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KANCHENG2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NCHENG2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ANCHENG2008 于 2017-6-22 11:33 编辑
最新新闻:从镉大米发展到镉麦!环保组织去年就在新乡检测到镉麦了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但当地政府部门无动于衷;今年环保组织再一次调查,全部超标并范围扩大,该信息已被删除,财新网报道也一并被删除,掩耳盗铃,不亦乐乎!转载境外网站上保留的财新网报道:
【財新網】(記者 苑蘇文)化工排污不僅造就「醬油河」,還會污染農田,令有害重金屬通過作物進入人類食物鏈。近期有環保志願者舉報稱,在河南新鄉,廣袤的翠綠麥田間,一座冶銅化工廠旁的小河水質棕黑,散發臭氣,環保志願者取河旁的土壤與小麥化驗,顯示重金屬鎘嚴重超標。
3月23日,環保公益組織「好空氣保衛俠」在河南新鄉市鳳泉區塊村營村南開發區河邊的麥地取樣化驗,結果顯示,距河4米處的土壤鎘含量為20.2mg/kg,是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的67.3倍,三級標準的20.2倍。在距河100米處取土壤化驗,鎘含量為12.4mg/kg,是二級標準的41.3倍,三級標準的12.4倍。
被鎘污染的空氣和食物對人體危害嚴重,且在人體中代謝慢。1960年代,日本報告因攝食被鎘污染的水源,而在人群中引起了"痛痛病",臨床表現為背和腿疼痛、腹脹和消化不良,由於鈣丟失,因此多發病理性骨折。此外,鎘還會損害人腎臟和呼吸系統。中國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適用於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的是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鎘最高限值為0.3mg/kg,而土壤環境質量最低三級標準的鎘限值為1.0mg/kg。根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穀物及其製品鎘限量為0.2mg/kg以內,
環保志願者認為,鎘已經入侵了麥苗。志願者在距河四米處取地上部分麥苗化驗,結果為鎘含量10.9mg/kg,小麥根部含鎘為27.3mg/kg,在距河200米處取樣,麥苗含鎘為6.45mg/kg,根含鎘為11.6mg/kg。
由於取樣是在3月,小麥尚未成熟,志願者並未獲得麥粒進行化驗。但如果麥苗已經出現「鎘中毒」狀態,那麼對於果實鎘含量會否保持在0.2mg/kg以內,志願者並不樂觀。
「好空氣保衛俠」環保志願者取樣旁的小河,是塊村營數百畝耕地和南開發區的分界線,開發區以廢銅回收冶煉和精細化工工廠為主。鎘單體為泛銀白色光澤的金屬,主要用於鋼、鐵、銅、黃銅和其他金屬的電鍍,並可用於製造體積小和電容量大的電池。
新鄉市此前曾發生過疑似金屬鎘超標事件。該市曾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聯合授予「中國電池工業之都」稱號,2016年6月,環保志願者在其西北近郊,與幾十家電池及配套企業為鄰的王村鎮進行了取樣和檢測,結果顯示取樣土壤中鎘含量最高超標545.5倍,取樣的小麥鎘含量最高超標34.1倍。
儘管志願者在王村鎮自發的檢測權威性受到了質疑。但據《華夏時報》報導,河南省一位不願具名的土壤修復專家也曾對該區域小麥中的鎘含量進行過檢測,她稱檢測結果與志願者的大致相同,有的取樣點甚至還要高一點。據悉,2016年6月該次志願者舉報土壤鎘超標後,當地政府進行了處理,鎘涉嫌超標的那片土地今年已經不再種植小麥等作物。但志願者田靜告訴財新記者,土地污染如果要徹底治理,耗資巨大,且成效緩慢,她也尚未了解新鄉市的根治計劃和進度。
田靜稱,鳳泉區環保局就塊村營村鎘超標的舉報反饋稱,監察大隊今年3月接到舉報立刻去了現場,已要求河東側幾家「嫌疑」企業停工,並取了水樣,但至今調查結果未公布。
一位當地環保部門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好空氣保衛俠」所稱的區域附近公司以前確實出現過污染,河道里的污水已處理。但鎘超標問題,這位官員認為該環保組織找的檢測第三方並不是有資質的單位。
對於官方的質疑,田靜稱,他們的數據只是初測,如果說權威性不夠,希望官方儘快公布調查結果,「事實最重要,那片麥地的土壤是不是重金屬超標,還能不能種糧食,如果確遭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關部門應該給公眾一個明確的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