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再请教几个关于 7-11 和 newsagent的问题 (2005-8-21) goodfella · ufo看一方芸芸众生----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6-3-19) ufo
· 卷发剪发DIY (2008-10-10) big_beast · 雪铁龙DS4,好像坛子里不多,露个脸 (2014-1-18) 明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猫儿不笨

[医药资讯] 香港流感致死人数增至304人 超SARS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香港虽然面积较大,但山地较多,人们只能居住在20%的面积上,人口密度为世界之最。道路建设也受到限制,因此香港的街道都很窄。新加坡虽然面积小,但地势平坦,土地的利用率高,人均居住面积较大,交通发达。

印象中新加坡没有那么多格子笼。。
看看刘德华的桃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yssa 发表于 2015-3-2 12:31
香港虽然面积较大,但山地较多,人们只能居住在20%的面积上,人口密度为世界之最。道路建设也受到限制,因 ...

有道理

发表于 2015-3-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3-1 20:18
但我不覺得香港人過度依賴中醫 他們應該是兩岸三地用得最少的 要知道他們有錢又自認是英國人 ...

他们喝汤。和中医理论一致。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5-3-2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tdownload 发表于 2015-3-2 12:26
大陆数字应该要多很多

只是医疗条件差

也不能这么说

大陆医疗条件差的地区,人口密度、流动性、生活空间的密闭性、工作压力等等,都比不过繁华大都市,所以,流感病毒的传播,本身也不会那严重。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5-3-2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3-2 12:43
他们喝汤。和中医理论一致。

俺们吃饭,所以说,俺家无论男女老幼,都是骨灰级中医粉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5-3-2 1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5-3-2 13:07
俺们吃饭,所以说,俺家无论男女老幼,都是骨灰级中医粉

广东人的汤,和我们普通人的饮食原理有很大不同吧?

每种汤都是精选各种中药材熬出来的,也都有各种中医讲究。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廣東特色

发表于 2015-3-2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身邊香港朋友特別多 都對中醫無感 不像台灣或廣東妹子人手四物湯

发表于 2015-3-2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過香港街邊倒是隨處可見中藥店 maybe i am biased

发表于 2015-3-2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3-2 13:21
广东人的汤,和我们普通人的饮食原理有很大不同吧?

每种汤都是精选各种中药材熬出来的,也都有各种中医 ...

广州的汤与香港的无异,可广州的流感与香港的大不同
两地的温度,湿度大致相同,人口密度有一定差距

发表于 2015-3-2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5-3-2 17:57 编辑
vcmd 发表于 2015-3-2 13:39
不過香港街邊倒是隨處可見中藥店 maybe i am biased


满街中药汤店,到临流感季节肯定大卖预防流感药汤。不排除很多老人在去打针路上喝了碗茶就把打针给免了,返回楼上搓麻将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5-3-2 12:46
满街中药汤店,到临流感季节肯定大卖预防流感药汤。不排除很多老人在去打针路上喝了碗茶就把打针给免了。 ...

每每出事的香港我不覺得防疫意識會很差..

发表于 2015-3-3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cxz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cxz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雲天龙 发表于 2015-3-1 20:35
若某人相信中医,常常有喝中药,有什么不舒服,也自然会继续找那相熟的中医师来处理,因为习惯使然。
可 ...

大哥,你在这推中医真有点自讨没趣。
另外,你的回复没说到点子上。伤寒论有提到身体积寒,秋季或春季易发病。现代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说完全违背中医的养生原理,不发病才不正常。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3-3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tdownloa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tdownloa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cxzx 发表于 2015-3-3 20:42
大哥,你在这推中医真有点自讨没趣。
另外,你的回复没说到点子上。伤寒论有提到身体积寒,秋季或春季易 ...

1古代人都依照中医原理生活,但人均寿命直有30岁,大师怎么看

发表于 2015-3-3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tdownload 发表于 2015-3-3 19:43
1古代人都依照中医原理生活,但人均寿命直有30岁,大师怎么看

"人生七十古来稀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

從這句看來活到五六十歲應該還不算太難吧 個別有百歲的

发表于 2015-3-3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據專家根據史料推算,中國古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在30歲左右,就是到了建國前也不過35歲而已。這與古代自然條件的惡劣,醫療條件的欠缺,艱苦的勞作,瘟疫流行,戰亂頻仍不無關係。但即便如此,中國古代的文人似乎算是一個特例。他們中活到八九十歲甚至於逾百歲的壽星不乏其人。

    據已有資料顯示的古代文人的平均壽命:先秦兩漢時期,生卒記載明確的文人有20人,平均壽命為58.4歲。這其中孔子活了73歲,荀子74歲,莊子83歲,孟子84歲,墨子92歲,漢朝的伏生活了92歲;隋唐五代79人,平均壽命為65.6歲,“藥王”孫思邈活了141歲,以“歐體”傳世的書法家歐陽詢85歲,“柳體”的創造者、大書法家柳公權88歲;宋代82人,平均為65.6歲,“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詩人陸游享年85歲;金元29人,平均壽命為67歲,畫家書法家黃公望卒年85歲;明代77人,平均為64歲,善音律的冷謙享年150歲,“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活到90歲;清代126人,平均為63.4歲,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美譽的黃宗羲享年85歲,桐城學派代表人物“桐城三祖”姚鼐84歲、劉大櫆83歲、方苞81歲。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文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古人平均壽命的一倍左右。

