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老驴“新探――Dandenong Ranges Glasgow Road 探路小记 (2008-12-13) blackbird · 小儿女记事系列1----为什么老外那么爱跑步? (2009-6-24) 清凉
· 3月9号墨尔本 Jells park 聚会归来(快来看照片了!!!) (2009-3-9) happycat1111 · Medicare Levy 和 Medicare Levy Surcharge 综述 (2009-10-24) Broth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sydboss

[地区选择] 澳洲只要是房子,动不动就长期持有10几年,几十年,什么不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9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ang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ang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9-5 08:36
那国内房价更高了,谁去买呢?其实看看纽约、香港这些地方就知道了。过了一代人,房子已经不是普通人可以 ...

国内有动迁,今年上海又有几万户拆迁,有人口支撑,多少人想去一线城市生活工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0-9 09: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rlosun 发表于 2021-10-8 23:43
有钱的地主不断的买地,劳动人民只有少量存款或者还一辈子房贷,当一辈子农民,真看不出地主不断投资房地 ...

圣经不是都讲奉献,富人去不了天堂,最好把钱都捐出去。

发表于 2021-10-9 10: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头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头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ortal 发表于 2021-10-9 08:52
3M和5M不是一个class好么

我觉得可能10M是个坎,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Portal + 1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0-9 1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ggiba2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ggiba2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沈在澳洲 发表于 2021-9-5 16:16
租房吗?那租售比很差?

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是不允许炒房的,房子价格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大部分人都租房,房东还不能乱涨价

发表于 2021-10-9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ro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ro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uggiba223 发表于 2021-10-9 14:16
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是不允许炒房的,房子价格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大部分人都租房,房东还不能乱涨价 ...

他们就到澳洲来炒房子

发表于 2021-10-11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n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n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的工资不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0-11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帕克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帕克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boss 发表于 2021-9-5 11:46
客观的说,困扰是因为认知局限性,没吃过没见过,为什么那么多人吃好的用好的买贵的,他们疯了吗,咋想的 ...

是啊,10年前我也是这样想的,自己看不到的,就始终想不明白。现在我都理解了,就变成别人看到我是他想不明白了,世界就是这样螺旋式的发展。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21-10-11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工资不涨

发表于 2021-10-11 1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rq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rq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1 19:27
我觉得你对剥削的理解有些问题。我们设想在澳洲,张三打工挣到一笔首付,贷款盖了套房子,租给李四。十年 ...

让我想起了一些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剩余价值理论的评价:经不起推敲的理论。。。
在全世界范围内,认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剩余价值理论的,应该是极少数的人(墙国除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圣隐形靴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0-11 2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lo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lo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1 19:27
我觉得你对剥削的理解有些问题。我们设想在澳洲,张三打工挣到一笔首付,贷款盖了套房子,租给李四。十年 ...

炒房还创造了价值吗,不是应该投资实体经济吗?有谁会建房子,都在倒买倒卖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1-10-11 2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bo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bo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帕克7 发表于 2021-10-11 19:44
是啊,10年前我也是这样想的,自己看不到的,就始终想不明白。现在我都理解了,就变成别人看到我是他想不 ...


你好厉害呀,足迹第一成功人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0-12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kli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kli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钱存银行不涨

发表于 2021-10-12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lo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lo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2 11:25
我这么理解:房子和股票等投资品都有其投机性,也就是你说的炒作。但也都有其投资性,是真的可以促进经济 ...

农民靠工资是不可能买得起投资房的,自住房都够呛,是地主美名其曰投资,以便压榨农民,城市最后还是农民建设出来的,不是地主呀,地主投资实体经济其实更好,但土澳还是只知道炒作地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1-10-12 2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汪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汪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钱了。。。

发表于 2021-10-1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帕克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帕克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boss 发表于 2021-10-11 21:25
你好厉害呀,足迹第一成功人士

向您学习,悉尼第一大老板!

发表于 2021-10-13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车雪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车雪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9-5 14:20
对,我也很赞赏新加坡模式。他们居者有其屋政策还是很牛的。但是,这个制度必须建立在全民贡献的前提下, ...

说到新加坡,那你看到那些7老8十的老人们还在餐馆打工么?因为那边没有低保,没有政府养老,但是我们国内不一样,国内还是想的更加长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0-13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车雪尼 发表于 2021-10-13 11:51
说到新加坡,那你看到那些7老8十的老人们还在餐馆打工么?因为那边没有低保,没有政府养老,但是我们国内 ...

不认同。国内也没有所谓的政府养老,都是通过雇主和自己个人买社保,当然政府也有贡献一定比例但不多。新加坡的公屋制度是我看到最接近居者有其屋的国家了。


中国政府链接如下: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发表于 2021-10-13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车雪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车雪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0-13 13:13
不认同。国内也没有所谓的政府养老,都是通过雇主和自己个人买社保,当然政府也有贡献一定比例但不多。新 ...

我们国内至少有最低社保,新加坡有么?

发表于 2021-10-13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车雪尼 发表于 2021-10-13 15:40
我们国内至少有最低社保,新加坡有么?

