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I Got It: IT Position (2005-5-6) song · 悉尼单身聚会之最 (2006-10-3) maggie
· 关于家庭用水、电和煤气供应商选择的终极答案 (2006-1-22) Boxhill · 10日 环游 新西兰南岛 游记 (更新到第10天,全文结束!) (2009-11-12) JackZh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kspeed

真是气死我了,这边小学怎么教数学的。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好的方法,容易理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5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种方法没什么高级低级正规不正规的, 你女儿用的算median的方法,你的是算mean的,如果没有加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行了。

发表于 2012-9-25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_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_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evin_m 于 2012-9-25 13:29 编辑

没算错啊

人教的是原理,原理完全正确,均值就是这样算的,乘除法是对加减法的简化

另外,不得不补充句,认为均值就是总和除以个数,那个太机械了,如果问你为什么均值等于总和除以个数,请问你怎么解释?如何证明?

发表于 2012-9-25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女儿很聪明的。
你是正话反说吧。

发表于 2012-9-25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超过100我就晕了

发表于 2012-9-25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确定你不是在 BSO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粉猪妈妈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SO是什么?

发表于 2012-9-25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9-25 14:19
BSO是什么?

bloody show off :-) 不觉得你女儿有啥错啊

发表于 2012-9-25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软件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软件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第一反应跟你女儿是一样的,当然我的加法没错。

发表于 2012-9-25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宸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宸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没错呀

发表于 2012-9-25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宸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宸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固有方式来教孩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5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宸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宸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以老方法来教孩子

发表于 2012-9-25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宸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宸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些老方法并不一定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4: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2-9-25 14:21
bloody show off :-) 不觉得你女儿有啥错啊

当然不是show off了。

我已经气昏了,再被你们气一通。真是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fztt + 5 哈哈
MEL_BB + 3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5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gerk 于 2012-9-25 14:48 编辑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9-25 11:42
楼上说反了吧?

这种方法是凑数,


所以我说我们是从小背公式背傻了吧。。看到真正的数学都不认识了。

如果一个人有3个苹果,另一个人有5个,让你分均匀,你是会从第二个人手里直接拿来一个苹果交给第一个人呢,还是你会把8个苹果放在先一起,然后再分成两个4个,再让大家来领?别告诉我你还要在脑子里先算算3+5=8然后8/2=4,然后再得出结果来。

取多补少才是平均数的基本概念,加法除法那已经是抽象过的计算技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quyue914 + 2 我很赞同
elena_sokolova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5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太气人了,咱们还是回中国学数学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5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da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da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起以前做了多少年的卷子要砍掉多少树啊

发表于 2012-9-25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_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_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不生气,我和你是同感,我都担心以后怎么辅导孩子功课。。。

发表于 2012-9-25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言归正传,你女儿说就是找中间数是正确的逻辑,至于用什么方法找,可以凑,可以先凑两个的,再凑一个,再凑一个,也可以一下到位除个4什么的,,,嗯,自己想办法吧,多么有助于开动脑筋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gerk 发表于 2012-9-25 14:45
所以我说我们是从小背公式背傻了吧。。看到真正的数学都不认识了。

如果一个人有3个苹果,另一个人有5个 ...

取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一种取巧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数字少,而且比较接近的情况。

弄10个数,你还取多补少?肯定乱掉了。

这个题,如果弄10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大,有的比平均数小。她这种方法八成会做乱的。

发表于 2012-9-25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lo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lo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上海新教材里也是用楼主女儿的方法,这样打开孩子的思路,而不是以前不管懂不懂一律加起来用除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5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_~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_~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9-25 14:54
取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一种取巧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数字少,而且比较接近的情况。

弄10个数,你还取多补少 ...

正好相反。取多补少是平均数的基本原理,而和除以个数则是根据这个原理推导出来的公式。你女儿不久就可以推导出这些公式了,不是很牛吗?

发表于 2012-9-25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9-25 14:54
取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一种取巧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数字少,而且比较接近的情况。

弄10个数,你还取多补少 ...

取多补少不是取巧的办法,是计算的本质。当然,这个办法不适合计算多的数据,所以数据多的时候,我们就要用数学工具来帮助我们,所以才有加法和除法。但是这个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知道最初应该是怎么算的,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用加法和除法。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2-9-25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小时候也喜欢这样算,可是总被教育是不对的,要列算式,方程什么的。楼主女儿很聪明啊!

发表于 2012-9-25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9-25 14:39
当然不是show off了。

我已经气昏了,再被你们气一通。真是的。。。

哈哈。形象思维是第一步,迈得多好啊,高兴才是。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发表于 2012-9-25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C61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C61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条条大路通罗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5: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查了一下。  混淆的地方是平均数,还是平均分。

如果按照平均分来解释,那么原始的概念就是总和除以数量。
平均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3个苹果,5个苹果要平均分,那么总和除以2是直观的理解。
取多补少才是取巧的计算办法。

平均分和除法的对应关系比较直接,比较容易理解。

如果是讲平均数,那么取多补少是最原始的概念理解,取多补少的目的是获得一个可以代表整体特征的数值
除法仅仅是一种计算方法。

在直观理解里,平均数是没有实际的意义。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目。
孩子未必能理解求平均数这件事情是啥意义。

啧啧,可见数学背公式比理解概念要重要。概念要理解清楚。。。我们都未必能弄清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kspeed 于 2012-9-25 15:40 编辑

看了57贴,觉得死机的人在这里加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5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贴里的题,是平均数,那么我闺女的想法是原始的,概念是正确的。

缺陷是没有公式的提炼,所以计算结果很容易错误,正确率低。

发表于 2012-9-25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看几年级吧
我们在国内的上学的时候也不是所有问题都用一种解法的,效率更高的解法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在没有学之前用其他解法也都一样的
记得以前学一元方程,二元方程之前很多题都可以用稍微复杂一点的方法来解,都是思维训练,这样挺好的
like hel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