    中國古代的這些文人為什麼較常人的壽命要長些?筆者認為他們身上存在著三點共性的原因:

    一,善修養、重情操。修身可以養性,讀書可以怡情,當然也可以消愁解悶了。中國古代文人以聖人為楷模,心態較常人也有優越感,多數時候能保持一份心靈上的恬靜與淡定,可以説精神上是充實的。行為上又多奉行中庸之道,處事平和,不溫不火,這些都是極助於養生的。

    二,有堅忍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從而也賦予了古代文人頑強的生命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而優則仕的指導思想給古代的文人鎖定了人生目標,從而也培育了他們頑強韌性的特性,也不斷磨練著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古人年近花甲仍孜孜讀書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這種精神和毅力讓他們遇事不公之時能隱忍,于不開心處能釋懷。

    三,勤奮多思。勤於用腦有益於健康,文人自是用腦很多,腦細胞充滿活力,衰老的自然慢些,也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能長壽。

    可見中國古代文人的性格和處事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摘自《日本新華僑報》網站作者:路衛兵)

http://big5.ce.cn/gate/big5/cath ... 0211_20955540.shtm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3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cxz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cxz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tdownload 发表于 2015-3-3 20:43
1古代人都依照中医原理生活,但人均寿命直有30岁,大师怎么看

我从来没说自己是大师。

古代人按中医原理生活?谁说的?古代识字的人有多少?大多还是读书为功名,也没有电视,学校,学医基本是去药铺当学徒,书籍还贵,懂中医的就没多少。你哪里来的结论说古代人依照中医原理生活?

要说寿命,你怎么不看以前战争发生的频率,饥荒发生的频率?没死的也烙下一堆后遗症。看看中国现在,半个世纪没有饥荒,没有战争,住房条件也比之前好太多,寿命还和以前一样的话那就可以找个茅坑自己淹死得了。对了,估计现在茅坑还不好找。

居住条件那么好,饮食又不缺,现代人的病大多是自找的。就像我以前一样。

发表于 2015-3-3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由此我推測一個焚書坑儒人均就減20了

发表于 2015-3-3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谈到人均寿命,新近的资料将香港男人列为世界第一。
过去的35年,大陆有背景的的持单程签证到香港的应该有1-2百万人吧,这些人的大多数现在居多年届60-90。不排除这因素生生把
平均寿命撑长了?

发表于 2015-3-3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5-3-3 20:21
谈到人均寿命,新近的资料将香港男人列为世界第一。
过去的35年,大陆有背景的的持单程签证到香港的应该有1 ...

有點驚訝 以前一直是日本吧

发表于 2015-3-3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3-3 21:29
有點驚訝 以前一直是日本吧

是的,一直是日本。但不久前确实看到HK男人第一的消息,还跟几个朋友提起,但刚刚google又没找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3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雲天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雲天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cxzx 发表于 2015-3-3 20:42
大哥,你在这推中医真有点自讨没趣。
另外,你的回复没说到点子上。伤寒论有提到身体积寒,秋季或春季易 ...


这话怎么说呢,作为中国人,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医治病,保健养生,延年益寿,这中华国粹,不只是说说而已。

发表于 2015-3-3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3-3 21:29
有點驚訝 以前一直是日本吧

这确定不是搞错了? 日本男人寿命出名的低, 长寿的是日本女人,家庭主妇就是长寿

发表于 2015-3-3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88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88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怎么又是香港??

发表于 2015-3-3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lucai 发表于 2015-3-3 21:04
这确定不是搞错了? 日本男人寿命出名的低, 长寿的是日本女人,家庭主妇就是长寿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life_expectancy

比其他開發國家多出整整五到八年呢

发表于 2015-3-3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奇,现在还有没有不接受西医检查,不会看(或是拒绝会看)化验单的中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3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二名不知什麼國緊逼日本 相當神密

发表于 2015-3-3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5-3-3 21:12
好奇,现在还有没有不接受西医检查,不会看(或是拒绝会看)化验单的中医 ...

老外中醫好像不看化驗單

发表于 2015-3-3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3-3 23:23
老外中醫好像不看化驗單

我所知道的,在国内,

诊所里坐诊的中医,有一些是不看化验单的,但他们的治疗,多是以调理和补充治疗为主。

在医院里,各种病症尤其是重症见的比较多的中医,几乎都是会看西医检验报告的。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也是大中医所应该具备的态度。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5-3-4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ls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ls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cxzx 发表于 2015-3-3 21:07
我从来没说自己是大师。

古代人按中医原理生活?谁说的?古代识字的人有多少?大多还是读书为功名,也没 ...

中医,佑护中华民族的国宝!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