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viskovis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skovis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细讲弟子规
第九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接着早上的课程,下一句:
【晨则省。昏则定。】
「晨昏定省」我们在课程前面有提到,周文王对于他的父亲王季就做到了「晨昏定省」,由这分孝心也感动了全国的人民起而效法。我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曾经有位老师他就跟我提到,他说《弟子规》里面有糟粕。「糟粕」就是米处理完那些米壳,那些完全不吃的那些东西,他说有糟粕。诸位朋友,假如人家说《弟子规》有糟粕,你会怎么办?要不要马上跟他辩论?辩论可能没什么效果。我们先用一个谦恭的态度请教他:请问哪一句是糟粕?我请教他,他就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
我接着又问他:您为什么觉得这是糟粕?他说,一天要问两次,太麻烦了。我接着就跟这位老师说,我说孩子一大早起来,去跟父母恭敬问安,说爸爸妈妈早上好!妈妈一看,儿子额头发亮,代表昨天睡得很好,所以父母很安心。一大早就有孩子的问候,让她精神非常愉快,一天工作也很有动力,这是早上问安的好处。晚上或者他下完课回来,跟父母报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您今天过得好吗?当他问候父母,父母一看,孩子的气色不错,代表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学得很好,应该没有跟同学起冲突,父母也很放心。所以,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就会让父母心里面比较放心,比较安慰。
我们为人子一天才念父母两次,请问父母一天念我们多少次?有位妈妈曾经跟我说,她说在春秋的季节里,温差变化特别大,为了怕孩子在半夜因为踢被子所以着凉,她们盖被子都盖得特别薄。因为被子盖得薄,他们睡到一半,半夜就自己冷醒了,赶快去看看孩子,确实没盖好,帮孩子盖被子。诸位朋友,父母连在睡觉当中都不忘关怀子女,可想而知,父母一天念我们多久?时时刻刻在关怀。说到这边,在我的记忆里面,也有很深刻的印象,半夜都会突然感觉有人帮我们盖被子,眼睛迷迷糊糊打开,有时候是爸爸,有时候是妈妈。而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就在这个当中有很自然的一种互动。所以我跟这位老师说,我们当子女的,尤其年纪还小,很难说在生活、在工作当中,甚至在经济收入当中,能给予父母什么支持,我们还小,做不到;但是最起码要让父母少操我们的心,要让父母放心,晨昏定省就能落实让父母放心。
这位老师听完以后,他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不错。当然我很不敢当,诚惶诚恐。结果他突然又说:蔡老师,那你自己都没有做到。我们读圣贤书的人,很怕别人说你自己都做不到,突然很紧张。我问他说:为什么你觉得我没有做到?他说你现在离家这么远,你哪有可能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现在电话很方便,早上可以打,晚上也可以打。他说,你自己也没有做到!我就跟这位老师说,我说:假如我早上打一通电话,晚上又打一通电话,我妈妈一定会骂我,她说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
所以我们学习这句「晨昏定省」,最重要的要安父母的心。只要我固定,比方说礼拜六晚上,打回家里去,妈妈一定坐在那里,甚至于电话声一响,她马上可以判断儿子打来的。而在每个礼拜的电话当中,我们一定详详细细把我们在这一个礼拜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跟妈妈报告,让她了解,让她不要操心。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自己的言语、行为跟德行能不让父母操心,这个最重要。假如我们面对工作、面对家庭没有办法处理好,纵使每天打三通电话给你妈妈,你妈妈会放心吗?所以我们学习要抓住每一句教诲的本质,好好去落实。所以「晨则省,昏则定」。下一句是:
【出必告。反必面。】
要出门的时候要跟父母讲我们要去哪里,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已经回来了。其实孩子这些习惯都很重要,不要小看每个细节。当孩子懂得晨昏定省,他每一句对父母的问候,都在提升父子之间的情谊;每一个『出必告,反必面』都是在让他了解,我所有的行为都不应该增加父母的担忧。曾经有个学生,他下完课以后,回到家完全都没有跟家里的人打招呼,马上就跑进书房去打电动玩具。过了一个多小时,他的母亲以为他没有回家,就打到学校来,说有没有被老师留在学校?打来的时候,我一接,都已经下课一个多小时,怎么可能还没回家?他妈妈很紧张,就说要不要报警?我说先不要,你在家里面再仔细找一找。后来一看,窝在那里打电动玩具,让父母多操了很多心。所以,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养成。
