理的也看了。但是给我感觉各个学校在学术上并不是按教纲走的。有的学校就会教的多,有的时候同一个学校里的老师执行都不同,然后就发现一年级的老师在重复教KINDY老师教过的数学,重新花两个星期精读同一本书。

发表于 2018-2-21 21: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蘑菇头晶晶 发表于 2018-2-21 21:49
Year1 就分快班慢班了?really?
据我所知 一般都是Year 3开始按level上课,而且不同科目孩子的level也不是 ...

YEAR 1就分了。其实KINDY就有分,只不过是各班里抽一些孩子单独上某个科目,不是完整的一个班。

我个人觉得吧,所谓的家长期望,估计也就小学低年级还有吧,高年级孩子的特点就很清楚了,孩子的实力在那里,家长的期望有什么用?所以所谓的横向攀比娃越大就越少了。但是孩子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就有意义了,毕竟哪个家长或者补习都不可能像学校一样要求孩子每年四学期每天六个小时去参加吧?

学校的课后活动肯定是不会要求全部参加,孩子有三头六臂也不够使的。但是我觉得这里学校似乎更加鼓励孩子按兴趣来,兴趣要多而不是要深爱。其实这样从某一个程度上才是把孩子套在一种模式里了?

发表于 2018-2-21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calyp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calyp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一直以为小学没有什么学,但今天去了女儿小学的家长会,感觉要学的要接触的东西其实很多,包括地理历史科学演讲编程等等。感觉到了小学高年级,事情一下就多起来了

发表于 2018-2-21 21: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lovmd 发表于 2018-2-21 16:24
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哦,
因为快班是针对那些智商相对高的孩子设置的,因为这里的快班同国内的是2个不同的概 ...

谢谢分享。这个快班的课程设置当时让我们聊天的家长一头雾水。有的家长有孩子在高年级快板,但是也不太明白到底区别在哪,但是这些快班里的孩子都是聪明孩子是确实的。

发表于 2018-2-21 21: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神探狄仁杰 于 2018-2-21 22:43 编辑
海之女 发表于 2018-2-21 16:00
记得在小学时,有些同学都能做高2个年级的数学了,可是,除了会做题,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举个简单的例子 ...


对,数学绝对不是单纯的刷题或着单纯的运算。我觉得这个区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养成刷题但不动脑子的习惯。这里教数学在这点上确实做的很好。而且从小学低年级起就数学几何STATISTICS都有最浅显的涉及。

可是教的面很广但是讲的很浅,进度也很慢。但是这里高中数学是不是跟国内的差不多?国内高中数学讲的这里应该也讲了吧?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小时候讲得少,中间有一段就得讲得特多追上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21: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smi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smi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lsmile 于 2018-2-21 22:34 编辑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18-2-21 22:27
对,数学就是绝对不是单纯的刷题或着单纯的运算。我觉得这个区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养成刷题但不 ...


高中数学分不同等级啊。hsc考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同。高中也有接触国内大学高数的东西。就是稍浅

发表于 2018-2-21 2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smi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smi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海之女 发表于 2018-2-21 16:00
记得在小学时,有些同学都能做高2个年级的数学了,可是,除了会做题,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举个简单的例子 ...

是的啊。我家去年上kindy。老师就提过这个问题。发现孩子懂得的特别多。但是不扎实。老师还给鉴定这个肯定不是补习的孩子。希望把孩子往回拉拉,把基础打好。

发表于 2018-2-21 2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an918 发表于 2018-2-21 15:55
我觉得这里的小学教育目标就是楼上有个人说的,扫盲,教常识,基本的认知,照着普通的合格的公民那个标准去 ...

嗯,觉得你说的对。

我有时候吧,觉得这里的这种的教育方法挺好的。就像你说的,绝大多数的孩子就是普通孩子,小的时候有些孩子成熟的早或者能更好的CONCENTRATE,但是慢慢大家都大了都成熟认真了,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差距了。小的时候的起跑优势估计到那个时候也消耗的差不多了。那么如果最后结果都差不多,为啥要在娃小的时候又累自己又累孩子。

但是可能因为毕竟还是国内教育制度里出来的,有时候我也会想,这样的教育制度真的好吗?

毕竟,我觉得教育和婚姻似的,一个选择会影响太多年。

发表于 2018-2-21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底放假我儿子拿回来他这一年的作业书本,我看了其中健康那一科,4年级,讲好的情绪,坏的情绪,遇到事情如何应对等等,还挺具体。我觉得这很好。

我觉得孩子越是涉猎的广才不会困到一个模式里

发表于 2018-2-2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nt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nt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2-21 15:29
我孩子还兜尿布,从所见所闻感觉澳洲的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比较放羊。澳洲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比较laid ba ...

有道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21 2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an9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an9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18-2-21 22:42
嗯,觉得你说的对。

我有时候吧,觉得这里的这种的教育方法挺好的。就像你说的,绝大多数的孩子就是普通 ...

教育和婚姻我觉得差别很大,教育的主体,最重要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孩子,我相信真正天才的孩子在澳洲不会埋没的。而婚姻的主体有两个,伴侣没选好,有时候真的是没办法,你再好也没用,只有离婚一条路。哪种教育方法更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说澳洲的更好,你也不信啊,所以你选你觉得好的方法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8-2-21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atchat 于 2018-2-21 23:16 编辑




老帖 公立学校学什么

发表于 2018-2-21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长要提高自信心,家长自信了才能相信孩子,保持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爱学习,心灵自由,学有所成

发表于 2018-2-21 22: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c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c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学是怎样还不知道

但我家四岁的从幼儿园回来说
老师除了教他们正确的洗手擦手 系鞋带 吃饭礼仪 玩完东西要分门别类收纳好 每天学一首新的儿歌等等
还会教他们:
Group完成一件task 或者group讨论一个小问题
我觉得这个为未来的leadership和social skill打下基础

遥想我4岁时大部分时间用在背加减法甚至乘法口诀上
直到大学前没做过一件group project的事
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