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工作就这么稀里糊涂换了。真实经历分享。部分经验介绍 (2008-8-12) tui0001 · 2015 蓝山秋天游,仙境般的雾中的红叶美景 更新几张LD的照片 (2015-5-1) jmms_smmj
· 日本自驾游的一些经验(完结) (2017-9-20) shintaku · 美食接龙—脆皮皮蛋虾-edith921接棒 (2010-3-14) chloe_gir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axiaoc

[NSW] 文化,中国文化,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21: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15-12-28 21:09
这么偏颇?
理科生就不探索人生,理科生就不抒写胸臆?理科生就不具备审美能力?
别忘了鲁迅原来是学医的 ...

理科生的貢獻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15
中医吗?

不知道有没有中西医结合,Google说他受过放射科医师训练,和西医有关是一定的。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16
理科生的貢獻呢?

鲁迅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不算小吧,一说 阿Q, 人血馒头,谁都知道。罗大佑的音乐也影响了一代人,他的很多歌谁都能哼上几句。起先写网络文学,大红后出版“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作者是学理工科的,历史是他的业余爱好。
所以说 贬低理工科可不好哦
能学懂理工科的,脑子总体来说比文科生是要聪明点的。嘿嘿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8 21: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15-12-28 21:25
鲁迅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不算小吧,一说 阿Q, 人血馒头,谁都知道。罗大佑的音乐也影响了一代人,他的很多 ...

你想说的是理科生在文艺方面的貢獻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28
你想说的是理科生在文艺方面的貢獻吧?

文学,音乐,历史 这些不是文化的几个方面吗? 那什么才是文化?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小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小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15-12-28 21:34
文学,音乐,历史 这些不是文化的几个方面吗? 那什么才是文化?

    数学,逻辑,建筑一样是文化。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8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ahma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ahma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ngaru 发表于 2015-12-22 15:19
中国文化就是比如你爬山看到美景,突然脑海里就应景出现了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又比如你孩子吃饭剩 ...

用中文讲述自己的历史 - 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鬼叫你穷呀,顶硬上呀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发表于 2015-12-28 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ciec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ciec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_maomao 发表于 2015-12-22 19:12
中国诗词文化就是这样。

    没有人专门练过古诗词,也没有人靠它吃饭。

20年前第一次去黄龙,九寨的时候,车还在路上,但是已经8点多了,大家停车小憩。快到了中秋,透过路边的松树看到一轮圆月挂在空中,好亮好亮,路边的小溪哗哗得流着。忽然想起王维的两句诗。现在想起来,也许在唐朝那个时代,生活就是诗,诗也就是生活。
谈论中国文化,其实也就是谈论中国的生活。我觉得我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许多,都是从我的父母言传身教下来的,并没有因为什么能够阻挡我获取她,接受她。

发表于 2015-12-28 2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迹之樱 发表于 2015-12-28 17:45
我觉得我们成长的年代里缺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了解,没有才品兼具的人引领。

后来想补课,看过林语堂的书 ...

我们从小就没在中国文化里熏陶,但是中文给了我们探索的钥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rebeccamy222 + 6 没学过唐诗宋词?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2-29 0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7 14:02
中国小孩子的教材里,勇敢是很重要的品德。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很多儿歌都有提到。这边的熊孩子有点什么就 ...

不一定啊!西方的儿童文学也有许多歌颂勇气的。西方的教育本质也是探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事务。学校宣传的也是成长性思维模式,教大家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做到。我反倒觉得(至少对我个人来讲),西方的教育帮助我找到了自信,让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我得到的结果要比在国内时老是被老师撕本子好得多。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5-12-29 07: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3 编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9 0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4 编辑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2-29 14: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06:22
65.1%的学生是公校学生。非公校里又有多少是质量普通的非公校?精英或私校的精英接触到的显然和普罗大众 ...

