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日本自驾游的一些经验(完结) (2017-9-20) shintaku · 参赛-我家的年夜饭,霉菜扣肉 + 蒜蓉大虾 (2007-2-19) susan
· 复活节随笔 (2009-4-14) 西式唐人 · 出差印度3日记 (2008-8-1) linjun7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mu

[全澳] 为什么这个香港出生的母亲不希望送她的孩子去精英学校 [复制链接]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3 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syjessy2 发表于 2017-12-3 11:09
我们家的公校分数高的不得了,但是一班35个孩子一个老师一个aide,老师根本顾不过来。我女儿私立K的时候 ...

这里的公校其实也一样。如果能够主动,高效的去利用学校的资源,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够做出成绩来了。但如果比较内向,不够主动,那么就真的可能被拉下。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3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issyjessy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issyjessy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只是说我们这里的经验。顶级公校的第一梯队,都是真正的大浪淘沙,无论上哪里都是横扫的。这些人主动进取自推,所以不需要去私立。其实他们私立与公立效果都差不多。

对于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梯队,也就是我女儿这种。不是成绩最出色的,也不进取,碰到第一梯队在公校比较粗放的环境里面,在幼小的时候就不会得到足够的注意力,也会丧失发展不同方面的机会。这些第二梯队的,以后成长了还是有机会冲击第一梯队的,但是一开始不给足够的资源,是没法得到充分营养来日后跟第一梯队竞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rachelwang528 + 4 感谢分享
ttmum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3 11: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7-12-3 11:39 编辑
ttmum2 发表于 2017-12-3 10:53
我不认为ICSEA低的孩子不能和ICSEA高的家庭在一个学校上学,实际上多数学校四个quarter 每个阶层的都有, ...


你这样就背离新足迹教育版一贯的风气了--你孩子居然没去精英/私校?你居然会去排名xx以外的学校?

这要看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分层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机会均等最好,而且越文明的社会越会照顾到底层的弱势群体。只是澳洲跟北欧差的不是几个大洋那么简单。在北欧的挪威,大家可以到税局数据库随便查阅别人的收入和纳税情况,澳洲有那样的胆量吗?

我提ICSEA只是为了说明,父母是孩子的起跑平台,跨越阶层的事情要指望自己,而不是孩子。家庭教育排在学校教育前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tmum2 + 2 我同意家庭教育应该放在第一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3 1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7-12-3 11:28
你这样就背离新足迹教育版一贯的风气了--你孩子居然没去精英/私校?你居然会去排名xx以外的学校?

...


北欧人口少,地方小,种族单一…不光是澳洲不敢,那个系统在澳洲成功还是很困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zjrlisa + 6

查看全部评分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7-12-3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7-12-3 11:41
北欧人口少,地方小,种族单一…不光是澳洲不敢,那个系统在澳洲成功还是很困难。 ...

也就是说,澳洲所谓多元文化比不过单一文化,起码是教育问题上,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回到单一文化社会,或者以分层方式人为制造单一文化社会?美国的全球地位得益于一个移民国家,本来移民国家应该以创造力称强,因为各种文化的的冲突和交流,应该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发表于 2017-12-3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7-12-3 11:28
你这样就背离新足迹教育版一贯的风气了--你孩子居然没去精英/私校?你居然会去排名xx以外的学校?

...

我无法抵抗当地的教育制度,也只能尽力提供给孩子提供当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但这并不阻挡我认为这个制度的缺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3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y2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y2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到了澳洲,进的学校90%华人,总是怪怪的,不是我的选择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3 1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7-12-3 11:55
也就是说,澳洲所谓多元文化比不过单一文化,起码是教育问题上,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回到单一文化社会,或者 ...

不一定是多元文化的不好,只不过在民主社会多元也意味着冲突,所以想要平等不分流的教育系统也要更难一些吧!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3 12: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7-12-3 11:57
我无法抵抗当地的教育制度,也只能尽力提供给孩子提供当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但这并不阻挡我认为这个制度 ...

这也是一种无奈,想要有影响力/改变系统,往往要先在当前的体制内成功,但真的做到了也许自身的利益就和当初的观点有了冲突。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7-12-3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7-12-3 12:23
这也是一种无奈,想要有影响力/改变系统,往往要先在当前的体制内成功,但真的做到了也许自身的利益就和 ...

自己容易,对孩子就难了 。反正教育体系是全民的事情,大家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制度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大家都愿意接受当前的制度而容忍PISA的下降、整体教育质量的滞后,那我也只有服从这种制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得随意选择的能力。

发表于 2017-12-3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7-12-3 08:44
不担心孩子在私立被保护的太好了,将来出社会后 i不适应吗?

