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在澳洲找工作 (2007-5-13) youyousandy · 另一种休闲--休闲潜水(原创) (2011-9-8) 唐韵秦风
· I can't see myself... (2007-1-17) Kingfisher · 蜜糖 (一) (2016-3-27) ahy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虞宅与美丽

[系列活动]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十一月,我们聊聊读书和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久违了,读书版!

读书与教育,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己看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颠覆了我关于教育的理念。以书中的理念指导,也算教育出了一个“学霸”吧。还记得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到澳洲留学。因故与他高中的一位也是相当优秀的女同学见面(今天是国内一家颇为成功企业的女老板),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您的遗传基因太优秀了!**(儿子的名字)平时都不怎么用功,一考试就比我们的分数高。我们都有点嫉妒他!”我告诉她:这不是遗传基因,而是我读了一本好书的结果!

想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吗?它是如何颠覆了我的教育理念?用这种理念怎么会在自己孩子身上“显灵”?容我慢慢道来...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8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并非推崇比分数、比排名的应试教育的信奉者,恰恰相反,我并不认为分数最重要,有些素质的培养远远高于分数的高低。但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又让你不能不适度关注孩子的分数——没有高分就难以上好的大学,没有好的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比那些一流大学毕业生丧失不少机会。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普通人,不包括乔布斯、盖茨这一类的天才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1-8 22: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o3 发表于 2017-11-8 21:09
我并非推崇比分数、比排名的应试教育的信奉者,恰恰相反,我并不认为分数最重要,有些素质的培养远远高于分 ...

楼主这是慢慢道来的节奏,我耐心等待下文。

发表于 2017-11-8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为什么反对拔高式的补习,因为那根本不是补习,就是强迫孩子学习下一年的知识。这些家长目光短浅,只看到分数的重要,却忽略了对于孩子来讲一个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 生存技能的培养。

最近看到一个老教授招研究生的故事。老教授只招一个学生,先考专业,然后和几个考生都一一面试。最后没有取考的最好的两个,却录取了第三名。一时间舆论大哗,认为不公平。老教授出来解释了一下,他说:经过谈话我发现前两名考生更多的想急于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而不是真的对我的学科感兴趣,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人一旦达到目的,生活现状改变了就不再安于学科研究,而会进行进一步的生活质量提升,我的专业就没有人继承发扬了,而那个考试第三名的学生,也许目前专业知识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一心只想搞研究,其他都不怎么在乎,他更有可能把我的科研活动传承下去。

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态度很重要,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为什么有些人反感刷题式的补习班,因为很多送补习班的家长是在企图改变孩子的生活命运而剥夺了孩子选择自己所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拼搏一生的权利。也就是被老教授放弃的那种。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这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培训。

教育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主要是启发式的,学习者自身的总结和建构,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知识具体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一开始没有明确的设计,也设计不了,因为通过教育和启发,学习者可能会解决任何问题。

培训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学会特定的知识,掌握特定的技能。

各种考试都旨在测试知识构建的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培训的结果,也就是考前是不是见过这道题。

试想一个能力比你强的人却在考分上输给了你从而丧失了机会。这样也显然不公开。

这就如同武术大会比刀。比赛其实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刀法和兵器本身。有人把刀磨的异常锋利,比赛时只要和对手的兵器相遇,一定会砍断对方的兵器取胜。然而下了比武台你不可能一直举着刀,你也要把刀收起来,用手干别的,比如吃饭上厕所........ 这种时候忽然有人来打你,你可能还没有机会抽刀,就已经败了。而刀法好的人可能随便捡了个身边的树枝,衣架子,锅铲也能抵挡一阵,这也是构成成龙电影的魅力的重要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hatchat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虞宅与美丽  在2017-11-8 23:10  +50分  并说太同意了!

发表于 2017-11-10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ao3 于 2017-11-10 11:11 编辑

兑现诺言:写完了第一部分

培养“学霸”并不难(十一月,我们聊聊读书和教育)

培养“学霸(平时也不见怎么用功,但成绩总是出奇的好)并不难,难的是知道怎么去培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学霸”,可班上的“学霸”总是不多的那么几个人。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厂里机器出了问题,找了好多人都修不了。后来老板请了一个高手,只见他拿着一把改锥,这儿敲敲,那儿听听,最后在某处用粉笔划了一道说:问题就在这儿!打开一看,果然如此。高手要收费一万美元,老板嫌高:你就用粉笔在那儿划了一道,就值一万美元?高手道:粉笔画一道,1美元;知道这一道画在什么地方,9999美元。

其实,儿童教育方面同样如此。努力培养出一名“学霸”,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知道怎么培养,却是一个“技术活”。单靠愿望、单靠压力,不仅难以遂愿,还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恐怕也是望儿女成“学霸”者多,而真正能够培养出“学霸”的,则少之又少。