咱不能拿澳洲吃救济的家庭比国内大城市,也不能拿国内上不起学的农民比精英中学嘛…… 况且儿童文学真的不是精英才读的啊!我上的小学是NAPLAN排名九百的小学,大家从夏洛的网到哈利波特还都是看的。普罗大众也是知道什么样的品格是好品格的,不过自由平等富足的社会磨砺的机会显然没有国内多,没有大家时时刻刻力争上游的需要。不过这样也是有好处的,孩子可能会更正直自信,有潜力的孩子会更有创造力。
我个人不讨厌华人文化的“争”和“努力至上”,学校校训也是“努力高于一切”,但这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不一定就比其他的好。国内的教育就更不能说领先澳洲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方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5-12-29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条大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条大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ANPINKONG 发表于 2015-12-22 14:49
我理解主要是:儒与道。
出国之后感觉中西方的确差别大:我国人民含蓄,勤俭,长幼有序,对亲人的关注与帮 ...

正常点的老外不都这样么。
走路的人多了,路才越来越宽;而不是路越来越宽,走路的人才多了。
...pursuit; ...love;...desire.

发表于 2015-12-29 14: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n0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n0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的文化,一个字 :仁,两个字:无为,三个字:儒释道,四个字:博大精深
喜欢中国文化的,自会对其爱不释手,不喜欢的,实在没必要强逼自己去学,学也学不懂,而且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说,真的不能当饭吃

发表于 2015-12-29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条大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条大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一条大鱼 于 2015-12-29 14:50 编辑

饮食,节日;这些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包子,饺子,茶,重阳,端午,春节,都是中国文化。

至于尊师重教,敬老爱幼,这是基本公民素质,从世界各国的合格公民上都能看到这样的优点。尊重来自心底,而不是表面,不要太在意表面形式。

关于澳洲文化,墨尔本的咖啡馆文化算一个,墨尔本人均咖啡消费世界第一。
走路的人多了,路才越来越宽;而不是路越来越宽,走路的人才多了。
...pursuit; ...love;...desi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9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17:00 编辑
奇思 发表于 2015-12-29 14:01
咱不能拿澳洲吃救济的家庭比国内大城市,也不能拿国内上不起学的农民比精英中学嘛…… 况且儿童文学真的 ...


奇思,我比的是“大多数”,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在这里,公校懒散的学习环境是大多数,在国内努力拼搏的也是大多数。

“夏洛的网到哈利波特” 读过以后,你觉得有几成学生从中悟出的道理是勇敢、努力?你说小学你读的是一般的学校,但你也知道小学有自己的班主任,几乎每天跟进你的学习,中学没有,学生更多的要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小学没有那么明显。

我也不认为中国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国内的教育是好的,只是觉得在澳洲这种现状下,适当地向国内学习勇敢和努力的精神很有必要。

另外,我从头到尾没提国内大城市,提到农民其实是在拿两边的社会经济底层比,不是在跟精英比。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澳洲学校半数以上都像你读的学校那么好,就不会有这么多华人移民对这里这么失望,这坛子里也就不会有人觉得当初决策失误,老想着回国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2-29 17: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15:39
奇思,我比的是“大多数”,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在这里,公校懒散的学习环境是大多数,在国内努力拼搏的 ...

我也同意,要养成适度的好胜心,克服困难的能力对学业对事业都很重要。但就教育系统来讲我真的不认为比“大多数”是这样比的,中国乡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近50%,澳洲才10%,而且这10%依然是有学上的。这里学习环境不那么好的关键我觉得有二,第一是因为社会保障好没必要拼搏,第二是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师资力量的问题很大,很需要政府好好研究对待。可是基本上学习的成绩最后是正态分布的,虽说教育系统不完美,但也不能说是差。华人父母和孩子觉得普通学校环境不好就考OC,精英,送私校,要是没觉得不好就留着继续学。这可以说是不同的文化,但不需要说成是那么大的缺点吧…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5-12-29 18: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th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th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16:39
奇思,我比的是“大多数”,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在这里,公校懒散的学习环境是大多数,在国内努力拼搏的 ...