不错,我以前也提过。这是私校学生最大的弱点。单挑的话,私校学生绝对不是精英学生的对手。但私校学生有团结,互助的传统,就是所谓的人脉圈。足以抵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12-3 1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奇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奇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7-12-3 12:46
自己容易,对孩子就难了 。反正教育体系是全民的事情,大家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制度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如 ...

对于个人来说大部分人主要还是着眼于在现有制度中做到最好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用最适合自己/自己孩子的资源,才是最靠谱的。

当然讨论社会整体该如何进步也很重要。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发表于 2017-12-3 1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NZ025 发表于 2017-12-2 14:28
認真考試

文章轉載“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美国学生的不认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考试成绩没有那么斤斤计较。

一次考试成绩相差几分(百分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区分水平的高低。所以大学里很少用百分制。IB也只有7分制。这就足够准确。

澳洲大概是世界上对成绩最计较的国家,分厘必争。不仅竞赛,评比,甚至学校入学,专业录取都严格按照分数高低排队。精确度在小数点后2位。澳洲的教育政策无形中鼓励和助长了补习风气。长年补习就为那0.x分。经常让外人觉得不可思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海之女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3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思 发表于 2017-12-3 12:51
对于个人来说大部分人主要还是着眼于在现有制度中做到最好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用最适合自己/自己孩 ...

是的,但可以承认这个制度并非理想,因为底层如果不能保障,最终会影响到上层的社会,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奇思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3 1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aoc 于 2017-12-3 13:43 编辑
ttmum2 发表于 2017-12-3 13:01
是的,但可以承认这个制度并非理想,因为底层如果不能保障,最终会影响到上层的社会,goes around comes  ...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既使不读大学,也不能说就没有“前途”,不是说“底层人民就没法保障了”。有些人自己走不出这个思维定式,实在也怪不得别人。

最近听洋人同事说,他家儿子今年中学毕业,决定先不上大学,先去TAFE 学习“木工”,因为从小就喜欢,很想去学学,大学过几年再说。咱华人家长有几个能看得这么开的?

发表于 2017-12-3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7-12-3 12:56
美国学生的不认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考试成绩没有那么斤斤计较。

一次考试 ...

相对HSC来说,IB虽然学业量重,但是相对比较公平,没有什么学校排名和学科的scal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3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海之女 发表于 2017-12-3 14:32
相对HSC来说,IB虽然学业量重,但是相对比较公平,没有什么学校排名和学科的scale。 ...

不过,NSW教育局不喜欢 IB。各州中,只有NSW在公校禁止IB。这也好,保护了IB,也保护了NSW教育系统。一旦IB对公校开放,精英一涌而进,IB,HSC瞬间崩溃。那还得了。

精英教育系统是NSW教育局的杰作。他们一定会誓死捍卫。还有强大的教师工会背后支持。Julia Gillard当年以副总理兼教育部长身份,加上工会的资历,黑白通吃,仅仅为了建立My School,还不得不与教师工会对峙很长时间。想改变教育制度,恐怕门都没有。

精英入学试review不是年底就到期了吗。怎么现在连影子都没有。我倒想看看他们想怎么改,能怎么改?

发表于 2017-12-3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12-3 13:35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既使不读大学,也不能说就没有“前途”,不是说“底层人民就没法保障了”。有些人自己 ...

我家就ok, 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付诸行动在我家比成绩多好重要多了.

发表于 2017-12-3 15: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跟赌王同名

发表于 2017-12-3 15: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aoc 于 2017-12-3 15:54 编辑
bhua9 发表于 2017-12-3 15:28
我家就ok, 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付诸行动在我家比成绩多好重要多了.

...


你是比较开明,但是还有很多华人家长没你那么开明,不会允许孩子在有大学上的情况下, 先去TAFE 当学徒的。况且,还没听说过周围有那个ABC喜欢做手艺活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2-3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ucho 于 2017-12-3 16:05 编辑
ahj 发表于 2017-12-3 12:56
美国学生的不认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考试成绩没有那么斤斤计较。

一次考试 ...


美国的基础教育是按实质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分QUOTA录取的,就不要拿出来炫耀了,华人支持特朗普上台就是对这种制度的控诉。亚裔在那个按种族配额录取的制度下是各大学录取排序中最底下的一个种族,成绩最高录取比例最低。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3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hj 于 2017-12-3 16:58 编辑
Gaucho 发表于 2017-12-3 16:03
美国的基础教育是按实质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分QUOTA录取的,就不要拿出来炫耀了,华人支持特朗普上台就是对 ...


学习方法与教育制度是2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

华人支持特朗普上台就是对这种制度的控诉。现在,特朗普已经上台。照你所说,现在的制度就是对的,应该拿出来炫耀?

