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郁闷!刚买车不到一周就撞了!! (2006-4-19) 射日 · 金融危机征文—在全球我们公司吞并了别人。在澳洲,我们被别人吞并了。 (2008-10-29) chinara
· 狐狸讲故事: 汪精卫与陈璧君.(原创)全文完. (2011-2-3) gifox · 金融危机征文-毕业留学生的故事 (2008-11-1) lizhe198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chinesecode

[史海钩沉] 新讲: 人工智能和人类尽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8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inesecode 于 2015-10-28 16:36 编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0-28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inesecode 于 2015-10-28 16:37 编辑

  帖子太多,这个贴子已经完结,沉了哈

发表于 2015-10-28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inesecode 于 2015-10-28 16:38 编辑

:si1

发表于 2015-10-30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undhat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undhat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告诉我们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哪里的高人

发表于 2015-10-30 12: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moj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moj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你真以为你不在矩阵里面是吧?

发表于 2015-10-30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undhat1981 发表于 2015-10-30 13:14
楼主告诉我们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哪里的高人

我是来搬故事的,如果说我真有想法, 那就是希望读到的人:不要去管故事真假,重要的是自己开启思考模式,不盲目追从任何人,找到内心深处的自己, 提升自己的智慧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0-30 2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mojii 发表于 2015-10-30 13:41
所以你真以为你不在矩阵里面是吧?

我从来不想太多的. 昨日不可留,明日不可追,活在当下,通过思考来提升自己的智慧, 造福下一代的基因, 人人有责.

发表于 2015-10-30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古代的投胎转世学说更有意思点。

发表于 2015-10-30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yssa 发表于 2015-10-30 21:26
还是古代的投胎转世学说更有意思点。

有台湾的神学者研究说轮回转世是近3000年才开始的,因为大家的意念集中在一起,创造出了轮回转世. 我本人还真是觉得有可能. 试想为何3000年之前的著作都没有提及轮回转世呢, 而且基督教从来都不相信来世的.  有时候,太注重前世或是下辈子,恰恰是让人们忽略了现在. 所有过去的和未来的都没有意义, 现在才是真实的,过好了现在,自然有好的过去,有好的未来.  

这些创造出轮回转世通道或是继续维持的人有什么目的么,  希望每个人唤醒自己的意识, 有更多的思考.

发表于 2015-10-30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ecilia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ecilia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5-10-31 0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inesecode 发表于 2015-10-30 21:35
有台湾的神学者研究说轮回转世是近3000年才开始的,因为大家的意念集中在一起,创造出了轮回转世. 我本人还 ...

台湾, 研究的你也信。
近3000年才有记载吧。 大家意念集中,真够乱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0-31 0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不是楼主写的,应该标明出处。
武则天那个时代是不实行在碑上刻字,碑上刻字是后来的事。之前都是无字碑。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31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inesecode 发表于 2015-10-30 21:12
我是来搬故事的,如果说我真有想法, 那就是希望读到的人:不要去管故事真假,重要的是自己开启思考模式,不盲 ...

开启思维和民科甚至跳大神还是有区别的

发表于 2015-10-31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mexcong 发表于 2015-10-31 08:46
如果不是楼主写的,应该标明出处。
武则天那个时代是不实行在碑上刻字,碑上刻字是后来的事。之前都是无字 ...

我的所有发帖都是转自作者“南山空同”的文章,都在天涯论坛里可搜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zpai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31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觉得百家争鸣最好,意见都相同反倒没意思了。多谢回帖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31 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239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239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场速不等光速?  光不是电磁场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0-31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23911 发表于 2015-10-31 18:36
场速不等光速?  光不是电磁场吗?

我在前面一页发过“烧脑知识”,那是作者的原贴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能去思考有自己的理解最好啦。

发表于 2015-11-1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inesecode 于 2015-11-1 11:44 编辑

人工智能的崛起:智商测试得分超过四岁儿童(图)

新闻来源: 新浪科技 于 2015-10-31 1:36:49 大字阅读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观点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研究人员最近对一个名叫ConceptNet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了测评。在一项为检测儿童智商而设计的测中,ConceptNet的得分超过了一名智商正常的四岁儿童。该测试共包含五项与词语推理和词汇有关的测验,ConceptNet的总得分为69分,与之进行对比的学龄前儿童得分则为50分。并且专家认为,该系统的智能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强。