好了,闲话少说,转入正题——我是怎么在不经意间培养出一个“学霸”的。

1.一本书瞬间颠覆了我的教育理念

曾经在国内的公安派出所做过十年警察,看到了太多太多孩子变坏、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因此也产生了一个理念:作为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开始变坏的征兆:比如,抽烟,经常在外面吃饭,晚归甚至彻夜不归,接触人复杂,成绩突然下降,开始讲究穿戴等等。只要把握好这些征兆,保证孩子不学坏,做父母的就算尽到了责任。至于学习嘛,交给专业从事教育的学校老师就行了。

孩子一岁时,正在读大学的弟弟送给我一本书。起初并没有重视,随手翻翻,没成想一下子吸引住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了一大半,而且——瞬间击垮并颠覆了我原有的教育理念。

这是一本日本人写的书:《早期教育和天才》,实际上是德国人《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浓缩版(该书写得太啰嗦)。对我冲击最大的有3点:孩子的可能能力递减规则;要抓住孩子求知的敏感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


(1)何谓孩子的“可能能力递减”?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自然界的一棵大树,如果外界条件十全十美,它有可能长到30米高。但事实上这种完美是不存在的。水、肥、阳光等较为理想,它有可能长到27、8米,25、6米;外界条件一般,它可能只能长到18、9米;假如条件十分恶劣,它也许就只能长到7、8米,5、6米了。

与此相仿,一个孩子出生下来,他的“可能能力”是100。如果从零岁开始“早期教育”,后面教育条件也比较理想,那么他可能会实现96、95;如果从3岁开始“早教”,那么即使以后条件很理想,也许就只能实现到90、89;5岁开始,可能只能实现到80,85;完全放任不管,也许终其一生,也就只能实现70,75了。

我瞬间感到:如果等到孩子上了学,由老师开始教育,岂不是要损失大量的“可能能力”?也许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可能能力”也只能实现70多,80!这可不行!必须改变过去的认识,孩子刚满一岁,马上开始还不晚!

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原来很可能是一个甩手不问孩子教育的父亲,一举改变为把孩子“早期教育”放在首位的爸爸。

当然,上面所说的“早期教育”,是科学的(如威特父亲那样);不是想当然的那些强迫孩子背唐诗,学识字、数数等极易让孩子产生逆反的所谓“早期教育”。

(2)抓住敏感期

很多动物学习技能都有明显的“敏感期”。比如,小鸡啄破蛋壳后,如果3天(记不准了)之内没能听到母鸡的呼唤,它可能终生丧失了追随母鸡召唤的能力。狗狗掩埋自己的粪便原是本能,但是出生后一个月(?)只能在水泥地或地板上生活,接触不到土壤,它也会终生丧失掩埋自己粪便的能力。

人类其实也是这样。婴幼儿学步、说话、乃至用勺子、系鞋带等都有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内学习这个技能掌握得最快、最好,只不过人们不大注意罢了。

同样,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也有敏感期。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看到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尤其是学会说话之后,就会有数不清的问题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而绝大多数父母却不明白,这恰恰是孩子求知欲望最为旺盛的时间段,或者说敏感期。孩子的问题,在奔走世间数十年的父母看来,太简单、太无聊甚至太荒唐,以至于不想回答、不屑于回答,有时是工作忙、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回答。

当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懂得他们的损失有多大!因为这就是孩子求知欲最旺盛的敏感期。好的“早期教育”,抓住这一段时间,不仅耐心解答,还会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出新的问题,新的解释。假如孩子问的问题父母确实回答不了,就老老实实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一起从书中(或网上)寻找正确的答案。孩子的求知天性能够得以充分的保护和发挥。这样的孩子,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浓厚,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

但是有些父母或许是因为忙没时间,对孩子的问题要么敷衍应付,要么随意编造,错误百出。这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最可怕的是对孩子的问题(尽管很幼稚、可笑)采取了讥讽、挖苦甚至打击、责骂,害得孩子今后有了问题再也不敢询问父母了。你倒是清净了,给孩子留下了极大的伤害。

不少的父母在孩子求知欲望最为强烈的敏感期,打击、压抑了孩子的兴趣和追求。到上学以后才发现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就把一身愤怒发泄到孩子身上。其实他们不明白,祸根早在孩子求知敏感期已经由他们自己亲手种下了!

(3)重在培养孩子的好奇、想象和创造性

不少中国父母把教孩子背唐诗,认字,数数当做“早期教育”,逢人便夸耀自己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查数能数到几... ...这完全误解了早期教育的本意和原则。

与这些具体“技能”相比,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好奇,鼓励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性才是早教的根本和重中之重。像认字、数数这些原本是学校教育的任务,父母就不必越庖代俎了。称职的父母要利用与孩子接触的机会,尽可能多的引导他们对自然界变化万千的好奇与兴趣。比如和孩子一起散步,讲解途中所见各种自然现象:露水了、彩虹了、日月星辰等等,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各类科普读物中都有详细的解释,引导并培养孩子读书习惯。

还有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开阔视野;寓教于乐,在玩游戏中学习等等。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孩子的兴趣,并以此为标准。凡是孩子没有兴趣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因为会逆反。凡是孩子有兴趣的,不要打压、扼杀。父母有兴趣而孩子没兴趣的,可以制造环境、因势利导,而不应强制;与之相反,孩子兴趣很大但父母不希望这样的,也力争通过引导的方式,避免强加。

