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阿朱看片 Spirit -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 电影音乐和歌曲 (2008-10-11) patrickzhu · 关于share的教育 (2008-12-18) milkzhan
· ♥MashiMaro的出生礼物♥一针一线都用来表达爱♥第8件礼物“音乐”完成!全部完成了,申请加精! (2011-6-13) Lion_Princess · 那尘封了的伤痕——生命本是一个不断冒险的过程 (2008-10-13) 仰望星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旧手迹

[其他] 虎年读,鲜花圣母《虹》《他来自圣彼得堡》,高老头《红与黑》《出轨者》巴黎圣母院,马克·吐温 : 美华人任人...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5 2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5-9 10:58 编辑

读完了贝尔文学奖得主John Steinbeck 的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我把它译成《与犬同行:搜寻美国》。讲的是作家1960年带着他的狗(Charley)开着特制的房车从纽约出发, 往新英格兰,经中西部(北部)到西海岸,再沿岸南下然后向东经美西南, 德州,新奥尔良最后向北返回纽约的见闻
不是普通的游记, 而是作家对世界,对美国社会的看法,以及人生的领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6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兰疏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兰疏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5 20:02
读完了贝尔文学奖得主John Steinbeck 的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我把它译成《与犬同 ...

这简直就是逆时针环游了美国一圈。看了第一页,挺不错的,确实是有不少人生感悟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7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木兰疏影 发表于 2022-5-6 16:26
这简直就是逆时针环游了美国一圈。看了第一页,挺不错的,确实是有不少人生感悟的。。。 ...

那就接下来读完,不会失望的。而且书里的观点不过时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7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兰疏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兰疏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7 21:55
那就接下来读完,不会失望的。而且书里的观点不过时

晚点再来读,现在有看书时间正忙着先看完 A Song of Ice and Fire.
书里的观点确实不过时,注重个人感受、尊重大自然、和谐体会互动周遭的人和环境。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5-7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两位读书人的对话,如遇知音的感觉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8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2-5-7 23:55
楼上两位读书人的对话,如遇知音的感觉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8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兰疏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兰疏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木兰疏影 于 2022-5-8 16:35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2-5-7 23:55
楼上两位读书人的对话,如遇知音的感觉


惭愧惭愧,其实我这只看了三页的都不太好意思来跟楼主聊

发表于 2022-5-8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兰疏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兰疏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哈这一声不吭的云又是啥意思,别再吓着版主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5-9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木兰疏影 发表于 2022-5-8 16:34
哈哈哈这一声不吭的云又是啥意思,别再吓着版主了

版主们好像很胆小脆弱的样子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5-9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版权方面确实比较胆小脆弱——楼主还是把PDF链接去掉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9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2-5-9 10:57
版权方面确实比较胆小脆弱——楼主还是把PDF链接去掉吧


PDF 都拿下了。我看的书大部分都过了版权保护期了。有关版权问题见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5-9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28年不错。中国好像是50年?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9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2-5-9 14:10
这个28年不错。中国好像是50年?

现在改95年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9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5-9 20:59 编辑

读完了又一位南方作家Truman Capote的纪实犯罪小说 In Cold Blood。又是.纵横美国多地(跟着罪犯的脚步)的作品, 尤其是中西部甚至越出国界。


两个畅销书作家Irving Wallace, Harold Robbins是罪犯喜欢的作家

书中提到的歌曲

[yt]LArGlfEVYqM[/yt]

[yt]5TUzB2fBUpY[/y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10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ruman Capote  是个人物,还有他的传记电影。 能跟罪犯近距离接触,才能写出 In Cold Blood这样的触及灵魂的好书,足够他传世。了解美国的必读书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旧手迹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0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tongg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tongg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200 发表于 2022-5-10 09:43
Truman Capote  是个人物,还有他的传记电影。 能跟罪犯近距离接触,才能写出 In Cold Blood这样的触及灵魂 ...

被你说得还挺想读一读这本书的,看看怎么个触及灵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14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完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英文译本就有至少有18个. 选读的译本是企鹅推荐2010 Lydia Davis 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4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tongg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tongg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14 18:46
读完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英文译本就有至少有18个. 选读的译本是企鹅推荐2010 Lydia Davis 的.

...

楼主这书也看得太快了,你看你都看了多少本了我都还没看完一本。。。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译本?是大家都看不上前人的翻译么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15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5-15 09:16 编辑
Wutongguren 发表于 2022-5-14 22:35
楼主这书也看得太快了,你看你都看了多少本了我都还没看完一本。。。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译本?是大家都看 ...