 在测试过程中,试题会通过语言处理工具转换成ConceptNet 4能够理解的语言,如“我们为什么要握手?”、“我们为什么要在夏天戴太阳镜?”和“为什么将刀子放入嘴中是不好的行为?”等等。



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如果你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工作有一天会被机器人取而代之,那么下面这则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消息可能会让你更加惶恐。

  研究人员最近对一个名叫ConceptNet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了测评。在一项为检测儿童智商而设计的测试中,ConceptNet的得分超过了一名智商正常的四岁儿童。

  该测试共包含五项与词语推理和词汇有关的测验,ConceptNet的总得分为69分,与之进行对比的学龄前儿童得分则为50分。并且专家认为,该系统的智能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强。

  ConceptNet是一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常识计算计划团队(MIT Common Sense Computing Initiative)管理的开源项目。该团队研发的ConceptNet 4运用了所谓的“关系”这一概念。例如,当让该系统解释什么是“小鹿”时,它会明白“小鹿是一种鹿”,而不是”鹿是一种小鹿“。也就是说,它能够理解这种动物的概念,以及“小鹿”和“鹿”这两个词汇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使用所谓的“对立标记”表示负相关关系,比如“企鹅不会飞”等。

  研究人员让ConceptNet 4参与了“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测试(WPPSI-III),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论文《Measuring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Performance on a Verbal IQ Test For Young Children》上。WPPSI-III测试包含14项测验项目,以及一份针对操作智商和言语智商的完整评估表。
在对单项测试计分时,研究人员先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答案计分,然后再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前五个答案中最好的答案计分。他们将前者称为“严格计分”,后者称为“放松计分”。图中左侧为ConceptNet得分,右侧为受测儿童得分。  在对单项测试计分时,研究人员先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答案计分,然后再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前五个答案中最好的答案计分。他们将前者称为“严格计分”,后者称为“放松计分”。图中左侧为ConceptNet得分,右侧为受测儿童得分。

  操作智商测验通常会要求受测人完成绘画、解谜、记忆等任务。言语智商测验则会考察儿童的词语推理、词汇及理解能力。每种智商得分的平均分都为100分。本次研究则主要针对言语智商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试题会通过语言处理工具转换成ConceptNet 4能够理解的语言,如“我们为什么要握手?”、“我们为什么要在夏天戴太阳镜?”和“为什么将刀子放入嘴中是不好的行为?”等等。

  该研究由芝加哥大学的斯特兰?奥尔森(Stellan Ohlsson)带领。在对单项测试计分时,研究人员先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答案计分,然后再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前五个答案中最好的答案计分。他们将前者称为“严格计分”,后者称为“放松计分”。

  在“信息”测试中,ConceptNet得到了20分,而同时参加测试的四岁儿童通过转换后的得分为10分。这名儿童在词语推理和理解上得分更高,均为7分,而ConceptNet在这两项上的得分分别为2和3分。此外,ConceptNet表现出了更丰富的词汇量,词汇得分为20分,而儿童得分为13分。

  “ConceptNet系统的得分与四岁儿童相仿,但低于五至七岁儿童的平均得分,”研究人员解释道,“该系统在每个单项中得分差异很大,说明还有改进的空间。在所有测试中,‘理解’是最关乎人类常识的测试项目。得分差异大、常识方面表现一般,这说明ConceptNet尚不具有四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但本次研究说明,儿童智商测试可以为人工智能系统的评估和比较提供一种客观的度量手段。”
ConceptNet是一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常识计算计划团队(MIT Common Sense Computing Initiative)管理的开源项目。该团队研发的ConceptNet 4运用了所谓的“关系”这一概念。例如,当让该系统解释什么是“小鹿”时,它会明白“小鹿是一种鹿”,而不是”鹿是一种小鹿“。也就是说,它能够理解这种动物的概念,以及“小鹿”和“鹿”这两个词汇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ConceptNet是一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常识计算计划团队(MIT Common Sense Computing Initiative)管理的开源项目。该团队研发的ConceptNet 4运用了所谓的“关系”这一概念。例如,当让该系统解释什么是“小鹿”时,它会明白“小鹿是一种鹿”,而不是”鹿是一种小鹿“。也就是说,它能够理解这种动物的概念,以及“小鹿”和“鹿”这两个词汇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此外,许多由ConceptNet给出的错误答案和儿童给出的错误答案不仅相去甚远,而且违反常识。”

