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复活节农庄度假 (2011-4-28) jiwu2573 · 辣子鸡丁 (2007-11-13) hattie
· 【说说小生意的那些事】--做商业清洁的投资移民大哥 (2010-1-26) 大山 · [心情日历 十一月二日] 这一天,被仔细记录过。 (2008-11-2) Tiger_Kar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xiamensimon

[信息讨论] 善意提醒:灰犀牛?明斯基时刻?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7 06: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8-7 06:30 编辑
gracegenie 发表于 2019-8-7 02:15
澳村经济按per capita 算。。。已经在衰退中了。。。慢慢熬吧。。大概3,5年吧 ...


不止,10年以上

这次是世界性的根本变局,雅尔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简而言之就是美帝的崩塌可能性极高,如果他不能战胜中国的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9-8-7 0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楼主的分析。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时间点何时到来。

可能明天,也可能五年以后。

发表于 2019-8-7 0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ff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ff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mp5mg42 发表于 2019-8-6 09:48
上一次是青蛙眼看要煮熟了,突然搭上了中国的三万万亿大基建,铁矿突然又活过来了。这次已经和中国撕成这样 ...

全熟。。。那就是死了。

发表于 2019-8-7 0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学习了

发表于 2019-8-7 08: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发贴的目的
1:这些是我自己的思考,我也没有很多数据来支持,我希望有更多人参与思考辩论。有理有据,有逻辑的辩论。

2:是风险提示。澳洲经济连续27年没有衰退,可能永远这样下去吗?如果衰退了,我们承受得起吗?

   在澳洲,大多数人的财富储存于地产和养老金。并没有太多的储蓄。抵抗风险能力低。
    华人在澳洲是少数民族,我们的投资模式也仅仅是少数。所以不要用华人的眼光看待整个澳洲。
    意思是华人追求财富的欲望远大于西人。如果衰退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伤,那会是一场财富再分配!有些人会被提出牌桌。
      中国父母是我们的靠山,现在中国也面临风险,有可能对在澳洲的同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希望华人同胞能够谨慎投资,做些预案防止意外事件。

发表于 2019-8-7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的真正危机都是来自美国,这次也不例外,关注美股和美国大选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7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chaelaa 发表于 2019-8-6 09:52
楼主的两个问题,每一个理智的人,都应该问问自己:

澳洲经济连续27年没有衰退,可能永远这样下去吗?

本论坛的主流观点,不是一直在衰退吗?而且是一种完全没有希望、深不见底的衰退吗?

发表于 2019-8-7 09: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0307 于 2019-8-7 09:21 编辑
revstar 发表于 2019-8-7 06:29
不止,10年以上

这次是世界性的根本变局,雅尔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感觉会产生一种以主要世界货币为基础的电子货币,作为全球贸易的媒介。比如FB要搞的L币。
1.不会是现在已有的任何一种电子币,因为已出现的有持有量,会带来分配不均
2.会以现有发达经济体的法币为基础,大国才会支持

发表于 2019-8-7 10: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8-7 06:29
不止,10年以上

这次是世界性的根本变局,雅尔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美元结算体系百分百终结,毕竟中国经济总量的崛起势不可挡

估计会分成西方美欧日的结算和中俄伊朗非洲的人民币结算两大结算体系及阵营

发表于 2019-8-7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nnxx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nnxx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如果真的出现大萧条,干啥都是死。
房产还算是个能看得到的东西。
当然,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和孩子,

发表于 2019-8-7 11: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zi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zi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nnxxx 发表于 2019-8-7 10:40
其实如果真的出现大萧条,干啥都是死。
房产还算是个能看得到的东西。
当然,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和孩 ...

投资的根本其实还是投机,价值低的东西才有投机(或者说投资)的价值,比如中国的房子,美国的股市就没有投资的价值了,太高。拿好本钱,经济危机时不要投资,等危机过了,大把低价的优质资产,前提是你得熬过冬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7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gicx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gicx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zilu 发表于 2019-8-7 11:47
投资的根本其实还是投机,价值低的东西才有投机(或者说投资)的价值,比如中国的房子,美国的股市就没有投 ...

十年来也是有人不断说中国的房子价格高,可结果呢

发表于 2019-8-7 23: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股破位下跌。澳股呢?
止盈或者止损?