中国的最低社保也要个人缴纳的。新加坡的福利政策,在网上找了一点相关信息:

养老金制度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若最低存款未达到规定数额,可选择推迟退休以继续增加公积金账户积累,或用现金填补差额,或由其配偶、子女从各自的公积金账户中转拨填补。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但身体健康的会员继续工作,以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积金存款。


医疗保障制度

中央公积金局制定了多项医疗保健计划,主要包括"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eild)和"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简称为"3M"计划

(1)"保健储蓄计划"。在该计划下,公积金会员每月须把部分公积金存进保健储蓄账户。缴费比例因投保年龄不同而不同,年龄越大,相应缴费比例越高。公积金会员可以动用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为本人或是任何一个直系亲属如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支付在当地的医疗费用,主要支付公立医院和获准私人医院的住院费和某些门诊费。1992年7月,公积金局还推出自雇人士保健储蓄计划,以保障自雇人士在急需时有能力支付其医疗费用。

(2)"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对发生一般医疗费用的居民来说已经能保障,但对因患重病和慢性病等花费多的国民来说,账户资金可能不够。为此从1990年7月开始,公积金局又实施了"健保双全计划"。这是一项大病医疗保险计划。它允许会员以公积金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投保,确保会员有能力支付重病治疗和长期住院而保健储蓄不足的费用。自1990年开始,所有75岁以下的保健储蓄储户除非选择不参加这项医疗保险,否则都被自动纳入该保险计划内。

1994年7月,公积金局又推出了"增值健保双全"计划。与"健保双全计划"相比,"增值健保双全计划"须缴付的保费稍高,相应的支付待遇也较高。

(3)"保健基金计划"。尽管"保健储蓄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覆盖了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口,但仍有少部分贫困国民无力支付医疗费。为此1991年新加坡提出了由政府拨款建立专项基金的设想。1992年1月《医疗基金法案》获议会批准。1993年4月医疗保健基金正式设立以援助在"保健储蓄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外仍无法支付医药费用的贫病者,实际上是对他们实施医疗救济。

上述三重医疗保障安全网确保了新加坡国民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居者有其屋制度

(1)新加坡政府以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建屋发展局资金支持,支付大笔财政预算以维持组屋顺畅运作。此外,为保障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组屋,其售价是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不是靠成本来定价的,因此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并造成建屋发展局的收支亏损。这部分损失政府核准后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给予补贴。据统计从政府开始拨款计算,累积的政府补助金总额已达159亿新元。政府财政支撑是新加坡组屋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为解决低收入者无力购房的难题,1968年9月中央公积金局推出了"公共住屋计划"。在这一计划下低收入会员可以动用其公积金普通账户的存款作为首期付款之用,不足之数由每月交纳的公积金分期支付。如果普通账户的存款不足支付,可向建屋发展局贷款,用将来的公积金来偿还。

(3)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实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购房人条件、购买程序、住宅补贴等均作出严格规定,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政府制定了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购屋准入政策,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收入上限。这样基本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购买到廉价的组屋。

(4)出台法律严格限制炒卖组屋。建屋发展局的政策定位是"以自住为主",限制居民购买组屋的次数。规定新的组屋在购买五年之内不得转售,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如果确实需要在五年内出售,必须到政府机构登记,不得自行在市场上出售。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组屋,旧组屋必须退出来,以防投机多占,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等等。

据建屋发展局的最新统计自1960年以来,建屋发展局共兴建组屋990320套,目前约有82%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中,组屋政策真正成为"普惠性的政策"。

发表于 2021-10-13 1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lo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lo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3 10:22
你的话里面很多都没有根据:

* 农民靠工资是不可能买得起投资房的,自住房都够呛,

看来你是想转移资产到国外,不怕查水表的话,可以帮你联系

发表于 2021-10-14 09: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看不懂你们所写,简单点,说一下吧。太深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0-15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12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12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4 10:20
自己挣的钱,难道不应该可以带走吗?
难道你觉得自己挣的钱不应该被政府允许带出国? ...

凭你自己,你能赚几个钱。还不是国家大环境好。中国三十年时间就走过了别的国家百年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然后你就觉得你靠自己本事赚的钱?难道不是当时天量的农民工在忍受剥削支撑着财富增长。说好的先富带动后富呢?你赚到钱拍拍屁股就想走了,就像把那些负担就给国家。你咋不去印度赚钱呢,那里没人拦着你。再说就你手里那几个钢蹦,就别操那么多心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21-10-15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产投资是长线投资

发表于 2021-10-15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A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A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隐形靴 发表于 2021-10-11 19:27
我觉得你对剥削的理解有些问题。我们设想在澳洲,张三打工挣到一笔首付,贷款盖了套房子,租给李四。十年 ...

又开始夹带私货了.
房子不是卖了50万美元,而是你认为相当于50万美元的人民币,人民币和美元不是想换就换的。所以你后面的不公平不存在

发表于 2022-9-6 16: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公寓就会逐年贬值的。

发表于 2022-9-6 17: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hael1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ael1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可不一定,几十年前的股票现在没有的一大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