  例如,在关于“狮子”的词语推理测验中,该AI系统和首测儿童被给予三条线索——“雄性长着鬃毛”,“该动物生活在非洲”,以及“它是一种体型很大的棕黄色猫科动物”。

  由ConceptNet给出的排名前五的答案按顺序排列为:狗,农场,生物,家庭,猫。

  研究团队解释道,“生物”和“猫”尚且还能与“狮子”沾边,但其它的答案就明显有悖于常识了。

  “按照常识,受测者应该至少能将答案限制在动物的范围内,同时能做出简单的推理:“既然线索说它是猫科动物,那只有猫科动物能够被列入考虑范围。”

  该论文被发表在期刊《arXiv》上,共同作者包括罗伯特?斯隆(Robert Sloan)、捷尔吉?图兰(Gy?rgy Turán)和阿隆?尤拉斯基(Aaron Urasky)。
ConceptNet系统的得分与四岁儿童相仿,但低于五至七岁儿童的平均得分。这说明该系统并不具备“四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但可以为评估类似系统提供指导方法。



 ConceptNet系统的得分与四岁儿童相仿,但低于五至七岁儿童的平均得分。这说明该系统并不具备“四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但可以为评估类似系统提供指导方法。


  测试方法

  研究人员让ConceptNet 4参与了“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测试(WPPSI-III),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论文《Measuring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Performance on a Verbal IQ Test For Young Children》上。WPPSI-III测试包含14项测验项目,以及一份针对操作智商和言语智商的完整评估表。

  操作智商测验通常会要求受测人完成绘画、解谜、记忆等任务。言语智商测验则会考察儿童的词语推理、词汇及理解能力。每种智商得分的平均分都为100分。本次研究则主要针对言语智商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试题会通过语言处理工具转换成ConceptNet 4能够理解的语言,如“我们为什么要握手?”、“我们为什么要在夏天戴太阳镜?”和“为什么将刀子放入嘴中是不好的行为?”等等。

  该研究由芝加哥大学的斯特兰?奥尔森(Stellan Ohlsson)带领。在对单项测试计分时,研究人员先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答案计分,然后再使用每道题目得分最高的前五个答案中最好的答案计分。他们将前者称为“严格计分”,后者称为“放松计分”。

  什么是ConceptNet

  ConceptNet是一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常识计算计划团队(MIT Common Sense Computing Initiative)管理的开源项目。该团队研发的ConceptNet 4运用了所谓的“关系”这一概念。

  例如,当让该系统解释什么是“小鹿”时,它会明白“小鹿是一种鹿”,而不是”鹿是一种小鹿“。也就是说,它能够理解这种动物的概念,以及“小鹿”和“鹿”这两个词汇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使用所谓的“对立标记”表示负相关关系,比如“企鹅不会飞”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XIAOTUDOU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1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转过来大家一起看看现在的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15-11-1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意思的话题。好看。

发表于 2015-11-1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p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p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挺有意思的。开开眼界。
刚刚好,在看美剧《真实人类》,讲未来机器人进化出自我意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1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TUDOU 发表于 2015-11-1 12:48
有意思的话题。好看。


巴菲特说下一个世界首富将从智能机器人领域胜出

发表于 2015-11-1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pai 发表于 2015-11-1 13:11
挺有意思的。开开眼界。
刚刚好,在看美剧《真实人类》,讲未来机器人进化出自我意志。 ...

嗯,如何与智能机器人相处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只不过离我们太太遥远,现在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 希望当地球人类需要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像"南山空同"前面所讲"火星"一样的结局...

发表于 2015-11-9 1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天没来,帖子都快找不到拉, 看来我得继续搬运工才行额

发表于 2015-11-22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isyst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isyst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科幻小说即视感。。。

发表于 2015-11-23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isystar88 发表于 2015-11-22 19:20
有科幻小说即视感。。。

多谢来访,,有时候想想很不可思议的.转一段手机的发展史来给大家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23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83年,手机还是“大哥大”;1992年,短信功能出现;1998年,蓝牙耳机上市,免提更给力;2003年诺基亚1100面世,卖出2.5亿部,成为通信手机的巅峰;2007年手机属于iPhone,2008年安卓出生,手机越来越智能……

  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成为集个人通讯、拍照、娱乐、移动办公设备等功能之大成者,不少人即使睡觉时,也会把手机放在一米之内的位置。