发表于 2019-8-9 00: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news:前财长 Peter Costello 说,如果美中贸易战升级,澳洲退休人员的储蓄将被抹去

前联盟党财长 Peter Costello 警告说, 如果中美的贸易战继续打下去,那么澳洲人将蒙受大损失,而退休人员的一生储蓄都将会受损。

据报道,前财长 Peter Costello 目前出任澳洲国家未来基金董事长,掌握千亿的投资资金。

他也中美尽快回到谈判桌上, 解决双方的纠纷,以避免全球市场出现更多不确定因素。

他说,目前各大基金都因为中美贸易纠纷而损手烂脚。

如果双方不尽快解决贸易纠纷,那么全球和澳洲的退休老人们都将受到伤害,他们的退休储蓄将会减少。

发表于 2019-8-9 0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楼的机构工程师是JWS Consulting的John Scott。

政府认定达尔文和Palmerston共有9个楼,都是 Scott设计和认证的,不符合全国建筑准则。

包括Catalyst大楼在内,共有约200个业主受影响,他们被责令自费独立评估和认证。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8-08/nt-government-units-non-compliant-15-months-didnt-tell-owners/11392584

发表于 2019-8-9 0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楼的机构工程师是JWS Consulting的John Scott。

政府认定达尔文和Palmerston共有9个楼,都是 Scott设计和认证的,不符合全国建筑准则。

包括Catalyst大楼在内,共有约200个业主受影响,他们被责令自费独立评估和认证。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8-08/nt-government-units-non-compliant-15-months-didnt-tell-owners/11392584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2 14: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先来说说,曾经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为什么在这一轮增长里会缺席?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指出来,以往导致经济衰退的,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制造业产能过剩、第二个是物价上涨、第三个是房地产泡沫。不过从目前的经济周期看来,这三个负面因素都构不成威胁,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说制造业产能过剩这个因素。其实就在上个世纪末,产能过剩还的确会引发经济衰退,这是因为很多制造商并不能够准确地掌握用户的需求,这导致他们非常容易焦虑不安。
在经济的上行期,制造商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会让工厂来加足马力生产,多出来的货品存放起来,就形成了库存。不过如果市场上的商品需求一旦下降了,制造商马上就开始慌了,就停止生产,抓紧清理库存,而这又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恐慌,最近引发经济危机。我们特别熟悉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他就是因为很擅长处理这种类型的经济危机,因此被称为“经济沙皇”。
可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首先是有了大数据系统的普及,以及全球联网的及时反馈,这就让制造商可以更从容地按照市场需求来生产,它们不需要再大量的囤积货物,库存压力就变小了。其次,全球供应链也越来越发达,这就让很多制造商不会因为需求端的一点变化就草木皆兵。他们能更理性地看待暂时性的需求下降,不再会因为清理库存的压力,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经济学人》在文章里还提到,全球的制造业在经济总量里的比重普遍在降低。大部分国家服务业的比例都在增加。这意味着来自制造端的恐慌,本来就对经济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产能过剩不再是导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说完了产能过剩,我们再来说说,物价上涨和房地产泡沫。这两个因素在文章里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不过牵扯到太多的数据和机构,以及经济政策,所以我就直接跟你说结论了:由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吸取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教训,所以现在他们在用利率非常小心地调控着物价和投资,房地产泡沫也不太严重。这两个因素,也不太可能在近期导致经济下行。
文章里还说,在过去还有一个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就是能源供应的短缺,可是现在美国的页岩气产业的崛起,对于外部石油进口的依赖也大幅降低了,所以现在就连能源危机,现在也基本不在美国经济衰退考虑的因素之内了。
所以你看,那些曾经影响经济的不利因素,现在都不是问题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尽情地享受增长了呢?

发表于 2019-8-22 14: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学人》认为,这恰恰意味着,下一轮的衰退,可能会由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因素引发,它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发生。文章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整体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引发崩溃的危险要素也改变了。
所以值得担忧的不是危险要来,而是人们不知道危险怎么来。
《经济学人》在文章里警告说,其实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极端思潮的蔓延、以及全球化的放缓,这些才是对这轮繁荣的最大的威胁。西方世界有不少政客,他们为自身利益给民粹主义站台,表面上看是在维护本国利益,但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有这种判断的,不仅是《经济学人》这一家杂志。我在另外一个国际媒体上,也看到了类似的观点。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政治风险是对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尤其是美国政府的政策。
那你也知道,美国现在四处挑起贸易摩擦,这会增加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就拿关税问题来说吧,有很多公司都不知道关税是会很快减免,还是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就导致不少公司会在业务布局上会选择按兵不动,甚至减少投资。假如这种情况持续久的话,也不排除这些公司会进行裁员和降薪的可能性,这也就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
除此此外,贸易政策不断波动,也会在全球市场引起了不少动荡。这也会给消费市场传达不好的信号,造成消费者的信心降低,减少支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美国经济受到了贸易政策的影响,美联储也可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但实际上,如果你去看数据,你会发现美联储现在降息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在20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的时候,美联储是把利率从5.25%直降到0。可是现在,美联储的目标利率仅仅比2%高一点,并没有很大的迂回空间。
我在媒体上,看到过一句特别犀利的评论:真正引发衰退的,往往是人们的心理落差,是人们一直认为正确的理念,被现实给无情地击碎了。在2001年的时候,有很多人深信技术进步会一直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后来互联网泡沫破灭了。在2007年的时候,有很多人深信房地产市场不会发生大部分的崩溃,然后次贷危机来临了。
而现在,有不少人深信,全球化依然会继续,而围绕着全球化建立起来的贸易、货币、外交关系依然稳定靠谱。显然,特朗普政府近期的行为,正在让这些理念受到挑战——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东西。
好,总结一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过去那些引发过经济衰退的问题,其实已经被人们解决了,现在并不值得担忧。不过,《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提醒我们,经济衰退的风险仍然存在,而引发新一轮衰退的因素,最有可能是政治因素。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22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nre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nre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mensimon 发表于 2019-8-22 14:58
我们先来说说,曾经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为什么在这一轮增长里会缺席?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指出来,以往 ...
首先是有了大数据系统的普及,以及全球联网的及时反馈,这就让制造商可以更从容地按照市场需求来生产,它们不需要再大量的囤积货物,库存压力就变小了