发表于 2017-12-3 18: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7-12-3 11:28
你这样就背离新足迹教育版一贯的风气了--你孩子居然没去精英/私校?你居然会去排名xx以外的学校?

...

是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我原来就说管他什么精英,私立,大V家的小孩,老虎妈妈家的小孩,海妈妈家的小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这样家庭的小孩一个学校接受教育。不过NSW的情况和VIC很不一样,比较tricky,现在的情况是精英的ICSEA值高但族裔单一,私立的ICSEA值往往还不如Selective,但是族裔情况会稍微好一点。

再详细的看看历史数据比对,NSW的这个情况越来越混乱,很难做判断。
现在Selective的情况,要不是真的很聪明小孩,要不是家庭背景不错又非常重视教育家庭的小孩,学校的ICSEA值从历史数据上看是逐渐提高的,同样的母语非英语族裔的比例也是逐渐增加的。
私立的呢,如果放在以前是比较好做选择的,因为一来原来的ICSEA值更高,母语非英语族裔很低。可是现在,随着东亚某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在私立母语非英语族裔的比例大把私立都到四,五成了,于此同时ICSEA值却在一路走低。

就这两类学校母语非英语族裔学生比例的增加和ICSEA值的一升一降,其实很容易反推最近这三五年的人群里,什么样社会教育背景的人更多的选择了Selective,什么社会教育背景的群体更多的选择了私立。

鄙视链的东西是很搞笑的,木法好好讨论问题,就像我原来开的那个讨论帖,多少人上来就讲没钱还BB什么。我知道老虎妈妈的小孩不在私立,大V你家的我不了解,但只要看看你们的发言,大约估算下你们每周和孩子亲子home schooling的时间,加上音乐,体育和学业的加课和其他各种投入,轻松一个私校学费就出来了,实在是太多拎不清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viviancn + 2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3 1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7-12-3 12:50
不错,我以前也提过。这是私校学生最大的弱点。单挑的话,私校学生绝对不是精英学生的对手。但私校学生有 ...

在我的行业好像没见过这种高中校友圈,不知道会不会金融,医疗的圈子是这样。

就是Selective中学的牛蛙,我也已经见过太多99.几Law+××的双学位高材生进了企业后泯然众人矣,相反倒是有不少当年HSC在90-99.几之间当年考不上法的小孩脑子很灵光,很快的就出头了。

基本上我目前还没看出来Selective和私立小年轻毕业生的很大区别;就中年人而已,我也没感受出两种出身很大的区别,两边都有很优秀的人物,智商高有手腕会交际,还长的好 不过这也可能是我行业和圈子的局限。

发表于 2017-12-3 1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2-3 19:02
在我的行业好像没见过这种高中校友圈,不知道会不会金融,医疗的圈子是这样。

就是Selective中学的牛蛙 ...


既然孩子还小,先别急着决定,慢慢看看再说吧。就是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来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2KMUM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3 2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12-3 19:17
既然孩子还小,先别急着决定,慢慢看看再说吧。就是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来呢? ...

很同意你的说法, 公私无非是不同的经历, 是一个不同的学习过程, 最终孩子的成就其实和自身资质, 家庭影响更加相关。可是有些人一定要以结果论输赢, 还要单挑, 抵挡之类, 公和私根本没有那么对立, 毕业出来的孩子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千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3 2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hj 于 2017-12-4 07:50 编辑
飞飞鱼 发表于 2017-12-3 19:02
在我的行业好像没见过这种高中校友圈,不知道会不会金融,医疗的圈子是这样。

就是Selective中学的牛蛙 ...


根本就没有高中校友圈(除了学校里的校友会)。 私校人脉圈是无形的。

发表于 2017-12-4 07: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ggy98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ggy98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7-12-3 23:48
根本就没有高中校友圈。私校人脉圈是无形的。

同意你的观点.其实原生家庭已经80%决定了你的人脉圈, 剩下的20%看个人的....

发表于 2017-12-4 07: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17-12-4 07:48 编辑

我觉得澳洲曾经是一个熟人社会,但是已经渐行渐远了。当然人以群分,关系这东西哪里都跑不了的,至于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就见仁见智了。

就普通社会中产这个阶层而言,我个人的观感是大量社会关系归零的移民做的很让人印象深刻。富豪阶层离我比较远,确实不了解。

发表于 2017-12-4 07: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12-3 19:17
既然孩子还小,先别急着决定,慢慢看看再说吧。就是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来呢? ...

嗯啊,其实我一直是酱油党哈!
为人父母总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俄也免不了俗。不过在泡这个板块的一年多时间里确实吸收了不少前辈的教育经验啊!包括私立的体育音乐文科通识教育,Selective的学术竞争意识,管他剑宗气宗甜党咸党,皆可为我home schooling所用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