  第一部手机约有两块砖头大

  世人把第一部手机的诞生,归功于当时摩托罗拉公司的马丁·库帕博士。1973年4月,他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打给一位同样在研制移动电话的竞争对手,“我现在正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库帕后来回忆道:“我听到听筒那端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这是人类通信史上的第一次手机通话。

  最初,手机外形和砖头几乎没有区别,不过起码没有像真板儿砖那样沉得很,它只能接听和拨打电话,充足一次电需要10个小时,可以持续通话35分钟。时光倒退40年,这样的体积和功能已经可以产生足够的骚动了。

  当时,公众看待手机的感觉有如天外来客一般。据了解,当时发明这种电话的目的,主要还是用于满足政府和军队的一般通讯需要,将之推向普通公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其实若再往前追溯,手机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出现了。1946年,美国当时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发表于 2015-11-23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直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两大电信巨头AT&T和摩托罗拉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流露出兴趣。那时,AT&T出租的移动无线电话需要架设在大卡车上,毫无疑问,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

  手机的诞生只是普及道路上的一小步,从研发成功到推向市场,摩托罗拉公司等待了整整10年的时间。1983年,重794克、长33厘米的Dyna TAC 8000X的手机正式上市,消费者需要付出2995美元(逾3万元人民币)的昂贵价格。此时最长通话时间已经延至1小时,可以存储30个电话号码。跟现在的手机相比,早年的“大哥大”尽管很拉风,但确实很弱智,一条小得可怜的黑白屏幕上,除了电话号码,什么也显示不了,但在当时,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技术进步。

  黑白屏时代多了短信

  模拟手机时代简称1G,此时流行的大哥大有着NMT、AMPS、TACS多种制式。世界的模拟手机时代,可以从1983年第一台便携式手机的问世算起,而中国的模拟手机时代,可以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算起。

  库帕博士后来坦言,由于当时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配以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可移动名副其实却不方便携带。此外,这种手机无限频宽利用不充分,又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通话时锁定在一定频率,利用可调频电台即可以实现窃听。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就像电脑一样,手机的演变也遵循着从大到小的轨迹。随着芯片、集成电路板、电池、天线等部件的小型化浪潮涌起,各大手机生产商纷纷瞄准这一新商机,争相拓展市场份额,关于手机的分量,1991年的世界纪录为300克的样子、1996年秋出现了重量100克的手机,也就是说,一部手机比一枚鸡蛋重不了多少了。

  手机快速瘦身唯一例外的部分就是屏幕,各种造型小巧的手机不约而同地配置了邮票大小的显示屏,尽管只是单调的黑白颜色,却为此后风靡全球的短信息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开通了短信息业务。由于初期没有汉字输入功能,用户只能以拼音形式发送信息。在当时,用户阅读短信需要将拼音翻译成汉字,幸好这样的折磨并没持续多久。

  随后,手机制造商开始加速增大屏幕的面积,同时由于科技的日益发展,机身外观设计也越来越薄,功能按键也开始增多。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服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式等,移动通信运营商们也开始投入热情,去开发文字和图片的相关业务。

发表于 2015-11-23 1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彩屏时代掌中的娱乐工具

  从那之后,手机市场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已经不再只满足于手机的通话、短信功能,他们热切期待着手机厂商能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

  1998年,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诺基亚变色龙6110上市。该款手机内置三款游戏,其中“贪吃蛇”游戏一直流传至今,不仅是开天辟地的游戏功能,诺基亚这款机子的绿色屏幕和软橡胶的数字键代表了一个时代,之后许多产品延续类似的设计。

  1999年,诺基亚又率先推出了第一款WAP手机7110,它拥有150条短信存储空间、280条备忘提醒、1000条电话簿,强大功能使其当仁不让地登上了商务手机的第一宝座,同时该款手机占手机正面1/3面积的超大屏幕让人眼前一亮,这在那个年代是绝无仅有的。

  新世纪手机娱乐成了时代的主题,率先被整合的即是出现不久的MP3播放器。

  之后,彩屏手机的出现,直接催生出了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手机厂商为了让大家过足瘾,纷纷把手机背面挖个小窟窿,装上摄像头,尽管早期的拍照手机大多只能拍摄30万像素的照片,但在那个黑白屏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这已经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那些看起来非常不清晰、却充满五光十色的图片,使得手机屏幕开始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起来。

  再后来,手机除了屏幕分辨率不断提高外,各种功能的加入也使市场竞争进入战国时代,消费者的心理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手机能够与众不同,因此那个时候手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外观做的五花八门的,直板的、翻盖的、滑盖的、手腕的、旋转的……保证挑得你眼花缭乱。

