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世界杯征文 - 阿根廷死于不堪一击,德国不是 (2010-7-9) DEC · 我可以帮你解答关于toyota车的问题, (2007-9-8) tingtingjie
· 6年的巨变—招待国内同学后有感之二,兼谈中澳医疗的现状和区别。(首发原创,2011贺岁作品)280#中澳医术大比拼! (2010-12-15) passionboy · 小安弹指一挥八年间--纪念消逝的青春(完毕终结) (2009-2-27) aitingw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yuko

[行情讨论] 房价下降的速度:澳洲并不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2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匿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匿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不止房子是这样

鸡蛋牛奶也是一样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0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gz 25# 帖子

此文章由 rabbitpoi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bbitpoi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算的太麻烦。简单就是买了一个投资房,利息支出是房价的7%,房租收入-维护-乱七八糟+抵税算回来3%,每年房子要涨4%才够本。但每年的现金流可是实打实的-4%。

发表于 2011-5-30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g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g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ifi 于 2011-5-30 20:00 发表


请举一个房租可以到6%得例子

另外投资还有COUNCIL RATE/LAND TAX/STRATA FEE/ADMIN CHARGE


不要说房租可以得到6%, positive gear的都不少,只要你仔细找:

http://www.cashflowcapital.com.au/
http://www.positivegearingproperty.com/

投资房当然有其他开支,但租房也有可能有其他开支,例如,住了半年被逼搬家,bond金被扣等等。。。

我不再跟你们争了。。。我不想累着我简单的脑袋

发表于 2011-5-30 2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g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g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总是摆出一副以数据说服人的姿态。。。但总是说服不了我简单的脑袋

发表于 2011-5-30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ai1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ai1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管楼主分析的对还是错,我们要看到像楼主这样愿意跟我们分享信息的精神,足迹就是畅所欲言了,假如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世界上就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没有对和错之分了~~
总之,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g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g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享信息是好的,如果故意误导就不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0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跌跌更健康

发表于 2011-5-30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忆旧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忆旧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跌跌涨涨, 涨涨跌跌。这样的房市才有吸引力,才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谈资和乐趣。

发表于 2011-5-30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ld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ld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天不看到楼主发帖子总觉得少点什么。

发表于 2011-5-30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gz 36# 帖子

此文章由 wmai1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ai1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觉得误导就当看新闻一样啊

发表于 2011-5-30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g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g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mai10000 于 2011-5-30 21:21 发表
你觉得误导就当看新闻一样啊


你不是提倡畅所欲言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0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nl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nl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市和股市一样,涨不动了跌跌也很正常,GFC的时候房价就回调了不少,投资者有持币等着低位买入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手里有投资房的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空,事实会说话的,冷嘲热讽的就没有必要了。

发表于 2011-5-30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ita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ita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头像被屏蔽

铜靴族

发表于 2011-5-30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1-5-30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看空得有看多得才会产生交易

发表于 2011-5-30 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o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o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看LZ计算没什么大错,即使没有6万,4.5-5万还是有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1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投资房不能看短期的,在现房市场上,能有6%回报率的房子已经挺高了。但是,如果能持有2年以上,你就会发现由于租金的上涨,回报率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我不是那种热衷于10年7套投资房的人,但我现在的房子确实已经可以自己养自己了。

发表于 2011-5-31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da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da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住房什么时候买都是正确的。

投资房,作为投资,看个人的判断了。

这次判断正确不一定下次还正确。这次判断错误也不一定下次还错误。

没必要有房的没房的互相讽刺挖苦。没必要的。

发表于 2011-5-31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rmelbour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rmelbour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匿马 于 2011-5-30 20:02 发表
其实不止房子是这样

鸡蛋牛奶也是一样的


我很久不喝牛奶了,省了一笔

发表于 2011-5-31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费尽心机每天发数据,如果只是希望房价跌下来自己买一套,有点螳臂当车的味道。

发表于 2011-5-31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学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学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bbitpoint 于 2011-5-30 20:17 发表
算的太麻烦。简单就是买了一个投资房,利息支出是房价的7%,房租收入-维护-乱七八糟+抵税算回来3%,每年房子要涨4%才够本。但每年的现金流可是实打实的-4%。


这个算法有错误。利息支出是贷款额的7%,不是房价的7%。

如果是自住房,支出应该是贷款额的7% + 首付款的银行利息(但银行利息要交税)。

如果是投资房的话,结果(你文中的-4%)还要考虑NG。

所以最后的结果跟个人收入有很大关系。

[ 本帖最后由 数学家 于 2011-5-31 12:3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1 1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际的情况是晚买房的人要多付很几万甚至十几万才能买到同样的房子, 或者原来可以买现在买不动了。

真等到房价大跌那天, 很大可能工作都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wTam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31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学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学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11-5-31 12:35 发表
实际的情况是晚买房的人要多付很几万甚至十几万才能买到同样的房子, 或者原来可以买现在买不动了。

真等到房价大跌那天, 很大可能工作都没了。


同意。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楼主说的意思是房市大跌的情况,但就目前澳洲的经济来说,个人觉得小跌很有可能,但大跌的可能性很小。

发表于 2011-5-31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spirit 于 2011-5-31 12:35 发表
实际的情况是晚买房的人要多付很几万甚至十几万才能买到同样的房子, 或者原来可以买现在买不动了。

真等到房价大跌那天, 很大可能工作都没了。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就有房子是以低于04-05年的成交价成交的,不算贷款利息已经是净亏损。

发表于 2011-5-31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gz 41# 帖子

此文章由 wmai1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ai1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新闻,你觉得注意不错,你就效仿咯,觉得说的是无稽之谈,看完新闻,你还是我行我素不就行了嘛~~

发表于 2011-5-31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dmznzd 于 2011-5-31 12:44 发表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就有房子是以低于04-05年的成交价成交的,不算贷款利息已经是净亏损。


大城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31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ss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ss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看标题就知道是谁写的。

发表于 2011-5-31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y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y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房子持有成本太高。利息7%。房子涨不高的。
100W的房子持有成本7W。要赚20W税后才能合理的住这房子。

发表于 2011-5-31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数学家 52# 帖子

此文章由 rabbitpoi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bbitpoi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要有笔闲钱的话,存term也差不多7%的利息了,所以房屋的资金成本近似7%,别管钱从哪儿来的

发表于 2011-5-31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学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学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bbitpoint 于 2011-5-31 15:18 发表
你要有笔闲钱的话,存term也差不多7%的利息了,所以房屋的资金成本近似7%,别管钱从哪儿来的


一看就是没研究过地产投资的人说的话。算了,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明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