(4)其他原则

《早期教育和天才》很薄,却是一本儿童早期教育的“百科全书”。除了上述三项,还有很多细小的原则。比如: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而且,养成以后不要轻易后退。树木从小修剪自然比长成大树后修剪容易得多。举个例子: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最初可能会抛洒一些,父母要鼓励(那是他或她自己学吃饭的敏感期)而不要替代。养成习惯后,千万不要再后退到喂食。

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即使有些严厉,但孩子并不觉得痛苦,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一旦你随意放松,孩子尝到了坏习惯的“甜头”,再恢复好习惯就很难了。当然,强制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东西,不在“好习惯”之列。(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8 收起 理由
清墨水 + 10 感谢分享
一飞马 + 4 感谢分享
2009annie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虞宅与美丽  在2017-11-19 22:23  +50分  并说赞言出必信!

发表于 2017-11-13 18: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革命接班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革命接班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添砖加瓦:十一月的赞歌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xtra=page%3D1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18 0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篇在小学版发过,转过来

新书《Machine, Platform, Crowd》读后感--怎么去面对人工智能的未来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tra=&mobile=ye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墨水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19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7-11-8 22:17
楼主这是慢慢道来的节奏,我耐心等待下文。

按照活动的规则,我后面的部分是在自己已开的帖子后面跟帖呢?还是应该另开新帖?抑或是发在这里?

我的第二部分已经贴出来了,就在原帖后面。敬请版主评点。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1-19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o3 发表于 2017-11-19 07:58
按照活动的规则,我后面的部分是在自己已开的帖子后面跟帖呢?还是应该另开新帖?抑或是发在这里?

我的 ...

好的,去看看。

发表于 2017-11-21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ao3 于 2017-11-21 15:02 编辑

[quote]lao3 发表于 2017-11-10 11:03

虞宅与美丽  在2017-11-19 22:23  +50分  并说赞言出必信!
已有 3 人评分        积分        收起理由
Sidnee        + 10        感谢分享
一飞马        + 4        感谢分享
2009annie        + 4        你太有才了

================================

谢谢各位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7-11-23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九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九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版主,这样贴个链接可以吗?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05&pid=3050542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29 19: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velyv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lyv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lan Liang <inside out parenting- how to build strong children from the core of self esteem >
什么是inside out parenting? 你认为最内核,决定一个人生活状态和自我认知的最核心的品质是什么?
作者Holan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她认为决定孩子一生的核心是自尊。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想象成一个ferraro 巧克力球,自尊就是最里面的那颗榛子。其他品质比如坚强、韧劲、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都好比是榛子外层包裹的一层层巧克力和脆皮饼干让人更丰富。作者在书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家庭生活中教导孩子的亲身体会分析了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和实践中如何帮助孩子们建立这些品质。
作者出生在一个华人家庭,小时候随父母移居英国,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同时受到典型的华人父母的影响,被要求好好读书得高分。她在读书期间就发现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和西人朋友们的不同,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总结东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所以她的经验尤其贴近移民家庭的情况。另外她通过对自己性格迥异的一对儿女的侧重不同的教导启发家长要以了解自己的孩子作为基础,思考孩子独特的个性和优缺点有针对性的提高能力。
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很有道理:教育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和天资相比哪个更是决定因素?你的孩子的样貌性格智商心理承受力远远在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甚至比比这更早,在你选择配偶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你为孩子选择的母亲或者父亲很大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孩子的基因,加上一点运气,在受精卵形成那一刻,决定他一生的这些基本因素就已经固定了。教育的意义在于控制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是80-120,加以成功的教育可以让他的智商提高到120,不过再怎样努力他也不会达到150,因为120是基因给他设置的上限,人为无法突破。再打个比分,如果你和你的配偶都不擅长跑跳,不论你们如何努力训练孩子,他能成为短跑健将或跳高冠军的几率都小到可以忽略。所以教育孩子之前先要了解自己了解孩子,有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期望值才能让教育更有效率。
最后附上两页我非常认同的书中节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管理人员评分

虞宅与美丽  在2017-11-29 20:47  +50分  并说感谢分享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1-29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velyvi 发表于 2017-11-29 18:55
Holan Liang
什么是inside out parenting? 你认为最内核,决定一个人生活状态和自我认知的最核心的品质是 ...
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很有道理:教育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和天资相比哪个更是决定因素?你的孩子的样貌性格智商心理承受力远远在出生之前就决定了


这也是我最近在思索的内容,并且颇为赞同作者的观点。我觉得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发现,发现孩子的潜力,并且帮助ta发挥实现,这样也就事半功倍,一切顺理成章。

而不是照着一个所谓的成功模式去塑造。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2 12: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牵黄擎苍 发表于 2017-11-2 19:37
那就借宝地,推荐一本跟“书”有关的书,书名“偷书贼”。

推荐的原因有几个:

快来领奖: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ile=yes#pid30594854

发表于 2018-3-16 15: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涉及到教育的一本书:

The Lessons School Forgot 读后感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7396&mobile=yes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