  互联网时代

  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是一次跨越;从非智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就更是一次超越。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逐渐融合,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手机的改变不得不提iPhone,革命始于一家具有传奇色彩的电脑公司。2007年1月9日,其时任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宣布了首款苹果智能手机iPhone。这款手机采用了3.5英寸1600万色的TFT触控屏,摄像头仅有200万像素。

  当时,手机行业绝对是诺基亚的天下,何况苹果手机的硬件配置并不算高端。不少人都在嘲笑,苹果的正面仅一个按键、又不能更换电池,这般设计看起来是有多么愚蠢。

  但是,这仅仅只是“改变一切”的开始,苹果随后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傻了眼,这场革命不仅从内到外,也越发彻底。

  暂且抛开品牌不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智能手机,严谨说来,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通俗地讲,智能手机和电脑一样,有自己独立的CPU、内存甚至显卡,需要依靠硬件来维持速度与效率,可以随意安装自己需要的各种软件,因此具有无比丰富的功能。

  苹果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首次加入了电容触控理念,并且将多点触控功能也融入其中,此外IOS系统的运用使得手机操控变得简单了起来。

  从这时起,当运营商开始推出能让手机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后,手机开始真正像童话里的魔镜一样,具备包罗万象的功能了,从浏览新闻、查看股票行情、处理各类文档,到玩网络游戏、欣赏图片、视频通话,3G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未来,智能手机还将快速发展,电讯公司爱立信前不久发布的报告称,未来五年内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将会突破45亿,网络速度和在线视频会按照每年60%的速度惊人增长,最终在2018年数据流量是目前网络的12倍。

发表于 2015-11-23 1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esec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esec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永不停息

  3年十破全球纪录

  最薄手机5.5毫米

  让用户开始接受超薄手机概念的智能机,应该是从苹果iPhone4开始的。

  这款手机于2010年6月8日的美国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由乔布斯亲自发布,苹果iPhone4的诞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仅为9.3毫米。也是首次将智能手机的机身厚度缩减至毫米水平。

  苹果iPhone4的第一个模仿者来自韩国的手机厂商LG电子。2011年初,LG宣布推出新款智能手机拥有全球最薄的机身,比iPhone4薄0.1毫米,为9.2毫米。此外,它还是全球第一款拥有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手机产品。

  不过,LG电子保持的最薄纪录还不到一个月。2011年1月,索尼爱立信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其机身最薄部位仅8.7毫米,一举刷新了智能手机的最薄纪录。

  仅仅时隔一个月之后,三星发布定名的新手机:机身最薄处仅为8.49毫米,刷新了索尼爱立信保持两个月的全球最薄智能手机纪录。三星Galaxy SⅡ的诞生加剧了手机厂商在超薄机身方面的竞争,同时也首次让机身厚度的标注精确到了小数点两位之后。

  同月月底,日本运营商DoCoMo公司展示一款NEC新机,这款手机号称是有史以来最薄的智能手机,仅有7.7毫米机身厚度的手机显然再次创造了历史,而这次不少人深深的感到,这项纪录极难突破。

  此后半年的时间,关于全球最薄手机的纪录刷新频率有所降低。直到2011年10月,摩托罗拉在美国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的超薄智能手机,仅有7.1毫米厚度,也成功的刷新了手机的最薄纪录。不过,摩托罗拉的纪录仅仅保持了一天时间。由富士通公司带来的Arrows F-07D重新改变了世界最薄手机纪录的保持者,该机全身只有6.9毫米。

  进入2012年,全球最薄手机出现在了中国手机厂商。在2012 CES消费电子展上,华为最新时尚科技力作Ascend P1 S惊艳亮相。这一厚度仅为6.68毫米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刷新了业界超薄手机纪录,一跃成为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同时,它还是目前世界上最紧凑的4.3寸大屏手机,宽度只有64.8毫米。

  同年6月12日,中国手机厂商再一次震惊世界,OPPO发布了OPPO Finder手机并公布了Finder手机的机身厚度仅为6.65毫米,达到了全球最薄的水平。

  这一次,中国手机厂商的纪录保持了近一年,前几天,澳大利亚一家名叫Indiegogo设计公司带来一款厚度为5.5毫米的超便携手机,其整机重量在40克以下,可以放在钱包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