除了对父母要「出必告,反必面」,对家里人,比方说对太太,要不要出必告,反必面?要!对于关心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让他安心才对!这应该是做人应该互相体谅。所以,要去哪里要跟太太讲。但是现在夫妻之间有没有这么真诚、坦诚?假如夫妻之间不坦诚,还要遮遮掩掩,这样几十年相处下来会非常辛苦。持家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秘密,相处起来真诚,互相包容,非常的轻松自在,所以去哪里要跟太太讲。然后当我们确定不回家吃饭,一定要提早告诉太太,你不要说已经决定不吃饭,十二点才打回来,太太都已经帮你准备好了。我们不能糟蹋别人对我们的付出跟关怀,我们应该珍惜,应该体谅。所以,也应该提早打电话回来,告诉妈妈,或者告诉太太,告诉家里的人,让他们不要白忙一场。当亲人之间都能互相体谅,那就家和万事兴。
除了在家里要出必告,反必面,我们在工作,在公司里面,其实也应该出必告,反必面。比方说,你临时有事要出去处理,假如你没有告诉其它的人,到时候临时有一件事一定要问你,人家又不知道你去哪,那会怎么样?大家会非常的焦急,长官对你也会颇有怨言,到时候对你就觉得不大信任,做事不稳健。所以我们懂得,「我现在要去哪儿,二十分钟以后就回来」,还是说「我现在要去办事情,假如临时有事要我处理,赶快打我的行动电话」。这个时候你可要把行动电话打开,不然到时候又关机,人家又找不到你,气氛就很不好。
所以,「出必告,反必面」就是让我们很敏锐的了解到,让身旁周遭的人,不要因为不知道我们去哪里而焦急。然后我们也常常体会,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有造成别人的负担,从这里去用心、去用功。
【居有常。业无变。】
这个『居』,我们可以在几个角度当中去看。『居有常,业无变』,在学业,学生时代是学业;出社会,是事业;结婚了,有家业。无规则不成方圆,所以你的生活要很有规律,你的学业、你的事业、你的家业才能够经营得当。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学生、孩子有没有「居有常」?常常遇到礼拜五放假了,开始很放纵,有的看电视看到半夜,还有的去跳舞跳通宵。隔天礼拜六、礼拜天拿来做什么?睡觉。睡了,补得回来还好,补不回来,身体一点一滴在耗损。我们为人父母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应该怎么样?不可以放纵,要及早修正。应该是他从小的时候,就不应该在礼拜五晚上让他肆无忌惮的去看电视。因为你只要开了一个先例,有一就有二,无三不成礼。
我们要清楚,一个人的坏习惯一养成就很难戒掉,所谓「玩物丧志」。更何况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志向,那他在玩物就真正「欲令智迷」,真正都沈溺在这个玩乐当中,不能自拔。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报纸上,一些学生因为上网都上到半夜,衍生出哪些问题?我们在这个时代当中,为人长辈要特别谨慎,因为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我们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我们看学生这么早就接触网路,请问学生研究学问的精神提升了吗?他们的道德、学问提升了吗?没有。因为孩子的定性还不够,你又没有去关心他上网的情况,往往可能会交到一些不好的网友。他又没有判断力,又没有理智,因为没学过经典,所以网友给他几句甜言蜜语,他可能就误入歧途,人生很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孩子真正遇到犯的过失很难弥补的时候,那将是父母一生的遗憾,所以不可不谨慎。
还有一位山东的大学生,半夜常常打电玩,都是打那个杀来杀去的,结果打到最后脑神经异常,常常都会感觉到很多人要杀他。他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听完,觉得不对劲,赶快通知他的父母。他父母赶过来要接他,但是还没接到,这个学生已经在街头拿着刀砍伤很多人,其中有几位已经致命了。所以你看,玩物丧志,这一错,人生就毁了。
所以诸位家长,要让孩子的学业上轨道,要让生活有规律,要有固定的读书习惯。很多家长又想:很难!现在孩子这么爱玩。我们好像都会往坏的地方去想,你都往坏的想,当然孩子就被你心想事成。我回想我跟我两个姐姐从小不看电视,那个时候电视也很方便,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看电视?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说,「你不要看电视」;他们是只要晚餐吃完饭,两个夫妻就到房间里看书。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打开父母的房间一看,父母在看书,年纪这么小,敢不敢坐在电视机前面大摇大摆的看电视?敢不敢?不敢!所以很自然的就自己、两个姐姐,我们三个人就一起上楼去看书。所以我记得在初中、高中时代,我母亲上楼来,不是叫我们看书,都是叫我们「去睡觉了,不要再念了」。所以,习惯成自然。其实教育孩子,没有想象中这么困难,最重要的要以身作则。父母对学习居有常,孩子也起而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