觉得你说的不怎么对。国内的教育怎么重视培养勇敢了?中国的教育重视服从权威,不重视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恰恰和勇敢不沾边。
这里的教育重视素质,包括勇敢。体育、野营、童军、校内活动等等都培养了勇敢。整个社会也更有更多的人,包括成年人,热衷于需要勇气的活动。

至于说努力,是的,这里的福利制度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也鼓励了一部分懒人。这是成年人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

发表于 2015-12-29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5 编辑

发表于 2015-12-29 1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th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th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18:34
说的不是国内教育,是中国文化。小朋友们都知道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至于这里的教育,如果 ...

建议你去那个逻辑缺失的帖子自我检查一番。
勇敢教育,努力教育每个国家都有,不少国家比中国更重视。就在东亚,就有比中国更重视的。西方文化里对勇敢更是情有独钟。

你还错在以为“精英”中学真是精英中学。其实华人叫这个名字就是错的。除了学生有入学考试之外,这些学校没有和其它公校不同的地方。法律规定了他们没有政策,资金,师资上的优待。
这里绝大多数学生都毕业于政府学校,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里的独立学校其实也是半独立,半公立性质,根本没有国内那种私校的学校。
我不算老移民,但也可以了解一些事务的本来面目。如果你对某些东西不了解,就去研究了解,不要总是逻辑缺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9 1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5-12-29 17:57
我也同意,要养成适度的好胜心,克服困难的能力对学业对事业都很重要。但就教育系统来讲我真的不认为比“ ...

农村人口和农村人口绝对地比,没什么意义。就算得出的结论是澳洲教育胜,那是到底是帮到了中国还是帮到了澳洲呢?肯定不会是帮到了中国,因为太多现实的因素使澳洲教育不可能在中国实施也不会受到欢迎。

我这个比较要说明的只是大多数中国学生比较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坚持努力,大多数澳洲学生比较懒散和畏难。所以才用澳洲公校的情况帮助说明。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的后代在澳洲,不要像大多数澳洲学生那样,而是保留一些我们勇敢和努力的特性,会对他们的将来有好处。

其实你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即使面对难的学科也多次尝试努力,精英学校我相信也不是光凭天分不用努力就可以考取的。

而且你最大的优势在于你知道澳洲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你知道学习可以痛苦很多,你珍惜这里的学习环境。(所以华人1.5代移民在欧美国家一直是最有成就的一代,1代和2代都比不上他们。)可是大多数的学生不知道珍惜,而只是理所当然地享用这里的学习环境。第2代移民也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我没有说教育系统差的意思,因为这里的条件的确很好。只是如果我们的后代都能兼有一些一代移民的勇敢奋斗的精神将来才有较好的应变能力--不少人对澳洲今后的发展持观望态度。

发表于 2015-12-29 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5 编辑

发表于 2015-12-29 19: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th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th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19:09
‘’勇敢教育,努力教育每个国家都有,不少国家比中国更重视。就在东亚,就有比中国更重视的。西方文化 ...

明明在说A,你就忽然放下A,转进B,说点不算错的废话。比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挣得多。可惜这样的话根本不能作为A的论据。
很清楚,你的逻辑是完全不通的,做为教师是不合基本要求的。我猜你是教中文的。也没上过澳洲的大学。

发表于 2015-12-29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5 编辑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2-29 2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07:22
65.1%的学生是公校学生。非公校里又有多少是质量普通的非公校?精英或私校的精英接触到的显然和普罗大众 ...

你是说公校里三分一的人不好好读书,毕业后靠救济金过活?

太夸张了

人家不爱读书 出来做工人 售货员.... 也是一种选择好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2-29 20: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xhchen 发表于 2015-12-29 18:34
说的不是国内教育,是中国文化。小朋友们都知道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至于这里的教育,如果 ...

这坛子里的家长都盯着top 5的学校,但是不能证明其他95%+ 的学校就很差

发表于 2015-12-29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菜根潭一书总结的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经典。

发表于 2015-12-29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6 编辑

发表于 2015-12-29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9 23:56 编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