说的好像搞共享单车的时候没有大数据一样,共享单车扔的还少么

发表于 2019-8-23 11: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首席战略官鲁奇尔·夏尔马发表了一个观点,我们应该修正对于经济放缓的定义。理由就是,慢增长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常态了,而如果我们还坚持用旧的标准来衡量增长和衰退,那只会引发不合理的焦虑。
夏尔马的观点是,经济增长的放缓,背后显然是一些慢变量在起作用。这些慢变量是没有办法靠政府一时的财政刺激来改善的——他认为这些慢变量包括贸易去全球化、政府债台高筑、生产率下滑以及劳动力缩减。
这里面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广慢变量就是劳动力缩减。那我们谈论比较多的是中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面临劳动力缩减的问题。
比如说日本,在接下来20年会减少1400万的劳动力。可是如果你放到全球范围来看,,会发现劳动力减少是一个全球现象。面临类似问题的国家,不在少数,全世界现在总共有46个。比如说德国,德国的劳动力人口预计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就会减少800万。到2040年,全球有劳动力缩减的国家数字会增加到67个。政府当然可以采取刺激性财政,但是对于解决这种人口结构问题,没有帮助。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23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c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c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top 发表于 2019-8-7 10:05
美元结算体系百分百终结,毕竟中国经济总量的崛起势不可挡

估计会分成西方美欧日的结算和中俄伊朗非洲的 ...

哈哈哈哈哈,做梦呢吧?不但美元结算体系不会被终结,相反中国人民币就要被终结了。拭目以待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23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经济已经踔底反弹了。

等你知道什么灰、黑,天早亮了,醒醒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23 17: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苏北小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苏北小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板凳

发表于 2019-8-24 09: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学人》在文章里警告说,其实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极端思潮的蔓延、以及全球化的放缓,这些才是对这轮繁荣的最大的威胁。西方世界有不少政客,他们为自身利益给民粹主义站台,表面上看是在维护本国利益,但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有这种判断的,不仅是《经济学人》这一家杂志。我在另外一个国际媒体上,也看到了类似的观点。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政治风险是对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尤其是美国政府的政策。

发表于 2019-8-24 12: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爬山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爬山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mensimon 发表于 2019-8-24 09:20
《经济学人》在文章里警告说,其实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极端思潮的蔓延、以及全球化的放缓,这些才是对这轮繁 ...

川普这家伙完全无法预测啊。
英国脱欧也是硬刚
香港问题会不会蔓延
都是很好的问题,

发表于 2019-8-24 12: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mensim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mensim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指出来,以往导致经济衰退的,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制造业产能过剩、第二个是物价上涨、第三个是房地产泡沫。不过从目前的经济周期看来,这三个负面因素都构不成威胁。
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首席战略官鲁奇尔·夏尔马发表了一个观点,我们应该修正对于经济放缓的定义。理由就是,慢增长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常态了,而如果我们还坚持用旧的标准来衡量增长和衰退,那只会引发不合理的焦虑。
夏尔马的观点是,经济增长的放缓,背后显然是一些慢变量在起作用。这些慢变量是没有办法靠政府一时的财政刺激来改善的——他认为这些慢变量包括贸易去全球化、政府债台高筑、生产率下滑以及劳动力缩减。
现在看来,政治会是一个影响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5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ylp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ylp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复杂的看不懂,就想问问,墨村悉尼的房子能不能变成10万一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8-25 1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n10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n10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简单,美国加中国所有出口商品关税,中国不投降,报复加关税,中国出口进口都减少,导致需求生产都减少, 然后导致对原材料需求减少,土澳每年要出口1200亿的矿产,至少减少60% 土澳就减少600亿到800的出口收入.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9-8-25 18: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torvi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torvi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rylpan 发表于 2019-8-25 18:00
太复杂的看不懂,就想问问,墨村悉尼的房子能不能变成10万一套。。。。

当然有那么一天。 200年后,海平面上升了几米,悉尼蓝山地区最靠海边。

发表于 2019-8-25 1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wl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wl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MB如果汇率大贬值的话,大宗商品依赖进口,通货膨胀会无法控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