大概是这类题材受欢迎, 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译者,类似的安那卡列尼那也有15个译本,而雨果的悲惨世界只有8个译本.
次要原因可能是小说所嘲讽的反宗教的药房老板及女主人公等等故事能引得保守派人士的共鸣,从而有金主支持译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15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庄生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庄生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怎么做到一周可以看完一本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19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庄生蝶 发表于 2022-5-15 22:01
楼主你怎么做到一周可以看完一本的?

把英语作为获得资讯的首选语言。除了中国新闻和华人社区的信息外,一律阅读英文。凡是500字以上的中文不读,这样就以集中时间读英文,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庄生蝶 + 2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20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5-21 10:42 编辑

还是一位南方作家贝尔文学奖得主 William Faulkner 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  有人译为《喧哗与骚动》,但从无论从题目的字面意思,还是把小说从头到尾读完都看不出有这个意思。还是译成《声与怒》合适
小说讲的是南方的一个奴隶主家族衰落悲剧.小说分四个部分, 第一,三,四分别是1928年复活节三天的事。而第二说的是1910年的某天。前三部份分别以三兄弟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前两部用了大量的意识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21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tongg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tongg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20 19:24
还是一位南方作家贝尔文学奖得主 William Faulkner 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  有人译为《喧哗与骚动》,但 ...

我也觉得按字面意思《声与怒》更合适;书的内容听着挺跳跃的,是不是里面就是讲的各方的喧哗与骚动。。。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21 1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tongguren 发表于 2022-5-21 16:32
我也觉得按字面意思《声与怒》更合适;书的内容听着挺跳跃的,是不是里面就是讲的各方的喧哗与骚动。。。 ...

The sound 说的主要是三兄弟有—个哑巴弱智兄弟情绪一冲动就发出吼声,而The Fury 说的是外甥女对长期孽待她的舅舅(讹诈她妈索钱)异常愤怒最后出走了. 而且黑人佣人也非常愤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2-5-22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tongg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tongg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21 19:29
The sound 说的主要是三兄弟有—个哑巴弱智兄弟情绪一冲动就发出吼声,而The Fury 说的是外甥女对长期孽 ...

这样说来还真是 声与怒, 喧哗与骚动 确实是翻译得莫名其妙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26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英国作家Malcolm Lowry的Under the Volcano 跟着作家天马行空的跳跃之笔从精神到实体漫游了世界—大圈 。心理描写和Henry V. Miller有一拼

小说最后提到乐曲Siciliana.
Finale of the D minor quartet by Moses.原来是虚构的,找了半天没找到。附一曲Schubert的
[yt]dXXtvrNS4Go[/y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27 17: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tongg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tongg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5-26 19:07
看完英国作家Malcolm Lowry的Under the Volcano 跟着作家天马行空的跳跃之笔从精神到实体漫游了世界—大圈: ...


我又得眼睁睁地看着楼主看了N本书我才看完一本了 ,这几天忙着斗棋着迷的,书看得就更慢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30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5-30 16:45 编辑

读完英国作家Evelyn Waugh的Scoop. 超级荒誕粉刺小说。我把它翻译成《抢新闻》。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列强国家在索马里的记者操纵政治的荒唐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6-2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6-2 21:29 编辑

又完成一部英国喜剧小说, Kingsley Amis 的 Lucky Jim ,我把它翻译成《幸运男》这样放到标题栏里只有三个字。贴一段改编的电视剧片段,把原小说的主要情节基本点到了

[yt]mfkm6PJZYlk[/yt]

最后俩人上火车的情节小说里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木兰疏影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6-5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旧手迹 于 2022-6-5 20:59 编辑

读完三部英国小说后,再回到美国作家John O'Hara 的Appointment In Samarra 直译为《相约萨马拉》而萨马拉是伊拉克的一城市,索性译成《相约伊拉克》。这个並不会对小说的故事产生某种误解, 因为故事是发生在Pennsylvania的一个虚构小城並非萨马拉或伊拉克.萨马拉或伊拉克只是一种隐喻. 小说提到的乐曲

[yt]2mfa29V0h8Y[/yt]

[yt]HpnsKXF4Dr8[/yt]

[yt]dP1WoUmRRLw[/yt]

[yt]0mv5nYdOBq4[/yt]

[yt]iyVOdyTjzvI[/yt]

[yt]Cs2RN7K0qjM[/yt]

[yt]oqvOupQhN1k[/yt]

[yt]omwRXYokbpE[/yt]
小说提到的那个年代的名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